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很多農村人都喜歡用柴火灶做飯,用柴火灶做飯有哪些好處?

大別山鷹


為什麼以前很多農村人都喜歡用柴火灶做飯,用柴火灶做飯有哪些好處?

其實就我所生活的這個鄉村而言,不只是以前農村農民用柴火灶做飯,即使是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如今,廣大農村農民依舊再用柴火灶做飯。當然因為生活和農村條件的變遷,其中的緣由自然也有所變化,簡單來說以前用柴火灶是不得不,如今則是希望回味以前。這也代表著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

我們家在二零零九年搬進了三層四間的農村小洋樓,家裡依舊還在使用柴火灶。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已經住進了新房子,為什麼還要使用以前的柴火灶,用煤氣灶或者天然氣灶不是更方便衛生嗎?我想這其中的理由只有那些真正理解柴火灶好處的人才知道,我覺得我有義務應該將其寫出來。


  • 柴火灶更為省錢

相比於如今推廣的天然氣和煤氣灶來說,柴火灶是當前農村最為省錢的取熱形式。首先從柴火灶建設上,廣大農村農民只需要幾塊磚,和幾斤水泥與沙子,就能用農民豐富的生活經驗建設出燃燒旺盛的土灶。其次從柴火源頭的尋找上,有河流的地方只需要在河流、水溝裡就能找到不少衝刷下來的樹枝。沒有河流的也可以在自家山林地裡,撿到那些掉落的樹枝,完全不需要拿錢購買。

天然氣和煤氣灶則一開始就面臨著高昂的初裝費和管道費,如果是集體安裝還好些,深山老林人家自己安裝根本承受不起。在初裝費之後還需要購買天然氣灶和煤氣灶,當然排氣扇等配套設施也處於考慮範圍內,可以說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天然氣和煤氣等使用都有一定期限,用完之後還得花錢購買,價格還不是很便宜。

記得去年我們這邊就有戶人家,剛開始也是用的天然氣灶,後來實在是覺得划不來,又重新花錢改成了柴火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又迴歸了農村生活。


  • 其它的一些原因

柴火灶做飯更加的好吃。在農村和城市都待過的人肯定會知道,農村柴火灶做的飯比城市裡用天然氣等高科技設備做的飯好吃得多。就拿常見的小炒肉來說,柴火灶因為火力大,受熱更為均勻,所以炒出來的肉也更入味。在不少農村地區,人們甚至用一口柴火灶辦起了農家樂,成為養家餬口的新途徑。我們這邊就有些農家樂,完全只是用柴火灶做飯,沒有其它的遊玩項目,生意也火爆。

其次再來說說以前農村用柴火灶的原因。那個時候的農村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還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廣大農村地區還沒出現天然氣和煤氣灶,大家不得不用柴火灶做飯。對於在農村生活的人來說,用柴火灶也更為安全。因為如今大部分待在農村黨都是留守老年人和小孩,他們對天然氣等使用方式不是很瞭解,一個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安全事件。

我所居住的這個地方,曾經縣城裡的好幾件餐館,就因為天然氣洩露而發生了爆炸。對於年輕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說那些記憶力和理解力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一個農村家庭最好是既有柴火灶又有煤氣灶。這樣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可以用柴火灶表示尊重,平時用天然氣更為快捷、方便,可以搶抓農業生產。


愛茶者九號


農村人喜歡用柴火灶做飯是真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以前農民窮,柴火不用花錢。同時,柴火灶做的飯味道淳厚口感香甜,特別是燉的肉那個香,什麼灶都趕不上。

柴火灶做飯在農村流傳很久,到了90年代,國家提倡沼氣做飯,農村才慢慢建起了沼氣池,使用了沼氣灶,但有部分農民仍舊使用柴火灶。真正到了2000年以後,天然氣陸續進入農戶,農民才徹底不用柴火灶。我縣農村是2014年後才逐步用上了天然氣,扔掉了柴火灶。但是靠近山區的部分農村,到現在依然使用柴火灶。

為什麼農村人愛使用柴火灶,它有什麼好處?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柴火灶是千百年遺傳的習俗,方便實用順手。

