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在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胡哥发现了一个槽碾的碾磙,为此写过一篇关于槽碾的文章,引起许多读者的评论。

当时这篇文章写到的槽碾,只剩一个碾磙,要不是胡哥以前有过了解,光凭一个碾磙,还不能认定是碾槽,得亏在旁边找到了残缺的一点碾盘,才得以认定。

文章发布后,许多读者留言,胡哥的老师孙介先也打电话来说,这个东西轧油料用的多,长治市区某胡同里,十几年前还有一个,长子县鲍店某村也有一个。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槽碾示意图

胡哥看到的评论里有不少是外地读者留言的,说是有保存完整的槽碾,很想一看,却行程受限,只好一叹无缘啊。

谁知道,有一位本地读者说,这有什么稀罕的,阳高村就有。平顺阳高村和南庄村距离没有多远,正好胡哥要下乡去平顺,路过阳高村,何不趁机看看。

说走就走,上周末,胡哥驱车前往平顺阳高乡阳高村。去之前先做了一番功课,知道阳高村内还有一座国保建筑——淳化寺。遂决定一次过把瘾。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国保淳化寺一角

潞林线也就是山西省道S324,从潞城黄牛蹄到河南林州市,一直是出省的繁忙通道,大车川流不息,经常堵车。幸运的是,胡哥出门早,通过潞林线的时候,还不到八点,所以很顺利地到了阳高村。

进村的路口很偏,斜对着大路,稍不注意就错过了。进村也就百十米,一座小巧的飞檐翘角的古朴建筑迎面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金代建筑淳化寺。

淳化寺已经修缮过,矗立在石基上,四周被修成了广场,仅剩一座正殿,在空旷的广场上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四周山峰叠嶂,南侧漳水奔腾。这么一座小庙稳稳地蹲踞这里,沉稳大气,颇具威仪。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淳化寺正面。

正殿前有一对石质经幢,高约三米,上面的刻字工整而细密,字迹清晰,据文字记载,这两通经幢为宋代开宝三年(970)作品,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仅存的大殿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左右三开间,前后有门,应该是一座过殿。屋顶琉璃脊兽、简板布瓦装饰,九脊顶,四角飞檐翘起,凌空欲飞,宋式风格明显。

殿内其实没有什么看头,主要欣赏的就是梁架结构,和满身的历史年代感。这需要有一定的古建知识。所以,能来欣赏的都是对古建感兴趣的。而村民们则说,一座破庙有什么看头?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千年之久的宋代经幢

而且,据村民说,七八年前,少有人来看,最近几年慢慢来的人多了,一来就是看这个佛殿和前面两根石柱子,也不知道有什么看头。对此,胡哥只能呵呵了。

随后就打听,哪里有槽碾,还打开手机让村民看那张示意图。问了好几个,都说不知道。问到第四个人时,终于告诉我胡哥,就在村口和大路平行的一条胡同里,没多远。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记录槽碾的打油诗

进入胡同没多远,还没看到槽碾,先看到了旁边山墙上的画的槽碾工作图,还配着一首打油诗:

阳高村里存古碾,建于明朝成化间。石磙循规转日月,碾盘恰似小周天。日推粟米百余斗,月供僧俗食三餐。千百年来存遗迹,农耕文明万古传。 落款是二零一九年,石城二叟题

墙边晒着刚收获的玉米,金灿灿的非常惹眼。玉米下垫子下面,就是胡哥寻找了好久的槽碾的碾槽。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玉米下面的圆形碾槽

圆形槽道大约直径四米左右,碾磙没看到,唯一和手机中的示意图有不同的地方在于,碾槽四周开有几个出料口,不是圆整封闭的。这一点,墙上的图画也画出了使用方法,很直观,一看就明白。

仔细拍了好几张照片,胡哥注意到有一点和想象中的不同,那就是,这个槽碾是两个碾磙同时工作,而且是用两头毛驴在碾盘中心拉着连接两个碾磙的木杠转圈。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碾槽工作示意图。俩毛驴

这有点不同寻常。和资料里以及外地的同类碾槽明显不同。别处都是一只碾磙,而且,碾槽直径并不大,目测根本放不下两头毛驴!

正好有位妇女路过,看年龄大约六十几岁。胡哥问,您见过这个碾槽使用吗?答,从嫁过来就没见它用过,只是听老辈人讲过,是碾粮食的,具体咋用不知道。

碾盘中的另类:槽碾。山西农村访古村时发现,原来长这样

在网上找到的外地的槽碾

这个答案其实在南庄村也同样,好多人没见过槽碾的工作样子,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现在平顺县阳高村将它挖掘整理出来,虽然说,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作为农耕实物的遗存,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胡哥希望能够尽快将全貌复原出来,给年轻人、给那些寻找乡愁的人一点真实的慰藉。

关注胡哥,带给你更多好看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