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穿過德基、長江路,站在網巾市的路口,市井的煙火氣迎面襲來。從這邊往裡走,不用幾步就能到

香鋪營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老舊的小區、親切的街坊鄰里,和一旁高樓聳立的德基廣場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裡更具有人情味和煙火氣。

“紅廟”、“相府營”、“網巾市”把香鋪營包圍裡起來,居住在這裡的人,絕對可以說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20~30塊就能吃到撐,天南地北的美食可以從早吃到晚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7: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早餐攤,拉開了香鋪營一天的序幕

,豆漿、油條、包子應有盡有。住在香鋪營小區的居民穿著睡衣、拖鞋,拿著不鏽鋼碗下樓買豆漿;周邊寫字樓的白領們,打著哈欠圍著心儀的攤位。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街角的“李家煎餅”,一直不缺人氣。“老闆做個煎餅,不要香菜。”、“兩個煎餅,全套。”客人有序的排隊點單,老闆頭也不抬的專心做餅。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別看店面不大,生意真是好到不行。不只是早上,三餐飯點店門口都擠滿了人。據老闆說,他們已經在這條街上做了15年。兩隻爐子兩口鍋,支起了周邊不少人的口糧。

煎餅算是每條街的標配,要說這家煎餅的獨特之處,可能就是餅更脆、醬更香、吃起來更有味兒。冬日的早上,來一份“全套”,香脆可口,一天的氣力都被提起來了!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當然,如果早上的時間比較寬裕,可以去“韓萍老南京餛飩”坐下來喝碗餛飩。8塊一碗,皮薄肉大又緊實,湯裡蝦皮和榨菜的量也挺足,一份抵半天根本沒問題。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8: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早晨的香鋪營裡,步伐匆匆的人被分成了兩波:一波為了上班不能遲到,另一波則為了去菜場搶最新鮮的一把青菜。在寸土寸金的新街口,香鋪營的菜場算不上大,但菜品卻很豐富。

“去掉零頭欸”、“再給我搭幾根蔥!”,菜場絕對是香鋪營慢生活裡的小江湖。當然大家也不是非要爭個你輸我贏,畢竟還要趕回去做飯。往往大家的感情就是在你來我往的一句句中熟絡起來,爾後變成了攤位的常客......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9: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住在香鋪營,永遠不用為吃什麼發愁。如果想偷個懶,就去樓下的滷菜店斬半隻鴨子、稱兩個熟菜。

達記滷菜店,絕對可以算是巷子裡的“流量王”。三四家同類型的門店依次排開,它家的生意永遠是最好的。

別看店面不大,這家店已經有30多年了。透過櫥窗,裡面放滿了鴨子。烤鴨色澤純豔;鹽水鴨皮彈柔嫩;被滷過的鴨零件看起來也十分可口。20~30來塊半隻鴨子,夠一家人吃了。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達記的鴨子口味偏甜,有點叉燒的口感。雖然價格比其他家貴點,可因為口味好,客人們表示可以接受。它家的鴨舌特別好吃,鹹甜口,一口下去在嘴裡還會爆汁。

11:00

【金陵覆興園】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這樣的市井巷子裡,怎麼少的了老南京的特色小吃。金陵覆興園,1911年開業,至今已逾百年曆史。它對於南京人而言,不僅僅味美誘人,還有濃厚的情懷。

10~11點,如果沒吃早飯,又沒胃口吃大油的飯菜,這裡絕對是不二之選。湯包、赤豆元宵、糖芋苗、小餛飩、老滷麵......能在南京街頭吃到的小吃,這裡都有。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覆興園最叫人驚豔的非麵條莫屬,虎皮大肉可以蓋住大半個碗。麵條勁道夠嗆、老滷回香,一口下去滿是老城南的味道。所以,這裡不僅香鋪營一帶的人喜歡來吃,其他地方的人也紛至沓來。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在南京,鴨子和湯包屬於“百搭美食”。在覆興園,一碗麵條搭一籠湯包簡直再好不過。

這兒的湯包皮薄餡兒大汁水多,肉裡幾乎沒有生薑的味道,輕輕攏慢慢提起,先喝湯再吃肉。再不愛吃湯包的人,四個絕不在話下。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覆興園的赤豆元宵也一定不要錯過,豆沙味道濃郁,甜糯美味。和其他家不同,覆興園的赤豆元宵入口後還有些許酒釀的口味,一小碗不費事就能吃完。

12:00

【老城南肥腸麵館】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到香鋪營,吃太平洋麵館還是肥腸麵館是可以區分幫派的,當然兩家口味都很好。一些人會跟著人群去北門的太平洋麵館,而有些人會堅持自我留在肥腸麵館。

其實老城南肥腸麵館也很有名,開了30年。原來在城南,後來搬來香鋪營的,南京人喜歡吃的老滷和小煮兩種口味,這裡都有。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南京人吃麵十分的講究,尤其老滷和澆頭。店裡廚子介紹說,店裡的大腸都是前一天燉幾了個小時,再燜一晚上而來。自然的,口味比較好。

