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真本聰對話 IRISnet: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2019/08/28 17:19

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2019年8月27日,真本聰、WinKrypto和IRISnet主辦的AMA在真本聰社群舉行,本次AMA邀請了IRISnet總監胡智威,他詳細介紹了IRIS Hub近期的進展和應用生態、治理代幣的價值等。

同時對社區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包括跨鏈協議是否贏家通吃、實現概率鏈的跨鏈的開發難度等。

以下是對智威的提問和他的回答,為了方便閱讀,部分內容有刪改,Enjoy It!

Q1: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IRISnet 這個項目嗎?給社區的小夥伴普及一下項目主要的願景,以及解決的問題?

IRISnet是Cosmos生態中的一個跨鏈樞紐,IRISnet專注於支撐複雜的分佈式應用開發的基礎設施。

IRISnet會是支持複雜分佈式商業應用的基礎設施,包括DeFi、以及面向服務的應用。開發者可以直接在IRISnet的主網IRIS Hub 上部署應用,也可以用IRISnet 提供的SDK 開發自己的應用專有鏈,使用 IRIS Hub 提供的跨鏈服務 。

另外,雖然提到 IRISnet 和 Cosmos 大家通常第一反應是跨鏈,但IRISnet 要跨的不止是鏈。IRISnet能夠讓應用開發者用服務搭建底層,同時也在IBC上做了擴展,頗具特色的iService模塊,通過它可實現鏈上鍊下信息通聯(包括Oracle功能)。

所以 IRISnet 除了支持通證的跨鏈,還支持異構型系統,比如鏈和傳統的中心化系統,圍繞數據和計算的可信使用。

Q2:可以聊一下您的個人背景嗎,您是在怎麼一個機緣下接觸區塊鏈和加入 IRISnet 這個項目的?您覺得區塊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

接觸區塊鏈其實也是比較偶然的機會,是在2016年的時候經朋友介紹進入了行業,參與了早期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技術研究,並有幸在翼帆金融科技公司作為項目總監負責了貴州、雄安等地區塊鏈項目的研發實施。

後來也十分有幸的進入了區塊鏈行業最頂尖的研究機構火幣研究院作為首席技術分析師,學習和深入研究了許多區塊鏈項目及相應的技術,也產出了比較多的研究報告,其中也包括了跨鏈以及Cosmos及IRIS相關的研究報告。

後來我越來越覺得,跨鏈及相關擴展技術對區塊鏈生態發展至關重要,而IRISnet項目團隊也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踏實做事並具有最前沿技術研發能力的團隊,所以後來經過充分的思考和準備,就決定加入了IRISnet這個項目了。

不過好像現在"團隊在做事"在一些語境下都有調侃和吐槽的意思了?哈哈哈

這就是區塊鏈行業的現狀,還很早期,規則和基礎設施都在制定過程中。 可以認為就是wild west ,因此不乏亂象。雖然區塊鏈發展了十年,但我甚至覺得現在的階段和90年代推廣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差不多。

我從大眾認知角度舉個例子,比如90年代某地政府或傳統企業建了一個網站都是可以上新聞的,和現在區塊鏈的很多新聞是不是很像?

所以區塊鏈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而跨鏈要做的是區塊鏈的互聯標準與應用,就像TCP/IP這種底層協議。

儘管看上去行業有各種亂象、存在許多風險與不確定性,但也有無盡可能。大浪淘沙之後,只有真正有含金量的東西會留下。這些無盡的發展空間也是我認為區塊鏈最吸引人的地方。

Q3:我們都知道 Cosmos 與 IRISnet 的關係十分密切,但很多人又不一定很清晰地瞭解兩者的關係與區別,您可以幫助我們社群的小夥伴理清 Cosmos 和 IRISnet 的關係嗎?之前也有社區的小夥伴講過是"父子的關係",您認為這個形容是否恰當?

