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各部小說之間有什麼聯繫,先後順序是什麼?

大強姓蘇


本來,在金庸先生最初創作十五部武俠小說時,除了“射鵰三部曲”,《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飛狐外傳》好像就是《雪山飛狐》的番外篇)外,其餘各部作品之間是沒有主動尋求任何內在關聯的,這一點,從他創作的時間以及當時的創作動機可以反映出來。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就算刨去《越女劍》這一短篇,如果按照小說中故事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創作,最早的也應該是《天龍八部》,發生在北宋。而金庸先生寫的第一部武俠是《書劍恩仇錄》,發生在清乾隆年間。即使是聯繫最緊密的“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也和《神鵰俠侶》的間隔近兩年的時間。

所以可以認為,當時金庸先生創作這些作品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大的野心,要把全部作品以縱向的時間軸串聯起來,建立一個如現在的《指環王》一樣史詩般的江湖。

其實這一點也有客觀佐證,當時金庸先生寫武俠,就是為“稻粱謀”。特別是在他創立《明報》時,在上面連載《神鵰俠侶》,就是為了能提高報紙的銷量。而且,據說金庸先生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讓原本準備“寫死”的小龍女死而復生,最後和楊過終成眷屬,這顯然就是為了賺錢了。

當然,這並不沒有降低金庸先生作品的文學水準,他依靠深厚的文學功底,學貫中西的知識積澱,妙筆生花,創作出了一部部使人著迷的佳作。

在他寫完《鹿鼎記》宣佈封筆後,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長時間的修訂。這期間,不但對原來書中存在的一些物理上的bug 進行了圓潤,還為了使全部作品形成一個大一統的武俠體系,增補了一些情節。



比如,原來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倚天劍和屠龍刀裡面放的是帛質和紙質的《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而在修訂版中,則改成了刻著埋藏這兩件物品地圖的玄鐵片,這樣就說得通了。因為如果按照原來的設定,《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是紙質和帛質材質的話,不但黃蓉製作時怎樣放進去是個問題,而且剛開始“長白三禽”還對屠龍刀進行了高加溫,無論如何也遭不住。這樣改成刻著桃花島地圖的玄鐵片,就合理多了。

比如,《天龍八部》中增加了喬峰把降龍十八掌傳給虛竹這一情節,這樣,就對《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能使用降龍十八掌做出了合理的解釋。因為按照《射鵰英雄傳》中的設定,降龍十八掌只有丐幫的歷任幫主才有資格學,代代相承。但在最初版本的《天龍八部》中,喬峰自殺時,沒有給任何人傳過武功。這樣的話,按照原來的設定,降龍十八掌只能是失傳。而新修版增加了喬峰給虛竹傳功的這個情節後,後來,射鵰中的洪七公用降龍十八掌就順理成章了。

……

並且,此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了數量龐大的讀者,擁躉,也有了很多的研究者,最出名的就是陳默教授、新垣平博士。他們的研究著述對金庸小說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新垣平博士,以學術體寫就的兩本《劍橋倚天屠龍史》和《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機地串聯了起來,簡直成了解釋闡述金庸武俠的權威著作。

這樣,經過有人不斷的豐富和潤色,現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已經構成了一個嚴謹且完整的體系。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不但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和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屬於一脈相承,範遙都有可能是歐陽鋒的後人,韋小寶的“神行百變”很可能是段譽“凌波微步”的刪減版……

時至今日,所有的武俠愛好者還在不斷的探討,爭論,樂此不疲,使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變得越來越枝繁葉茂,這也許就是金庸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田獲三狐


金庸先生寫作順序是:

1955《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

金庸先生作品絕大多數是有實際歷史背景,因此,如果按故事時間線看,有明確順序是:

1、《越女劍》,背景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時代;

2、《天龍八部》,背景是北宋哲宗元佑年間

3、《射鵰英雄傳》,背景是南宋寧宗慶元五年至嘉定十四年左右(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鵰俠侶》,背景是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至開慶元年(即公元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背景起於南宋末,但主要故事線發生於元末明初。

6、《碧血劍》,背景是明末崇禎六年至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

7、《鹿鼎記》,背景是清康熙八年至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69至1687年)

