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命中註定4711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突然想起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樣是出現在一本歷史書籍當中,有一個小孩子問自己的父母在鬧饑荒的時候,古人為什麼不吃老鼠肉,不吃會飛的動物的肉反而要啃樹皮活活的餓死呢?然後那個小孩子的父母告訴他,在鬧災荒的時候,不要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但凡是能吃的全都吃沒了,甚至樹皮也早已經啃乾淨了,很多人迫於無奈只能吃土,然後因為土消化不了活活脹死了。

事件回顧

華夏版圖之大,常人難以想象,在如此大的版圖之上似乎很容易出現災荒,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的統治時期,各種災荒更是層出不窮。

這一點不能責怪統治者,畢竟在那個衣食住行全都依託老天爺、要看老天爺臉色的封建時期,一旦出現一些大的自然災害,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抵抗。

而發生災荒最常用的賑災手段便是在每一個縣裡面擺上好幾口大鍋,然後在鍋裡面撒上稀粥,前來乞討的百姓見到鍋和稀粥之後便紛紛下跪,希望能夠獲得一碗稀粥來續命。

只不過因為在諸多電視劇當中,往往會採用一些比較喜感或者美化當時環境的一些拍攝手法,我們並不能夠明確的直觀感受到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災荒究竟多麼致命。

事實上真正發生災荒,而且官府來不及處理的話還有可能會出現,人把一切都能夠吃的東西全部吃掉的情景,甚至人吃人也是可能存在的。

沒錯,這就是事實

許久之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電視橋段講的是清朝的大貪官和珅在救災的過程中把一把沙子撒在了稀粥裡面,當時有一部分人垂頭喪氣甚至詛咒著和珅,但是絕大多數人都為和珅鼓掌叫好,因為和珅的這一把沙子拯救了無數的災民。

沒錯,真正的災荒時期,尤其是在一個大範圍普及化的災荒範圍之內,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極大的挑釁,而在極端壓迫之下,人們很有可能做出有悖於人倫的事情來。

在那個時候不要說捕魚打獵了,恐怕只要能吃的都能吃了,而且小孩子是絕對不可以單獨外出的,因為出去之後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人吃人都不是問題了,就更何況說吃魚、吃動物呢,問題的關鍵在於在強有力的捕食範圍過程中,所有的動物都已經被吃光了,甚至連樹上的樹葉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等死之外,官府賑災成為了唯一的解決辦法。


趣談唐宋元明清


關於這樣的問題,我小時候聽奶奶說過。

1942年河南大饑荒,3000萬人受災,餓死約300萬人。從1941年開始,一直到1942年五月,整個河南就沒有下雨。大地乾裂顆粒無收,這中間還飛來了大量的蝗蟲,把莊稼都吃光了,當時連綠葉都很少見。

老百姓餓的什麼都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後來連樹皮都揭了吃了,再後來吃衣服、吃棉花、吃觀音土,吃這些東西肚子就會漲的像皮球一樣,很多人拉不出來,不久就會死。



我奶奶說人都餓瘋了,村子裡還有人交換孩子吃,當然換的都是已經餓死的,其中有個老爺爺拿自己孫子換的,他吃過肉後,也可能是恐懼,也可能是別的原因,他整整大哭大叫了一個晚上,整個村的人都被他那悽慘的叫聲嚇的睡不著覺,可憐第二天他就死了。

當時村子裡的人大都選擇去地裡挖一些植物的根莖,回來曬乾磨成粉,做成窩窩頭,或者煮成糊糊吃,後來好多村子的人就大批的逃亡,要飯去了陝西。

關於鬧饑荒為什麼不去水裡捕魚這個問題,

我想大家都想到了,長時間的乾旱,河裡和池塘裡的水都幹了,沒有水哪裡來的魚呢?

