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于謙是怎麼打贏“北京保衛戰”的?

縹緲峰下一粒沙


現在,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在五百四十多年前發生過一場異常慘烈的北京保衛戰。在刀光劍影中,拯救國家於危難之時、力挽狂瀾的人,卻是一位文弱的書生――于謙。雖然戰爭的烽煙已隨著歷史遠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個立下豐功偉績的民族英雄于謙,也不能忘記那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于謙,更不能忘記那個身赴刑場的悲劇人物于謙。


土木之變,使得明朝面臨的局勢極其危險。英宗為也先俘獲,明朝陷入了國無君主的窘境。同時,英宗成為也先手中的一個籌碼,隨時隨地可以嚮明廷要挾索價。也先挾持英宗,乘土木新勝之餘威,率眾直趨北京,欲一鼓作氣攻取明朝的京城。而數十萬明軍在土木堡一役土崩瓦解,北京守備空虛,形勢岌岌可危。

當時北京城內人心惶惶,許多大戶人家紛紛南逃。朝廷上下,群臣驚愕,束手無措。皇太后孫氏和英宗的皇后錢氏將宮中的財寶搜刮一番,用八匹健馬馱赴也先大營,幻想能夠以此換取英宗的自由之身。當然,這種婦人之見是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的。

正是在這種關乎國家存亡、民族安危的緊要關頭,以于謙為代表的一批忠義大臣處變不驚,迅速而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徹底粉碎了也先的陰謀,穩定了大局。于謙此刻挺身而出,成為抵抗派的領軍人物。他果斷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第一,禁南遷之議。面對也先軍隊直撲北京的嚴峻形勢,是戰是守,大臣們的意見存在很大的分歧。侍講徐?(chn)善於星象之數,託言星象有變,朝廷應當南遷。對此,于謙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堅決反對南遷。他厲聲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監國?(chn)王朱祁鈺(y)支持于謙的看法。由此,南遷之議才被廢棄,守衛北京之策乃定。

于謙言南遷者可斬也,絕非聳人聽聞,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正確建議。試想,明朝雖實行南北兩京之制,南京為陪都,但是一旦南遷,則北京勢必不保,長江以北將不為明廷所有。有史為鑑,當年宋朝徽、欽二帝被俘,宋高宗趙構逃至江南而失國土大半,只能偏安一隅。如果真的接受了徐?的主張,恐怕中國歷史就要重演南宋偏安的一幕。

第二,除王振餘黨。宦官王振可以說是導致土木之變的直接責任人。正是他不顧眾議,策動英宗親征。在行軍過程中,他又想邀帝幸其家鄉,後又考慮到大軍會踐踏家鄉的莊稼,就改道宣府,由此延誤了時機,明軍被圍於土木堡。土木堡乏水,不能久據。被圍數日後,王振傳令移營,而瓦剌軍隊四面圍攻,明軍大亂,傷亡慘重,王振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王振雖死,但是朝中同黨猶在。

有明一朝,宦官專權始於王振。據說,明初朱元璋曾於宮內立鐵券,禁宦官干政。建文帝控制宦官也很嚴。正因為如此,在靖難之役中多有內宦逃至朱棣軍中,密告朝中虛實。朱棣登基後,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不再只任內廷打掃事務。王振本來是個讀書人,於永樂朝入宮。因為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嶄露頭角,後來掌司禮監,成為“內相”。英宗對他很是尊重,不呼其名而稱之為“先生”,對他言聽計從。因此,朝中許多人都投靠到他的門下。

土木戰敗、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入北京後,言官群情激憤,請族誅王振。此時王振的餘黨錦衣衛指揮馬順,上前叱罵驅逐朝臣。大家對馬順平日裡倚仗王振而狐假虎威的作為早已看不順眼,現在見他仍舊氣焰囂張,喪師辱國的怨氣統統指向了馬順。群臣義憤沖天,不顧大臣的體面,一擁而上,拳打腳踢,竟然在左順門將馬順活活打死。隨後,眾人又將王振餘黨宦官毛貴、王長隨從內宮中要出,亂拳打死,懸屍於東安門外示眾。監國的?王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驚慌失措,想要退走。這時于謙上前攔住?王,請求他宣佈馬順等人論罪當死,參與毆殺的眾大臣無罪。情勢這才穩定下來。大家退出左順門時,吏部尚書王直用力握住于謙的手,感嘆地說:“國家正要靠先生您了。今天的情勢,即使有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好。”正是在國難當頭之際,于謙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為己任,為百官所倚重。

第三,擁立明景帝。大敵當前,國無君主,而太子朱見深年僅三歲,無法承擔起匡復國家的重任。于謙及眾大臣請皇太后立?王朱祁鈺為帝。?王朱祁鈺是英宗的親弟弟,英宗在親征之前曾命他監國,此時他二十二歲,僅比英宗小一歲,年富力強。明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目前英宗有太子在,?王朱祁鈺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但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新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有名分,而是要有領導百官、消除禍亂的能力,因此?王朱祁鈺就要比太子朱見深更為合適。

