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中國,《足球小將》的人氣幹不過《灌籃高手》?

比較兩部不同的動漫的時候我不太喜歡捧一踩一,《足球小將》和《灌籃高手》都是十分優秀的運動類動漫,只不過他們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足球小將》在前,《灌籃高手》在後,誰也不能保證《灌籃高手》的作者井上是否從前輩那裡汲取過製作經驗。就結果銷量來說,《灌籃高手》不長的篇幅卻擁有破億的銷量,在日漫中都能排在前十的位置。這說明不只是在中國的人氣,世界範圍內也還是《灌籃高手》更高一些。當然了主要市場還是日本,我覺得人們對於不能實現的夢想總是有著更多的期待,足球來說多數男孩子都曾想過踢足球當個足球運動員,足球就是世界第一球類沒什麼限制。而籃球成為職業選手身高是個硬指標,矮個子打職業太難了。日本平均身高較矮,能成為職業籃球手的人少之又少,也許是出於這種原因,使得許多無望成為職業選手的人把希望都寄託在《灌籃高手》裡了吧。

為何在中國,《足球小將》的人氣幹不過《灌籃高手》?

《足球小將》的影響力非常大,我甚至認為日本足球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有無數看《足球小將》長大的相信那個夢想的純真的孩子們。走的路線都一樣,先去巴西深造,然後奔五大聯賽。日本中小學生足球水平非常高,高中球隊強到什麼程度呢?俱樂部的青訓隊伍跟他們踢都不一定贏,人家有全國高中聯賽,舉辦了快一百界了出過球星,如本田圭佑、中村俊輔、長友佑都、岡崎慎司、大迫勇也、大久保嘉人、遠藤保仁、柴崎嶽、中山雅史、小笠原満男、中田英壽、川口能活、名波浩等球星都是高中聯賽出來的。可以說動漫《足球小將》裡的模式已經實現了成為名副其實的足球強國,誰能想到二十多年前國足對戰日本還很有把握呢。

為何在中國,《足球小將》的人氣幹不過《灌籃高手》?

《灌籃高手》比較寫實,相對於特別側重比賽的《足球小將》,《灌籃高手》更是一部青春成長史。大空翼距離我們太遙遠了,出生時就與足球為伴天之驕子,剛上小學就被前巴西球星羅伯特相中,南葛隊一直都是霸主,非要說的話這就是龍傲天模式。大空翼就是家長嘴裡別人家的孩子,又乖學習又好,足球更是無人敵。《灌籃高手》中的櫻木就市儈了許多,彷彿就是身邊的人似的,關於籃球的描述也沒有任何誇張的地方,這在普遍開掛的日本運動番裡絕對是另類。

為何在中國,《足球小將》的人氣幹不過《灌籃高手》?

《灌籃高手》通篇只講述三個多月內發生的事情,十分的細膩真實,就像是看自己青春時的記憶一樣,人物角色的刻畫讓人記憶猶新。正是作者對青春帶有遺憾的緬懷和對籃球的真愛,讓這部作品升上了不一般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