簡單說應該是 IRISnet和Cosmos是跨鏈生態中兩個互補、互相支持的小夥伴。

我從項目和團隊兩方面來闡述下:

IRISnet是Cosmos 基金會ICF (跨鏈基金會)為了實現多HUB 的願景,支持開發的另外一個跨鏈項目,Cosmos 在自己的官網(https://cosmos.network/about)介紹自己(Who we are)時對這個做了介紹: IRISnet 是Cosmos 大跨鏈生態中的另外一個Cosmos HUB, 它支持跨鏈服務,也將促進去中心化商業應用的構建。

兩個項目的主網是Cosmos生態最早的兩個樞紐,Cosmos Hub側重於通證的跨鏈轉移;而IRIS Hub會側重於數據和複雜計算的跨鏈。跨鏈協議IBC,也將首先在Cosmos Hub和IRIS Hub兩個主網之間運行。

項目之外,我們再說下團隊。除了開發IRIS之外,我們也是Cosmos 中國開發團隊。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參與到Cosmos SDK的開發,然後在這一個非常模塊化的工具包裡面裡面有很多的重要模塊,也是我們的團隊在參與貢獻的。

Cosmos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由Tendermint團隊在主導IBC的實現。IRISnet團隊作為中國開發者,也在支持IBC。

所以,這麼描述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如果要簡單的去理解,不管是團隊關係還是做的主網項目,我認為Cosmos和IRISnet更像是互幫互助的兄弟關係。

Q4:我看到不少自媒體文章有寫到"IRIS 會成為中國區的跨鏈樞紐(Hub)",您認為是這樣嗎?是否表示 IRIS 主要專注於服務於中國市場嗎,現在 IRIS Hub 和 Cosmos Hub 之間的市值差距比較大,您認為這是為什麼呢?

IRIS Hub並不會侷限於國內的Hub。我們現在的驗證人將近一半就是很多國外團隊在運行節點。

未來 IRISnet將會花很大精力在開拓海外市場上。我們也會和許多國外區塊鏈項目進行合作,應該近期就會有很多消息會公佈出來,不過現在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

至於IRIS和cosmos之間的市值區別。Cosmos在全球的宣發運營做的很好、很國際化。這點上確實需要我們IRISnet去多努力。前段時間我們主要精力會在技術推進上,IRIS在國際的技術圈裡面有一定知名度,包括我們的一些驗證人也是國外團隊;而下一階段我們將重點放在海外市場方面。

所以,在後面幾個重要的技術階段之後,我們會按照節奏,集中精力在國際化的宣傳上面,讓全球市場用戶、投資者都瞭解我們的獨特價值和能力。

Q5:之前 BA Capital 和 IRISnet 有過沖突,導致二線市場暴跌。從您的角度出發,可以聊聊那次衝突的原因嗎?

首先想澄清一點,二級市場價格形成過程非常複雜,因此我不認為價格只受衝突這一個事件的影響。

關於這個事件,官方已經有聲明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https://mp.weixin.qq.com/s/sskTIN3JEGhYBGUgsP38Yg

我更多的說下我個人角度怎麼看吧,當時我還沒加入團隊,所以更多的是從旁觀者角度來"吃瓜"。

當時可以看到很多媒體在跟進報道,在雙方更多材料浮出水面之後,社區主流聲音都是在支持IRISnet的。

其實說句心裡話,這也是我為什麼後來敢加入團隊、對團隊和項目放心的原因之一。如果不經歷這些,反而可能不知道項目是否經得起考驗。

Q6:前一段時間有小道消息稱火幣交易所曾有邀請過你們上火幣的IEO,但被IRISnet拒絕了,您怎麼看這個消息?另外為什麼當初IRISnet沒有選擇以IEO形式上幣呢?

火幣Global的CEO 七爺對這個問題有過解答。火幣的IEO Prime要求項目社區及早期投資人以低折扣出讓一定數量的代幣,讓利給HT持有者,這部分沒有與社區達成合適的解決方案。

另外,主要是這個新模式出來時,IRIS的時間上沒法等排期了。而且和火幣從去年12月底就在溝通首發,並開始了嚴謹的技術對接和代碼安全審查。

當時的計劃就是IRISnet 主網上線一個月後,等主網經過實際驗證穩定並且IRIS有了主網使用場景(也就是作為BPoS 網絡的Staking token後)再上線交易所。所以一切都是按計劃發展的:3月1日IRISnet主網啟動, 4月8日在火幣全球站首發。

Q7:今年PoS和Staking Economy是一個熱點,您怎麼看這個熱點?也簡單聊一聊 IRISnet 現在的的Staking Economy發展現狀以及生態吧?