當?王朱祁鈺得知群臣請立自己為帝的消息後,驚謝至再,甚至退居王府,表示不願即皇帝位。這是因為他擔心自己名分不正,而且英宗尚在人世,太子朱見深亦將長大成人,不免有顧慮,另外蒙古鐵騎兵臨城下,可謂吉凶未料。在這種情況下,于謙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向?王朱祁鈺指出:“我們做臣子的擁立您,是為國家著想,並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這番話使年輕的朱祁鈺意識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擔的重大責任,於是他不再避讓,在群臣的簇擁下登基即位,年號景泰,史稱景帝。他很快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力主抗戰,反對南遷,任命于謙負責指揮北京保衛戰,這些措施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談遷在《國榷》中充分肯定了景帝的功績:“太祖之後,有功勞的皇帝,誰不知道是成祖?有德行的皇帝,誰不知道是孝宗?然而,還有一個景帝。土木之變發生後,如果沒有景帝,我們都會淪為異族統治下的奴僕了。景帝的德行有哪些?一個是他善於知人,一個是他懂得安民。”所謂“知人”,主要指的就是重用於謙,任命他為兵部尚書,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第四,保衛北京城。北京保衛戰是艱苦而慘烈的。于謙在受命的第二天,立即奏請調南北兩京及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及運糧軍入衛京師,於是人心漸趨穩定。此時,糧食問題又浮出水面。通州為北京的屏障,同時又是京城糧食的儲存地。在敵人的進逼下,通州城勢難保全,糧食落入敵手,將會為敵所用。但是,短期內明廷難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將糧食搬運入京。為了不讓通州的糧食落入也先手中,于謙想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奏請皇帝准許官軍預支通州倉糧,令人自取,能多運者還有物質獎勵。如此一來,通州的糧食很快就運入北京城內了。

如何守衛北京呢?是固守還是主動出擊?在戰守的策略上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成山侯王通建議挖城濠以拒蒙古騎兵;總兵官、武清伯石亨主張固守不出;于謙則認為堅守不出會示弱於人。在景帝的支持下,他分遣諸將率兵二十二萬分列於京師九門之外,自己則身披甲冑親赴石亨軍中督戰。石亨列陣於德勝門,都督陶瑾列陣於安定門,廣寧伯劉安列陣於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列陣於朝陽門,都督劉聚列陣於西直門,副總兵顧興祖列陣於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列陣於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列陣於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列陣於宣武門。隨後于謙將兵部事務託付給侍郎吳寧,下令關閉九門,以示有進無退、背水一戰的決心。

也先挾英宗直抵北京城下後驚異地發現,眼前的明軍與在土木堡被自己輕易擊潰的明軍迥然不同。他原本以為明軍不堪一擊,北京朝夕可下,現在見明軍嚴陣以待,軍紀嚴明,銳氣大為受挫。

也先派遣數騎窺視德勝門。于謙事先在路邊空舍內設下伏兵,再派少量騎兵且戰且退,誘敵深入。數萬瓦剌騎兵追至,于謙命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同時伏兵四起,前後夾擊,大敗瓦剌軍。也先弟弟中炮而亡,瓦剌兵死傷慘重。接著,瓦剌軍又在西直門和彰義門吃了敗仗。經過五天的激戰,瓦剌軍多次被擊敗。這時明朝各路勤王兵將至,也先恐斷其歸路,連夜拔營北遁,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

北京保衛戰,在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北京保衛戰,確保了明朝京師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劇的再次發生。它粉碎了也先圖謀中原的企圖,此後蒙古很難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武力入侵行動。同時,北京作為抵抗蒙古的最為重要的堡壘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關為屏障的整體防禦體系,有效地抵禦了蒙古軍隊的侵擾,確保了內地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北京保衛戰是一次壯舉,是于謙人生中的最亮點。因此,于謙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溫馨資訊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歷史上的轉折點。明軍元氣大傷,軍中精銳毀於一旦,勇將重臣多人戰死,英宗被俘。

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十七日,消息傳到京城,引起巨大的震動。

臨危受命

此時的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文武百官,張惶失措,甚至於在朝堂之上號啕大哭。

面對危局有人主張用金銀珠寶贖回英宗,有人主張關閉城門固守待援,更有翰林侍講俆珵主張遷都南京,以避瓦刺兵峰。

正在眾人爭論不休之時,兵部侍郎于謙挺身而出,大聲疾呼:“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

“國不可一日無君”面對也先以英宗為人質,威脅明王朝安危的局面,為了穩定國政,于謙提出了“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聯合朝臣請求朱祁鈺以大局為重,繼承皇位。

這個提議得到了皇太后的贊成。於是,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鈺繼位,這就是明景帝,改元景泰,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挫敗了也先挾持明英宗為人質,百般訛詐朝廷的陰謀。

另一方面,景帝命于謙為兵部尚書,調兵急赴京師守衛,並轉運通州倉糧入京,做好大戰前的準備。

保衛京師

十月,也先以英宗為人質,率軍入紫荊關,過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到良鄉,一路勢不可當。十日,大軍跨過蘆溝橋,直抵北京城下。

于謙在景帝的支持下,部署北京城防,調動諸將分領官軍22萬,佈列於北京九門之外。于謙親自到城門上,決心和守城的將士們同生共死。

于謙和石亨陳兵於德勝門外,以扺擋瓦刺軍主力。身後城門關閉,以示背城死戰。

也先派出一萬騎兵進攻德勝門,明軍炮箭齊發,瓦刺軍陣腳大亂,也先的弟弟也中炮身亡。乘敵軍慌亂之際,明軍衝入敵陣,殺得敵兵潰不成軍。也先㤺忙回撤,明軍緊追不放,城外居民見瓦刺兵敗,也爬上屋頂,向敵人投擲磚石,以助軍威。

也先又轉攻西直門,也沒能得逞,只得退下來。繼而率部向南轉移,到彰義門土城時,又遭到石亨義子石彪的截擊,也被殺退。

也先環攻不下,只好挾英宗拔營退兵,由良鄉往西,出紫荊關而去。于謙又派出騎兵一路追擊,在清風店,固安等地又多次擊敗了敵兵,沿途斬獲頗多,奪回被掠的大批百姓和牲畜。

十一月初八,北京城城門解禁,北京保衛戰勝利結束。此後,于謙繼續整頓防務,充實邊關,嚴防也先捲土重來。

于謙率領軍民力戰九門,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輝煌勝利。在戰爭中,于謙將火器部隊與步兵和騎兵部隊結合起來,協同作戰,有效地抗擊了瓦刺軍的進攻,創造出明代城市陣地防禦作戰的特殊戰法。

