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三點,種出來的萵筍有又粗又嫩

萵筍,又名千金菜、萵苣筍、青筍等。萵筍是一種半耐寒蔬菜,是早春和秋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而且,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萵筍。

萵筍分為兩種,一種是莖用萵筍,另一種是葉用萵筍。葉用萵筍主要是以食用萵筍葉子為主,比如生菜,就是典型的葉用萵筍。

而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莖用萵筍。

做好這三點,種出來的萵筍有又粗又嫩

莖用萵筍,主要是食用肉質莖。上好的萵筍莖幹粗,肉質脆嫩,可以用來涼拌或者炒著吃。

但是在種植萵筍的過程中,有些朋友種出來的萵筍特別細長,而且早早就開花抽薹,失去食用價值了。

下面,請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種出又粗又嫩的萵筍來。

選擇優良品種

萵筍的品種有很多,但是我們可以按照葉片的形狀分為兩類,即尖葉和圓葉兩種。

但是不管是尖葉還是圓葉萵筍,我們在買萵筍種子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所買的萵筍種子到底是適用春季還是秋季種植,另外,還要根據自己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當地種植的萵筍品種。

比如在我們這裡,人們在種植秋播過冬萵筍的時候,都會選擇那種名字叫掛絲紅的萵筍品種。

做好這三點,種出來的萵筍有又粗又嫩

因為這種萵筍不僅莖幹粗壯,肉質脆嫩,而且耐寒性和抗病性都很強,所以,人們都喜歡種植這種萵筍。

及時間苗和移栽

種植萵筍,大部分都是採用先育苗後移栽的方法。

所以,當萵筍苗出土以後,生長出1~2片真葉的時候就開始間苗,及時除去病苗、弱苗。

等到有3~4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移栽了。

在移栽的時候,要選擇那種植株矮壯、葉片翠綠的萵筍苗進行移栽,像那種葉片發黃,植株細弱的苗子堅決不要移栽到大田裡,因為這種苗容易徒長抽薹,對後期萵筍的產量和質量有影響。

做好這三點,種出來的萵筍有又粗又嫩

做好肥水管理

萵筍是一種喜溼潤,忌乾燥的蔬菜。

在萵筍的生長期間,如果經常缺水,缺肥的話,就會出現植株細小、品質差,甚至早抽薹的現象。

萵筍移栽成活以後,在苗期的時候,對肥水吸收利用較少,這時候可以用少量的氮肥隨稀糞水澆灌,並做好除草工作。

等到萵筍的葉片充分長大,當其心葉與蓮座葉平行時,就是人們常說的萵筍開盤時。可以用腐熟的稀糞水和化肥稀釋攪勻後進行澆灌。

而等到萵筍的莖幹開始肥大的時候,也要及時追施肥水,確保植株生長的需要。

不過,在給萵筍使用追肥的時候,一定不能把糞水澆灌在萵筍的葉子和菜心上面,因為萵筍的葉和心如果沾了糞水,很容易爛。

總結:種植萵筍時,要想萵筍又粗又嫩,只要做到上述三點,選擇優良品種、及時間苗和移栽以及做好肥水管理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