金庸武俠小說裡面各大門派靠什麼經費維持門派正常運營呢?

西安第一帥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武俠世界中,有許多武林門派,比如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等等……這些門派不事生產,整天忙著練武或是江湖仇殺紛爭,那麼他們的經費從哪裡來呢?這些都是名門正派,總不會去搶劫吧?下面居士我就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首先,像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青城派這種宗教門派,會有很多香火錢。

少林寺在唐代是皇家寺院,又是禪宗祖庭,是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曾經修行的地方,一向香火鼎盛。天下四方香客都前往少林寺拜佛燒香、許願祈福,少林寺收的香火錢自然是不少。

武當山在明代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地位聞名於世。

峨眉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

青城山是天師道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是中國道教發源地。

故而這些宗教門派依託名山,每日會有很多香客前來燒香,自然能收到不少香火錢。

其次,各大門派名下還有自己的產業。

在《倚天屠龍記》中有這麼一件事:殷素素將龍門鏢局滿門老幼殺盡,並嫁禍給武當七俠之一張翠山。龍門鏢局總鏢頭都大錦是少林俗家弟子,所以在張三丰百歲壽辰之時,少林寺住持空聞,率同師弟空智、空性,上武當山想要討回公道。

空聞、空智、空性與已經被謝遜打死的空見,號稱少林四大神僧。這三人為了龍門鏢局之事,竟親至武當山。少林寺高層對於龍門鏢局十分關心,這說明龍門鏢局是少林寺門下產業,其收入的一部分要上交少林寺。少林寺收了那麼多俗家弟子,必然有不少類似龍門鏢局的產業,收入豐厚。


最後,各大門派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可以收保護費。

《笑傲江湖》中說了這麼一件事:福州福威鏢局總鏢頭林震南每年春秋兩節,總是都派鏢頭去四川給峨眉派、青城派送上厚禮。,可是這兩派的掌門人從來不收禮物。峨嵋派的金光上人還肯接見來人,謝上幾句,請吃一餐素齋,然後將禮物原封不動的退了回來。松風觀的餘滄海派頭很大,送禮的鏢頭每次只上到半山,就給擋了駕,說餘滄海閉門坐觀,不見外客,觀中百物俱備,不收禮物。林震南的人年年被拒,卻還要年年送禮,這一年餘滄海終於收下禮物,把林震南美得大鼻涕泡都出來了。

為什麼林震南要年年送禮呢?因為林震南想把生意做到天府之國四川,福威鏢局的鏢車要去四川,非得跟青城、峨嵋兩派打上交道不可。只要跟青城、峨眉兩派搞好關係,在四川就沒人敢動福威鏢局的鏢車。而福威鏢局在四川賺錢,當然要給青城、峨眉兩派進貢。所以各門派自然是財源滾滾。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回覆關鍵詞“金庸”,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少林派