京城中軍民齊心,同仇敵愾,也是大敗瓦刺軍,取得北京保衛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白玉湯1975


導言: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大明王朝京師面臨生死存亡,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使大明王朝轉危為安。

此時的于謙,這正應了當年一位僧人說的“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


北京保衛戰的起因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朝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是導致北京保衛戰的直接原因。

土木堡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坐落在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樞紐”。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北方的瓦剌軍首領也先以明朝減少賞賜為藉口,率領大軍進攻明朝,當時守衛西北的明朝部隊與他們幾次交鋒,但均以失敗告終。

明英宗朱祁鎮在親信太監王振的極力慫勇,親率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計劃與瓦剌軍決戰於明朝邊境。

明軍剛到達大同時,就接到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軍已經好準備。於是,明軍決定從大同班師回京。 但在返京途中,明軍多次遭遇瓦剌軍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其中,吳克忠與朱勇率領的兩支大軍共五六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導致全軍覆沒。

朱祁鎮、王振等率餘下部隊退到了土木堡,瓦剌軍趁機包圍了整個土木堡,二十萬明軍一夜之間全軍潰敗,明英宗朱祁鎮淪為瓦剌軍階下囚,王振被手下戰將殺死,跟隨親征的一百多名文臣武將,有六十餘名都戰死沙場,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挺身而出,穩定民心

當明軍土木堡大敗的消息傳到北京後,朝野上下一片驚惶失措,一個個嚇得六神無主,京城內頓時人心惶惶。

大明王朝面臨空前嚴重的危機,可謂是生死存亡的之際。

在這關鍵時刻,于謙不顧一切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穩定了局勢,安定了民心,使明王朝順利渡過難關。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是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被稱為明朝的救時宰相。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中進士, 正統十三年(1448年),官至兵部左侍郎一職。

在於謙七歲的時候,有一位僧人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

正統十四年,預言成真!

反對遷都,抵抗到底

于謙以“獨不見宋南渡事乎”之例,堅決反對都城南遷,認為京城是天下之本,如果遷都,則大勢必然不可挽回!

于謙分析了遷都的種種利害,說服當朝的皇太后,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紛紛支持于謙,朝廷於是決定固守北京。

為了安定人心,于謙力主“國不可一日無君”,奏請皇太后下旨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新君,是為明代宗,年號景泰,成為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即位後,立即封于謙為兵部尚書,把防守京城的重任交給了于謙。

調兵勤王,操練兵馬

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的部隊不到十萬,且多為預備部隊,戰鬥力很差。

當時人心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於是,于謙下令徵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

同時,在北京周圍佈置兵力,嚴把九門,日夜操練軍隊,迅速地提高戰鬥力,準備與瓦剌軍決戰於北京城下。

決戰京城,轉危為安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一日,瓦剌首領也先率領一路兵馬,經過大同、陽和等地,逼近北京,佈置在西直門以西。

于謙派兵迎擊瓦剌軍於彰義門,打敗也先部隊先鋒,奪回被俘者一千多人。同時于謙又派人率兵夜襲,以疲憊敵軍。

十月十三日,瓦剌軍趁風雨大作,進攻德勝門。于謙命大將石亨在城外民房內埋伏好軍隊,然後派遣小股騎兵佯敗誘敵。也先果然中計,親率大批部隊窮追不捨。等也先軍進入埋伏圈後,于謙一聲令下,明軍前後夾擊,也先部隊大敗而逃。

十月十四日,瓦剌軍改進攻彰義門。于謙命守軍在彰義門外迎戰,明軍用火器轟擊敵軍,擊退了瓦剌軍的進攻。而此時,明代宗朱祁鈺所派監軍太監,率數百騎兵衝擊敵陣去搶功,使明軍陣勢陷入混亂。瓦剌軍乘勢反擊,追到德勝門外。在萬分危急關頭,當地居民紛紛登上房頂,以磚石迎戰瓦剌軍。于謙派出的援軍也及時趕到,打退了瓦剌軍的反撲。

也先在進攻北京的過程中,到處遭到軍民的抵抗和不斷襲擊。各地的百姓自動組織起來,抗擊瓦剌軍的掠奪。

也先進攻北京各門屢次遭到失敗後,獲悉明朝各路援軍即將到達。也先唯恐後路被切斷,便於十五日夜率部,挾持朱祁鎮由良鄉(今北京市房山)向紫荊關撤退。

于謙發現也先軍隊正在撤退,馬上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轟擊也先軍營,炸死瓦剌軍一萬餘人。

十月十七日,也先軍隊撤出紫荊關,不久退往關外。

至此,北京保衛戰結束,明軍大勝。

北京保衛戰是明朝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戰役,如果此戰失敗,歷史將會改寫,因為京城一旦失陷,北方將無險可守,明朝將丟失半壁江山,大明王朝的國運也將被改寫。

可以說,于謙以已之力,力挽狂瀾,使大明帝國終於轉危為安。


歷史小掌櫃


關於于謙是如何打贏“北京保衛戰”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歷史問題。

“北京保衛戰”不僅延續了大明王朝的國遠,保住了北方的半壁江山,還避免大明王朝重蹈南宋王朝的覆轍,落個偏安一隅的下場。

北京保衛戰,是大明王朝建國以來經受的最為嚴重的一次考驗。

此戰若敗,則廣大的北方地區將無險可守,勢必落入瓦剌人的手中。

因此,“北京保衛戰”的歷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要想搞清楚于謙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的,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這場戰爭是如何發生的。

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瞭解清楚大明王朝當時的處境到底有多惡劣了。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七月,大明和北方的遊牧政權瓦剌發生邊關貿易衝突,七月中,瓦剌政權首領也先發動對大明王朝邊關遼東、甘肅、宣府、大同的全面進攻。