是的,毫無疑問PoS和Staking是今年的熱點。我們關注PoS已經有幾年時間,Token可以質押在網絡上面,然後用這個質押的Token,來定義每個人的權益,然後出塊。這是一個用來防止女巫攻擊非常好的方法。

我們在Tendermint的基礎上,不斷持續地對於PoS進行了創新,像BPoS,也正在被一些新的區塊鏈系統所採用或借鑑,比如以太坊的Casper CBC協議也借鑑了這些設計。所以越來越多的項目也意識到這一點,而使用PoS以及Staking的方式。

至於我們現在的staking economy和生態,我們先從驗證者說起。

之前IRIS基金會在論壇發起了"徵集驗證人自我介紹"的活動,首期有30位驗證人提交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https://mp.weixin.qq.com/s/CfCma5Lv7FnBYdimg_EZ1Q

大部分節點是將Staking服務作為核心業務的專業團隊,支持包括IRIS和ATOM等多種PoS網絡的通證,也有不少驗證人擁有私募基金、礦池、交易所、錢包以及其他區塊鏈項目背景。

這是當時我們總結的一個驗證人的圖:

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現在其實會更多一些了。比如,Cosmos生態裡大家熟悉的HuashQuark、HuobiPool、SNZPool、Certus One、Staked.US、Validator.Network、Node A-Team、KytzuLianping、Lunamint、Melea等等IRIS Hub驗證人同時也是Cosmos Hub的驗證人。最近還加入了Stake.fish、HuobiWallet等等。

Node A-Team和Forbole還在之前結束的Cosmos黑客松·首爾站斬獲了一等獎和三等獎,可以說無論技術實力還是Staking服務都非常專業。

還有大家常用的IRIS和ATOM的錢包和瀏覽器,有很多也是驗證人團隊貢獻的,比如Genesis Lab、Cosmostation、Figment Networks、P2P Validator、Forbole、Wetez Wallet、Math Wallet麥子錢包等。

然後是我們對staking的設計方面:

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第1層也是基礎的共識層,基於BPoS模塊,實現ATOM和IRIS的Staking

第2層是進化的治理層,有鏈上參數治理和軟件升級模塊

第3層是面向應用的業務支持層,目前主要有已經上線的 iService 服務模塊以及今晚提案通過之後會在未來2天內主網升級後啟用的多資產模塊

Q8:那對於PoS來講,Staking始終只是外面的一層皮,內核還是網絡的價值以及代幣的價值捕獲能力,能談談 ATOM 和 IRIS 代幣的主要價值以及價值捕獲能力嗎?以及此前0x的ZRX代幣作為治理權限,也被質疑毫無用處易被分叉(Tom Shaughnessy 的一篇文章中觀察MakerDAO 投票前後MKR價格的變化得出的結論也是代幣價格和治理關係不大),怎麼去衡量治理代幣的價值?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最近也在思考這個事情。我認為PoS和跨鏈天然是非常匹配的。

沒錯,如果僅有Staking 給用戶看到的是一種莫名的增發。不過另外插一句,IRIS Hub是可以通過鏈上提案來修改每年的通脹率的。

但不是所有鏈都像IRISnet有這樣優秀的功能,所以PoS有些時候被人認為是價值捕獲能力差,但通過跨鏈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Staking除了收益之外,在BPoS網絡中更重要的是會參與到網絡共識和治理當中。這在跨鏈之後就可以與鏈外的資產或者稱之為鏈外價值產生連接。