財大氣粗。

少林派自己有大片房產、地產,可以出租收錢;自己還有菜園子,可以自己種糧食和蔬菜,自給自足;可以給老百姓做法事,收取費用;可以接受施主佈施。

同時少林派的僧侶生活簡單,粗茶淡飯,一身僧衣,一間僧房而已,開銷不大,能夠支持。

然而,少林派如此,但少林派的俗家弟子就不同了。

比如都大錦,離開少林寺以後只能為別人保鏢賣命。

在當時武林,一般高手都看不起這種為有錢人看家護院,走鏢賣命的人。

華山派

吃老本。

可以看到,嶽不群的華山派似乎沒什麼錢,也沒什麼房產、地產。華山派上上下下也缺乏做生意的頭腦。

甚至嶽不群他們避難,從華山逃到福建,都要靠林平之出錢資助才行。

可見,華山派應該主要是吃老本,依靠祖上傳下來的財產或者少量房產地產收入。

但收入微薄,僅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沒有餘力做別的事情。

令狐沖也說,他從小就沒什麼零花錢,相當窮酸,喝酒還要欺騙乞丐。同富家公子林平之比起來,令狐沖金錢方面就大大不如了。

青城派

靠弟子。

天龍八部中,青城派就受了很多四川貴家子弟。為什麼這麼做?就是為錢。

因為這些子弟有的是錢,拜師要給一大筆錢,逢年過節也要孝敬,師傅家有紅白喜事也要給錢。

一個弟子給的也許不是非常多,但好幾個有錢弟子孝敬就不同了。

就是為了錢,青城派才將蓬萊派的臥底收為弟子。

恆山派

盜搶。

恆山派三定時代,都是很老實的。

令狐沖上臺以後,就派人收拾當地惡霸財主,蒙面搶劫大量財富。

僅僅一個白剝皮就被搶了幾千兩銀子,這筆錢夠用很久了。


薩沙


這還需要說?丐幫自然是要飯為主,漕幫自然是搞物流的,鹽幫自然是走私鹽的,茶幫自然是做茶葉的,碳幫自然是燒木炭的,馬幫自然是跑長途賣瓷器的,鏢局自然是武裝運輸,巨鯨幫當然是混碼頭的,剩下那些什麼五毒教,什麼這個教那個教的其實都是賣藥品的,你別管他有沒有藥店,人家給藥店供貨行不行?武當都是道士,自然是自己種菜順便收點香火錢,少林都是和尚,自然自己種菜也順便收點香火錢。

剩下幾個牛逼的,東邪人家只有父女兩隨便種點吃不完,西毒,人家乃西域大商族,大漠裡有商路還怕沒錢?南帝,人家乃皇族,需要搞錢嗎?北丐,叫花子頭頭。中神通,也是個道士不需要經費。

更牛逼的,逍遙派,整個師門是沒幾個人,關鍵人家外門弟子多啊!一個星宿老仙一年都賣多少藥材?這賺的錢他不得往師門教點學費?

明教,人家是反政府武裝,有地盤自然就有稅收。

日月神教,人家是苗族,當然是組團賣藥酒的咯!古代可不只有喝的酒,還有藥酒,泡點蛇蟲螞蟻或者名貴藥材,那治傷消毒必備品。

郭靜,人家是襄陽守將,朝廷命官你說經費從哪來?



東亞第一噴王


首先,武俠小說所重點描寫的是“武”和“俠”,也就是武術和俠義,其他的東西如果不是劇情需要是不會描寫出來的。但金庸小說中還是有很多情景說到這些“大俠”們如何來錢。

我們以《笑傲江湖》為例,就可以看到各門派的主要經濟來源:

1、鏢局、行商者的獻金。林震南就有一個苦惱,就是每年送給青城派的禮物餘矮子都不收,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鏢局要行鏢,需要路路通,要給各個山頭、各個門派送禮送錢,不然路過人家地頭會有麻煩;

2、田地收成。恆山派有一個別院,是可供“打工者”食宿之地,所以後來投靠的江湖義士都住那兒了。這要從古代制度瞭解下,首先,在古代,能用劍的必定要是貴族之後,或者得到朝廷允許,那麼,可以斷定,各江湖門派在朝代更替的時候肯定是有出過力的,而且受到過封賞,不願為官的,也會有田地,所以不管少林、武當還是峨眉、恆山,都會有固定資產;

3、如果是僧、道、尼,還有香火錢、化緣、法事等收入;如果是當地知名的門派,還有保家護院的費用(類似派弟子為官家或財主做保鏢,有的直接收保護費,比如一些獨霸一方的幫派);

4、劫富,這最典型的就是令狐沖讓恆山師妹們去土豪家“化緣”的情景,這個在書中也是有描寫的;

5、弟子及弟子家庭的進貢,嶽不群去了一趟洛陽得獲多少財物?不妨查下!

………

這裡就不說如衡山劉二爺等本身就有商業收益的。

所以,只是沒有劇情需要而沒完整表達,要對這一點有了解,讀書就要看細節了!


漿糊遊蝦


金庸武俠小說裡寫的都是武林高層的故事,這個層次的人不會為了生計而發愁。


這就像雖然王健林不必去掃街,但是依舊生活的很好,小目標都是很多人的人生終極目標,沒人會去問;王健林不跑業務,靠什麼實現人生的小目標的?