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鎮經太監王振的慫恿,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留下弟弟郕王朱祈鈺監國,自己帶領二十萬大軍和幾十位朝廷重臣出征瓦剌。

八月十五日,由於指揮不當,大軍在土木堡被也先帶領的騎兵擊敗,二十萬大軍全部戰死,英宗被俘,成為也先的俘虜。跟隨英宗出征的朝臣也全部戰死。史稱“土木堡之變。”

此戰,將大明王朝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武器裝備、精銳部隊全部消耗殆盡,許多朝廷重臣戰死。京城的守軍只有不到十萬的老弱病殘,根本無力抵抗也先的進攻。

大明王朝自建立以來,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損失,也是第一次經受如此巨大的考驗。

國家陷入風雨飄搖、人人自危的惡劣境地。

八月十六日,消息傳到京城。一時之間,京城人心惶惶,紛紛收拾細軟,準備南逃避難。

有幸沒有跟隨英宗皇帝出征而活下來的大臣們,大部分都認為京城守不住,主張將首都遷往南京,以保住大明王朝的朝廷根基。

作為代理皇帝的朱祈鈺也拿不定主意。眼看著大明王朝的國運就要被改變之時。大明朝的拯救者于謙站了出來。

他大吼一聲,鎮住朝臣,然後建議監國的郕王朱祈鈺將建議南遷的人都殺掉。並且拿出自己的主張:死守北京城。

于謙指出,京城乃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動,則天下不安。一旦朝廷南遷,北方廣大平原地區將無險可守,很快將全部落入也先手中。這樣大明王朝就會重蹈南宋的覆轍,只剩下半壁江山。

唯一的辦法就是死守京城,擊敗也先大軍,這樣才能保住大明的江山。

于謙的主張得到了當時的幾位朝廷重臣的支持,同時也得到了朱祈鈺的支持。

於是朱祈鈺命令于謙擔任兵部尚書,並且主持京城的防禦工作,將國家的命運全部寄託在于謙身上。

然而,主張死戰的于謙此時面臨的狀況是非常惡劣的,擺在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攤子。

第一、當時的北京城,主力精銳大軍全部戰死在土木堡,剩下的十餘萬老弱病殘的二線部隊,根本無力防禦京城,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第二、皇帝在敵人手中,政治上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第三、京城人口眾多,糧食嚴重不足。

每一個都是棘手的問題,都需要于謙去解決。

面臨如此糟糕的局面,于謙做了哪些工作,以扭轉當前不利局面的呢?

第一、于謙發佈全國動員令,徵集全國各地能調動的軍隊全部趕赴京城,拱衛京師。這些軍隊的詳細名錄如下:

(一)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
(二)山東、南京沿海的備倭軍;
(三)江北以及北京附近的運糧軍;

“謙請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以次經畫部署,人心稍安。(《明史·于謙傳》)。”

命令下達之後,沉寂已久的大明王朝開始了全國總動員,所有的奉詔部隊日夜兼程,飛馬趕赴京城。

同時,于謙還下令正在福建平叛的寧陽侯陳懋帶領平叛大軍趕赴京師,參加北京保衛戰。(會英宗北狩,景帝立,遂詔班師。)

這應該是于謙手上唯一能那得出手的部隊。

奉于謙的軍令,十餘萬大軍將齊聚京師,和京城原有的守軍一起,準備和即將到來的也先決一死戰,保家衛國。

“軍隊的數量雖然少了點,但也勉強夠用了。”于謙看著全部集齊的二十餘萬大軍,如是想到。

軍隊數量不夠的問題解決了,可是二十幾萬的大軍聚集京城,再加上京城原有的廣大居民,這每天可都是要吃飯的,糧食問題怎麼解決呢?

當時,在離北京不遠的通州囤積有大量的糧食,但是因為擔心運輸過程中被也先的部隊偷襲,沒法運到京城來,甚至有人主張將糧食全部燒掉,以免落入也先的手中。

面對這一看似不好解決的問題,于謙用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輕易就解決了。

于謙下令:所有趕赴京城參加京城保衛戰的部隊,全部從通州經過,然後由這些部隊將糧食運往京城。(通州積糧,令官軍自詣關支,以贏米為之直,毋棄以資敵。)

有了這十幾萬的大軍加上充足的糧草,于謙終於用實際行動穩定住了局面,穩定住了軍心民心!

好了,糧食和軍隊的問題都解決了,該解決最後一個重要的問題了。

因為皇帝在也先手裡,導致于謙在政治上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而這個問題又不是靠個人努力就可以解決的。

于謙再此面臨不利的局面。

但這個問題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了嗎?顯然不是。

鑑於當時朱祁鎮的太子年紀實在太小,在這種關鍵是時候,不便做皇帝。

於是于謙先和眾大臣商量,然後取得皇太后的同意,決定先立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祈鈺為皇帝。這樣一來,皇帝陛下在敵人手裡面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於是,在土木堡之變剛剛過去一個月後的九月十九日,郕王朱祈鈺在於謙等大臣的擁護下,在北京登基為帝,改年號景泰,以1450年為景泰元年。

登基後的朱祈鈺立刻頒下聖旨,尊奉朱祁鎮為太上皇,以後但凡新皇帝的命令和太上皇的命令出現矛盾的時候,一律以新皇帝的命令為準。

朱祁鎮的第一段皇帝生涯宣告結束。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于謙終於解決完了面臨的所有應該解決的重大問題,京城的防禦工作也基本完成。

剩下的就是如何打退也先大軍的問題了。

也先,來吧!我就在這等著你,大明就在這兒等著你!只要你有本事,一切你都可以拿去!

