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領跑者項目併網發電近一年 光伏度電成本有望全面低於火電

■本報記者 於南

根據國家能源局11月5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已達19019萬千瓦(190GW),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13149萬千瓦(131.49GW),分佈式光伏發電裝機5870萬千瓦(58.7GW)。

事實上,今年前9個月,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僅有15.99GW,同比2018年的34.54GW銳減53.7%。但據業內人士介紹,2019年新增裝機的減少,只是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國家扶持策略“換道”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的暫時表象,其內在,大概率會是全球光伏需求再度爆發的徵兆。

2018年12月29日,在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推動下,截至目前國內單體裝機最大(500MW)的光伏領跑者項目於我國青海格爾木正式併網發電(以下稱“格爾木領跑者項目”),該項目上網電價平均為0.316元/千瓦時,低於當地煤電標杆電價0.3247元/千瓦時近1分錢。

這意味著在全產業鏈各環節共同努力下,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縮減,終於促成了國內光伏上網電價首次低於當地煤電標杆電價。格爾木領跑者項目建設者、運營者——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總經理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不考慮非技術成本、棄光限電等情況,在西北地區大多數地方,光伏發電都已經可以做到平價。”

光伏產品價格下降

激發市場需求

在格爾木領跑者項目併網發電近一年後,《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瞭解到,該項目自一次性建成於2018年12月29日併網發電至今,總體運行良好。

據介紹,格爾木領跑者項目屬於國家第三批應用領跑者項目之一,項目總裝機規模500兆瓦,佔地771公頃,總投資21億元。根據其設計的未來年平均發電量約9億千瓦時計算,該項目相當於種植闊葉林2070公頃、年節約標準煤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234噸、減少煙塵排放量54噸、能夠滿足56.7萬戶城鄉家庭用電需求。

在業界看來,格爾木領跑者項目可謂是中國光伏歷史上一座里程碑,也是“光伏領跑者計劃”實施以來的重要成就之一。

作為由國家能源局主導實施並直接管理的新能源建設項目,“光伏領跑者計劃”旨在促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成本下降,為高效產品和先進技術提供舞臺。以格爾木領跑者項目所屬的第三期領跑者基地建設為例,據統計,合計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競爭產生的上網電價較當地光伏標杆電價每千瓦時下降0.19元至0.31元,降幅達28%-43.6%;平均下降0.24元,平均降幅36.4%。其中,最低電價正是格爾領跑者項目的0.31元/千瓦時。

而包括格爾領跑者項目在內的第三期領跑者基地建設,為價格主管部門研究調整完善標杆電價加速退坡、儘早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提供了重要參考。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測算數據,第三期領跑者基地500萬千瓦(5GW)應用領跑基地實施後,每年可節省補貼16.5億元,按國家規定的20年補貼期計算,共計可節省國家財政補貼330億元。

目前來看,光伏已經成為中國的著名產業名片之一,具有了極強的國際競爭力。裝機方面,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6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技術水平和產量質量方面,近年來,中國光伏組件產量一直保持在佔全球70%左右的水平,且不斷突破高效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在龍頭企業培育方面,多年來,全球前10強光伏組件企業中,中國企業都至少佔到70%-80%。

不僅如此,管理層在以“531政策”對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進行了優化,緩解了補貼壓力、減少了棄光限電的同時,觸發了光伏全產業鏈產品的價格下跌,有機構統計顯示,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4個環節的產品,在2018年5月3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一年時間裡,價格平均跌幅超過30%。

產品價格的下降,激發了國際能源電力市場對光伏的熱情,從海關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組件出口量約41GW,同比增長30%;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分別為23.6億片(約11.6GW)、5.3GW、36GW,分別同比增長1.2%、157.9%、102.4%。

除綠色外

光伏還擁有成本優勢

中國光伏從2007年沉澱至今,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累計下降超過90%。具體到格爾木項目來看,其100%採用310Wp以上單晶PERC組件,在條件適宜地塊還採用了雙面發電組件。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這種高效PERC電池衰減明顯低於普通P型電池,再加上雙面發電,可以顯著提升發電量,降低度電成本。”

逆變器則採用了國際上應用廣泛的1500V逆變系統,與傳統1000V系統相比,1500V系統可以將光伏組件串聯數量提升約1.5倍;同樣裝機容量時,光伏組串數量減少1/3,從而使得直流電纜量、直流匯流箱數量相應減少約1/3,降低直流、交流損耗,提升系統效率,增加電站發電量。有效壓縮了成本,相同容量下,相比1000V系統,1500V系統可節約初始投資0.05元/Wp-0.1元/Wp,系統PR提升0.5%-1%,度電成本降低約1%。

在此基礎上,為將高效產品性能發揮到最佳,格爾木領跑者項目部分採用了固定可調支架和平單軸跟蹤支架,配合雙面單晶PERC組件+1500V組串逆變器,與固定支架相比,可將日均發電量提高11.4%,從而降低系統度電成本。

運營期間,三峽新能源在格爾木地區實行集中監控、統一管理運維模式,集控中心統一監控,現場安排少量維護人員,運維工作做到精細化管理,保證設備可利用率,從而降低運維管理成本,提高發電量,確保該項目整個生命週期的投資收益。

與常用的火力發電系統相比,光伏發電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無枯竭危險,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汙染排放,不受資源分佈地域的限制等方面。而今,格爾木領跑者項目成功實現平價,意味著光伏在上述優勢外,即將在更廣泛的地區擁有成本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