金庸武俠裡的人物也不是生活在天上,也需要吃喝拉撒,而且他們的生活很豪闊,吃頓飯都是花銀子的,對銅錢不屑一顧,他們維持生活經費大約有這麼三個途徑,


其一田產。


武林門派一般都是佔據一個山頭,比方說華山派,嵩山派之類的,這些地方都是有田產林木的,有田產就需要有人去耕種,武林大俠們身份高貴,自然不屑為止,他們買下田產後僱傭農民給他們耕種,這就是佃戶。


佃戶們定期給他們交錢。


當然這錢大俠們也不會自己去收,如果嶽不群太陽穴貼個狗皮膏藥,和一幫窮苦百姓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這就不是大俠了,這是嶽扒皮。


所以大俠們手下有一幫的管家家丁去管理這些佃戶,去收錢,但是這些在武俠小說中是不會出現的。


在舊武俠小說像《雍正劍俠圖》《三俠劍》中,很多大俠都是一個莊子的莊主,一個村子或者山寨幾千上萬的村民都是他的生產機器,種地所得都要給莊主交租,而莊主則可以保證他們一家大小的人身安全。


如果不交租會怎樣呢?


也許會頻頻出現意外,受傷或者死亡都不新鮮,在一個莊子裡,莊主就是土皇帝。


到了新武俠小說中,莊主換成了門派,換湯不換藥。


其二,小門派的供奉。


笑傲江湖中曾有個情節,林震南聽說,自己的兒子林平之,拜在嶽不群在門下,欣喜若狂。


林震南逢年過節都要給青城派等武林門派送很厚重的禮物,靠交情來維持自己鏢局在江湖上走鏢的安全。但是,他是不敢給華山派送禮物,因為,華山派高高在上,林震南想巴結一下,都不夠資格。


這就得出金庸武俠人物,掙錢的第二個法門,就是靠底層武林人的供養。


有很多像林振南這種保鏢的鏢局為保證自己走鏢的安全,要定時給各大門派送禮物,類似於官府的冰敬和碳敬。


林震南可以給青城這樣的武林門派送禮物,而像青城等比較小的武林門派,則要給像五嶽劍派或者少林武當這樣的大門派交過路費。


如此構成了武俠世界森嚴的等級。


第三個收入來源就是劫富濟貧。


武俠小說裡面的大俠們,因為本身有特殊技能,所以劫富濟貧就是他們行走江湖脫貧致富的一個主要目的。


《三俠五義》中,白玉堂幫老人還高利貸,豪奢的給了他30兩銀子,當天夜裡就去債主家,偷出來300兩,大俠們劫富濟貧有10倍的利潤,還能落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率領眾尼姑去龍泉救人因為沒有路費,就去當地的財主白剝皮家化緣,他們把有錢的地主當成自己的提款機,沒有一點不好意思,看看令狐沖怎麼描述這次搶劫:


恆山派門下英傑,都是武林中非同小可之士,旁人便用八人大轎來請,輕易也請不到你們上門化緣,是不是?白剝皮只不過是一個小小鎮上的土豪劣紳,在武林中有甚麼名堂位份?居然有十五位恆山派高手登門造訪,大駕光臨,那不是給他臉上貼金麼?他倘若當真瞧你們不起,那也不妨跟他動手過招,比劃比劃。且看是白剝皮的武功厲害,還是咱們恆山派鄭師妹的拳腳了得。



行動的合理性論述,行動的方式方法都說的清清楚楚了,這其實就是明搶,司馬遷說“俠以武犯禁”大約是沒錯的。


恆山女尼的這次化緣原計劃化2000兩銀子,用1000兩接濟窮苦百姓,1000兩當路費,沒想到最後超額完成任務,把那財主白剝皮一輩子的積蓄都給化來了,有幾千兩。


那白剝皮躺在地下,又哭又嚷,說道幾十年心血,一夜之間便化為流水。


大俠們劫富濟貧的錢一部分用於接濟窮苦老百姓 ,一部分會上交門派,為門派買更多的地產略盡綿薄,但是更多的錢卻用於自己的消費,在江湖上大手大腳,花50兩銀子吃頓飯啥的。


而令狐大俠和恆山眾尼姑這次豪奢的劫富濟貧,富是真劫了,最後濟沒濟貧卻不知道,因為金庸沒寫。


==============



薛白袍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想要明白這些大門大派何以生存,小哥分別列舉武當派,少林派,明教,丐幫的生存之道,供大家欣賞!

