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2019年11月1日,影迷期待已久的經典科幻電影IP《終結者》系列迎來了終局,!影片不但由著名科幻電影大師詹姆斯·卡梅隆監製,由實力導演蒂姆·米勒(代表作《死侍》)執導,熒幕硬漢阿諾·施瓦辛格也將攜手最初的“莎拉·康納”琳達·漢密爾頓重磅迴歸!除擁有黃金陣容之外,劇情方面更是《終結者2:審判日》的直接延續。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看著年邁的琳達漢密爾頓和施瓦辛格,35年的光陰突然感覺轉瞬即逝,淚別T-800的一剎那,《終結者》的一切就像快速倒放的畫面,一幀幀閃回腦海。

好萊塢電影也許缺乏傳統意義上或者說是人文價值取向上所謂的藝術性,但是它對世界銀幕的絕對佔領和統治卻並非僅靠“庸俗”和“膚淺”所能達成的。

而作為一個誕生於好萊塢,在票房上從未遭遇過敗績,並創下多項成功紀錄的優秀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必然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世界著名的《電影週刊》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他的《終結者》系列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

在這個系列作品誕生的35年之後,它的結束之時,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而不是通常的電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來欣賞和紀念這部系列經典,來品味卡梅隆的大師手筆吧。

高水準的故事節奏

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終結者1》,是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屬於他自己的電影。這部電影在推出後獲得了市場和評論界的一致認可。BBC電臺對其的評論是:“近幾十年最優秀的科幻電影之一”,美國《時代週刊》也把影片評為1984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卡梅隆的編劇才華和導演能力在影片中初露鋒芒,個人風格也開始萌芽。現在回過頭來認真審視這部看似膚淺的電影,其實我們能從中發現一部優秀的類型影片應該具備的諸多成功要素。尤其把《終結者》1和2聯繫起來看,其中包含的類型系列化的策略和手法非常值得後來的影片借鑑赫爾思考。

《終結者1》這部經典令人最深刻的就是全片近乎讓人窒息的快節奏和緊湊勾連的情節鋪設,而這正是商業影片之所以能夠抓住觀眾的關鍵。

影片一開始就向觀眾展示了黑暗慘烈的未來世界,隨後時間倒轉回1984年,終結者降臨並殘忍的殺害了三個無辜者;另一邊拯救者凱爾也來到了這個時空,而與之相伴的是一段緊張的追逐戲;而後又以公共電話本上的一個名字牽連出影片的第三個主角——莎拉也隨即登場。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三個主角的登場乾淨利落,同時三段線索鏈接緊密的開場戲又交代了三個不同的人物性格。影片初始就為全片設定了快速、緊張、刺激的節奏基調,並在全片貫徹始終。

開場段落對於未來戰爭的緣由,終結者及拯救者凱爾的身份以及到來的目的都未作任何的解釋交代,這些待解的懸念配合密集的情節迅速的將觀眾帶入了影片之中。

上述懸念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中始終保持,故事就在終結者的殺戮——凱爾的回憶——莎拉的生活——警方的調查四條平行線中平行交錯推進。

終結者的殘忍、凱爾的遲遲不出手、莎拉隱約的危機感和警方的一無所知共同催生的強烈張力,把緊張懸疑的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而緊接著凱爾營救莎拉的段落不僅承接了之前所營造的緊張氣氛,而且作為一個情節點將之前四條平行線的情節巧妙的合而為一,相當自然的把影片以懸疑為主的前半段引向了後半段火爆刺激的動作對抗高潮。

為了保證影片敘事與時空轉換的快節奏,卡梅隆甚至把凱爾向莎拉解釋終結者追殺緣由的戲份都穿插在躲避終結者的追車戲中,以抵消這段對白文戲的平淡,讓觀眾的神經始終保持亢奮緊張的狀態。

如果把影片的情節在主時間線上展開,我們就能更清晰的看出影片是如何製造和保持這種使觀眾欲罷不能的節奏分為的。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我們可以把《終結者1》的情節粗分為四幕:

1、開篇樂章,通過終結者不斷的殺戮帶來的恐懼感和三個主要人物的身份和目的未被點明而帶來的懸疑感,將第一幕高潮帶出——凱爾為救莎拉和終結者展開槍戰和追逐。

2、終結者第一次追殺失敗,短暫停頓後,第二幕高潮隨即出現——終結者在警察局的瘋狂屠殺。

3、第三幕是唯一沒有矛盾雙方直接衝突的一幕,這一幕的相對平靜是對第四幕的最後高潮醞釀情緒。同時這一幕也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情緒緩衝區,避免不斷的暴力場面高潮所帶來的視覺和心理疲勞。

但為了避免觀眾情緒在這一緩衝區過分冷卻,影片在這一幕中加入了對未來世界的展示,凱爾和莎拉的愛情戲和終結者自我修復的可怖場景。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4、第四幕是全片的高潮,正反雙方直接正面衝突,火爆場面層出不窮,視覺奇觀在此幕集中呈現。

而巧妙的是卡梅隆在這最後一幕中還設置了一個雙重假結尾:凱爾用炸彈炸掉了終結者駕駛的油車,終結者被炸的血肉模糊。但正當他們慶賀勝利時,終結者的金屬骨架卻從火焰中站了起來。

在工廠內,凱爾冒著生命危險將一個炸彈塞進了終結者的體內,將他炸成兩半,可終結者的上半身又復活了,用殘存的機械手臂一步步的逼向莎拉,直至莎拉將他徹底毀滅。

終結者兩次被摧毀又兩次復活的情節變奏,無疑讓這一通向高潮的情節變的波瀾起伏妙趣橫生,使觀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娛樂和滿足。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這一雙重假結尾不僅符合觀眾的預期——這也是類型片的規則,並且將達成預期的過程引向了一條新穎且出人意料的路徑——這就是藝術的創新,這就是《終結者》的與眾不同,這就是卡梅隆的成名之處。

此外,影片在重點描述莎拉躲避追殺的這條明顯之下還設置了一條人物成長的暗線。

女主角莎拉在逃避終結者的追殺中,受到凱爾的影響而激發出了自己的生命潛力,使她從一個天真柔弱的少女成長為一個堅強不屈敢於面對命運的女強人擔當起未來領袖母親的責任。

也正是這條暗線極大的豐富了影片的情感內涵,莎拉身上那種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不僅加強了觀眾對她的認同,也回應了觀眾的情感期待。

同時,在一部科幻動作電影中的這樣的一位女性角色以及她和凱爾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柔化和平衡了片中冰冷的機械感和硬派的動作風格,使女性觀眾也更為接受,擴大了消費群體。而且這種英雄女性的形象此後也一直出現在卡梅隆的影片中,成為了他的一個標誌。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終結者1》中對於未來世界從頭到尾只有零星的模糊展示,而未來的領袖約翰更是從未露面。但正是這些留白,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得影片能夠在已知情節之外構建那個未被表述的未來世界和人類領袖的形象,不僅增添了觀影樂趣而且延續了影片的生命力,這是卡梅隆的過人之處。

同時,影片把對未來世界的描寫穿插在現實世界主情節中的這一安排,不僅豐富了敘事的層次,而且還把未來世界的恐怖感和科幻感蔓延滲透到了現實時空中,使兩個時空和兩條線索頻繁互動、交相輝映,避免了單線敘事的薄弱和呆板。

而影片半開放式的結尾,更是讓人遐想,那條不知通向何處的道路不僅昇華了故事意境,同時也為續集打好了鋪墊。

不一般的重複變奏

好萊塢電影最為令人詬病的地方就是程式化,而這一詬病在系列片中更為貼切。一部票房成功的影片必定會有一部或多部續集。這條好萊塢的法則似乎延續至今。

《星球大戰》《異形》等都是這其中的代表。但這種法則一方面是好萊塢的一種商業智慧,另一方面也是好萊塢製片的一種缺陷,因為往往很多時候,一部成功影片的續集非但無法超越前作而且甚至慘遭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失敗。

