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包括貴妃,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as297243008


大明朝的倒退

明朝的建立,被部分歷史學者視為漢人歷史上的一次大倒退,歸根結底,在於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復活了一項制度:殉葬制度。

一般認為,人殉制度出現於原始社會後期和奴隸制時期。在我國,最為盛行殉葬制度的王朝是殷商,西周建立以後,人殉制度遭到了廢除,貴族改用陶俑等器材代替人殉,但即便這樣,也還是被周禮的捍衛者孔子所譴責:我們可以反推出這樣的事實,那就是陶俑殉葬尚且被孔子譴責,足見人殉在春秋時代早已消失很久了。


之後歷代漢族王朝,很少出現制度化的殉葬情況,直到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復活人殉制度,要從元朝說起。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時期,蒙古社會連文字都不曾開化,足見其文明程度,充其量相當於華夏的五帝后期、夏朝的狀態。因此蒙古汗國的後身元朝雖然建立,但是,其許多野蠻的制度,則被元朝保留了下來——比如人殉制度。

朱元璋打小就是元朝的百姓,因此推翻元朝以後,朱元璋在為大明朝進行制度設計的時候,許多方面要參照元的體制——因此,在漢族王朝消失千餘年的人殉制度,被朱元璋復活了。

張美人的僥倖

在明朝,人殉制度直到明英宗時代,才被明英宗廢黜。按照大明朝的殉葬制度,皇帝駕崩,除了原先的皇后和新皇帝的生母之外,其餘的全部要予以殉葬——當然,皇帝駕崩前留有遺詔的除外。


朱元璋臨終之前,曾下令要求將近四十名嬪妃殉葬,其中不乏貴妃這樣的級別。但是,唯獨張美人得以倖免,這其中原因何在?

這一切要從朱元璋的女兒寶慶公主說起。寶慶公主出生那會兒,朱元璋已經六十七歲高齡了,而朱元璋離世的時候,是七十歲——即朱元璋去世的時候,公主還是個三歲的女童。

對於皇家來說,親情是最為稀缺的東西。中國歷史上,皇家內部兄弟相殘,父子想殺甚至母子反目的事件數不勝數。朱元璋的子女之間也不例外。

而對於孩子來說,赤子之心則是最為單純的:畢竟新生命來到人世間,沒經過人際關係衝突的感染,因此顯得單純。

寶慶公主讓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朱元璋,感受到了真誠:朱元璋病重的時候,期盼朱元璋早日康復的兒女,只有不諳世事的女孩寶慶公主,這讓朱元璋大為感動。


因此朱元璋臨終前留下詔書:考慮寶慶公主年紀還小,需要母親照顧,因此豁免了張美人殉葬的義務。

因此,張美人僥倖撿回一條命。


藤樹先生


朱元璋就是他搞的嬪妃殉葬,這廢除了很久的沒人性制度又被他搞起來了,為了人性化一點,還給那些殉葬的女人家屬搞了一個女戶,給予安慰!


張美人為什麼沒有殉葬,這是跟張美人的女兒有關係。

她的女兒是朱元璋最小的孩子。在朱元璋臨死之前可能只有五到六歲吧!

當時朱元璋生病,嬪妃們輪流的去照顧朱。

張美人就領的她的女兒,小姑娘牽著媽媽的裙角,跟著去照顧她爹,一直躲在媽媽身後,看到這麼多的人圍著他爸爸轉,個個都是膽戰心驚的,不言不語的。

小姑娘也很害怕,這個父親對她來說非常的陌生,沒有給過他一分愛,連看都很少看她一眼,連話都很少跟他說過。但是她是愛爸爸的,畢竟是她的父皇,她很想她爸爸摸摸她,抱抱她。

小姑娘躲著,一直用關切眼睛看著一直看著他的父親。


朱元璋看到一群戰戰兢兢,面無人色的嬪妃們,心裡非常的厭煩。

突然看見,躲媽媽身後一直在看著他的小人兒,就把她喊過來,大家可以想一想,當時張美人是什麼樣的心態?肯定嚇得個半死。

朱把自己的小女兒喊道床旁邊,他才第一次發現自己的小女兒長得挺可愛的。

就問,“你說爸爸的病會不會好?”

