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寶寶的健康是“頭等大事”,寶媽們在衝調奶粉時,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打開奶粉罐發現

起坨結塊、或者顏色氣味有差異;衝調時遇到泡沫多掛壁難溶解沉澱浮油分層等。

那麼,衝調奶粉時出現這些問題正常嗎?是衝調方法沒對,還是奶粉質量有問題?今天,小編就15個最常見的奶粉問題,給寶媽們一解疑惑。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1

嬰兒奶粉為什麼看上去有點潮溼?

奶粉的製作過程會經過低溫噴霧等現代工藝處理,充分保留牛奶中的各種營養物質。所以,奶粉打開時,看上去不是很乾燥、有點潮,只要不結塊,可以放心食用

(1)奶粉是動物製品。嬰幼兒配方奶粉最基本的原料是牛奶,隨著氣溫、季節、食物、水源等變化,牛奶的內在細節也會發生變化,這是動物製品的特點;加上生產時的空氣溫度溼度等環境變化,奶粉的性狀會不斷改變。所以奶粉的顏色、潮溼度、粘稠度等存在輕微不同是正常現象。

(2)不同奶粉生產廠商的噴霧乾燥工藝不同,生產出來的奶粉顆粒大小會略有區別,較粗的粉末感官上也會覺得有些潮,較細的粉末看起來會更乾燥。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2

嬰兒奶粉為什麼會結塊?

有些奶粉是用低溫噴霧工藝製作的,奶粉相對比較潮溼,而嬰幼兒配方奶粉內沒有添加任何干燥劑,在運輸過程當中,水分子輕度聚集,會出現輕微的結塊。

如果奶粉無異味,且結塊輕輕碰撞即會散開,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並不是品質問題。

此外,運輸過程中,奶粉的粉粒因互相磨擦產生靜電會結成團。打開罐後會發現部分奶粉結成小團狀,這不是結塊,無須擔心,只要您用湯匙輕輕推開,奶粉便會馬上變成細滑的粉狀,其營養成分和質量是不受影響的,可放心使用。

注意:開封時間過長也會引起結塊,如果是硬塊,極大可能是保存不當,不應再給寶寶食用。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3

奶粉開蓋後顏色和上次買的不一樣?

一般奶粉從奶白色到奶黃色,包括中間的過渡色都屬於正常奶粉的顏色。奶粉的顏色會受到季節、奶源、含水量以及添加的營養物質的影響,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不加任何人工色素的。

奶粉的粉質、顏色、乾溼度、有無泡泡、口感味道都受到了氣候和牛羊吃的乾溼草的影響。例如:澳洲分南北兩部分,北部冬夏分明,南部四季如春,因此南部奶牛幾乎一年四季都由鮮草餵養,北部冬季由乾草餵養。鮮草餵養的奶牛,產奶的顏色更黃,味道更香;乾草餵養的奶牛產奶的顏色偏白,味道略淡。

由於不同的生產批次導致奶粉在粉質上存在略微差異是正常的。所以,只要其感觀、理化、衛生學等各種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奶粉的顏色對質量完全無影響。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4

奶粉衝調時為什麼會出現掛壁現象?

掛壁現象是指奶粉衝調之後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這種小顆粒就是奶粉裡面的成分未完全溶解於水造成的。因為奶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酸鈣等難溶或微溶的營養物質,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未添加助溶劑成分,所以會產生掛壁現象。

奶瓶的清潔度和材質也會影響掛壁的程度。如果奶瓶內壁不完全清潔或不夠光滑,更易導致掛壁情況的發生。

此外,衝調方法也十分重要。水溫過高有可能會引起奶粉蛋白質變性而導致掛壁或沉澱的現象;水溫過低會導致溶解度差,未溶解物質過多,掛壁現象更明顯。

輕微掛壁屬於正常現象,不會對產品營養和質量產生任何影響,您可放心食用。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5

奶粉衝調後為什麼有很多泡沫?

奶粉衝調時都會有泡沫產生,只是數量多和少的區別。這些泡沫的產生是一種物理現象,並不能說明奶粉的質量。衝調時泡沫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奶粉本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一種良好的起泡劑,蛋白質含量越高,泡沫越多

(2)衝調手法不對,如果用力搖晃或攪拌奶液,更多空氣進入奶瓶,就會產生更多泡沫,正確方式應該是在調好水溫後沿一個方向呈螺旋狀輕輕搖晃,這樣可以減少氣泡的產生。

06

奶粉衝調後為什麼有奶塊?

奶粉衝調後有結塊是因為溶解不完全,可能是由於水溫或衝調手法不當引起的,與奶源和生產工藝也有一定的關係。而

溶解性與奶粉的品質沒有直接關聯

因為奶粉中含有部分微溶和難溶的營養物質,廠商們已採取一些方法來提高溶解性,比如添加磷脂或改進生產技術,但是也無法完全保證每一批次奶粉都有完美的溶解性。

在遇到奶粉溶解性較差,或因其他原因導致衝調時有奶塊沉澱時,用勺子、筷子或者攪拌棒來助溶就可以了。

07

奶粉衝調後為什麼瓶底有小顆粒?