好萊塢的核心商業原則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利潤而為最大數量的觀眾儘可能提供最大程度的娛樂。那麼《終結者2》無疑是一部好萊塢少有的能夠在各方面超越前作的續集,而從未接受過正規電影製作培訓的卡梅隆,在《終結者2》中也體現出了驚人的成熟和老練。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從故事情節來看,《終結者2》和《終結者1》如出一轍,仍然以躲避終結者的追殺為主線。不同的是,這次的拯救者由來自未來的人類戰士變成了一個效忠於人類的終結者T-800,被追殺的對象由母親變成了兒子。

從敘事上看,續集與前作相仿。影片的前半部分T-1000、T-800、約翰和莎拉四條人物線各自平行展開,且故意隱藏部分信息,用懸念推動這一部分的發展。而後,通過正反兩方的兩次衝突把四條情節線合併,同時把影片的主調由懸念引向直接的暴力衝突。

結構也同樣是如前第一部所述的四幕式結構,而且如出一轍的也是結尾處設置了雙重假結尾。如果這樣,如上述所說的一樣,那麼這部電影應該是乏善可陳,無非是舊瓶裝新酒。

但這部美國國內賺得了2億美元票房,獲得了4項奧斯卡獎項,至今被影迷奉為經典的影片看上去並非那麼簡單。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作為一部前後時隔長達7年的續作,首要的任務就是喚起觀眾曾經的美好觀影回憶,把對前作良好的口碑和記憶移植到續集當中。那麼,“重複”就必不可免。

影片重複了前作的故事情節、敘事結構、演員明星,甚至是諸多的細節和臺詞。試想當觀眾時隔多年後,再次看到那些牽連著個人回憶和熟悉的影像後,那份殘留在心中的歷久彌新的美妙情懷又會再次浮現。

而當有了這種前後連貫的情感基礎的時候,影片可以說先成功了一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時候影片其實是預售給它的觀眾的,因為有些觀眾其實只是想在看一遍“相同”的電影而已。剛剛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所帶來的催淚情懷,其實不也是如此嗎。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但作為一部全新的續集,既要讓觀眾似曾相識,又要充滿新意,這其中就要有一定的“變奏”。

《終結者2》的長度比前作多出來了近50分鐘,但在劇作結構上仍然是四幕式。這就使得每幕高潮間的間隔加大,高潮前的鋪墊期加長,這樣,節奏的減緩和高潮間的空隙,卻讓卡梅隆在主情節外可以加入更多的情節空間,有了更豐富的情感內涵和思想內涵。

《終結者II》中,終結者的角色增加為兩個。一個是 T-1000,它完全是《終結者 I》中那個機器殺手的翻版,冷酷、殘忍、不擇手段。只是這次的 T一1000更為先進,形象更加恐怖,可以隨意變化的液態金屬設計給觀眾帶來了新 的視覺衝擊和奇觀享受。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而另一個由斯瓦辛格扮演的終結 者T一800則被賊予了些許人性。它在與小約翰的接觸中 開始逐漸瞭解人類,同小約翰建立起感情,甚至擔當起了父 親的角色。在它身上不時閃現出人性中的善良美好,又使其顯得溫情可靠,極富親和力。

終結者的形象改變還引發了影片氛圍基調的變化。不同於第一集從始至終的陰冷晦 暗,諸如約翰教T一800微笑,教它找車鑰匙,以及那句後來 被影迷廣為傳誦的臺詞“Hasta la vista,baby”等細節使影片妙趣橫生、張弛有度,且略帶溫情。

這也表現出卡梅隆作為導演兼編劇對於塑造人物形象,製造流行文化和把握商業影片能力的提升。

片中莎拉的形象之於第一集的改變,不僅完成了對前作劇情的銜接,同時也讓影片從她的視角引發出諸多思考,昇華了主題。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例如莎拉夢中不斷閃現的末日景象不禁讓人反思:人類能否避免因為自己的愚蠢和貪婪而造成的毀滅性災難?飛速發展的科技對於人類究竟是福是禍?而當她全副武裝化身為“終結者”去刺殺研發“天網”的程序員最終卻不忍下手時,也引申出關於人是否有權用所謂正義的藉口來決定他人生死的思考。這些主題思想顯然是前作不具備的。