比如對我們通常認為是具有價值儲藏功能的BTC、ETH,我們就可以聯通這些價值,同時將目前Hub上的DeFi 產品應用到這些代幣上。

而關於第二個,Token的價格變化問題,因為Token的價值來源不只是治理這一個功能。還包括了支付Gas費、Stake等等場景。

對Cosmos經濟模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Tendermint團隊的研究負責人Zaki昨天在Cosmos論壇上的一段精彩留言:

https://forum.cosmos.network/t/gasprice-do-we-want-low-gas-price-for-the-hub/2635/3

然後IRIS的經濟模型,除了享有上面Zaki說明的使用場景,還有更多作為費用通證對各種應用和服務的支持。比如本次IRIS Hub主網升級之後所能解鎖的新功能。我們可以付出一些Token發行新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是IRIS Hub這個鏈的原生資產,也可以對應到外部資產。

鏈聞之前有一篇張先生對IRISnet深入研究後撰寫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810122732032.htm

Q9:現在我們看到有一些應用基於 Cosmos SDK 開發,他們似乎是首先連接Cosmos Hub,Cosmos Hub 和 IRIS Hub 之間是否存在著競爭關係,可以給我們講講IRIS Hub 上的應用生態嗎?

很好的問題。首先2個Hub的側重點不一樣,還是前面提到的,Cosmos Hub側重於通證的跨鏈轉移;而IRIS Hub會側重於數據和複雜計算的跨鏈。

同為網絡中的Hub ,"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並不適用於IRIS Hub和Cosmos Hub,兩者之間更多是協作,而非競爭,共同致力於打造Cosmos跨鏈生態。多Hub的設置也可以理解為網絡擴展的一種策略,並非競爭。

以前也有人說其他項目宣稱是可以支持數據跨鏈的,而Cosmos Hub 只能轉Token 。然後我們就"懟"回去了:Cosmos Hub不是一個人在戰鬥,Cosmos 生態可以有多Hub,而且IRISnet 就在提供數據和複雜計算跨鏈服務。

關於IRIS Hub的應用生態,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圖:

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其中,比如BEAN是IRISnet的聯盟鏈,它專注於解決在數據隱私保護下,進行數據的交換,聯盟鏈現在也能通過IRIS Hub享受 PlatON 所提供的可信計算服務。

對Axonomy, IRIS Hub可作為底層公鏈將支持Axonomy 產品的通證化,為Axonomy鏈上業務提供隨機數、Uniswap等功能支持,為DeFi應用提供穩定、安全、高性能、可持續升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未來,用戶可以在IRIS Hub上自由使用Axonomy的DeFi產品(比如理財、借貸)。

和GDEX,可通過GDEX網關把比特股網絡上的很多穩定幣引入到IRIS Hub。在跨鏈通信協議IBC實現之後,這些資產將經由IRIS Hub進入整個Cosmos生態網絡。

而這些都是今晚主網提案升級通過之後,多資產模塊可以作為底層基礎設施來支持的功能。

Q10: Cosoms 試圖通過 「Peg Zone」 來實現概率鏈的互操作性,「Peg Zone」 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如何?

我先給各位朋友介紹一下Peg Zone吧。它是追蹤記錄另一條區塊鏈狀態的區塊鏈,使橋接的概率鏈(比如BTC、ETH)的狀態確定為不可逆的,使得這些狀態得以與 IBC 兼容。

IRIS Hub 多資產模塊即將上線 跨鏈會迎來爆發期嗎?

所以Peg Zone本身也是一個特殊的區塊鏈,也是通過Tendermint的BFT共識來實現安全的,因此和其他的Hub和Zone有類似的安全性。在共識語境下主要可指Finality。如果涉及到治理、分叉之類的,當然還是與原鏈有關。

Q11:ETH2.0可能要拋棄EVM虛擬機了,您覺得Cosmos開發Ethermint主要意義在哪裡?如果接入的鏈在不斷升級,Cosmos如何去跟上?

