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印度在克什米爾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發生手榴彈襲擊事件呢?

幸福地帶2


據印度媒體《新印度快報》11月4日的消息稱,印控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市,再次發生了手榴彈襲擊事件。襲擊地點在斯利那加最繁忙的哈里.辛格大街上,據目擊者稱是不明身份的人把手榴彈扔向了人群,巨響過後,大批民眾倒在了血泊中。


(襲擊後的現場,這次手榴彈襲擊共造成1死45傷。)

在這次襲擊前的10月26日和10月28日,斯利那加市已經發生過兩次手榴彈襲擊事件,26日那次是襲擊當地警察站,共造成6名警察受傷,28日的襲擊發生在公共汽車站,造成15人受傷。目前還沒有組織和個人,聲稱對這三次襲擊事件負責。

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三次在斯利那加發生的手榴彈襲擊事件呢?



克什米爾地區總面積有19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萬,印控地區人口1200萬。這1200萬印控人口,80%是穆斯林,印度教徒佔20%左右。

今年8月5日印度為了全面管控和接受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司法部以總統科溫德的名義發佈文件,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也就是推翻了印度憲法第370條法案。該法案是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自治的法律保證,370條款賦予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除國防,外交和通訊等領域外,印度憲法中的所有條款在這一地區不適用。

明顯370憲法條款被取消後,該地區的穆斯林民眾就會面對大量湧入新的印度教信徒。將導致他們以前擁有的地土和財產重新被分配的命運。毫無疑問該地區的種族矛盾將進一步升級。
(杜賈納領導的虔誠軍,是基地組織堅定的追隨者。)

由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直存在著動盪,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矛盾也一直沒有理順。像塔利班,基地組織,伊斯蘭國和虔誠軍這樣的恐怖組織,在該地區都能找到它們存在的影子。
(印度總理莫迪)

從目前來看,由於中東地區的恐怖組織受到了強烈的打擊,向外轉移已經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從斯利那加這三次手榴彈襲擊事件,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在手法和襲擊目標的選擇上,完全可以認定是恐怖組織所為。也許是恐怖組織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還處在發展期為了隱藏實力的目的,所以它們沒有公開發表聲明,襲擊事件是它們所為。



滾滾看竹筍


印度在克什米爾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發生手榴彈襲擊事件,是因為印度先發制人控制“克什米爾”不得民心。


近來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挑釁才使巴基斯坦反擊,“克什米爾”歷來是兵家重地,誰能把“克什米爾”佔領誰就能稱霸南亞,控制整個印度洋。


印度之所以想控制“克什米爾”,在背後有大國支持,印度才變得無法無天,拼命向美俄軍購輕武器和重型武器,做好應付巴基斯坦的進攻準備。


巴基斯坦本來是受害一方,如果印度不撕毀與巴基斯坦共管的“克什米爾”達成的協議,就不會使兩國動槍動炮了。


印度的野心一直膨脹,“克什米爾”一旦真的落入印度之手,巴基斯坦的門戶就大開了,伊斯蘭堡就暴露在印度的導彈射程之內了,巴基斯坦怎能不急呢?


斯利那加發生手榴彈襲擊事件,造成一人喪生,此外還至少有45人遭襲受傷。應該是當地游擊隊組織為了報復印度對“克什米爾”的強行佔領不滿吧。


鐵男春秋


11月4日路透社和伊朗新聞電視臺報,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主要城市,斯利那加當日再次發生一起極為慘重的手榴彈襲擊事件,造成一人喪生,此外還至少有45人遭襲受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組織承認此事。

對於此次襲擊事件,我是這樣看的,這不是第一次,如果印度堅持其佔領克什米爾地區的政策,這也不是最後一次,還會發生類似的爆力事件。

當初英國撤出南亞次大陸,在處理克什米爾地區的時候,按照自願的原則,決定克什米爾歸屬。因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人口占70%,克什米爾地區老百姓願意歸巴基斯坦。但克什米爾當權者是印度教信徒,願意歸印度,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才遲遲沒有解決。

根據西方的原則,重大問題的處理上應該看大多數老百姓的意見,哪麼想解決克什米爾地區問題就簡單了,在克什米爾地區搞個全民公投就行了。如果這樣做,克什米爾肯定會歸到巴基斯坦治下。因為克什米爾老百姓的想法是,要麼獨立,要麼歸到巴基斯坦,投票決定前途的時候,就沒印度什麼事了。

既然來軟的不行,哪就來硬的,於是才有了印度強行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並且將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設立了兩個轄區,莫迪剛剛任命了區長官。隨之,問題就來了,克什米爾老百姓不幹,要奮起反抗,再加上域外勢力的滲透,造成了這次襲擊事件的發生。

這次事件,雖然現在沒有組織出面宣佈負責,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這是原先活躍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力量和新進入該地區的勢力乾的。原先活躍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力量就不少,勢力較大的主要有虔誠軍和穆罕默德軍。這兩隻力量主要宗旨就是克什米爾獨立或者歸到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關係好的時候,巴基斯坦還能約束下這些武裝力量。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鬧翻了,巴基斯坦不再加以約束,這些武裝力量就會變得活躍起來。

另外,原本活躍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和活躍在中東的基地組織、伊斯蘭國勢力,由於生存空間受到擠壓,正在尋找新的活動地點。現在,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鬧翻了,地區一亂,就給了這些勢力進入克什米爾地區條件。因為克什米爾地區正好和阿富汗接壤,境外勢力進入該地區非常方便。