《孫子兵法》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在戰爭之前,于謙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調集軍隊,轉運糧草,修補城牆,穩定人心。把對戰爭有影響的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單從兵法理論的角度來說,于謙的“廟算”遠勝於長途奔襲作戰的也先。

戰爭的天平似乎已經開始向大明王朝傾斜了。

戰爭的結果真能驗證《孫子兵法》理論正確嗎?

也先沒有讓于謙沒有等多久,因為他已經來了。

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一直壓在北京城頭上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也先大軍突破紫荊關,兵臨北京城下。

帶領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的也先並沒有第一時間發動進攻,而是先派人通知于謙,皇帝(朱祁鎮,此時已經是太上皇)在我手下,你們趕緊派人過來談判。

但是于謙根本沒有怎麼搭理他。

因為在這之前,于謙已經做好全部準備。

首先,于謙下令,九門守將,帶領全部的守軍,開出城外駐紮,和也先在城外進行決戰。大軍出城之後,即關閉城門,不勝不得入城。

同時于謙命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于謙還告訴將士們:幾十萬大軍被殺,太上皇被俘,大明王朝的臉早就丟盡了,此次雖是守城之戰,但也是復仇之戰。戰端一開,即是死戰之時,敢違抗軍令者,一律殺無赦!

下完命令之後,于謙穿上自己的盔甲,帶上士兵,奔德勝門而去。

德勝門,乃京城最北端的城門也。離也先大軍最近,防守壓力最大,被也先大軍全力攻擊的可能性也最大。

于謙自己親自防守德勝門,將這一重擔挑在自己的肩上。

將士們一看,于謙這是玩命的架勢,不但自己玩命,還帶著所有人和他一起玩命。

於是都奮勇殺敵。

其次,于謙根據京城的地理位置,做出了其他的相應部署。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就等也先進攻,好打他個落花流水,哪有心思和也先談判?

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也先被于謙戲弄了幾次之後,感覺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於是下令大軍進攻。

十月十三日,也先派出弟弟孛羅帶領一萬騎兵,攻打德勝門。

也先的弟弟孛羅是常年帶兵的人,經驗豐富。

在大軍行進之前,擔心有埋伏,於是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偵查,遇到少量明軍隊部隊,一看到瓦剌大軍,就一鬨而散,毫無抵抗之力。

得到騎兵偵查的結果後,孛羅判斷,明軍並沒有做好守衛的準備,于謙的強硬也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於是帶領大軍呼嘯著向得勝門衝去。

可惜,孛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書雲: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

行軍打仗這種事情,怎麼能完全相信眼睛看到東西呢?

于謙雖然是文官出生,但是他深諳兵法。

在戰前佈置任務的時候,他就和部下的將領們分析,也先最有可能優先進攻的一定是德勝門,於是,他們早就在通往德勝門的道路上為也先準備了一頓大餐—京城三大營中的神機營。

這個神機營可是全部配備火槍的部隊,而且是一支帶著復仇慾望的部隊,用他們來伏擊也先的騎兵,最合適不過。

孛羅看到的散兵遊勇,是于謙提前安排好的誘敵之計。

不明就裡的孛羅帶領大軍一頭扎進于謙事先為他準備的伏擊圈,結果被埋伏在民居中的神機營包了餃子,全軍覆沒。連孛羅本人也沒能逃出去,連同一萬大軍,全成了神機營的搶下亡魂!

聽到弟弟被殺,一萬大軍全軍覆沒消息的也先憤怒了。

他立即下令全部大軍一起進攻北京城,並且自己親自帶領主力大軍進攻同樣為京城北邊城門的安定門。

話說這個也先也不知道是被憤怒衝昏頭腦還是本身就水平不行。但凡多少知道點兵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但凡用兵,第一個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你的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

可是也先兩次進攻都犯同樣的錯誤。

第一次,進攻德勝門,因為于謙早有準備,結果也先送掉了弟弟的性命,還賠上了一萬大軍;
第二次自己親身上陣,也是犯同樣的錯誤,進攻安定門,這也被于謙提前預料到,並且也和德勝門一樣,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

在安定門前,于謙給也先準備了什麼禮物呢?

一個及不安分的好戰分子,石彪;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部隊,將領為石彪的叔叔石亨。

石彪,人如其名,非常彪悍、好戰。

石亨則是原來的邊關守將,在此之前就已經和也先打過很多次交道,還被也先大敗過。算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這叔侄倆帶兵到安定門外之後,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採取前後夾擊的辦法對付也先。

石亨帶領騎兵軍團埋伏在也先撤退的必經之路上,由石彪和守城將領帶領步兵在城門迎戰也先,一旦雙方交戰,石亨從後面殺出,前後夾擊,也先不死也得脫層皮。

也先率領大軍到達安定門的時候,守軍不但不在原地列陣等候也先的衝殺,反而提前向他的大軍衝殺過來。

明軍在石彪的帶領下,衝入也先的前軍,然後左衝又突的,幾下就把也先的前軍攪亂,讓也先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很快,也先的中軍和後軍也都相繼發生混亂,也先不得已下令暫時撤退。

可是在撤退的過程中,又遭到石亨的伏擊。也先帶領大軍一路跑,一路被石亨從後面追殺。也先大軍損失慘重。

而此時的西直門守將孫鏜卻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

由於分配給孫鏜的守軍戰鬥力比較差,孫鏜無法抵禦也先大軍的進攻,於是想先退入城中。

負責城門守護的大臣因為事先得到于謙的命令,沒有開門。

孫鏜只能繼續和也先大軍戰鬥,此時進攻其他幾門的也先大軍聽說西直門的明軍戰鬥力差,容易打,於是全都往西直門這邊聚集,孫鏜的壓力進一步增大。

關鍵時刻,石亨帶領騎兵趕到,和孫鏜前後夾擊,打退也先大軍。

眼看攻入京城已經沒有希望的也先,下令大軍退回老本營土城。

可是等也先大軍到達土城的時候,又被當地居民爬到房頂,用板磚等工具伏擊。土城也待不下去了,也先繼續往北撤退。

也先這次進攻北京城失敗之後,就再也不能組織起大軍繼續進攻北京城,而是在北京城附件遊蕩了一段時間。

在遊蕩的過程中,又被明軍打敗好幾次,最後還被于謙用大炮轟了一次,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撤出塞外。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八日了。