張美人當時已經嚇得馬上就要暈倒了,

而小女孩兒天真的說”媽媽說的,不舒服,吃點藥睡一覺就好了”!

“那你說爸爸會不會死”?

小女孩兒立刻大聲的哭起來,“爸爸不會死的,”“爸爸不會死的”。


朱元璋突然在這麼多戰戰兢兢的女人中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愛他的人居然是個小女孩兒,他感覺到了這個小女孩兒對他那種從內心迸發出的愛,唉!這才是他的親骨肉。

然後他無力了,喊他張美人,把他女兒領走。小姑娘邊走邊哭吧“爸爸不會死的,爸爸不會死的。”

這哭喊聲,敲打著朱元璋那顆早已冰冷的心!

然後,朱元璋臨死前下令嬪妃全部殉葬,但是張美人的女兒很小,就不用殉葬了。

但是,沒有多久,張美人還是連嚇帶怕去世了,留下一個小姑娘。

朱永文對這個小姑姑還是一直不錯的。

最後朱棣上臺以後,對這個女兒介妹妹也是很不錯的,讓徐皇后親自撫養。

陪嫁也是公主裡面最高的,但是朱棣東挑西挑給自己小妹妹挑了一個,吃喝嫖賭。還搞斷袖的老公,光小妾就有100多個,沒多久,這公主鬱鬱而終了。

不好意思,這個公主具體叫什麼公主,我想不起來了!


姐總結一下。每一個殘暴狠毒的人也都需要溫暖也需要愛,他們也渴望被溫暖,被愛著,但是溫暖和愛是相互的。你不去溫暖愛別人,你怎麼會指望人家愛你呢?

朱元璋,對女人,這大臣,對朋友,何曾有過半點愛,在他心裡柔軟的地方,能有幾個人!他冷酷和殘暴,讓所有靠近他的人尤其是他的女人們都戰戰兢兢,對他沒有半點愛有的只是可怕。而他回應自己的女人們也只有殉葬這種殘忍的制度。所以不管是在人間還是在地下,他的女人們永遠不可能愛他!

朱元璋,不配得到自己女人們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愛!


蓉兒是妹紙


朱元璋是一個殺伐果斷的皇帝,他因為擔心功臣篡位殺了很多功臣,臨終的時候還下令妃嬪殉葬,恢復了用人殉葬的制度,被很多人罵。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彤史拾遺記》

這些妃嬪以為得到了皇帝的寵愛會一生幸福,萬萬沒有想到的卻是要殉葬,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這些女人是無法逃避這樣悽慘的命運的,但是有一個張美人卻沒有殉葬,還是被朱元璋下令不用殉葬的,為何會這樣了?因為張美人有一個乖巧的女兒寶慶公主,朱元璋不忍心公主無依無靠,留下張美人照顧自己年幼的女兒了,張美人是母憑女貴了。

寶慶公主深得朱元璋喜愛。

寶慶公主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年邁了,其實她也沒有多少機會和自己的父皇相處了。但是有一天,寶慶公主和自己的母親隨著眾人去看望了病重的朱元璋的時候就脫穎而出了。

因為寶慶公主很年幼,也很乖巧,朱元璋笑著告訴她自己快要病死了,寶慶公主哭了,然後說道:“父皇一定會好的!你吃藥就會好起來的,我生病了吃藥就好了。”

寶慶公主的哭聲喚起了朱元璋內心的柔情,看多了爾虞我詐的他也被自己年幼的女兒感動了,覺得公主是真心關心自己,於是朱元璋也要給自己的女兒規劃好未來了。

朱元璋不要張美人殉葬。

朱元璋心中其實最喜歡和尊重的人還是隻有馬皇后,所以在去世前下了殘酷無情的妃嬪都要殉葬的聖旨,但是年幼的寶慶公主又讓他無比喜歡,朱元璋不忍心自己的女兒這麼小就沒有人照顧,所以赦免了張美人,說張美人要留下來照顧公主,也就沒有要張美人殉葬了。

內宮中所有嬪妃,以及曾經侍寢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寶慶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張美人,將之妥為養育。

張美人是母憑女貴了。

張美人當初懷孕的時候,是特別想生一個兒子,好讓自己的一生有依靠的,後面生了女兒還有點不開心,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女兒深得朱元璋的喜歡,救了自己一命,她因為女兒而沒有殉葬。