即使在有水的情況下,

1、河裡的魚也不好捕捉。人都餓得沒有力氣了,魚兒又那麼機靈根本不好抓。捕捉魚也得有漁網、漁具等東西,不是專業捕魚人,基本都是白白浪費時間,一不小心還會掉水裡淹死,還不如去地裡找點東西吃。

2、河裡的魚太少,再說那麼多饑民一條小河或者池塘能有多少魚呢,根本不夠活命。

3、捕到魚也吃不上,饑民那麼多,就算你把魚釣上來,也會被人搶跑,還可能被人推到水裡淹死,水邊是個危險的地方。

4、另外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恨不得一口吃下一頭牛,一個快餓死的人,面對做好的魚,根本來不及挑刺就會狼吞虎嚥,很容易被魚刺卡死。

由於種種原因饑民就不選擇去捕魚了。



關於打獵,當然有人去打,但是得有適合打獵的條件,有大山或者森林,平原地區很少看到獵物,像一些山雞、野兔、狐狸、大熊等一般在大山密林裡。另外也得有專業的打獵工具和本領,否則不但打不到獵物,還會被森林裡的野獸吃掉。一般平原地帶的饑民都是以種地為生,他們根本不具備打獵的本領,也沒有可以打獵的條件,只好放棄打獵了。

在一些大的自然災害面前,比如旱災、水災、瘟疫等,很多時候根本就看不到獵物,沒有吃的那些野生動物也應該遷移走了。另外人都餓得走不動了,哪有力氣追獵物。所以即使去打獵也基本一無所獲。所以饑民餓的無法忍受大都會選擇吃老鼠、蛇、蟲子等。

另外,如果在古代,那些森林、河流、池塘等都被那些有權有勢的皇親國戚,或者顯赫大家族控制,普通的饑民怕是還未近前都被趕走了,所以也沒有撲魚打獵的機會。


小姐姐講史


談談我對捕魚的看法,小時候家就住在河邊,84到90年左右,那時候良種化肥還沒普及,糧食產量很低,大家為了吃飽飯都是靠偷別人家的糧食活著,你偷我,我偷你,你偷的少就得餓著。

河裡有魚,河周圍也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泡子,都有魚,青蛙蛤蟆都很多,但是沒法當主糧。

因為魚難抓,真不好抓,捕魚一般兩種方式:

一是釣魚,一天也釣不上來幾條,還啥活都幹不成;

二就是用漁網打魚,漁網很重,下面都是鉛墜子,二十斤左右,扔下去要很大力氣,因為要把網扔散開捕魚效果才好,糟糕的是河底有樹枝什麼的,很可能掛住漁網,這時要下河摘網,很危險。

小時候我家裡有漁網,父親經常打魚,一天也打不了幾斤魚,還挺累的,所以只能吃個新鮮,平時還要種地,而且漁網也是貴重物品,不是家家能買的起的。

還有,最最最重要的是,河邊真的很危險,我家門口這條河每年都要淹死幾個人,捕魚的結果很可能是魚沒捕到,人沒了,因此我父親雖然水性很好,但從來不讓我上河邊湊,同樣本地村民也是能不去河邊就不去,寧可土裡刨食,也不會上河邊冒險。


闊魚


我經歷過饑荒,60年代。

為什麼″饑荒",首先是由於″自然災害"。那時的人們的生產水平、生產資料和生產力,和現在沒法比。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前蘇聯又讓我們還貸。國家經歷了生死存亡的考驗。

那時東北還好,大批關內人開始跑到東北(那時叫他們:氓流,我們村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有戶口的,其餘都是關裡跑來的)。

因為遇上災年,而且是一連三年。那就是″赤地千里"。莊稼、樹木、草連小河都乾枯了,人們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於是就以樹皮草根來充飢,這就叫″饑荒"。

古代人類的生產水平很落後,遇上災年(旱災、水災、戰爭),就難以生存下去。遇水災,大水一衝,什麼都沒了。遇旱災,赤地千里,草都枯死了。還有蝗災,那蝗蟲埔天蓋地,一走一過綠色全無。遇到戰爭,更是流離失所,能活下來以是命大。

農耕民族,以前是靠天吃飯的。收成好能免強吃飽肚子,遇到災荒,寸草不生,河水乾枯那來的魚?動物都遠遠的逃走了,何以獵?只有草根、樹皮。

現在國家領導的好,科技發達了,有災也不怕了。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所以該滿足了。


眸子8552


上世紀60年代,我的爺爺帶著我的爸爸為了討活口兒,從山東鄆城一帶沿路乞討到河南境內,途徑黃河。黃河裡應該有很多魚吧。不知道他為啥不捕魚呢?