至此,北京保衛戰全面結束。

就這樣,于謙通過戰前的積極準備,轉運糧草,召集士兵,修繕城牆;解決政治難題,一步一步將劣勢轉變為優勢,最終扭轉對自不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贏得戰爭的主動權。在戰爭過程中又指揮得當,處處料敵於先,終於打贏了這場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之所以能夠勝利,于謙力挽狂瀾的功勞自不必說。但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雖然經過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喪盡,但是大明朝這個強大的帝國的統治根基並沒有被動搖,她依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因此,也先和大明朝打仗,取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性很小。

既然這樣,那是不是說北京保衛戰有沒有于謙都一樣能打贏呢?非也。

世間之事是否可為,在人,不在事!沒有一個統帥全局、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出現,大明的實力再強,也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于謙依然是偉大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

好了,這就是作者關於于謙如何打贏北京保衛戰的答案,諸位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資料:《明史》《中國曆代戰爭史》)


思冰辰夢


于謙打贏的北京保衛戰又被稱為明朝續命戰役,要想弄明白他是怎麼贏的,就必須先來一波戰役前的背景介紹。

背景:土木堡之變

明朝初年,蒙古部落主要分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而後瓦剌統一三部,於明朝正統十四年以明朝失信為名,兵分四路南下進攻大明。

宦官王振專權,慫恿明英宗朱祁鎮效仿先祖,御駕親征,好立不世之功。

朱祁鎮不顧群臣諫言反對,毅然出征,親率號稱五十萬大軍征戰瓦剌。

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

在土木堡,明軍大敗於瓦剌,全軍覆沒,死傷過半,英宗朱祁鎮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隔日,皇帝被抓的消息傳到京都,舉國震驚,要知道隨皇帝出征的不光是武將,還有許多文官,當時明朝的狀態是,能征戰能謀劃大多戰死前線,剩下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只能在朝堂上哭哭啼啼。

朝野動盪,人心惶惶。

如谷應泰所言“土木之變,司徒不戒,車駕蒙塵,九廟震驚,百官拔舍,國無長君,不幾青城五國乎。

看這架勢,是要走北宋滅亡的路啊。


好了,背景交代完了。就是在這種舉國皆亂,一片殘局的狀態下,于謙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轉變危局,化腐朽為神奇,為大明王朝守住最後的防線,打贏北京保衛戰的。

1.在政治上佔據主動

首先,拒絕遷都。皇太后召集大臣議事,有些官員主張順應時局,南逃遷都,在關鍵時刻兵部侍郎于謙歷言:“言南遷者 ,可斬也。京師 ,天下根本 , 一 動則大事去矣 , 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于謙的建議得到了大多啥臣子的擁護。守城抗戰,以穩軍民之心。


第二,另立新帝。瓦剌軍手裡有明英宗,作為政治籌碼,囤貨居奇,即使朱祁鎮無能,也是個皇上,還是極大地政治作用和影響力。

但國不可一日不君,朝局穩定,人心才可穩。

于謙將孟子“民貴君輕”思想理論落實落地,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立朱祁鈺為皇上,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這樣明英宗便在瓦剌軍手中失去了政治價值,而明朝則在這場戰役佔據了政治上的主動。

2.整頓內政

將土木堡之變的禍首王振餘黨超級滅族,以寬慰人心。

招納人才,提拔文武官員,于謙認為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將在土木堡之變中戰敗逃回並獲罪的原大同副將石亨,免罪釋放並委以重任。

同時,改革軍制,創建團營制,提高作戰效率,更加適合此次保衛戰役。

3.調配兵力資源,明確作戰統一戰線

由於明王朝剛剛戰敗,軍力不濟且大部分折損,於瓦剌的軍事力量相比,簡直是懸殊至極,再加上明朝大部分軍力都部署在西南和浙閩一帶,路途遙遠且必須防止邊境其他部落入侵,調動起來異常困難。

急調京城周邊各地備操軍、備倭軍和運糧大軍到京師,史書上有記載當時有二十二萬大軍集聚京城,但後來有史學家考證,考慮到空間距離,人數不可能有如此之多,而且大多數都為戰鬥力不足的新兵和舊兵。

同時要求官員前往京城周邊招募士兵,緊急訓練,已補兵力不足。

組建民間武裝力量,發動京城內所有民宗拿起武器,對抗瓦剌軍。


于謙制定以京都為中心,以宣府 、大同 、居庸關 、古北口 、紫荊關為屏障的抵抗戰略。

否定了石亨禁閉九門,固守城池的戰術,主動出擊,絕不示弱,親率重兵設伏於德勝門,形成依靠京城為營,以戰為守,分掉援軍的戰術格局。

在作戰的主要方向上,隱藏主力部隊,伺機而動

在次要方向上,避開敵軍主力,採取小股軍隊襲擾,多處出擊,迷惑敵軍

同時,假裝戰敗誘敵深入德勝門,神機營火器齊發,射殺瓦剌軍數萬人,使其兵敗於城下。


4.保障後勤供給充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的充足是戰爭勝利的前提保證。

當時京城內的糧食不足二十萬軍隊的日常所需,在京城東郊的通州有數百萬石糧食儲備,但無法短時間內運送到京城內,但于謙則採用一切手段運糧,以保證軍隊不至於因為糧草短缺而不戰自敗。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除了官府自有車輛晝夜運糧外,還動員百姓前往通州運糧,除常規運費外,額外另有每次白銀一兩獎勵,於是這種鼓勵模式下,運糧隊伍不停不歇,將所有通州糧草運到京城,穩定軍心,保障充足的供給。

以上。


輕浪五更風


北京保衛戰是被誇大的勝利!