寶慶公主一生算是不錯的,先是深得朱元璋喜歡,後面朱棣篡位後,還是很喜歡這個妹妹,讓徐皇后親自撫養這個小公主。寶慶公主出嫁的時候,朱棣準備了特別重的嫁妝,還讓皇太子送寶慶公主入駙馬邸,可以說是幾個皇帝都非常重視這個公主了。


湘西小木魚


明朝的皇帝都有個通病,喜怒無常,朱元璋也是,死前的遺詔要求要行簡葬,但私下又要自己妃嬪們全部殉葬,《明史·后妃傳》記載:伺寢宮人盡數殉葬,沒有具體人數,只要侍寢過的妃嬪宮女都陪葬,在《明朝小史》給出了數據,殉葬者有46名妃嬪、10多名侍寢宮女,其中38人集中在一塊處理的。

圖為朱元璋次子朱樉,封秦王,他死時其王妃殉葬。

人殉,這個野蠻的陋俗早在秦始皇時期就被廢除了,但皇權專制的社會,各朝代鮮有出現,元朝時中華文化殆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恢復了很多漢人古制,有好的有壞的,人殉,這個在蒙元盛行的遺風,這個幾乎在中華大地消失的惡制被朱元璋撿起來了,《明史》早在兒子朱樉死時,朱元璋就下令他王妃殉葬,後來的成祖、宣宗、下面的藩王都有案例出現。

據說朱元璋殉葬妃嬪宮女的埋骨地在明孝陵的西邊,也就是今天的植物園內。

不過朱元璋殉葬的妃嬪宮女們,有個女的倖免於難,也是朱元璋死後唯一得以善終的女人,她叫張美人,本名張玄妙,沒有背景,美人的等級也十分低下,就是因為她在朱元璋近70歲了給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寶慶公主,朱元璋臨危時才3歲,看其母子可憐,也許觸動了朱元璋心絃,特許留下其母張美人,將之妥為養育。

圖為寶慶公主墓,在其旁邊有駙馬劉輝之墓。

張玄妙以後的身世已不可考,而寶慶公主身世很詳細,她長到8歲時朱棣登基為皇帝,特令徐皇后照顧這位妹妹,徐皇后也視如已出,19歲時嫁給將領趙輝,此人是開國功臣趙和的兒子,趙和早年徵越南時戰死,朱棣賜下了很多嫁妝,送婚人是太子朱高熾,寶慶公主在宣德8年去世,活了39歲。


圖文繪歷史


“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這句話也適用於古代皇家嗎?還別說,真有可能。


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在他臨終前重新啟用了慘絕人寰的“人殉”制度,下令讓38位嬪妃為他殉葬,卻唯獨除了張美人。

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朱元璋共有20位妃子(包括馬皇后),她們大都生有皇子皇女,各有封號(除了郜氏),地位都比張美人要高得多,因此朱元璋絕不會是因為喜愛她才赦免她的。

其實,張美人能逃過一死完全是因為她有個受朱元璋喜愛的寶貝女兒——寶慶公主。

朱元璋早期少年時生活貧苦,一路潦倒,在起義軍中摸爬滾打,一步步走上政治高峰,建立了明朝。單憑這一點,就可以判斷朱元璋絕不是簡單的人。

朱元璋似乎一身都在奮鬥,青少年時在起義軍中帶兵打仗,浴血奮戰,由於自身才幹得到了重用。

漸漸地,雄心見長,與此同時,帶兵作戰的能力增強,身邊的能人異士增多。終於,打敗同時造反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兩支軍隊,建立了明朝。

當上皇帝后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甚至趨向於殘暴,不僅廢除宰相制度,致力於權力的集中。



還大力建設監督制度,設立了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等,令人深惡痛絕的文字獄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甚至有人排除秦始皇說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殘暴的皇帝,從這裡看,這個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朱元璋就是這樣一位嚴肅暴力的人啊,但這並不妨礙朱元璋對寶慶公主的寵愛。

當朱元璋臨終躺在床上時,邊上全是哭哭啼啼的妃嬪和子女。自古帝王家多的是無情的權利爭奪的故事,站在權利金字塔頂端的人反而看的最清楚。

想必朱元璋也知道真正傷心捨不得他離開的人很少,他最後的倔強也許就是利用私權讓妃嬪為他殉葬了吧。

例外的是,他看到了自己年幼的女兒,寶慶公主當時也不過四歲,躲在張美人身後怯怯地望著。

當朱元璋問小公主自己會不會死時,小公主稚嫩卻肯定的說“不會,不會,吃了藥休息一下就會好的”,孩子是最純粹的,這樣天真又善良的話誰頂得住啊?