剛進河南沒多久,離老家也就100多公里。我爺爺到了一個村子便餓死了,留下我那苦命的爹,得虧有人收留,我爹討了個活口。但是吃飯還是比較匱乏。

那時候老人不耐餓,撐不了多久。小孩子耐餓,餓得坐在門墩兒上一天不動,以保持體力。怕是沒有力氣去捕魚哦。

那時候家裡有點糧食,都拿去換成榆面,榆樹皮磨成的面,換成榆樹皮面可以撐的久一點。每年一人只能分十幾斤糧食。

那時候能吃的,都想辦法吃了,如果有魚,人們會不吃?即便餓著肚子也得勞動。小時候我不好好吃飯。我老爹都說:讓你天天喝照人湯,你都不挑食了。照人湯,就是飯稀得可以照出人的影子。

好在到了70年代,真的有魚吃了。不知哪裡發了大水。好像有一年河南哪裡大壩潰堤了。具體不清楚。我們這裡來了好多水。水帶來了好多魚。最大的魚100多斤。這時候我們村裡的人有福了,那時候我老爸拿個挎簍就能抓很多魚。鯰魚,鯉魚。還有給呀魚,給丫是一種黃色的帶兩個硬刺的魚。有的地方叫嘎魚,我們這裡就叫給丫。那時候魚是沒少吃,這個時候糧食還是不好。但是能吃飽了。有力氣抓魚了。

小時候經常聽老爹唸叨:你們生下來就掉到蜜罐裡了。不知道那時候生活有多苦。

88年的我,記憶裡一直吃的都是白饃饃。偶爾蒸一些黃窩窩,用來喂小雞。

記憶裡最好吃的食物。就是媽媽用大鍋蒸出來的饅頭了。靠鍋沿兒的,還會胡一點點,金黃金黃的,吃起來麥香味十足。好多年沒有吃到過那麼好吃的饅頭了。現在都不蒸饅頭了。都是買現成的。

那個時代。人們餓得不行。應該是沒有力氣下河捕魚。還有還得上班掙公分。

災害是地域性的,聽老爹說。當時陝西沒有受災。好多人都跑陝西去了。我的好多親戚都是在陝西長大的。等情況好了,又回來了。帶了陝西媳婦兒,還有山西媳婦兒。所以到現在。我們村裡有很多人說話帶著陝西腔。因為他們是在陝西長大的。


六狗兒瞎胡拍vlog


這問題我還真有點發言權,我家鄉鹽城水網密佈,氣候溫和,可以說是魚米之鄉。不過即使如此,光靠漁獵真養不活多少人口。我父親十幾歲時(七十年代末),曾經和我一個堂叔兩個人,光靠很簡單的漁網之類工具,把全村的野魚幾乎一掃而光。至於打獵,我們那最大的野生動物就是兔子和黃鼠狼。能養活上千人的村落,正常年景時自然界的食物也就夠幾家人打打牙祭。如果發生災荒,自然界動植物也要遭殃,野外能提供的食物更為稀少。


清風知水


大學之前我也有過類似的疑問。


大學的時候,我們校長是研究中國災荒史的,尤其是對近代災荒的研究,是中國這個方面的開創性人物。


那時聽說還有人專門研究災荒,還成了國際國內有名的專家,很是不解,這個有什麼研究的呢?


然後在圖書館裡找到了他寫的專著,粗粗翻了一遍。作為七十年代生人,小時候經歷過一段艱苦的日子,即使如此,第一次知道歷史上那麼多災荒,而且每次都是大量人口死亡,非常震撼。


大一那年暑假,我作為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成員,去革命老區西柏坡參觀。


當地老鄉仍有人住在低矮黑暗的土坯房裡,窗戶沒有玻璃,只貼了一層舊報紙擋風。有電燈,但不是總有電,很多人家還用煤油燈和蠟燭照明。吃什麼?最常吃的是窩頭,還有一種類似東北地區疙瘩湯的東西,我忘記叫什麼了。最關鍵的是,這些東西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政府救濟的,靠本地的產出,不夠。


那個時候已經解放40多年,改革開放也快二十年了。


即使在和平年代,正常年景,在我國的很多地區,仍然有大量人群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何況災荒之年。


