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大別山 共享大健康——副市長陳少敏在大健康產業招商推介會上的推介詞

資源稟賦獨特

黃岡具有獨特的康養旅遊資源和豐富的中藥材資源,被譽為“中國中部生態之肺”和“大別山藥用植物資源寶庫”。《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藥材,黃岡境內有1186種,其中道地藥材品種近300種。

黃岡交通便利,緊鄰天河、燕磯兩座機場,貫通六條鐵路、七座長江大橋、八條高速公路,擁有公鐵水空聯運的交通優勢。高鐵5小時可直達北上廣深,高速公路4小時車程可達合肥、長沙、南昌、南京、鄭州。1小時經濟圈覆蓋2000萬人口,2小時交通圈覆蓋3500萬人口,人口密度大、市場容量大,具備無與倫比的開發潛力。

醫養文化厚重

黃岡中醫藥文化延續1800多年,有以“醫藥雙聖”李時珍、“中華養生第一人”萬密齋、“北宋醫王”龐安時、“戒毒神醫”楊際泰等為代表的200餘位歷史名醫,醫藥成就名揚四海,造福天下蒼生。有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本草綱目》、《萬密齋醫學全書》、《傷寒總病論》、《醫學述要》等名醫名著。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黃州創作了“一詞二賦”,同時留下了《漱茶說》《節飲食說》《飲酒說》等養生養心作品,留下了東坡肉、東坡餅、東坡肘子等養生美食。黃岡還是著名的佛教勝地,四祖寺、五祖寺是天下佛教禪宗祖庭,著名的禪修淨地。

產業基礎堅實

黃岡立足資源優勢,以李時珍、蘇東坡、大別山等品牌為引領,著力推進“藥、醫、養、遊、健”五位一體融合發展,已初步形成健康藥食材種植、醫藥食品製造、醫療衛生與養老、文化旅遊體育、商貿流通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2018年,全市大健康產業規模達800億元。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00多萬畝,規上醫藥食品加工企業224家,其中產值過億元82家,過5億元12家,過10億元5家。全市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20個、藥材專業村313個、藥材種植專業戶1.38萬戶,居全國地市州前列。李時珍醫藥集團是全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李時珍國際醫藥港是全國17家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市場。黃岡以中醫藥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具備培植千億產業的潛力,吸引了招商局集團、湖北省聯投、省交投、鄂旅投、宏泰集團、卓爾集團、華潤集團、華夏幸福、健帆生物、天津紅日等一大批戰略投資者入駐黃岡,投資潛力巨大。

發展空間廣闊

黃岡高度重視“中國·黃岡李時珍中醫藥健康谷”建設。堅持統籌謀劃,強力推進。我們印發了《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臺了《黃岡市支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制定了《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19-2021年)》及《黃岡市大健康產業發展五大專項行動方案》。

在產業佈局上,對接全省“一芯兩帶三區”區域戰略,全力打造“兩核三組團”,建設面向世界的“中國黃岡·李時珍中醫藥健康谷”,力爭到2025年,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在政策扶持上,市政府大力支持中藥材良種繁育、規模種植、收貯交易、加工銷售及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醫藥製造、醫療專業設備製造、醫藥流通等領域的市場經營主體,在品牌創建上給予政策、資金扶持。

在發展平臺上,全市現有白潭湖大健康特色產業園、蘄春李時珍醫藥產業園、招商局蘄春健康產業新城、麻城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羅田萬密齋醫藥產業園、英山生物醫藥園、浠水龐安時中醫藥產業園、武穴廣濟藥業生物產業園、黃梅小池濱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團風華夏幸福產業園等大健康特色產業園區。請重點關注三個園區:

白潭湖大健康特色產業園。白潭湖片區位於城區東部,規劃面積63平方公里,啟動區25平方公里,已投入資金100億元完善了基礎設施。已規劃3平方公里用於建設集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健康護理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項目。

招商局蘄春健康產業新城。蘄春有價值過百億元的“蘄春蘄艾”品牌、有百億規模蘄艾產業集群,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明顯的技術優勢。招商局集團計劃投入300億元,建設14.7平方公里的招商局蘄春健康產業新城,正在打造集健康養生、醫藥加工、醫藥物流、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千億級健康產業。

麻城菊花高新技術產業園。麻城現已建成百里菊花產業帶,建成33個菊花集中育苗基地,種植各類藥用、茶用、食用菊花面積8.2萬畝。園區總佔地2000畝,主要建設集菊花科研、種植、深加工、文化展示、觀光旅遊和休閒養生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