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提起茅山,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茅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茅山道教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相關的記載,在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如今的茅山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來到茅山遊玩。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茅山地處江蘇西南部,句容市與金壇市的交界地帶,目前的茅山景區也分為兩部分:句容茅山和金壇茅山,而大家常說的茅山一般指的是句容茅山,其中句容茅山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金壇茅山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雖然是一座山等級卻不同,票價當然也不同,金壇茅山門票50,句容茅山門票淡季80,旺季100。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在茅山道院大門前可以看到一處下行的梯階,入口處寫有醒目的兩行字,兩個景區的分界線一步之隔,因為這還有不少不之情的遊客本來要去句容茅山卻買了金壇茅山的門票,畢竟句容茅山才是茅山的核心景區,很多人來茅山基本也都是奔著茅山道院而來。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茅山道院是整個茅山核心的部分,據記載,茅山道教最興盛的時期有多達257處道院、5000多間房,不過後來受戰火摧殘,大部分道院都毀於戰火,只剩下遍地的斷垣殘壁。後來,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得到了修復重建,這也是目前所能看到的茅山道院。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穿門而過便來到了九霄萬福宮,又稱為九霄宮,位於茅山主峰大茅峰的山頂處,海拔370餘米,整個九霄宮坐北朝南,整個山門看起來非常的大氣,門前還有兩根高聳的鐵柱子,柱子中間各有一個類似於火爐的工具,猜測可能用於生火的工具。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穿門進入,眼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院落,據記載興盛時期的九霄宮擁有藏經閣、聖師二樓閣、龍王五殿堂、道舍、客堂以及數量頗多的種壁、恰雲、毓祥等,修復後的九霄宮雖然不及當時的輝煌,但也不至於那麼差,藏經樓、靈官殿、太元寶殿、二聖殿、道舍、齋堂等等都進行了重建。另外,道院內的香火非常旺盛,周邊山下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來此上香。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在最後面一個院落,也是大茅山珠峰及這座建築群的最高處平臺上有一個臺子,被稱作“飛仙台”,這裡是道教修行者得道後“昇仙”的地方,相傳茅山派創始人就是由此“昇仙西去”,此時四周的霧氣越來越重,反倒給人一種如臨仙境的錯覺。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參觀過九霄萬福宮後,乘車來到了元符萬寧宮,因其山清水秀、怪石幽洞,被稱為福中之地的福地。重建後的元符萬寧宮規模非常龐大,拾階而上,可見一座座殿宇院落相連,特別是門前的“敕賜元符萬寧宮”七個金碧輝煌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穿門而過視野變得開闊起來,可見一個又一個依山勢而建的廣場,沿著階梯而上便來到了萬壽臺,萬壽臺中間建有一座石坊:三天門,石坊上的浮雕格外的精美。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透過三天門放眼望去,屹立於山巔的老子神像無不令來者震驚,老子神像高達33米、重100多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老子神像,據悉建造老子神像共使用了226塊青銅拼接而成。老子神像目光注視著遠方,給人的感覺既慈祥又莊嚴。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在茅山山間還分佈有多處幽洞,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華陽洞,洞穴頂端可見“華陽洞”三個紅色大字,據說這三個字由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先生親自題寫,另外洞穴一旁的山壁上依稀還可以看到其他的文人墨客到此遊歷後留下的題詞。

江蘇最“奇怪”的名山,一座山劃分兩個景區,門票不同且互不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