於是,朱元璋在生命的結尾感受到了父女之間的溫情,寶慶公主單純的話語讓朱元璋一生都在緊繃著的弦有了一絲鬆動。

似乎朱元璋本人也是個具有多重人格的人,就如他嚴罰貪汙卻不知他自己就是貪汙最大的受惠者。朱元璋明知“人殉”是人人厭惡的酷刑,還依舊要執行。

但是他似乎捨不得讓年幼的寶慶公主失去父親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在那一剎那,朱元璋放下了身為最高統治者所帶有的暴戾,轉而下令免除張美人的殉葬。

若是再多給朱元璋一些時間考慮,結果可能確實會改變。那些比張美人地位手段高的嬪妃一定也會想方設法救她們自己一命。

所以說,張美人的幸運是寶慶公主帶來的,也是上天給的。恰巧當時朱元璋所剩時間不多了,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在那時,又被可愛單純的寶慶公主感動到了。因此在瞬間的溫情的影響下,直接下令救了張美人。

換一個角度,小公主對朱元璋說的話也並不一定會是張美人刻意教她的。


皇帝即將駕崩,張美人怎麼可能預測未來,猜到朱元璋要嬪妃殉葬。這應該是張美人在平時生活中照顧小公主時會說的話。

久而久之,小公主耳熟目染,會貼心地對生病的人說“沒關係,沒關係,吃了藥休息一下就好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似乎可以說在上天的安排下,張美人抓住了機會,自己救了自己。

雷厲風行,甚至有點殘暴自私的朱元璋,最後因為自己年幼的女兒免除了張美人的殉葬,也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些許的溫情。


史之策


朱元璋算是歷史是比較長壽的皇帝,71歲才去世,而他的一生也是一個從屌絲到總裁的逆襲過程,朱元璋在位期間,重視農業,開墾荒田,大搞屯田,還組織農民興修水利,對我們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經過朱元璋的努力,使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被稱為“洪武之治”。

1398年6月24日,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應天府去世,享年71歲。但是他死前卻讓後宮中伺候過自己的妃嬪全部殉葬,殉葬是一個早在秦朝就被廢黜了變態制度,但是卻在明朝 時候被朱元璋重新啟用這一制度。

但是這些人中卻有一個人是例外,這個人就是美人張玄妙,美人在後宮中是很一個很低的位分,而這個低位的美人能夠倖存還得感謝她的女兒,朱元璋的第16女寶慶公主。 這個公主是朱元璋晚年所生,大家都知道父親對老來子都特別疼愛,歷史上的皇帝也是如此,漢高祖甚至想讓自己的幼兒子當太子、漢武帝更是直接自己的皇位傳給幼子劉弗陵。

老來得女的朱元璋對這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兒寶慶公主更是疼愛有加,為了讓自己的寶貝女兒能夠快樂成長,所以讓張美人免於殉葬。朱棣繼位後也對自己這位小妹妹十分疼愛,更是讓自己的皇后親自撫養。


瀚海說史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封建思想的盛行,讓古人想出了一個給死人陪葬的陋俗,這讓有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歡喜不已啊,死了之後都要下令讓自己心愛的妃子陪葬,現在可以說這種做法是非常殘忍和沒人性的。但是唐宋之後,這種慘絕人寰的做法逐漸不在盛行,但是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比較迷信,又非常多疑,總覺得天下所有人都隨時要背叛他一樣,尤其自己心愛的女人,所以就在公元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前,他就把陪葬的想法寫在遺詔上:“內宮中所有嬪妃,以及曾經侍寢過自己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據記載被朱元璋下令陪葬的女人有38人之多啊。可見封建社會的帝王是多麼的無情和殘忍啊。但是在這些要陪葬的女人中,卻有一個倖免於難啊,誰呢?她就是張美人,寶慶主公的生母。看過電視劇《朱元璋》的都知道,朱元璋老來得女,這讓他晚年變得很快樂,心情也很好。 再加上這個寶慶主公雖然小,但非常懂事,也很會說話,在朱元璋積勞成疾,臥床不起的期間,就經常過來陪她的父皇說說話、談談心。讓朱元璋甚是欣慰,張美人晚年又對朱元璋照顧有家, 再加上寶慶主公還小,朱元璋也覺得沒有母愛可不行啊,所以朱元璋就心軟了,看在寶慶主公的面上就不要張美人陪葬了。可見有一個懂事的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看圖學歷史