8、《書劍恩仇錄》,背景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9、《雪山飛狐》,背景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

10、《飛狐外傳》,背景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另有五部時間背景模糊的,從氣質上看,明代背景兩部:《連城訣》、《笑傲江湖》。

清代三部;《白馬嘯西風》、《鴛鴦刀》、《俠客行》。

【補註:此處補註一下:對這幾部書的斷代是我憑藉閱讀感覺而發的。有朋友指出,根據新的修訂版,新版本里有的是有交代的,比如《連城訣》被定為清代。金庸先生原來曾經說,沒有時間背景的故事,就可以發生在任意年代。這句話我非常認可。既然金庸一槌定音,那麼就算清代吧。不過,《連城訣》這樣一個淒厲的故事,我仍然感覺放在那個政治整體色調陰暗、酷刑連連、廠衛橫行、人民惶惶不可終日的明代色調更合適。誰讓查老爺子那麼討厭清朝呢!而據說《俠客行》定為明朝;我聲明我沒看過新的修訂本,但是以俠客行島主對於蝌蚪文、碑刻的狀態而言,與清代的氣質比較近似】

以我個人閱讀順序是先讀的射鵰三部曲;再讀《俠客行》,此讀《飛狐外傳》,然後讀《雪山飛狐》,《天龍八部》,接著讀《碧血劍》,然後才讀《書劍恩仇錄》——這部書感受一般。接著讀《笑傲江湖》、《鹿鼎記》,幾部中短篇小說是最後讀的。這樣的隨機順序一點沒有影響閱讀體驗。只有射鵰、神鵰這兩部最好連起來讀,時間順序、故事線索比較緊密。其他都可以隨機。

若不想遍覽,那麼,我覺得以下幾部書必讀:

寫作頂峰:《鹿鼎記》

熱血第一:《射鵰》

深情第一:《神鵰》

悲情第一:《飛狐外傳》

慘情第一:《連城訣》

豪情第一:《笑傲》











長劍不出鞘


題主好,我也來聊聊。

看到很多專業的金庸迷說了很多,我說說兩個有直接聯繫小事情吧。

段譽是一燈大師的爺爺

《天龍八部》的段譽,是《射鵰英雄傳》裡面一燈大師的爺爺。在《天龍八部》裡面,段譽的父親,就是那個花心得不得了的段正淳,接了段譽的伯父,那個已經出家為僧的段正明的皇位。段正淳出家之後,傳位於段譽。段譽出家之後,傳位於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出家後,傳位於段智興,這個段智興,也就是小說裡面的一燈大師。

(不要奇怪,他們的皇帝都喜歡出家)

按照父子關係列舉起來就是:段正淳——段譽——段正興——段智興。

以上部分,除了一燈大師的小說角色需要,以及小說裡面段譽不是段正淳的親兒子這一點,其他的,都是歷史真實的人物哦。

喬峰死了,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哪裡來的?

我們知道,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只有幫主才可以學。那麼《天龍八部》裡面,喬峰(蕭峰)死了,當時的丐幫幫主是那個“醜八怪”莊聚賢,那傢伙當然不會“降龍十八掌”。到後面南宋背景時代的丐幫,洪七公卻教了郭靖一招“亢龍有悔”。

這個其實也是査先生的誤筆之一,所以後面修訂版改了一下。蕭峰曾將“降龍十八掌”的要法告訴給義弟虛竹,由虛竹後續傳給丐幫幫主。


公子大成


射鵰神鵰倚天在時間人物上有聯繫,但同時又可視為獨立的故事。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則有點亂了,人物故事關聯性不是很強,完全獨立的故事,但又有著緊密的聯繫。當時金大俠自己可能也搞糊塗了,讀者們也讀得一頭霧水。但絲毫也不影響故事的精彩絕倫,飛狐二部曲甚至不亞於射鵰的可讀性,寫情方面幾乎登頂的感覺,程靈素救胡蜚那段,相信看過的讀者沒有人內心不震撼,那種刻骨銘心的愛的絕望和心動,感動所有天下的男子,催淚之作空前絕後!中國文學史上也是一個無法于越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