Cosmos生態是比較開放的,因此團隊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開發。

目前來說實現EVM的Ethermint算是現階段一個比較務實的和以太坊的鏈接方式了。當然,如果未來ETH 2.0都已經上線也沒有其他項目需要EVM的話,自然也可以停止開發、不去使用。

至於外部區塊鏈的升級。因為每個鏈與Tendermint底層鏈接到ABCI,在設計的時候就是很靈活、通用的,所以接入的鏈在升級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這也是為什麼,IBC也一定會支持ETH 2.0。這是不矛盾的。

Q12:您認為 IRISnet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與 Cosmos 相比似乎現在 Polkadot 在國內的宣傳熱度更高,您又怎麼看未來 Cosmos 和 Polkadot 的競爭,以及 IRISnet 在其中會扮演什麼角色?

其實在我看來,IRISnet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對手,而都是合作伙伴或潛在合作伙伴。Cosmos本身也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生態。因為我們,包括現在很多人都在這麼認為,未來不太可能用一條大公鏈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會有無數個獨立存在的區塊鏈。

那麼再延展一步,跨鏈本身也可能會有多種解決方案長期並存。一個典型例子甚至就在Cosmos生態內部:剛才已經提到過的,Cosmos Hub會專注通證的跨鏈轉移;而IRIS Hub會側重於數據和複雜計算的跨鏈。兩者打通就會有1+1>2的效果。

我相信Polkadot未來一定也有其主要會解決的場景,例如實現ETH2.0的一些願景等等。所以回過頭來說,IRISnet就可以在其中發揮鏈接作用。

這次在柏林Web3的一些討論中也有提到IBC對Substrate框架支持的可能性。其實,也可以看到 IBC 的設計中已經開始加入了對Substrate的支持。

至於宣傳方面,每個項目的自身特點和所處階段不一樣。

目前Cosmos和IRISnet已經上線主網,正在全力開發IBC的過程中,我們會在開發過程中實時向大家公佈進展,並在重大里程碑,例如演示、開始公開測試、正式啟用等關鍵時間點上會集中進行宣發。

Q13:Cosmos 生態中的Hub安全性由自己承擔,那麼對於那些市值相對較小的Hub,是否意味著安全性較差,更容易遭受攻擊?

這個與設計哲學有些關係,獨立安全和共享安全我認為是各有利弊的。

的確,Cosmos是支持獨立安全,Hub和其他的一些應用鏈(Zone),它們都是相互獨立的區塊鏈,每一個鏈都有自己獨立的共識機制,只在需要發生跨鏈交互的時候才會真正有交互。

我們更喜歡每一個鏈能夠有自己的治理,一方面是每個鏈都有自主決定的其主網的權力;另一方面,這樣給每個鏈帶來更多治理靈活性,甚至更低的運營費用,因為不需要主鏈給你提供共識服務,所以也不需要去支付主鏈礦工的共識費用。這個非常開放的架構讓Cosmos網絡能支持多Hub。

Q14:IRISHub 的多資產模塊最近會上線,能否講講這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功能?另外預計什麼時候能實現跨鏈資產呢?

這個問題很好,也是今天我們主網升級的主題哈。

我準備分3塊來介紹:意義、具體功能、跨鏈。

首先,意義:多資產模塊的基本功能是可以在IRIS Hub上發行和使用其他資產了。真本聰社區有個評論我覺得是很到位的,是Cosmos生態的ERC20,而且是IRISnet率先在Cosmos生態中實現的。

但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區塊鏈2.0時代應該做的麼,1.0時代的比特幣還有omni協議呢,有什麼好吹的呢?

這就涉及到跨鏈了。我先詳細解釋下這次多資產的概念。簡單理解呢,確實是可以在IRIS Hub上發行和管理資產了,而這些資產在IRIS Hub上分為三種:原生資產、網關資產、跨鏈資產。

本次主網升級之後主要可操作的是原生資產和網關資產;IBC協議將支持跨鏈資產的操作。

其中,原生資產即用戶發行的資產。個人和公司可以在IRIS Hub上創建和發行他們自己的資產,用於他們可以想象的任何場景,比如資產通證化,穩定幣,抵押借貸等等。

而網關資產與原生資產不同,網關資產是依賴於網關將價值移入和移出 IRISnet 網絡的一類資產。網關方式是跨鏈通信(IBC)協議的一種替代方案,在IBC啟用後也可能會繼續存在。