在古代的奴隸社會,有一種用活人殉葬的奴隸制度。奴隸主在自己死後會讓他的奴隸陪著他一起死,這樣死了以後到那邊,也能有人繼續聽從他的差遣。


這種“人殉”制度在明朝之前的中原王朝,近千年來本來已經不大範圍流行了,但朱元璋又把它撿了起來,朱元璋想的很深遠——我死之後,可不能把你們這些嬪妃留下,增加後戚干政的風險,為了我好太孫能夠不受干涉,必須要把你們全掀翻掉。

三四十個嬪妃和寵幸過的宮人,當然有些性格柔弱的,按理說也興不起什麼風浪,朱元璋也不落忍,但總不能厚此薄彼,理論上也說不通啊。最後搞了個一刀切的政策,一個不留,全部陪我下去!

事到臨頭,卻最終產生了一條漏網之魚——張美人。

張美人本來也做好了選擇兩種不同的殉葬方式的準備,一種是自盡,一種是絕食。後來聖旨一下,她逃出生天。


憑什麼張美人得以倖免?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說的是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轉化。

張美人又何嘗不是呢。

在鬥爭激烈的後宮之中,都是母憑子貴,任何嬪妃都想要生個兒子,張美人也想,可是她運氣不好,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可以說她是張美人的幸運之星。

公元1395年,年邁的朱元璋喜添一女,心裡很是高興,封這個女兒為寶慶公主。但她的生母張美人卻不怎麼高興,想生個兒子,將來老有所依,無奈生的是個公主,所以也只能認命。


可是她想到那些無兒無女的妃嬪,自己也知足了,對這位公主也是盡心撫養,百般呵護。

就在小公主三歲時,朱元璋積累成疾,病倒了,作為寵妃的張美人自然是每天到朱元璋的寢宮照顧朱元璋。

年幼的寶慶公主離不開母親張美人,所以每天都會跟在張美人的身後,可是眼高於頂的朱元璋從來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公主。

朱元璋病情很嚴重,大臣和嬪妃們都前來看望他,可是他在這群人中沒有看到一個人是真的關心他。

他心知肚明,知道這些人來看望他都是另有目的,全都是虛情假意,關懷的目光下還不定憋著什麼懷呢,他恨不得把這些人都凌遲處死。

可是當他目光移向抓著張美人衣袖的寶慶公主時,他從天真爛漫的寶慶公主的眼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兩個字——關切。

寶慶公主對這個父親也很陌生,她也很害怕,但她也想感受父愛,當朱元璋看向她時,她就慢慢走到朱元璋的床邊。

朱元璋第一次發現,自己的這個小女兒原來這麼可愛,於是對小公主說:“父皇的病會不會好?”

小公主天真的說:“喝完藥,好好的睡一覺就好了。”

朱元璋又問到:“你覺得父皇會死嗎?”

小公主突然放聲大聲哭了起來,哽咽著說:“父皇是不會死的”。

朱元璋這才發現,原來這麼多人中,就只有他的這個他從來都沒有注意到的女兒是真正的關心他,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粹的愛。

可是他已經無力了,就叫張美人把小公主領走。

小公主邊走邊哭,一邊還泣不成聲地說著:“父親不會死的”。

在這哭喊聲中,朱元璋冰冷的心被暖化了。

公元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了,很快,所有嬪妃都知道了自己要給老皇帝殉葬的命運,每個人都是號啕大哭,張美人也是如此。

每個人心裡都想著,自己盡心盡力照顧老皇帝,可最後年紀輕輕,就要給這個老傢伙陪葬,上天真的是太不公平了,為什麼要這樣懲罰自己?

