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鳥畫的層次感該如何營造?

楊淵濱


中國花鳥畫從總體下講可分為工筆,筆兩種風的產生格流意派,其中工筆花鳥畫、發展較意筆花鳥畫要早的多。工筆花鳥畫在中國的繪畫藝術寶庫中有著其獨特的、不開忽視的地位。

花鳥畫非常講究用筆和用墨,而且用筆有筆法,用墨有墨法,甚至從畫面中一筆一墨的巧拙來認定畫家的藝術修養和功力。不理解這一點,便無法欣賞花鳥畫,也不可能畫好花鳥畫。清代花鳥畫家惲南田說“有筆有墨謂之畫”。這是說,筆墨是花鳥畫最重要的表現手段。例如徐熙的沒骨法,黃荃的勾勒重彩法。無論形象的刻畫,還是意境的渲染,離開了用筆和用墨,便不可能成其為中國畫了。中國畫之所以注重筆墨,跟書法有很大關係。以書法筆意為畫,使中國畫的線條既能造型,又可表意,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體味其中處理好寫意花鳥的設色,必須充分考慮各種色彩之間的比例關係,依據主題的需要配置色彩,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充分發揮色彩的美感作用:色彩的濃淡、深淺關係,配色的主次關係、統調關係、對比關係、比例關係等等。

唐朝的張澡曾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臨摹,不只是就畫,必須對臨本仔細研讀,從畫中的整體氣勢、意境、構圖、造型、筆墨、著色的方法步驟等幾個方面去揣摩、理解,所謂“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就是這個道理。通過臨摹,基本上掌握花鳥畫的一些規律和技法之後,就應該進行寫生。只有通過寫生才能進一步加深對技法的理解。寫生是直接地面對形象描繪,可以深入細緻地觀察、分析、刻畫對象,是學習花鳥畫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例如素以寫生著稱的趙昌,他被後人稱“作生趙昌”。見實地寫生、觀察、心記與默寫都是熟悉生活、蒐集素材、創造藝術形象的重要途徑。

工筆畫課程我們以前並沒有接觸過,但這幾周的學習和了解,我對工筆畫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們這幾周主要是臨摹和上色。從中體會到學習工筆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過學習工筆畫讓我知道什麼事“靜”。在畫工筆畫的時候必須要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不能起伏太大,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對待他。而且絕不能急著去把他一下弄完,特別是上色的時候,要一遍一遍的去上色,這樣出來的顏色才與固有色的顏色更相近,也就是更好看。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很有道理的。

為了能把工筆花鳥畫我還應該多臨摹古人作品,學習他們的構圖構思、線條、設色等等。在創作時才能將學到他們的長處用到自己的畫裡,假如不經常向前人學習,自己的畫就難以進步。因為前人優秀的作品有我們學不盡的知識。但創作時卻不能完全照抄前人的作品,必須有所創新,有時代氣息。平時多練習線條。線條是工筆花鳥畫的盤骨,沒在好的線條,談不上是一幅優秀的作品,用鉛筆描在熟宣上經常練用線來表現所需的意境。這些只有靠平時多練,在創作時便可熟能生巧,將所學的線條用在創作上,創作出令自己較滿意的作品。設色必須以隨類賦彩為法則。所以工筆花鳥畫沒色時一定不能心急,欲速則不達。一定要反覆渲染十來次,以達到薄中見厚,厚中見潤的效果。

在我們學習臨摹寫意花鳥畫的過程中,不僅要體會了中國國畫工筆花鳥畫的優秀因素,努力掌握熟練的藝術技巧,還要加強傳統文化研重理究,注論基礎知識方面的修養,具備的思想修養、文學修養和豐富的生活積累詩詞、中國畫構圖學課程、畫材學,這樣才能創造出意境深遠的,富有時代精神的工筆花鳥畫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