在古代救濟體系非常不完善的時候,如果政權穩定、政令通暢,還有官府組織救災,如果正適亂世,或者政權腐敗,根本沒有人顧及普通老百姓的死活,就看自己的運氣,能挺到什麼時候。


那為什麼不能捕魚打獵呢?肯定地說,吃!!!餓了的時候,連土都吃,所有活物都不放過。


但這個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這裡面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以幾種最主要的災情為例:


1.旱災。河流乾涸,不要說魚,連飲水都是問題。野生動物,不是死掉,就是跑到很遠的地方。


2.水災。大水一起,連住處都沒有,沒有工具怎麼大量捕魚捉蝦?捕完之後怎麼吃?即使有,因為水災通常伴隨瘟疫,這些東西吃了之後只能加速死亡。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雖然我們現在是一個淡水魚食用大國,但在很多地方,老百姓不會吃淡水魚,尤其是古代的中原地區。食用淡水魚需要具備一定的烹飪條件,不是武俠小說裡的大俠那樣,穿個樹枝烤完即食,沒有鹽的情況下,吃兩天三天可以,吃一週半個月不可能的。而災情一起就持續數月,沒等堅持下來就因為營養不良死掉了。


3.蝗災。這個是伴隨旱災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災情,而且非常可怕。蝗蟲一過,不要說莊稼,連樹枝樹葉野草都沒了。蝗蟲也要吃東西啊。


拾字接頭


這個問題如果由縱橫來答的話大家看完肯定會感覺很有難受!

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漁業資源和狩獵資源較為充足的18線小縣城,而且我家又是漁民世家,十來歲的時候就成天釣魚到海里抓螃蟹,十二三歲的時候就跟我爸出過海,家裡現在也在從事水產養殖工作。

對漁獵資源還是懂一些的,今天縱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古代饑荒的時候為什麼不捕魚!

生產工具不發達,無法捕撈大量的漁業資源

漁業資源從古代到近代的改革開放之前是非常豐富的,這一點是母庸質疑的,我本家叔叔水性特別好,以前經常潛到水裡捉海螺什麼的,他告訴我以前潛水到水底,海螺多的不要不要的,就是拿不上來。

當然,那個時候有生產隊看管,也不讓隨便捉,改革開放後,灘塗(退潮時裸露的地方)被承包出去,依然是不讓淺水作業。所以,我相信古代的灘塗也是有“海霸”佔據的。

當然,大海最多的資源,其實還是在海里,裡面的漁業資源很充足,但是古代的漁業生產力是相當不發達的。以現在的作業船隻來說,每個沿海省份都在限制船隻的馬力,原則上不再增發,但是480馬力,960馬力的大鋼殼數不勝數。

而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九幾年的時候,我爸造了一條66馬力(長八米左右)的船就已經方圓幾十裡海岸最大的船了,等到零幾年我爸造了一條240馬力(長18米)的船在同村的船裡都不算大,可見漁業生產工具是近20來年才發展起來的。

在沒有機械動力的古代,依靠人力的小船本身就沒有多少,能夠作業範圍也是有限的,風帆船我是不瞭解的,大家不要和我抬槓。

所以,古代發生饑荒後,你想要打漁,沒有作業工具是不行的,大海可不是跟你鬧著玩的。

交通不發達,大海能夠輻射的範圍小

我上面說的,對大海瞭解也是一個因素,古代交通不發達,離海幾十裡的村子基本就跟大海沒有什麼關係了。

真正的海邊全是鹽鹼地,根本就不適合人居住,我家離海最近,大概20里路,我讀小學的時候放學就走著去海邊,然後再走回來。

但是我母親的村子,離海邊就有四五十里了,那個村子裡的人跟內陸人基本就沒有什麼區別了,我讀中學的時候,我媽村子裡的學生很多連海都沒有見過,所以連大海最基本的常識漲潮退潮都不知道。(本來想說我小時候救人的事,篇幅有限就不講了)