武當派

大家都知道,武當派屬於道教,武當大興,是在明代開始的,然後基本上明代各代君王都苦尋張三丰真人的足跡,以求長生之道,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朝廷為此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開發武當山,而武當派也不負眾望,每年都為皇上進貢養生丹藥,著名的“紅丸案”,都是有史可查的!

在者,道門有萬千道法,比如別人算卦,改命,取名,做法事等等,這都是不菲的收入!

少林寺

現在的少林派我們就不講了,是非常成功的集團企業,可以作為商業發展的一個楷模!

在金庸小說裡面,少林寺特別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鹿鼎記》裡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少林寺的收入,首先有朝廷賜封的大片土地,也就是少室山下面方圓多少裡的土地,在封建社會,農業社會,大地主收地租比現在房東收房租更加厲害,少林寺家大業大,租金還是要收的,再者,在《倚天屠龍記》裡面,少林俗家弟子都大錦,在江湖中可是很有影響力的,家業頗豐,而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很多,弟子孝敬師傅,給學校搞捐助,這方面的收入也很多,並且歷史記載,宋太祖趙匡胤也是少林寺俗家弟子,還有,自東漢佛教傳入我國,在唐代大興,發展這麼多年,信徒眾多,這香油錢,怎麼能少?再者,和尚也做法事,這方面的收費也不薄,看看現代的高僧奔馳寶馬不在話下!

明教!

明教如何賺錢的呢?大家看看《倚天屠龍記》,明教不僅教眾很多,並且高手也非常的多,最最重要的,明教可是有反抗元政府的武裝部隊,也就是風火雷電四門,


明教勢力強大,大到六大門派只能一起合作才可以與之抗衡的地步,要是沒有強大的財政支持,怎麼可能做的到?

明教的財政如何呢?首先,他們做外貿,和西域有生意政治往來,做出口的。再者,既然明教勢大,肯定是控制了當時的很多生產行業,比如武器製造,也就是金屬冶煉這一塊,既然有軍隊,那麼在他們統治的區域,一些好賺錢的行業,比如鹽,鐵,茶葉,絲綢,走鏢(可以自己走,也可以收過路費),這都是創收的項目,再則,明教為什麼被正道所攻擊,其實也是因為明教做有些事不合乎理法,比如劫富,敲大戶一個竹槓還是要的!

所以說,明教因為有軍隊,可以說是軍政融合,這個有多厲害,大家自行想象!

丐幫!

丐幫在金庸小說中,素來是天下第一大幫!而丐幫分為淨衣幫和汙衣幫,這不是小說,是事實,大家不知道記不記得,在九幾年,有一年過春節,丐幫可是把當時北京著名的長城大酒店給包場了,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成功的企業家!

在金庸先生小說中,丐幫首先人多,幫眾遍佈天下,大家看看,就這一點,有沒有像現代的快遞公司?並且,丐幫打聽消息,做調查也是最厲害的,同時,由於幫眾眾多,所以自然而然的,勢力就非常大,暫且不提淨衣和汙衣,丐幫有多麼強大呢?看看《倚天屠龍記》裡面,陳友諒就是丐幫的一員,後來和朱元璋爭天下!

當然了,陳友諒是丐幫幫眾,是小說家之言!但是以史為鑑,看看目前的商業發展,各行各業,有的以技術做行業壟斷,有的以正負(諧音)為背景發展,有的以龐大的體量佔領市場,這些都可以對標武俠小說中的各大門派!

謝謝大家!

喜歡的一定點關注哦!萬謝!


古梁鏞


俗話說的好,窮文富武,意思就是說窮人學文,富人學文。現實中也是這樣,我們上學的時候,家庭條件好的就學音樂啊,美術等特長。窮人家的孩子只能讀書了。你看看那些電影學院、音樂學院的門口排隊的,有一個家境不好的嗎?

