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前程?艾頓柯林斯先後違反NBA禁藥條例被禁賽

眾所周知,違禁藥物的使用已經牽扯到了眾多的體育賽事,但在我們的印象中,NBA似乎並沒有太多的禁藥醜聞,然而從上賽季結束至今,卻出現了四位球員因為服用違禁藥物被禁賽的情況,著實讓人震驚。

自毀前程?艾頓柯林斯先後違反NBA禁藥條例被禁賽

8月9日,邁克爾·比斯利因為服用禁藥,被禁賽5場,他也因此被CBA拉入了黑名單;8月29日,籃網前鋒錢德勒,因為服用了可以增強體能的違禁藥物,被聯盟禁賽25場。而在新賽季剛開始不久,太陽隊狀元艾頓也因為違反聯盟違禁藥品規定,被禁賽25場;緊接著在前兩天,老鷹隊柯林斯的生長激素釋放肽檢測結果為陽性,同樣被聯盟禁賽25場。

自毀前程?艾頓柯林斯先後違反NBA禁藥條例被禁賽

據報道,錢德勒是跟前兩年諾阿一樣服用的促進傷病恢復的藥物,艾頓則表示自己並非有意,而在他的後續的檢測中也沒有查到其他藥物,而柯林斯也聲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入了補充素,如果屬實其實這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興奮劑,同樣我們也能看出NBA的禁藥力度。

根據NBA勞資協議的規定,所有球員都要在訓練營的時候接受藥檢,同時在休賽期會有兩次隨機抽樣測試,每個賽季中還會有四次隨機抽樣測試。這些檢測的時間以及人選完全不會和NBA或者球員工會們進行溝通,是絕對隨機的。但相對而言,新秀抽中的幾率是要高於老將的。

在處罰機制上,生長激素測試呈陽性,或者被申訴仲裁員判定使用生長激素類藥物的,第一次將被停賽25場,第二次將被停賽55場,第三次球員將被逐出NBA,同時停賽期間是沒有工資的,而對於艾頓這樣的球員來說,公共形象的損失恐怕更為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