因為活躍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各種勢力過多,此次襲擊事件具體由哪股勢力所為,現在不好判斷。從這次襲擊的手法看,是有組織、有目的的,與上述所有組織的手段都非常象。但不管是哪個組織,態度都對印度不友好,以後發生類似的襲擊可能性非常大。

綜合起來看,印度此次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隨之又成立了兩個轄區,看起來得了便宜,實際上是捅了馬峰窩。任印度人使盡手段也無法對克什米爾地區實施有效的管控,這些組織有事沒有就會顯示下自己的存在,搞一個襲擊事件,讓印度人焦頭亂額。

解決克什米爾地區動亂問題的方法不是沒有。我以為應該有以下方法:

一是恢復克什米爾原狀。需要印度停止現有的政策,恢復原來的狀態,安撫原來境內武裝力的情緒。二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配合,紮緊籬笆,防止境外恐怖勢向這一地區滲透。三是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印巴兩國坐下來好好談談,爭取找到一個和平的解決方式,就進行次全民公投吧。

不過,我以為這些方式印度都不會接受,他們的觀念不會改變。在印度看來,克什米爾地區天然的就屬於他們,主權歸他們理所當然。而且現在印度在莫迪的領導下,信心爆棚了,自認為天下老子第一,誰都不放在眼裡。所以印度沾不到便宜的決策,印度都不會接受。

從以上分析看出,克什米爾動亂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徹底解決,只能任由動亂繼續下去。可憐的是克什米爾老百姓了,天天提心吊膽過日子,期待這一地區早日穩定下來。(完)


無事說天下


一、這是巴基斯坦人民抗擊印度侵略軍武裝侵略的反侵略戰爭。

二、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的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uhammad‘Ali Jannah,烏爾都語∶محمد علی جناح ,在巴基斯坦也被正式稱為∶قائد اعظم ,即“偉大領袖”,1876年12月25日出生於卡拉奇,1948年9月11日逝世於卡拉奇) 舉辦【巴基斯坦獨立建國開國大典】時,【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去巴基斯坦參加了【獨立建國開國大典】,已成為巴基斯坦國公民。1948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再次舉行【巴基斯坦獨立建國一週年慶典】,【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再次去巴基斯坦參加【巴基斯坦獨立建國一週年慶典】,完成了【守初心,絕不改旗易幟的宣誓】。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才於1948年9月11日逝世於卡拉奇。

二、1947年8月15日,印度舉辦【獨立建國開國大典】時,【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土邦王公印度教教徒辛格,不願去【印度新德里】參加【第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親自舉行的【印度獨立建國開國大典】,全體【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人還不是印度國的公民。1948年8月15日,印度國舉行【印度獨立建國一週年慶典】前,蒙巴頓已經辭去了【第一任印度總督】的頭銜回英國述職了。【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土邦王公印度教教徒辛格沒有得到【第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在印度國慶節宣告接收為【印度國公民】,【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土地就不是印度國的領土。


黃金時代當家


1947年英國制定“蒙巴頓方案”實施印巴分治時,鑑於克什米爾具有特殊的地緣戰略價值,故意不明確指明克什米爾地區歸屬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哪一方,結果給印巴雙方埋下了爭執的種子。由於克什米爾本地佔人口多數的穆斯林希望克什米爾加入巴基斯坦,但當時克什米爾上層統治集團卻希望克什米爾加入印度,結果印巴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的控制權爆發了大規模戰爭。數十年間印巴兩國因克什米爾問題除了進行過三次大規模戰爭外,兩國軍隊還在克什米爾地區進行過多次中小規模衝突,目前克什米爾一多半地區被印度實際控制,巴基斯坦控制一小半地區。


上世紀後期,一些反印度的武裝組織經常從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控制區滲透進入印度控制區進行反印游擊戰,這些武裝組織的活動令印度軍警十分頭痛,為了加強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印度軍警不得不在克什米爾印控區進行曠日持久的治安戰。由於這些武裝組織往往與克什米爾當地居民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因此那些反印武裝組織常常能夠得到克什米爾印控區一些當地居民的支持,導致印度軍警很難將他們全部消滅。同時,這些反印武裝組織往往具有外國背景,他們滲透進入克什米爾印控區,使得不少來自國外的武器裝備一併被帶入克什米爾印控區。另外,克什米爾印控區局勢的長期不穩定,使得一些當地人對自衛武器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組織或個人發現向克什米爾走私販賣武器有利可圖,便將一些大威力武器(包括手榴彈)和普通自衛武器一道偷運進入克什米爾,一些手榴彈因此流入了普通民眾手中。


今年初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再度交火後,印度明顯加強了對克什米爾印控區的管控。8月5日,印度決定取消印憲法第370條賦予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10月31日印度又宣佈取消克什米爾邦的自治權,將其分割為“查謨與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兩處中央直屬地。印度政府不顧克什米爾當地人民的願望單方面調整行政區劃的行為自然引發了克什米爾印控區一些民眾的不滿,而一些反印武裝組織又趁機推波助瀾,鼓動民眾反對印度當局的做法;加上一些大威力武器(例如手榴彈)又流入了民間,以上種種因素綜合到一起,終於不可避免地引發了11月4日斯利那加的手榴彈襲擊事件。


廣雅樓觀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