要說起柴火灶,農村老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年代流傳下來的。柴火灶過去都通著炕,早、晚做飯,炕都是熱呼呼的,冬天坐在炕上可舒服了,特別是小孩一邊睡覺一邊看著大人做飯,特別溫馨。飯熟了以後,全家人坐在炕頭吃飯說話挺方便的。再說農村家家都會盤柴火灶,壞了以後方便維修。柴火灶一般兩口鐵鍋,一大一小。大鍋做飯,小鍋炒菜方便實用。特別是過節、過年、農忙時節,生起柴火灶,架旺火勢,十幾口人的飯,一煙鍋袋功夫就做好,非常順手實用。



柴火灶的燃料就地取柴,省心省事不用花錢。

柴火灶的燃料一般是玉米杆、麥草、樹葉、稻草、木頭樹枝等,取柴十分方便,都是農村地裡長的、路邊生的廢舊材料,不用花錢,不用跑多遠的路,就近利用,省心省事。既乾淨了環境衛生,又方便村民。燃燒後的草木灰又是一種最好的莊稼肥料,可以說是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柴火灶做的飯香甜可口,味美鮮嫩。

俗話說”大火出嫩菜“。柴火灶肚腔比較大,多架柴草,爐膛內的火就特別旺盛,而且柴火灶結構嚴謹、保溫性好,柴火灶上的鐵鍋受熱均勻,不論是做飯還是炒菜,做出來的味道都特別好吃。有時候,因火太大鍋底還會產生一種鍋巴,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

裊裊炊煙,晚霞映襯,小小村落,雞嗚狗叫。美好、安逸的農村景象時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溫馨、甜蜜。

這就是我的村莊,永遠留給人們美好的回億。


渭水河畔


並不是以前的農村就喜歡用柴火灶做飯,實在是沒有別的選擇,當然也有它的好處。

記事起,燒水做飯都是用柴火灶,每家正屋一進屋大多是右邊都有灶臺,煙道通過裡屋的一盤土炕後排到外面,到了冬天家裡的取暖、燒水、做飯全靠它了。特別是過年下餃子,跟著母親早早準備好豆秸或是芝麻秸,在太陽下曬得乾乾的,燒火旺水餃囫圇不破,討個好彩頭,想起來都是滿滿的童年回憶。過了冬天,燒火做飯就挪到院子裡的廚屋去,廚屋盤著一口八印大鍋,人口多的用十印大鍋,邊上配著燈箱,煮地瓜、玉米蒸窩窩頭都用大鍋,因為有風箱,燒的柴火乾點溼點、粗點細點都行,把柴火用到了極致,飯菜熟透好吃。

那時的農村,家家都有柴火垛,能從柴火垛的多少、堆碼的是否齊整看出這家女主人的持家本事,甚至姑娘相對象的時候媒人會有意無意的指著柴火垛告訴她這是誰家誰家的,增加男方籌碼。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後,母親都會不明天就起床,背起花簍拿著竹耙子去摟樹葉子,偶爾會遇到偷樹賊遺棄的樹枝,就像撿了大寶貝一樣,高興的說好幾天。大人忙著拾柴火小孩子也不能閒著,母親給我們準備了針、線,讓我們到樹下用針線穿樹葉,誰穿的樹葉多,母親會獎勵好吃的。

現在的條件好了,液化氣、天然氣、電器的使用已經使燒柴火成為過去式,農村房前屋後、田間地邊到處都是好柴火,卻沒有人再去撿拾,黃昏沒有了裊裊炊煙,沒有了一家人圍著鍋臺吃著帶有柴草芳香飯菜的團聚。