跨鏈資產是在IBC協議啟用後,我們還可以在IRISHub上創建其它區塊鏈上已經存在的外部資產,以跨鏈的方式讓市場處理需求和供應。

有了這些多資產的基礎支撐之後,再只需要一個跨鏈的火花去點燃就可以給整個行業帶來鉅變。

如果不好理解這個多麼具有想象空間的話,我舉個應用的例子:DEX

我們知道數字資產交易的對象都是交易對,也就是鏈上資產之間互換;互換的比例就是交易價格。比如我們有BTC/USDT、ETH/USDT交易對等等。

既然是鏈上資產,但以往為啥都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量最大、用戶最多呢?我們目前不是沒有DEX,但多個鏈之間資產的交易在以往的區塊鏈技術條件下是一個難題。比如多個鏈間的資產如何按照公開市場價格(即一定互換比率)來撮合成交,然後還要完成清結算,也就是多鏈之間的資產轉移。

這在沒有跨鏈協議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適用於各種鏈上資產的通用解。所以以往才會更多的有中心化託管、中心化撮合、中心化清算的交易所。而跨鏈和多資產的這種DEX就是一種很天然的結合。

有了跨鏈之後的Hub,可以為DEX的應用專有鏈提供了一種分佈式資產託管服務。DEX間的資產清算將更為簡便快捷,也將支持更多、更廣泛的資產間交易,包括各個主流公鏈的原生資產及衍生資產;Cosmos生態各個Hub的Staking可以作為資產錨定機制的安全與抵押保障,將更加靈活可靠。

當然,不只是DEX了,還有更多的應用都可以支持。比如,我們這次主網升級除了多資產之外,還會有鏈上隨機數的功能、多籤的功能。

我們還計劃在近期的版本迭代中引入Uniswap的交易機制;引入BTC、ETH以及一些穩定幣等,為很多DApp,特別是DeFi類的應用提供支持。這一切的基礎或者第一步都是多資產功能的啟用。

而下一步跨鏈協議我們也將全力去開發,可以看到Cosmos近期的代碼提交頻率非常高。

至於何時能實現,Zaki已經在推特還有Web3的大會上給大家劇透了,大體上的進度是8月確定好需求設計、9月會開始測試、11月確定代碼。

昨天新版本的跨鏈標準ICS的規格說明文檔也已在GitHub中公佈了。ICS 是為 Cosmos 生態系統提供的描述協議、標準和功能的設計文件,會為IBC明確設計原理、協議語義、編碼描述等。

作為Cosmos生態中的最早的2個hub,Cosmos Hub和IRIS Hub也會根據開發進展,在最近2、3個月適時的做2個主網之間的跨鏈演示。敬請期待吧!

Q15: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質疑,也就是認為跨鏈協議被過度炒作了,即認為現有的有價值的鏈是稀少的,就算實現了跨鏈意義也不大,您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還是剛才的觀點,我們認為未來不可能用一條大公鏈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會有無數個獨立存在的區塊鏈。Zone可以代表不同的應用專有鏈,每個鏈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能通過跨鏈來把各個鏈之間做好協同。比如有些鏈是價值儲藏的、有些鏈是負責計算的,那麼會實現上面提到的1+1>2的作用。

如果你有一個鏈的Token,我有另外一個鏈的Token,我們通過跨鏈樞紐來結合DEX、Staking等各類DeFi,完全有可能讓我們的資產都增值。

而這種增值並不只是PoS的挖礦,而是很多現實金融產品的在數字世界的實現,比如剛才提到的Axonomy的開放式金融服務等等。

至於是否過度炒作,有句名言是,技術在短期內人們往往會高估它的價值,而長期會低估其價值。

區塊鏈是這樣,跨鏈也是這樣。

以下為真本聰社群成員對嘉賓的自由提問:

Q16:我想請問下跨鏈協議是贏家通吃嗎,不管是現在的區塊鏈領域還是現實世界同一個行業似乎都不存在兩家市場規模類似的企業,那麼對於用戶、開發者和投資者的問題就是選擇哪一個。Cosmos開發兩年多IBC還沒有上線,而且現在的IBC只是採用Tendermint共識的鏈實現跨鏈,那麼這和Polkadot的平行鏈有什麼區別呢?波卡才一年時間,兩者優劣一比是不是出來了?