首先,也先的兵力不過三萬,而且是孤軍深入,極易被明朝九邊將領所合圍,而勤王之師也在不停的向京城匯聚,因此其僅以試探性的進攻為主,並未發動總攻!

其次,北京城的防守能力,在朱棣為燕王時便已經得到體現,遷都北京時又得到鞏固,因此城高池深,也先騎兵突進,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想攻破北京城基本不現實!

雖然明朝三大營精銳盡失,但卻留下數量眾多的武器裝備,這使得於謙可以短時間武裝民眾,也可以為勤王之師提供補給,令軍隊集結加快,而時間便是絕對勝負的關鍵因素!



也先遠途奔襲,圍城戰兵士極度疲乏,加上明朝強大的戰爭潛力,也先背後尚且不能穩定,因此不易與明朝硬拼!

于謙很聰明的利用了北京城的優勢,避開明軍倉促集結難以野戰的弱點,最終扭轉了戰局!


多臻貴


一,是于謙的性格品質決定的,于謙從小博覽群書,立志成為岳飛文天祥一樣的英雄,從不向王振一黨屈服而同流合汙。

二,土木堡之變後,明軍三大營全軍覆沒,皇帝被俘,朱棣時期老牌將領全部葬送土木堡之時,他果斷擁立新帝穩定人心,面對京城人心不定,支持南渡者為苟且偷安躍躍欲試之時,一句“支持南渡者,當斬!”使明王朝避免了重蹈南宋覆轍的命運,堅定了死守京城的決心。

三,在瓦剌突破長城防線,兵臨城下,補給被切斷,城中糧食短缺的情況下,號令各地藩王,地方武裝火速勤王,並巧妙的讓各地勤王部隊順帶帶來京城旁的通州糧倉中的糧食,解決了北京佈防問題的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不可說不是一絕。

四,在也先帶著太上皇四處勒索時,他堅定態度和立場,讓被俘皇帝不能為人利用。

五,在佈防上,大大使用火器和騎兵配合的作戰方法,在京城決戰時身先士卒鼓舞士氣。最終對大敗瓦剌騎兵,在中國歷史上永垂不朽。就像他年少時寫的那首詩“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物語希亞


感謝提問。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皇帝朱祁鎮被俘,明朝內部亂作一團,在這關鍵時刻,于謙力挽狂瀾,批判了想要逃跑南遷的人,並且另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同時收縮兵力,整軍備戰。

北京保衛戰的背景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太監王振挑唆,率軍出征瓦剌,不想這一去竟當了俘虜,隨行的軍隊全軍覆沒。

朱祁鎮的隨行人選中有個叫喜寧的,不知是出於什麼心裡,向瓦剌彙報了明朝腹地的軍事及防守狀況。瓦剌隨即向北京進發,大戰一觸即發。

危機時刻於謙力挽狂瀾

在這危機時刻,讀過的聖賢書也都失去了作用,所有的大臣幾乎都失去了主心骨,焦慮、擔心、害怕浮現在每個人的臉上。這是有個叫徐珵的主張立刻遷都,來躲避這一次的危機。

此時于謙站了出來,“建議南遷之人,該殺”,于謙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誓與北京共存亡。于謙不想讓明朝成為第二個南宋,此時一些重臣也反應過來了,紛紛表示不能南遷。

在此之後,于謙等人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斷絕了瓦剌以朱祁鎮脅迫明朝打開北京城城門的妄想。

然後于謙緊急調動了北京周邊的軍隊趕赴京師,分別是備操軍、備倭軍、運糧軍、浙軍,並要求他們按時趕到京城。當軍隊在北京集結完畢後,他開始分配任務。因京城城門較多,因此每個城門由一個將軍鎮守,而於謙親自鎮守德勝門。


並且于謙在此戰中運用了軍戰連坐法,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他還下令當軍隊出城迎戰後,立即關閉九門,不給敵人任何一絲機會進入到北京城內,並且是抱有必死的決心。

自古道“哀兵必勝”,此時的明軍雖不是哀兵,但勝似哀兵。當瓦剌來到之後,幾經周折,折騰了數次,始終無法攻下北京,而且明朝各地的勤王義軍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再不撤退,就要全軍覆沒,於是萬般無奈之下,瓦剌撤軍了。


盛夏一抹清涼


明朝時期土木堡之變是王朝的轉折點,大明精銳盡損,武將功勳集體團滅,瓦剌則是趁勢大軍南下,直逼北京,好在大明王朝有于謙,在那個國家危亡時刻在北京城下擊退瓦剌大軍,給大明續命一百多年。

對於于謙的排兵佈陣,乍一看是很意外的,因為他將主力大軍佈置於城外,放棄了堅固的城池,等於放棄了守方的優勢,直接和瓦剌大軍打野戰,是不是他不懂用兵呢?實則不然,打小城市可以堅守,但北京這種百萬大城市,只能出擊不能死守。原因有三,第一,守軍不夠,大城市城門多,兵力會分散,而且因為城市太大,萬一一門被破,其他守軍需要時間才能敢來。第二糧草不夠,南京魚米之鄉還好點,但北京本身就需要南方不停送補給。沒有支援的話百萬人民會瞬間吃破糧食。