一款配方奶粉通常由幾十種原料配製生產而成,其中不乏一些溶解性差的原料,比如碳酸鈣。這些原料不溶或難溶於水,衝調時會懸浮在奶液中或者沉澱在奶瓶底部,但是進入人體後,會被人體充分消化吸收。所以有小顆粒沉澱或掛壁是正常現象,只要奶液的其他性狀沒有發生改變,則不影響奶粉的品質。

08

奶粉越能快速溶解,質量越好嗎?

奶粉速溶確實可以給寶媽們省事,但這只是奶粉的一項外在感官指標,並不代表奶粉有更好的營養成分。

配方奶粉是由奶粉、乳清粉、微量元素等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實際上這些原料的質地、配比才是決定奶粉質量的關鍵因素。

部分生產商為了增加奶粉的速溶性,添加助溶物質,這樣看起來溶解性特別好,又不掛壁、奶瓶底沒有不溶物,但速溶劑的添加對寶寶來講是不好的。

寶媽們挑選奶粉時,應以配方、質量和正規廠商為重點,不必過於糾結溶解性問題。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09

奶粉衝調後為什麼會有一層油脂?

衝調後的奶液,有的表面會漂浮著一層乳白色或者黃色的油脂,這並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因為部分不溶於水的飽和脂肪酸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如DHA、亞油酸、AA等漂浮在奶液上。油狀漂浮物的產生與奶粉原料、脂類成分和生產工藝都有關係。

10

奶液中有黑色或者褐色顆粒?

這是奶粉的“乳糖焦粒”,是在噴霧乾燥過程中受到高溫影響變性生成的,一般在乾燥的奶粉中就可以看到。

乳糖,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焦化溫度較低,在130攝氏度左右。而噴霧乾燥是在溫度達130攝氏度到160攝氏度的空氣中,牛奶液瞬間完成蒸發、乾燥,變成粉末,然後迅速出粉的過程。

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小部分乳糖在高溫噴霧乾燥後轉化為黑色或褐色的焦糖顆粒,雖然工廠會採用多道篩網技術,過濾掉一些較大的顆粒,但偶爾會有小的顆粒留下來,這是正常現象。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11

奶液上漂浮著蛋花/豆腐花狀物質?

當衝調水溫過高時,蛋白質易變性,形成白色的蛋花或豆腐花一樣的絮狀物質,這些物質會漂浮在奶液上,掛壁的情況也會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降低衝調水溫,就可以改善。

此外,若奶粉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儲存溫度過高,衝調時也可能導致此種現象。

當奶液中出現絮狀物時,不應給孩子食用。

12

衝調後的奶液為什麼會分層?

衝調後的奶粉是由溶液、懸浮液、乳濁液三種體系構成的一種均勻穩定的膠體性液體,而不是純粹的溶液。如果衝調後靜置時間太長,穩定性下降,就會出現分層現象,這是正常的,非奶粉品質問題。

但如果奶粉衝調後5分鐘內就出現分層,則奶粉變質的可能性較大。開封時間過長或者保存不當都會造成營養成分變質或被汙染。這種情況下

不要給孩子食用

13

2罐同品牌奶粉奶香味和味道不同?

同一品牌不同批次奶粉可能出現聞乾粉時一個奶香濃、一個奶香更淡,衝調後的奶味和甜度也不一樣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不同奶粉的味道、氣味等,與奶源、季節等客觀條件有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會存在輕微差別,不影響其營養與品質。

14

衝奶粉用什麼水好?

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寶寶專用水......生活中的水類這麼多,給寶寶衝奶粉到底用哪種水最好呢?在此,小編建議最好用燒開晾涼至合適溫度的自來水,當然,如果經濟允許的話,用純淨水或者寶寶專用水也是可以的。

另外,自來水可以使用淨水器或濾水壺將雜質過濾掉,再燒開沖泡奶粉。但淨水器需保持潔淨,濾芯也應按時更換,以免滋生細菌影響水質。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有的媽媽擔心純淨水缺乏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但是這並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奶粉和寶寶的其他食物已經給寶寶補充了必要的營養。

相反,寶媽們最好避免用礦泉水給寶寶衝調奶粉,因為其中的礦物質配比和含量不一定適合寶寶,長期飲用有可能造成某些礦物質攝入超標。

15

鈣鐵鋅、益生菌可以衝在奶粉裡嗎?

配方奶粉是特地為寶寶消化吸收和利用而科學配比的,如果將額外的營養素如鈣、鐵、鋅衝調在奶粉裡面同時食用,可能會影響寶寶吸收,以及增加腎臟和腸道負擔

而益生菌不耐高溫,為保證其存活,也不建議衝調在奶粉裡面。而且在寶寶喝奶粉時,胃酸分泌較高,容易破壞益生菌,影響益生菌進入腸道,所以最好在餐後1個小時左右單獨服用益生菌,這時胃酸分泌較少,益生菌的存活率更高。

奶粉起坨、掛壁、氣泡、難溶...15個常見奶粉問題全解答

以上這些常見問題,媽媽們都清楚了嗎?

除此之外,你還遇到了哪些關於奶粉的疑惑和煩惱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