以前的農村再也回不去了,只好留在記憶裡。





奮鬥幸福515


記得小時候,那個溫暖的畫面就浮現在腦海裡。每天放學的第一句就會喊:媽,隨後腳步才進屋,就會看見媽媽在柴火灶上烙餅,兩面金黃,外脆裡軟,那叫一個香,旁邊早已炒好了菜,就等我和哥哥放學回來吃。雖然那時候沒有大魚大肉,但是那種幸福感比吃大魚大肉好吃的多。 到了麥秋季節,人們忙的不亦樂乎,把麥粒一遍遍的碾壓出來,剩下的麥稈會把它給堆積成小山似的,做飯時燒火用。秋天玉米熟了,把玉米掰下來,等玉米稈幹了,在用鐮刀把玉米稈給削下來捆好拉回家。這樣冬天的柴火有了,有時媽媽還會用耙子拉樹葉回來,也是燒火用。那個時候冬天沒有暖氣,這些柴火爸爸媽媽都會備的很多。這樣節省了很多煤錢和氣錢。 冬天的時候,媽媽早上,中午,晚上三餐都會用柴火灶做飯。早上我還沒起床就聞見媽媽在柴火灶上熬好玉米粥,十里飄香啊。媽媽這時才會喊我:起床喝粥了,懶洋洋的我伸伸懶腰,穿衣刷牙洗臉,喝上媽媽在柴火灶上熬的粥,喝上一次還想下一回,幸福!中午有時媽媽會貼餅子,晚上媽媽還會在柴火灶做飯。即暖了炕又做熟飯了,真是一舉兩得。





農村的小梅梅


為什麼以前好多農村人用柴火來燒火做飯

第一

因為以前沒有現在生活檔次那麼高,又是煤氣又是電的,燒柴做飯唯一的選擇。以前的農村燒柴都不是每家都有的,就是每天拿著斧頭去山上砍點。(那還要經過看山人的同意呢),要不然人家也不讓撿。那個時候沒有電,我是八零80後,我小時候燒的是洋油燈,沒有油了就往裡加一點的那種。寫作業都是在買個燈底下完成的,現在都不知道去哪了。


為什麼現在的有的人也喜歡用柴火做出來飯呢

那是因為現在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什麼都有了。所以有些有錢人選擇有燒柴火的農家飯館去吃飯是因為想去體驗,感覺挺新鮮。還有部分人好久沒吃到過柴火燒的飯菜想要去回味。

在我們農村現在雖然有電有氣,還是有部分人選擇燒火做飯,但大都是些年齡大的人,他們認為大鍋燒飯好吃,還可以燒很多。在農村有很多農活要做,所以就不能每頓飯都去做,回家熱熱吃點剩的就完事了。


山東二姐在農村


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村現在燒柴做飯的也少了許多。我的老家在前年安裝上了天然氣,基本上每天做飯都是開燃氣做飯,連冬天洗澡的熱水也是用燃氣加熱的。灶臺也在用,因我家有養豬,每天得給豬煮豬食,我們那裡的豬是喂熟食的。要是家裡來客人了,就在灶臺上做飯, 燒柴炒菜,不光聞著香,吃起來更香,特別是燒柴做的大鍋菜,更是香味濃郁,繞樑三日!

特別是人一多,燃氣上炒菜火小,鍋小,翻炒菜都麻煩,味道更不用提了。

在老家柴火是不缺的,山上有很多的竹子,

樹枝子等,都是很好用的柴火,而且燒柴又不要錢,燒就是了呀。

燒柴火不但是做飯,而且,在春天,在秋天,特別是在冬天,燒柴火是要取暖的,我奶奶歲數大了,冬天都會用燒過的炭火烤手取暖,我也愛挨著奶奶^_^^_^

農村通天然氣是好事,就怕農民幹一天活,又累又餓天然氣停氣了怎麼辦。有柴火照樣有飯吃。兩不誤^_^^_^

現在的農村也能通水通氣,跟城市裡的待遇一般,條條馬路通家門口,出行方便太多了,我愛農村,又有城市的便捷又有農村的自由,我是農村人哦耶!










and吉麗


在我看來應該是壞處多一點,但也不是絕對的,

說好處有一點是因為,不用柴火做飯了,這樣可以讓屋子裡更乾淨和整潔,還可以讓農村看起來更乾淨。

要說壞處嗎?你們南方人可能不覺得要是放在北方可就是大事了,你想想北方一到冬天是多麼的寒冷,還有一般農村家家睡得都是火炕呢,這要是不讓柴火做飯了,到了冬天怎麼弄,你們也有可能說可以用氣,我先用自家用燃氣來說說。