第三,況且瓦剌想重蹈靖康之恥來要挾明朝,再加上瓦剌一路攻打讓好多人感覺已經敗了,死守城池時間長了容易內部瓦解,擺出置之死地的態勢與瓦剌決戰方可有勝算。從兵形勢角度講,于謙做的極其正確,土木堡之後,明朝已然成為驚弓之鳥,人心惶惶,京城大官富戶紛紛南逃,部分大臣主張南遷。可見在這種條件下,如果都城被圍,明朝軍民有多少抵抗意志?士兵有無死戰決心?也可以參見靖難之役最後金陵是如何被攻破的,也可以在靖康之恥中見到高層的抵抗意志。于謙再猛,他無法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于謙不懂兵法嗎?于謙手下的將領不懂戰術嗎?只能置死地而後生,沒有了退路,將士只能死戰。

打仗和打架一樣,一是要有實力,一是心理戰,一是戰術技巧。剛開始,大家都被嚇破膽了,此時的勝利很重要,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環節;等我們習慣了畏懼,有豪氣有膽識的時候,要敢於給敵人當頭一擊,此時更是拼豪氣膽識,如果勝利,則敵軍心理防線全線崩潰,橫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說的就是這;在實力距離敵人很遠時,戰術和技巧非常重要,能消減敵方的優勢。再者當時明軍有了遠距離火炮火器,如果據城死守,反而失去遠距離武器的優勢。所以用軍力依託城牆上火炮支持拒敵,城牆和火炮利用軍力保護不受攻擊,後期袁崇煥打後金時候也經常採用這種戰術。

對於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中的表現,有網友持懷疑態度,認為于謙的功勞被無限誇大了,這部分網友認為,北京保衛戰軍事上戰勝也先的是石亨,又不是于謙,什麼功勞都往文官身上堆。武將在前面拼死拼活,第一大功勞全是文官的,于謙就定個基調,不能慫,石亨去拼命。真正硬碰硬擊敗也先的是石亨,現在好了,搞得好像功勞都於謙一個人的。也怪不得後面石亨要殺他。整個防守和反擊,都是石亨在做。包括最後判斷也先要撤退了,有機會反攻的也是也先。不過後面石亨是反角加武將,後面文人把絕大部分功勞都堆給了于謙。一個一輩子沒上過戰場的人,忽然能指揮十來萬軍隊擊敗能征慣戰的也先,也就文人自己才信。于謙在保衛戰期間就一點,有自知之明,不干涉石亨的指揮。

小編也承認,北京保衛戰絕不是于謙一個人的功勞,本來也不是,那是一場事關大明生死的決戰,那是數十萬大明將士拼出來的,這一點誰也否認不了,不過也不要誇大石亨,他的確是這一戰功勳最大的,但是不要忽略一點,石亨之前是在土木堡之變中敗下來的,他逃回北京是被下獄的,是于謙臨危將他釋放並委以重任,他是待罪隻身,怎麼能不拼命。

而且為什麼大家一提到北京保衛戰,首先想到的就是于謙,因為在那個時候,大明只有于謙能夠協調各方,調整軍力備戰,大家也都聽他的,你讓石亨代于謙試試,大明紛紛中內亂,都不用瓦剌去打。就比如如果於謙當初不立景帝,明朝朝廷早就亂成一團了。如果於謙不力排眾議,反對南遷,北京早沒了,瓦剌就會南下。如果於謙不調遣附近的兵力和糧草,北京城拿什麼來防守?這些石亨能做成嗎?

個人認為于謙還是民族英雄,縱觀中國歷史民族英雄的慘淡悲劇,莫不如此。在國家和民族需要他們站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是挺身而出,無怨無悔,當國家和民族度過危機的時候,往往當時的國家執政者處於利益的考慮,他們卻被反攻倒算。其實這些人才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靈魂和脊樑!


頭頭世道i


當時,蒙古族瓦剌部首領也先率鐵騎大舉進犯明朝邊關,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唆使下貿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軍在王振的荒唐指揮下被蒙古兵團團包圍在土木堡,十幾萬明軍被殲,王振死在亂軍之中,隨軍出征的數十名朝中重臣也成了陪葬。英宗皇帝被俘淪為階下囚”隨軍出征的數十名朝中重臣也成了陪葬。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史稱“土木堡之變”。

<strong>

也先一度想恢復大元國,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北京保衛戰就這樣開始了!

于謙作為文臣打贏北京保衛戰有如下幾點:

第一,于謙乃文臣,生性正直,在朝中口碑較好,以德服人,就因為這些明朝皇太后才敢啟用於謙為內務大臣,統領一切軍中要務,再加上老百姓的愛戴和群臣的擁護,于謙可以放開手腳幹,沒有顧慮。

第二,于謙果斷捕殺也先派進北京城的細作,先斷了他們的眼線,使得也許得不到京城駐軍的情況。

第三,土木堡之變,明軍大批精銳被滅,于謙果斷從江南等地挑兵來戍衛京師,使的因土木堡之變而恐慌的老百姓和王公大臣們平定了下來。

第四,北京城地勢險要,城牆高柱,比一般的城市的城牆要高很多,易守難攻,于謙依據有力地勢,加築城防,廣調火炮,使得北京城立馬變成了一個要塞。

第五,也先的判斷失誤,老想一鼓作氣拿下京師,可京師已經嚴陣以待,源源不斷的糧食和士兵從江南各地運送過來,而也先戰線太長,補給嚴重不足,此時的也先如果直接去取江南和中原土地,那麼後果不堪想像。(此時所有的作戰部隊和糧食全在京師,剩下的地方全部城防空虛).

第六,指揮者是于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能打仗,能打勝仗,得看這個主心骨人怎麼樣,而於謙俱備指揮才能,嚴於律己,所以戰,必勝。

最後,向日葵總結一下:

任何戰爭都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指揮者,這個指揮者必須自己擁有自己的獨特人格魅力,士為知己者死,戰,才能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