“老闆,一碗肥腸面,煮嗆點兒。” “我要小煮,加燻魚。” 於是,大鍋老滷、小鍋小煮,根據不同客人的需求,灶頭就忙起來了!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這家的麵條果然不讓人失望,鮮香美味,老滷的味稍稍的齁點兒。麵條勁道,大腸一點異味都沒有,軟韌肥潤。至於燻魚,被爆的很脆,一點不輸三七八巷的。

【小顧快餐】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菜場外的小顧快餐,每天的生意也不錯。十幾種菜品,既有葷菜又有蔬菜,像家常飯一樣,性價比很高。在這裡吃飯沒有菜單,想吃什麼直接報菜名,點錯了還能悔勺。

這裡往往成為周邊施工隊的據點,大家每人點幾道菜,湊一桌豐盛的午餐。老闆此時也很隨和,都會往他們的碗裡多盛一點,生怕他們吃不飽。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15: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下午三四點,早市、午市的攤子在這個時候歸於平靜。

老闆們終於可以偷點閒暇時間,像貓一樣窩在冬日下午的暖陽裡,或是刷著手機,看看新聞追追劇;或是約上牌搭子打會兒牌,這會兒輸贏已然不重要,關鍵圖個樂子。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此時,穿梭在街巷裡忙碌了大半天的外賣小哥,也終於可以歇個腳。打幾盤”王者“或“吃幾局雞”,養精蓄銳準備晚上一輪的忙碌。

這個時候,小區裡的大爺大媽也晃晃悠悠的出來了。興致高的,跟鄰里嘮會兒家常;雲淡風輕的,則揣著手看世間百態。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食色聲香在這個時段褪去,本就不快的生活節奏被拉的更慢了。這時候還在忙的,只有幾家理髮店的Tony老師們了。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17:00

【小潘記鴨血粉絲湯】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下午5點左右,這一帶又熱鬧了起來......很多店門口又開始排隊,比如小潘記鴨血粉絲。一般營業時間早上8:00到下午14:00,下午16:00到晚上20:00,其他時間去都會撲空。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湯頭都是用鴨油熬出來的,所以超鮮;粉絲也很講究,軟滑十足嚼起來不費勁。

因為他家自己還經營了一家滷菜店,所以粉絲湯裡的配料自然就比其他店多。如果不挑食,一定要吃一碗“全套”。鴨肝、鴨腸是粉絲湯的靈魂,再加鴨舌、鴨胸肉......簡直欲罷不能。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郭大腸】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別看雖然香鋪營的地方不大,裡面的店卻藏龍臥虎。有些看起來毫不起眼,可一問開多久了,很多都10年以上,就像這家叫

郭大腸的小店。從隔壁家裂變出的小窗口,要是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老闆20多年專注於賣大腸,這兩年才又多了些其他品種。他家的大腸清理的很乾淨,老滷滷煮的也很入味。滿滿一大盆肥腸,很是誘人。大腸軟爛入味,五香味足,很有咬勁。

19: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沒有經歷晚上的香鋪營,你在這片的經歷算不上完整。6~8點左右,這裡又喧鬧了起來,這種熱鬧,是和白天完全不一樣的。砂鍋、羊湯、牛肉湯、麻辣燙、串串、小火鍋......熱氣騰騰,人聲鼎沸。這個時候,香鋪營又變成了美食街的樣子。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同樣的,煎餅攤前和快餐攤前也擠滿了人。和早餐對比,他們的神情從容了些。

煎餅攤前以年輕人居多。一天三頓都胡吃海塞太過奢侈,自己闖蕩社會過日子,自然要多些許的精打細算。誰誰結婚了,誰誰生孩子了,亦或者房子到期了,都需要錢。工資就那麼多,只好從嘴邊省了。

而小顧快餐攤前,還是白天的那些人。黃暈的光,照的像家一樣溫暖。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21:00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夜色越夜,新街口商圈開始了一天的最熱鬧,車輛穿梭、霓虹閃爍。然而這個時候的香鋪營,開始歸於平靜,商販們開始收攤回家......

人氣高的美食店,天沒黑就打了烊。菜還沒賣完的店,還亮著燈衝一衝營業額。所以,真羨慕住在香鋪營一帶的人,夜歸還能偶遇到亮燈的小吃店。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這個時候,雖然品種比白天傍晚少了很多,但一樣可以慰藉忙碌一天的身心。最後半隻鴨子、最後一塊豬頭肉還有最後一份大腸,都在等著夜歸人們把它們帶走。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香鋪營,一個與德基一街之隔的地方

腿菇說實在的,這篇內容根本承載不下整個香鋪營,雖然地方不大,像一道褶子藏在市中心,藏於德基的後面。

那裡有最樸實的人,有最接地氣的生活景象,還有天南海北的美食......吃完口味地道的粵式腸粉後,鑽進隔壁家的東北水餃店稱二兩水餃回家做夜宵。

香鋪營的日與夜,從來沒有人餓著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