至於這個問題,只有金庸先生自己知道了,我只能瞎猜,呵呵。我想其經費主要有以下幾種來源。

一、收徒時弟子的學費。我們讀書要交書費,當然學武也要交錢,有人為了學點武功,找個名師有多困難,還怕人家不收自己做徒弟,所以交多少錢都願意。當然越是名門正派,越是武功高強的越收的多,因為你看那些小門派就很寒酸。



二、門派所在地的群眾的捐助。因為古代可不比我們現在社會治安這麼好,土匪強盜橫行,所以需要有人主持正義,維護地方安全。這些門派的人武功高強當然是第一人選。人家保護了你,你肯定得給人家交點費用也無可厚非。

三、政府資助。有些跟朝廷同心的,對朝廷有利的門派會得到朝廷的資助。這些門派可以幫朝廷做些朝廷不能做的事情。

四、治病救人,出售靈丹妙藥。我們知道很多武功高手基本都是醫學高手,這些門派都有自己的靈丹妙藥,這是千金難求的。

五、背後做黑惡交易。有些邪門邪派,有專做殺人越貨的勾當的,有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專做殺手的。

當然各門各派還有很多自己的生存方式。活著就要生存。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肯定會想盡辦法,如丐幫要飯等。呵呵。



淪客人


一是靠租地給農戶(就比如少林寺,寺外很多農民租地,和尚們自己也有菜園子)

二是收取保護費(就比如華山,長安田伯光作亂,嶽不群就得去剿)

三是別人送禮(林家的鏢局去給青城山送禮,餘滄海收了之後,林家那是一個高興,這個也算間接的保護費)


浮生為悲


門派幫派生活當然需要物資。

有的可以自己生產,多數還要交換,交換自然需要錢。

武俠小說當然不能寫成務農經商速查手冊。自然以武俠為主。

但是從武俠小說裡面依然能看到這些內容。

比如笑傲江湖鏢局,少林的農禪,還有茶館,飯館,武館,醫館,旅社,算卦的,寫字的,鐵匠鋪,各種市場,雜貨店,小商小販,手工業者,建築業者,教書先生,鹽商,茶商,銀號,當鋪,賭坊,青樓等等不一而足。很多的。

看小說的時候要仔細,比如有人在旅社或者飯館密謀結果消息走漏了,為什麼?哪裡說不定就是人家開的。老闆廚師夥計下人都有打聽消息的任務呢。


北國風雲2


武林人士靠什麼生存,一直是廣大熱愛武俠又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熱血青年關心的問題。其實,武林人士獲取生活來源的方式無外乎以下幾大類:

1. 開鏢局。類似於今天的金融押運公司,有時順帶也兼顧快遞的生意,古代物流遠沒有現代發達,社會治安,尤其跑長途攜帶貴重物資,都得靠鏢局。大的鏢局跑一趟鏢的收入還是很客觀的

2. 開班教學。古代人的就業選擇沒現代這麼豐富,絕大部分人都是務農為生。極少數尖子人才可以靠科舉進入仕途,光耀門楣。如果能在當地官府謀個差事,也算吃皇糧,很不錯了。拜入大幫大派門下,就算是拿了名牌警校的金子招牌,混的好可以去縣衙當個執法人員,那樣一家子在當地也就相當巴適了。最不濟,去大戶人家當個看家護院,也算衣食無憂。再說,大幫派弟子都管吃管住,窮苦人家經常吃不飽飯,把孩子送去,孩子家裡都能過好

3. 搞投資。金庸小說裡的門派,很多都是全國排得上號的大幫大派,這個等級的門派,主要的收入就是投資了,基本都是大地主,大企業。名下的田地,酒樓,客棧,甚至黃*賭*毒(現代社會絕對違法,但古代不同),各種產業不計其數。到了這個境界,那基本是虧錢比賺錢難多了,不理解的可以去看開心麻花最新電影《西虹市首富》

4. 劫富濟貧。上面說的是大幫派,當然還有大量的小門派。武林基本上也是二八法則,大部分的門派沒有上述大派的實力和資本。這就需要偶爾吃大戶,美其名曰“劫富濟貧”

5. 其他。有些門派具有宗教的先天優勢,那就更是生財有道了。光信徒的香火錢,基本生活就綽綽有餘了,不同的朝代還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那就更是生活優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