當內侍宣旨時,唯一的例外——張美人整個人都蒙圈了,聖旨居然說38位嬪妃和宮人全部陪葬,而張美人女兒很小,還需要人照顧,免於殉葬,做好她的本分,撫育小公主長大成人。

張美人是又喜又愧,喜的是自己因為女兒不用殉葬,愧的是自己曾經還嫌棄她是個女兒身呢,正是這個小寶貝的真情流露才把自己的孃親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


歷來現實




殉葬制度是極其不人道的封建陋習,漢朝以前曾經出現比較多。漢以後,殉葬制度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而“陪葬制度”開始興起。

何為陪葬?就是皇親國戚死後葬在皇帝陵墓附近,漢、晉、唐都是如此。

在宋代後,由於邊疆契丹、滿族、蒙古等先後侵入中原,導致殉葬制度又開始興起,因為這些邊疆民族普遍進行殉葬制度。

朱元璋以布衣身份建立明朝,很遺憾,他把殉葬的陋習又用了起來,先是在兒子朱標死後,讓兩個妃子殉葬,後來,在自己死後,竟然讓38名妃子殉葬,凡是沒有子嗣的,特別是沒有兒子的嬪妃,統統都被朱元璋“帶走了”。

有沒有漏網之魚,有,那就是張美人,這個妃子能夠活命,多虧了她那三歲的女兒。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的殉葬



朱元璋看似是一個英明果斷,雷厲風行的人,曾經在軍事上,造就了不少奇蹟。

但建國後,嚴刑峻法,過於嚴苛,讓不少人倒在了他的刀下,雖然殘酷,但這都可以理解,畢竟是為了老朱家的百年江山。

但是,朱元璋讓“失傳已久”的“殉葬制度”重新抬頭,這簡直就是一種罪過。想來,朱元璋是害怕孤單的,要不為何會如此?

在朱元璋的身體逐漸油盡燈枯之時,對於殉葬之人已經有了安排,那些沒兒子的、年輕貌美的要統統和他下去,這個蒼老的身體裡有著一顆殘忍冰冷的心。

在朱元璋病重時,張美人帶著孩子來看他,三歲的寶慶公主在朱元璋身邊勸著他:“父皇,你好好吃飯,然後把藥吃上,睡一覺起來後,身體就會好的。”



美好的祝福隨著孩子稚嫩的童聲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突然,朱元璋眼淚流了出來,他是被感動到了。偌大的皇宮,皇子們操心的是他死後的利益,妃子們操心的是他死後她們該去向何處?殉葬還是留著?只有這個女兒,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在關心他。這是他死前唯一感覺到的溫暖,這溫暖融化了他一部分冰冷的心。

本來,孩子的母親張美人也是要殉葬的,但,此時朱元璋卻改變主意了,很明顯,他是害怕可愛的寶慶公主無人照顧。就這樣,在最後的殉葬名單裡,張美人被特赦。

給朱元璋殉葬的場面慘不忍睹



張美人得救了,但其她妃子還是沒有逃過殉葬的命運,整整38個,和老朱一起走了黃泉大道。

這些殉葬的妃子們,不是活殉,而是被整死後,再隨朱元璋下葬。三尺白綾,一個板凳,膽量大的,自己了結了自己;膽量小的,在太監們的幫助下,一樣死了過去。

這不是危言聳聽,正史《明氏.后妃傳》有記載殉葬之事,殉葬場面朝鮮《李朝實錄》有詳細記錄。可憐這些女子,嫁到了帝王家,看似享盡人間富貴,實際上飽嘗人生極大的痛苦。

明朝的殉葬制度,開始於朱元璋,最後,結束於明英宗。也許,明英宗朱祁鎮沒有朱元璋殺伐決斷的能力,但土木堡之變,被瓦刺俘虜,嚐盡萬千痛苦,對於底層人民有著深深地同情,二次上位後,明英宗臨終前宣佈:不接受殉葬,以後子孫也不要殉葬。於是,這殘酷而醜陋的“殉葬制度”在朱祁鎮這裡終結。

從這個意義上說,朱祁鎮其實也算偉人,因為他懂得:尊重生命。



回到那脫離了危險的張美人,性格安靜,最後得以善終。而那個寶慶公主,因為朱元璋的喜愛,以後也很受哥哥們的照顧,特別是朱棣,把寶慶公主就像女兒一樣看待,交給徐皇后親自扶養。