我爸看一眼潮流表,再看一下風,今天多大的潮就知道了,離海遠的人是不知道的。

這還是兩千年前後,要是在古代的連個自行車都沒有的時代,估計稍微離海遠一點,他都和大海沒有什麼聯繫。

直到現在開始,海邊的加工廠多了起來,我母親村子裡的人才陸續有到海邊去打工的,往往都是一個三輪車拉滿滿一車人(這是現在發生的事情)。

現在的交通如此發達都這樣,你說古代全靠兩條腿,跟大海能發生什麼樣的關係。

漁業資源都有保質期

另一方面縱橫以前幹過海鮮生意,海鮮這個東西貴在一個“鮮”,一般的海產品從海里出來,死後不加冰,夏天的時候當天就會臭,而海鮮變質是不能吃的,容易死人的。

我跟我哥批發海鮮的時候,都是花錢打製冷過的海水,溫度只有七八度,然後打氧,才能保證海鮮不死,死後的海鮮要立即加冰,這樣時間也不能拖長,到了海鮮市場的產品根本不能剩,賣不出去的時候直接送冷庫凍板。

這一套海鮮技術,是縱橫的血淚史,很多時候因為疏忽導致海鮮變質也是正常的事情,賺點錢是真不容易,風裡來雨裡去的。

想必在古代都已經是饑荒年份了,根本不可能有保鮮的功能讓海鮮長時間的離開海岸,運送到內地。

以前內地能吃到海鮮,那都跟楊貴妃吃嶺南的荔枝一樣,現在也是依賴冷鮮鏈的發達,說句得罪人的話窮人是吃不起海鮮的,說句實話,我平時都吃不起海鮮,只有等到時令海鮮最便宜的時候買一些。

竭澤而漁,很可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擁有了各種技術和生產工具的情況下,饑荒之年依然不能依靠捕魚為生

說點沉重的話題,現在漁業資源的匱乏,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漁民的網都是絕戶網,不管大小全部上船,大的有大的價錢,小的有小的價錢,每一次出海一條船可以打幾百斤都幾千斤不等的小魚,實在是有點嚇人,以前我的客戶有賣那種小魚小蝦的,收的時候只有塊八的。為了這點錢,漁民都不能把網眼做大一點。

當然,我本身就是漁民出身,這個情況我是瞭解的,你不用小眼網,別人用,誰也不會聖母婊看著別人一天幾千塊打著,自己在那裝大尾巴狼。根本還是在於相關部門不能嚴格管理,如果都不讓用小眼,因為捕撈的數量少,反而能提高大魚的價錢。

絕戶網導致的就是漁業資源越來越少,以後海產品的價格將越來越高,我小的時候皮皮蝦兩三塊錢一斤,現在貴的時候要七八十,隨著皮皮蝦在網上走紅,估計以後會更貴。

以海邊灘塗來說,更是直觀的觸目驚心,以前的時候有人承包,然後放養蜆子等,每年市場上都有固定的蜆子出售。

最近幾年發展旅遊業,不讓承包灘塗,讓遊客到海邊有一個玩的地方,旅遊到海邊的人每個人都拿那種鐵鍁,小鏟子到海邊去翻地,不管多小的海鮮一律當作戰利品,現在已經到退潮後灘塗上幾乎除了人沒有什麼“活物”的現象。

承包灘塗固然讓人生氣,我小的時候到人承包的灘塗裡面去抓螃蟹還被人打過,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更讓人傷感,現在我家本地蜆子都已經供不上了。

再回到問題的本身,饑荒是什麼?他本身就是人與自然發生矛盾爆發的產物,你不尊重大自然,大自然也不會尊重你。

現在的人的確不再擔心溫飽問題了,如果我們不愛護我們的環境,真正的“饑荒”一定還會面臨。


史論縱橫


你這問題問的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雖然我沒有受過饑荒,但是我聽過饑荒。

不說遠了,就幾十年前

據說連老鼠都被吃沒有了,河裡的魚都撈光了,連麻雀都要絕種了,那還有什麼獵打?


成都人湯師傅活著的時候和我們小輩吹牛。

他弟弟,那時還小,他媽沒有奶水。

實在沒辦法,他跳的大河裡面去撈魚,幾次差點沒命。

小河溝已沒有魚了,成都那地方到處都是河和水溝,別的地方就別提了。

人都不是傻的,餓了會去找吃的。

能打獵,能撈魚,何必餓肚子呢!


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戰亂吃人肉己成家常菜!

晉史尤其五胡亂華時,記錄吃人的就有十多處,各民族都在吃!燒烤的,水煮的,孜然的,紅燒的,換著方法的吃,那時的人還不如一頭豬。

而侯景做亂時,連高大尚的南朝也吃上人肉了!