去年政府惠民政策給家家戶戶安上了壁掛爐可以帶暖氣。也可以把火炕盤山暖氣管用燃氣燒。我家去年冬天就是用的燃氣壁掛爐只帶了暖氣,我家是農場房主有120多平帶了四組暖氣,你們知道一個月用了多少燃氣錢。用了1000多塊錢,第二個月都沒幹用,咱們農民上哪能掙那麼多的去啊。這還沒有鏈接炕上的暖氣呢。這要是在東北要是連燒一冬這一年都白乾了。最起碼用柴火做飯火炕能熱乎,燒點煤有一千多夠用一冬了。

炕燒熱乎了晚上才能休息好。

所以在我看來還是壞處大於好處。






農村孩子在創業


關於這個話題個人覺得我是個土生土長農村人,最有權利和最有資格說說自已的經歷,

我是60後出生的,童年的時代雖然已經40多年了,但是至今還是歷歷在目,記憶憂新,彷彿發生在昨天,使我終生難以忘懷,

記得小時候很早很早以前,.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家裡很窮,土墻土房,灶房沒有煙通,做一頓飯苦一頓飯,整個灶房都是煙霧,但是作出來的飯卻很香,至今回味無窮,

後來興起了吸風灶,人坐到旁邊填秸稈,那個年代秸稈太多,用來生火做飯是好選擇,燒過的灰燼又可以做肥料,資源不浪費,一舉雙得,家家都是柴火灶,別無選擇,必須的,也是當時的生話條件,

現在想起來柴火灶很有實用價值,當時家裡養豬,雞,我在我們村是養雞專業戶,經帶用柴火灶大鍋燒水煮飼料,煮蔬菜雜糧給家禽吃,自己種疏菜,自種自吃,年年過春節家家蒸饅頭,包子,各種花饃,都需要用柴火灶,柴火灶做出來的飯特別有香味,口感不一樣,因為是硬火,火功功到位,做的饅頭也是特別的香,真是讓人懷念無窮,

後來興起天然氣,電器,但是它和柴火灶做的飯比起來別樣味,我家老大,老二現在家裡都有柴火灶,雖然常年不回家,我最喜歡用柴火灶做飯,遺憾的是不可能,

國家政策號召不讓用柴火灶做飯,個人是正確的,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環保人人有責,從我作起,

我是西安玫瑰姐,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鼓勵,感謝一路有你。


西安玫瑰姐


為什麼以前的都愛用柴火灶做飯呢,用柴火灶做飯有什麼好處?針對於這個問題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用柴火灶做飯做出來的飯菜很香,以前祖先也是發明的鑽木取火做飯菜。

1..以前家家戶戶都很窮,不像現在的生活都是煤氣,而且還很挑食,以前別說用柴火灶做飯了,能吃的上一頓飽飯就不錯了。

2..用柴火灶做的飯菜都很香,好吃,別說以前,現在我們那邊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還有柴火灶,用著也方便,就比如說:我外婆家現在也還是在用柴火灶燒飯菜,我外婆燒火,外公燒菜,那是多美一幅畫啊!

3..我們那邊家家戶戶都有柴火灶,方便家裡有做好事什麼的,都是有柴火灶燒飯菜,一大鍋一大鍋的燒。

4..我們家也有柴火灶,雖說現在做飯都用電壓力鍋了,但是比如說家裡來客人人,過節過年做狗肉,鴨子、鵝什麼的都能用的著,我們江西的柴火血鴨、狗肉都是比較出名的,在我們那邊做著兩樣菜都是要用柴火燒著做才好吃,香。

所以說,為什麼以前的人家都愛用柴火灶做飯,那是因為當時家條件也不好,山上柴火也多,而且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發明的鑽木取火,才開始燒柴火做飯的,而且做出來的飯菜也很香,超好吃!





江西青青


不是以前的人喜歡用柴火做飯炒菜,現在的我也是用柴火做飯炒菜。因為大鐵鍋炒菜特別好吃,而已不用加煤氣,又節約一大筆錢。我們山上到處都是柴。

我喜歡燒火炒菜哦,用大鍋炒特別方便,還有做很多好吃的特產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