非常犀利和好的問題哈!未來市場會很大,當然不排除未來會贏者通吃,像現在BTC就在價值儲藏方面就有這種趨勢哈,但即便一家獨大,在很多垂直領域內還是會細分,也還會有不斷的迭代更新,就像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即便龍頭企業也會有被後來者趕超的案例。

至於技術實現方面,首先,跨鏈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技術問題,Cosmos是很早就在關注和解決這個問題了,所以也相當於是給整個行業在探索鋪路。

原鏈共識其實和IBC、tendermint共識沒有太必然的聯繫,比如比特幣也可以通過Peg Zone方式接入,和波卡的方式應該還是有比較多差別的,比如Security、共識機制,今天不多展開了。至於IBC的進展剛才也分享了,我們拭目以待吧

Q17: Cosmos通過Peggy zone來實現概率鏈的跨鏈的可行性到底有多高,會不會存在延時和安全性問題,比如現在有團隊在開發和以太坊的單向橋,但現在也只是單向橋,雙向橋時間未知,而這還只是ETH1.0,ETH2.0要更新了,這些概率鏈自己本身還在升級迭代,Peg Zone 跟得上嗎?

Peg Zone 不需要有具有錨定鏈的全部功能。主要就是能完成 在 Peg Zone 中對需要錨定的鏈跨鏈交易狀態,最終狀態的共識確定。這些概率鏈自己本身的升級迭代我們可預見的大多數應用層邏輯升級,只要共識層不變,Peg Zone 很大可能都是不需要跟的。

而對於ETH 2.0,最近Tendermint團隊的一些成員表示,IBC 一定會支持 ETH 2.0,因為Finality不一樣,所以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邏輯了。

Q18:請問IRIS Hub的驗證節點是如何選舉的,數量有多少?

這個是這樣的,首先自己要能運行一個節點,當然現在也有一些代理的節點服務商了,比如Hashquark等。目前驗證節點數量是100個,以後也可以根據社區提案投票來修改。所以目前只要獲得了足夠的IRIS token 委託、能夠進入前100名就可以參與共識和出塊。

Q19:目前區塊鏈圈內知道IRIS的人並不多,IRIS開發團隊和Cosmos開發團隊幾乎是共享的,可謂技術支撐儲備非常強大。但是你們顧著去開發了,好多人都不瞭解這個項目。目前社群粉絲才幾千人,團隊接下來何時才會引進推廣人才或專家,來加快社群建設?

我們確實前段時間很多精力花在了開發方面,後面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海外社區,我們也已經在和許多海外團隊和機構合作了,後面會逐步推進的

Q20:IRIS背靠著如此強大的開發團隊,在跨鏈上已有先發優勢,是否有可能與目前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進行互聯對接合作?以增加市場容量?

對這個問題來說一定是的,目前也已經在和很多項目開展合作了,比如剛才提到的IRIS Hub連接的生態項目。劇透一下,我們計劃在下個月就會先引入BTC、ETH等資產的鏈接,這2個肯定算前50的吧?未來還有很多穩定幣類的項目,這也是跨鏈的場景需要。

Q21:IRIS代幣的總量問題,只在發行第一年銷燬通脹部分,此後一年外不再銷燬通脹部分?我能不能認為在第一年內是黃金時期,團隊有沒有信心在未來幾年(第二年後)再接再厲?

銷燬通脹是基金會今年的一個決定,但用戶Stake還是有收益的哦。另外,通脹率也是可以像今天主網升級提案一樣,以鏈上提案方式來修改。

以上便是本次AMA的所有內容,如果你還有任何其他疑惑和見解,歡迎聯繫我們。同時如果關於AMA主題有任何推薦請告訴我們,我們下期AMA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