唐朝這麼炫的朝代,卻有黃巢用人肉當軍糧。

在我記憶裡,幾乎所有朝代都出現過饑荒。

但,達到人吃人的程度,往往伴隨著戰爭!

所以,天災引起的饑荒並不可怕

而,往往人禍才是最可怕的!

蓉兒總結一下。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正常的王朝,糧食都是有儲備的。遇上災荒,會拿出來用。

中國對糧食,自古以來看的都比較重。

各地方都有不同的儲備。

連每個縣都有,有些大家族都有儲備。

今年遇上災,明年總會好的,不可能年年都有災。

但是遇上了戰爭,生產力被破壞。人口凋零,大面積死人,還會發生瘟疫。這個時候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所以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千古名言!


蓉兒是妹紙


古時候鬧饑荒沒趕上,所以沒什麼感觸。但是,最近的一次饑荒,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我的很多長輩都親身經歷過,他們親口給我講述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可以用來做參考。

那次大範圍的捱餓的具體原因就不細說了,反正不像網上說的那麼玄乎。至少在我們這一片,大家公認的原因就是莊稼確實長的不行,再加上吃大鍋飯,交公糧等一些原因,到了年底,生產隊裡一分糧食,結果每家都不夠吃。

然後就開始捱餓了。

開始的時候家裡還能分一些棒子麵,於是,我奶奶就熬一鍋稀粥,一天吃兩頓粥。喝粥就著槓子鹹菜,多半年都是這麼吃的,基本沒吃過乾糧。可是,這麼吃沒辦法吃飽,白天還得下地,於是各家自己想辦法做乾糧。

沒有面就用樹皮來做乾糧。當然了不是所有的樹皮都能吃,而是榆樹皮。把榆樹的老皮扒掉,裡面的嫩白皮撕下來,曬乾,然後在石碾子上磨成細粉,這就是上好的榆皮面了。用榆皮面攙上自家園子裡種出地一些極少的蕎麥麵,然後一家人圍著一口熱鍋,邊壓邊吃這種雜和麵的餄烙。多年以後我奶奶還覺得那是最好吃的食物。

後來棒子麵也沒有了,榆樹皮也被村裡的人扒光了,自家的一些雜糧也沒有了,於是人們就去刨白茅根。我爺爺跟我說過好幾次,他有一次刨白茅根還和我們同村的一個人打了一架,主要原因是爭奪那一小片有白茅的荒地。

白茅根可是好東西。採回來洗乾淨,曬乾,然後磨成麵粉,就著涼水在熱鍋上貼餅子。這種餅子有面性,解餓,而且有甜味,很好吃。然而最這中面大的缺點就是吃了以後拉屎費勁,用現代化說就是會導致便秘。

我小的時候還跟著爺爺刨過一次,那是九十年代初,爺爺為了讓我們也體驗一下白茅根麵餅的滋味,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去有白茅的荒地裡刨白茅根,可惜刨了沒幾根就放棄了,吃慣了大米白麵的人已經沒力氣再刨白茅根了。

當時地裡的野菜都被挖了一個遍,薺菜、刺菜、酸酸菜基本就是家裡的主要蔬菜。當然吃法和現在大不相同,那時候沒有油也沒有調料,所以就是混著雜和麵蒸菜糰子吃。比如我姥姥,她一提起薺菜就想吐,就是因為那時候給吃傷了。她不止一次跟我說,那時候她們幾個婦女每天天不亮就去十幾裡以外的洩洪區去挖薺菜,連著三年的春天幾乎每天都這麼度過的。

我們這邊挨著拒馬河,那時候還它是一條大河呢,捱餓的那幾年幾乎家家都織網打魚,有的甚至直接就到白洋淀打魚撈蝦。打兔子逮田鼠掏鳥窩的更是太多了。只不過這都是改善伙食一下,捱餓的人多,這些根本不夠吃的。

勉強堅持了兩年,這才挺了過來。這期間村裡也餓死了十幾口子,但基本都是身子骨本來就弱的,有病的,老人小孩居多。

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經歷過饑荒的人也都遠離我們而去。捱餓似乎成了減肥人士的專有詞彙,歷史也最終成為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