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放大道的故事:“長安街”、“公共客廳”、“三把刀”

武漢解放大道是一條縱貫漢口城區的道路,也是武漢市區最長的主幹道,解放大道得名於1949年5月武漢解放。

武漢解放大道的故事:“長安街”、“公共客廳”、“三把刀”

1959年的漢口解放大道

解放大道的前身是一條不到2公里長、10米寬的碎石路。1953年,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之際,武漢解放大道也進入了大建設的熱潮。兩年後,一條寬60米、長10多公里的解放大道展現在武漢市民眼前。隨著時代的發展,解放大道已然成為武漢城市崛起的見證!在當時,武漢的這條主幹道,對標北京長安街,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武漢的長安街”。

武漢解放大道的故事:“長安街”、“公共客廳”、“三把刀”

改革開放初期武漢展覽館

武漢解放大道建成前後,從50年代開始,陸續有武漢劇院、武漢展覽館、漢口飯店、中山公園、解放公園等相繼在道路兩側建成,成為市民休閒、娛樂、購物等扎堆去處,所以這裡也被稱為武漢的“公共客廳”。後來又有協和醫院、同濟醫院、161醫院、武漢體育館、武漢商場、武漢廣場等陸續聳立,"扎堆"出漢口最為繁華的一條街道。

武漢解放大道的故事:“長安街”、“公共客廳”、“三把刀”

解放大道夜景

解放大道除了成為彙集武漢商業、娛樂的一條街道,同時還彙集著武漢市乃至全國頂級的醫療水平設施醫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161醫院。因為手術刀代指醫生或醫院,解放大道這三家醫療技術領先的醫院,也被人們稱之為解放大道的“三把刀”。

武漢解放大道的故事:“長安街”、“公共客廳”、“三把刀”

解放大道

如今的解放大道,在保持當時60米寬的基礎上,長度延長到近30多公里,成為人們觀察武漢70年變遷最生動的樣本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