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祕史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滕王閣

1.

一篇《滕王閣序》,讓人們記住了王勃(650—676),

“初唐四傑”之首,可惜天妒英才,寫完這篇神文不久,就溺水而死,不到27歲。

一篇773字的文章,用了20多個典故,產生了40多個成語,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能讓人心境澄明,寵辱皆忘。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歷史上最牛之一的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後來也寫了一篇《新修滕王閣記》,也寫在滕王閣上,列在王勃之後,還覺得非常榮耀:“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

大家都說王勃,都說《滕王閣序》,可很少有人說滕王。

滕王是誰呢?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滕王閣和《滕王閣序》


2.

唐高宗的時候,四川閬中市政府辦公室有個秘書叫裴聿,他看市長不體恤百姓,每天大興土木,蓋樓堂館所,花天酒地,還勾搭遍了長得好看的手下幹部的家屬。是可忍孰不可忍,裴聿就給市長大人講朝廷裡的廉政規定,

市長玩兒的正嗨,突然冒出一個掃興的,一下子就急了,其實,他早就看裴聿不順眼了,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於是就當眾揍了裴聿一頓,打得他呲牙咧嘴,皮開肉綻。

裴聿捱了打,秘書也沒法做了,就一瘸一拐的去長安告狀。

唐高宗李治親切的接見了他,詳細的問了市長工作和生活情況,知道這位市長每天吊兒郎當魚肉鄉里不幹好事後,也就放心了,安慰裴聿,

唐高宗問,打了幾板子呀?

裴聿說,八板子。

唐高宗說,好了,給你升八級。

於是,裴聿就從一個沒品的股級秘書成為了六品官員。

這個市長就是滕王,唐高祖李淵最小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弟弟,當今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親叔叔,李元嬰。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李元嬰雕塑


裴聿是皇上派去的暗中監視滕王的,滕王李元嬰能不找機會揍他嗎?!

因為不放心才派人監視。

普通老百姓人家哥們兄弟叔叔侄子鬧意見是要錢,皇上家是要命。

3.

李淵共計有二十二個兒子,但長大成人的不多,尤其是玄武門之變以後,兄弟子侄之間就紛紛各種死,所有的原因都是和爭奪皇位有關。

李元嬰出生時,李淵已經退位,皇帝已經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此前也有第一二三個哥哥被立為太子,可都在即位前紛紛被掛。

最是無情帝王家。

看史書,秦王李世民變成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也非常不易,李淵兒子多、後宮人也多、後宮的親戚多,和他一起征戰的文武大臣也多,在誰當皇帝這件事情上大家都要參與意見,一言不合就動刀,動刀就出人命。

所以,當皇上的兒子很危險。

李治能看不到嗎?!

李元嬰也看的到。

4.

李治出生於628年,李元嬰出生於630年,有一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叔叔,李治的皇帝能坐的心安嗎?

所以,李元嬰的一生就是讓皇帝心安的一生。

作,別人是no zuo no die,他是zuo no die.

第一作,修建滕王閣,氣勢恢宏,直插雲霄,滕王閣長啥樣,看王勃的《滕王閣序》,民脂民膏變成了他的逍遙窟。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第二作,調戲婦女。他見到手下官員的妻妾稍有姿色,就以夫人的名義招進王府,加以染指。一天,辦公室文字秘書(典籤)崔簡的妻子來了,他也要招進府去。崔簡知道滕王不是什麼好鳥,就為妻子擔憂。妻子姓鄭,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說,沒事,我自有辦法。去了以後,滕王欲行無理,鄭氏拿起鞋就對著滕王的臉狠狠的給了一下子,滕王鼻子臉都流血了,呆在府裡十多天不好意思上班。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新唐書.列傳第四——高祖諸子》裡,在本來就不多的記述滕王的文字中,特別記述了這個故事,寫的還很細。

滕王元嬰,貞觀十三年始王,實封千戶。為金州刺史,驕縱失度。在太宗喪, 集官屬燕飲歌舞,狎暱廝養;巡省部內,從民借狗求罝,所過為害;以丸彈人,觀 其走避則樂;城門夜開,不復有節。高宗以書切責曰:“朕以王至親,不忍致於法, 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

久之,遷洪州都督。官屬妻美者,紿為妃召,逼私之。嘗為典籤崔簡妻鄭嫚罵, 以履抵元嬰面血流,乃免。元嬰慚,歷旬不視事。後坐法削戶及親事帳內之半,謫 置滁州。起授壽州刺史,徙隆州,復不循法。隸事參軍事裴聿諫正其失,元嬰捽辱 之。聿入計具奏,帝遷聿六品上階。帝嘗賜諸王彩五百,以元嬰及蔣王貪黷,但下 書曰:“滕叔、蔣弟不須賜,給麻二車,助為錢緡。”二王大慚。武后時,進拜開 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陵。

甚至到了幾百年以後,明朝的通俗文學作家馮夢龍的《智囊》裡,也還說了這件事,以此來表揚鄭氏的智慧。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第三作,揍皇帝派來的探子

剩下的用彈弓子打人,雪裡大埋活人、晚上不關城門飲酒作樂……等等等等,罄竹難書。

5.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大興土木,留下精美建築,過著豪華奢靡的生活。

這期間還換了一次皇帝,他卻一直娛樂不止。太宗和高宗皇帝都寫信給他,說注意點影響吧,畢竟有關皇家臉面。

不聽,他依然作,從蘇州到南昌,從南昌到四川,走一路臭一路,臭一個地方皇上就趕緊給換一個地方。

有一年年終考核,高宗給李氏家族發獎金,別人家都是綾羅綢緞和金銀珠寶,給他和另外一位各發了一車麻繩,說,你在地方上也沒少撈錢,給你一車繩子串錢去吧。

這也是少有的帝王家的歡樂。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6.

為了生命安全,李元嬰努力不關心政治,贏得李世民和李治兩代皇帝對他放心,還有後來的武則天。

反過來講,如果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治國有方,萬民擁戴,成為全國官員學習的榜樣,他還能活到武則天時期嗎?

這是一個聰慧的人。

不問政治,所以就學習建築設計,他修建的滕王閣現在已經重修了二十九次了,如果他晚生一千幾百年,他應該比貝聿銘還要牛,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院長也該能做吧。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7.

李元嬰喜歡畫畫,他開創的“滕派蝶畫”獨具匠心,栩栩如生,也是一代宗師,

梁山伯與祝英臺也該為他起舞。

也是一個極具藝術氣質的皇家子弟。

心裡早已想好了歸宿

為愛付出

他的生命已經結束

化作蝴蝶飛舞

天空燦爛奪目

是生命絢麗的藍圖

迎著晨露

無拘無束

到一個自由的國度

哪怕僅僅是一棵樹

人間可惡

留戀何苦

還不如與蜘蛛為伍

梁祝一曲流傳千古

是你如泣如訴的苦

你知道文學名篇《滕王閣序》,但你不知道文章背後的驚人秘史


往事如煙,有誰是真實的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