當然,以藝術片的標準衡量,這樣的思考顯然不夠深刻,但對於一部強調視聽效果的科幻動作片來說,這樣的思想主題和人物刻畫卻是恰到好處的妙筆生花。

小約翰這個英俊的叛逆少年角色也為影片在情感層面上增色不少。他與T一 800間亦父亦友的複雜情誼,與莎拉的母子同心,還有他最後依依不捨地送別即將自毀的 T一800的場面,讓這部科幻 動作片在火爆刺激之餘顯露出溫情脈脈。

正是這些次情節產生的“變奏”讓《終結者 II》跳出前作的窠臼,成為一部優秀的續集。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其實這種“重複與變奏”的續集策略是卡梅隆的拿手好戲,也體現在他另一部影片《異形2》中。

《異形》以渲染幽閉恐怖的感 覺而著稱,在片中表現了一種人面對茫茫宇宙的無助,整部影片瀰漫著一種空靈驚悚的氣氛。

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複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 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把太空戰鬥的奇觀擴大化,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

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 這種風格的改變電使《異形 2》取得了超越前作的票房。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作為科幻類型片,《終結者》系列在視覺表現和動作場面設計上也有相當值得稱道的地方。從視覺表現上來說, 《終結者 I》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塑造出終結者這一冷酷恐怖的銀幕形象。

施瓦辛格飾演的終結者散發著一種令人心底發毛的恐懼感。他在開車撞入警察局之前的那句:“I’l1 be back”,更是畫龍點睛,成為全片最經典的一句臺詞(這 句臺詞在《終結者II》再次出現)。

在《終結者II》中T一 1000代替了前作中施瓦辛格飾演的終結者形象,在數字技 術的包裝下,T一1000的液體般琢磨不定的形象更是讓觀眾驚恐。

在動作場面處理上,《終結者 I》中的三段汽車追逐戲各具特色:第一段是警車追轎車,伴以槍戰,以一方撞牆結尾;第二段是摩托車追小卡車,雷管與衝鋒槍交火,以雙方翻車結尾;第三段是油罐車追人,以油車爆炸為結尾。 三場追車戲逐步升溫,最後以一場大魄力的油車爆炸把氣氛推向高潮。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這種大場面、大魄力、大沖擊的硬派動作風格在導演卡梅隆以後的影片中一直保持,並進一步強化。

《終 結者1I》中的動作場面是前作的升級加強版。除了變形金屬人的驚人“表演”外,《終結者II》還安排了小摩托車、大 摩托車和重型卡車三方的追逐槍戰,直升機與警車的空地 立體對抗,大規模的槍戰、爆炸等各種刺激性場面。

同時, 這些場面的合理搭配穿插,既滿足了觀眾的感官需要,又成 功地避免了堆砌和重複。

能夠看出,《終結者》系列成功的 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比例平衡的結構、較為深刻的主題、 形象鮮明的人物、驚心動魄的場面、精確的節奏控制,以及華麗的特技效果都是其成功的要素。


由此可見,一部優秀的商業類型電影,一個成功的電影系列並非如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和膚淺。這也是《終結者》系列做為商業片卻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而剛剛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終結者6》)做為這一延續了35年的經典終章,做為施瓦辛格的T-800和莎拉康納的最後一次《終結者》聚首,由於卡梅隆的監製,再一次重現了《終結者1/2》的故事技巧與變奏藝術。

在這裡我唯一能劇透的是,它依然是四幕式敘事結構,它依然有著豐富的情感內涵,它依然緊張刺激,所有之前《終結者》中完美體現的要素都將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

但,這次的離別,T-800將不會再回來。。。

《終結者》謝幕,淚別T-800!35年的不朽華章更是絕美的藝術經典

(僅以此文紀念《終結者》的35年,致敬詹姆斯·卡梅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