公元1413年,寶慶公主嫁給了千戶侯趙輝,婚禮上,有皇太子親自相送,這待遇不可謂不高,至於嫁妝則送了好多,是一般公主的好幾倍。公元1433年,38歲的寶慶公主去世。



回到題目,張美人能夠避免被殉葬,是因為三歲的寶慶公主給朱元璋帶去了溫暖,因為朱元璋喜歡這個孩子,所以孩子她媽得以活命。


藍風破曉


據明末清初文學家毛奇齡所編撰的《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朱元璋死後,46位有封號的妃嬪,及數十位被朱元璋寵信但未有封號的宮女被迫殉葬。



朱元璋死後,所有健在的妃嬪全部被朱元璋下詔讓其陪葬,但這之中卻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張美人。

那麼這裡或許就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何獨獨張美人能夠倖免呢?要知道封號比她高的妃、嬪都不能倖免,她又憑什麼能逃過一劫呢?難道她的家世夠顯赫?難道朱元璋非常寵愛她?不,這些都不是,張美人並非開國功臣之後,朱元璋也並不寵愛於她,她能夠倖免的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母憑女貴”。



張美人,之所以能夠逃脫被殉葬的殘酷命運,究其原因在於她生了一個好女兒,也就是“寶慶公主”。

其實原本張美人也是要被殉葬的,只是後來因為一件事讓朱元璋改變了要讓張美人殉葬的想法。當然以下這件事,我本身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記載,只是來源於一個歷史作者。



1398年,七十一歲的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終於熬不過歲月的侵蝕,他還是病倒了,這一病就再也沒有從病榻中爬起來。皇帝病倒,後宮中的妃嬪自然就不能無動於衷,為了自己的將來,她們必須做好準備,於是乎一個個都跑到朱元璋的寢宮中問安侍疾。

而張美人自然也不例外,她就帶著自己年僅四五歲的女兒寶慶公主來到了朱元璋的寢宮,與其他妃嬪和皇子皇女一起跪在朱元璋的病榻前。此時,深感大限已到的朱元璋環視的四周,他知道這些誠惶誠恐的跪在自己面前的,很多都巴不得自己早死,所以對他們,朱元璋並不想過多的搭理。



可是在他產生厭惡情緒之時,他突然看到了一個天真無邪,無所適從的小女孩,看到她,朱元璋頓時覺得十分喜歡,而這個女孩就是寶慶公主。

這時寶慶公主也發現自己的父親在看著她,所以沒多想,她大著膽子就走到了朱元璋的跟前,然後奶聲奶氣的問道“父皇,你怎麼了?”,而此時朱元璋看著這麼可愛的女兒頓時就覺得很喜愛,於是並笑著說道“孩子,父皇病了”,然後繼續對著她說道“你看父皇會好嗎?”



這個時候寶慶公主就天真的說道“我生病的時候,睡一覺就好了,父皇好好休息,就會好的”,此時朱元璋就又問道“如果父皇的病再也不會好了呢?”,寶慶公主在聽到這句話後,漲著通紅的臉就著急的說道“父皇一定會好的!父皇一定會好的!”。

朱元璋此時看到自己年幼的女兒居然如此的在乎自己,他看著自己這個女兒是越看越喜歡,他頓時發現這位自己平時不太注意的女兒,她對自己的關心是真誠的,是不夾帶任何的私心的,她真得就是純粹的想著自己能夠好起來,這份關心遠遠超過所有跪在在自己病床的其他人的總和。



許久未流淚的朱元璋,被人暗地稱其鐵石心腸的朱元璋,這次落淚了,看著那奶聲奶氣的寶慶公主,看著她天真無邪的一走一回頭的樣子,朱元璋又哭又笑,笑的是自己的女兒如此孝順自己,他很欣慰,哭的是不久他將永遠離開這人世,自己看不到這個女兒長大了。

此時朱元璋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他不能對自己如此孝順的女兒在同一時間即失去父親,又失去母親,他不忍年幼的寶慶就這麼一個人生活在冰冷的後宮之中,所以他決定不讓張美人陪葬,他要讓張美人陪著寶慶長大。



就這樣,曾經必死無疑的張美人,在自己天真無邪,又孝順的寶慶公主的護佑下,得以最終逃過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