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2019年對很多企業來說,是經營遇到較大挑戰的一年,全球整體的下降趨勢、不斷髮生的國際貿易摩擦、需求不斷變化的消費者以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都使得企業的經營變得困難重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停止經營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超過了10萬家,截止2019年5月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僅工業行業就比2018年12月又減少了12000多家。

轉眼到了2019年底,2020年的情況會好轉嗎?

經濟環境、貿易摩擦、市場競爭等,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都是外部因素,企業能做的是預判風險並進行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拋開這些外部因素來看,企業經營的成敗,實際上多數取決於企業自身是否產品過硬、渠道順暢、管理和服務到位等。因此,在無法改變市場環境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更多的應該從自身尋找改善的點。我們常說機遇與挑戰並存,在中國經濟總量巨大的前提下,1%的總量增長也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總結2019年的得失,是為了2020年更好的戰鬥,在2019年剩餘不到60天的時間裡,企業是否制定好2020年的年度規劃,是決定2020年能不能有一個良好開局的關鍵問題。

而在制定年度規劃這個問題上,許多企業至今依然存在“老闆拍腦袋定目標、高管寫文章定計劃”的情況。不少一線部門總是在“孤軍奮戰”,面對老闆壓下來高遠目標一是缺乏實現的路徑和信心,二是卻得不到資源的有效支持;更多的二線部門覺得想幹的事情得不到一線部門的理解和配合。有的企業認認真真做年度規劃,稀裡糊塗做年度總結,到頭來找各種理由推脫沒有完成的目標,甚至還有的企業乾脆不做年度規劃,踩著西瓜皮做經營——滑到哪裡是哪裡。

這些年度規劃制定的亂象背後,是企業缺乏正確的制定年度規劃的思路和方法,同時輕視科學制定年度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保駕護航的作用,缺乏危機意識。

如何撥開亂象,梳理思路,科學、嚴謹的制定企業年度規劃,為2020年開一個好頭?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4N績效多年來輔導的企業超過了6000家,遍佈100多個行業,結合專業和經營,我們建議企業在制定年度規劃時,抓住六個重要的要素:戰略定位、年度目標、經營策略、部門計劃、資源配置、配套機制,圍繞這六個要素制定完整的年度規劃,為企業經營增長提供明確的目標計劃。

1、戰略定位

年度規劃不是實際上不是僅僅制定明年的目標,而是基於公司整體的戰略規劃,企業往哪個方向走,而制定的包含當下的及未來的戰略目標。戰略定位是企業的指南針,主要包括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聚焦什麼行業,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在哪個區域的市場發力搶佔市場份額,用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做到哪個垂直細分角度的什麼行業地位。

以4N績效為例,公司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以《績效增長模式》系列、《激活增長》系列輔導產品,做到國內績效管理實效第一的行業地位。

當戰略定位清晰了以後,每年的核心關鍵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企業中不僅僅是直接相關的部門,還包括全部的生產、研發、銷售、市場、財務、行政等,都要圍繞核心的戰略定位進行目標制定。

2、年度目標

年度目標包括經營目標和管理目標。有些企業家只關注經營目標,如銷售業績、生產產量、市場佔有率等,忽視管理目標。短期來看沒有對企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長遠來看,沒有品質支撐、新品研發、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管理能力提升等管理目標的跟上,企業能打下江山,卻守不住江山。

管理目標的達成能夠有效支持經營目標的實現。

例如有的企業銷售業績不錯,然而發現影響利潤目標達成的關鍵,是要提升核心高毛利產品的銷售佔比,這時提高高毛產品銷售佔比就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目標。同時考慮到未來企業的發展,還需要有人才梯隊跟上,人才儲備對當年業績利潤沒有很大影響,但是對未來非常重要,所以人才儲備就是一個重要的管理目標。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3、經營策略

要達成經營目標,需要什麼樣的經營策略支撐,例如要實現經營目標,需要在新客戶拓展上發力,還是在老客戶維護上發力,從而確定產品需要怎樣的策略才能符合新、老客戶的拓展策略。

4、部門計劃

而經營策略又是需要人來執行的,因此,產品策略最後也需要落實到部門計劃上。

例如4N輔導的某倉儲物流園區客戶,在已經接近滿租的情況下,還要提高利潤率,就需要從提高園區客戶的利潤貢獻率角度出發,梳理出A類重點客戶的佔比提高,同時降低C類客戶的提價和調整。圍繞這個策略,需要有更好、更完整的服務配套來提升客戶體驗。最終這個策略還是落實到人,如設備故障率的降低、員工操作水平的提高來支撐漲價策略。

什麼部門、什麼人,需要對核心的經營策略負責,都需要一一明確和承接。每個部門的行動計劃分別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成果要求要清晰,責任到人。而行動計劃應具備兩個標準:細化到可以執行,量化到可以計算。

5、資源配置

當規劃都制定完畢之後,企業需要投入多大的財務預算來確保實施,就需要配合相應的資源配置計劃。有許多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企業人、財、物的增加來支持的,結合歷年的預算和發展策略來梳理下一個年度的預算計劃。許多企業只是由財務根據以往的情況來做財務預算,缺乏發展目標所需的業務預算的計劃投入,導致目標和實際產生偏差,考核無法執行,形同虛設,最終企業的管理失控,無法做到獎罰分明。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6、配套機制

最後是配套的機制才匹配年度規劃的實施。

各個關鍵崗位KPI,隨著企業年度規劃的變化,要隨時地動態調整的。由於企業每年的重心可能都不一樣,因此除了常規的崗位KPI之外,需要有相應的KPI調整,以符合企業的整體發展一致。

例如人力資源部的KPI基本是圍繞選人、育人、用人、留人展開的,根據公司的階段不同,其重點的KPI是需要調整的。

通過以上六個要素的梳理,企業可以更清晰地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戰勝寒冬,發展壯大。

餘額不足60天,你還沒有開始制定2020年的年度規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