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永:中國道路相對於西方道路,具有這些獨有元素

詳情請看北京日報客戶端學習頻道:

中國道路是當代中國開闢出來的具有原創性的道路,是一條與西方道路起點不同、路程不同的獨特道路。評價中國道路好不好,堅決不能把本身就有缺陷的西方道路作為評判標準。反而應該在與西方道路的比較中,更好認識到中國道路內含的智慧,看到中國道路相對於西方道路所獨有的元素。

首先應看到的是,西方道路不是和平發展之路,它所取得的成就,不是靠自食其力取得的,而是依靠“外圍”或“邊緣”國家完成的。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其成就都建立在對其他國家的掠奪性積累上。

中國道路則是和平發展之路,蘊含的是獨立自主精神,可以說,中國發展依靠自身力量,中國崛起依靠自身智慧,中國進步依靠自身文明,走向世界舞臺所追求的也是合作共贏。

西方道路內在地是唯我獨尊的傲慢思維,認定現代文明之路只有一條,就是自己所走的路,而其他道路都是落後的乃至野蠻的,都是行不通的或將被歷史淘汰的路。中國道路推崇的是華山並非一條道,條條大道通羅馬,不把某一套理論或他人成功經驗看作金科玉律,不把自己走的路看作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認定各個國家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文明之路,適合自己國家國情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

陳培永:中國道路相對於西方道路,具有這些獨有元素

西方道路缺少包容他者、兼容幷蓄的精神氣質,習慣於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很少學習其他國家經驗來融入自己國家發展道路中。中國道路強調開放包容、相互借鑑,不僅吸納發達國家的技術、管理、制度,也注重吸納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走自己的路,學別人先進的東西,大膽借鑑和吸收。這正是中國道路所強調的方面,它絕不是隻強調中國特色,從這條路開闢的時候一直到今天,它一直是在學習他國、提升自己中進步的。

西方道路經常採取對內對外兩個標準,將“平等”掛在嘴邊到處宣揚,卻在各種重要場合堅持本國優先原則;給別國“安利”自由市場、經濟自由,自己卻不斷強化政府幹預;自己國家本來矛盾重重,卻總想化身超級戰士以“民主”的名義出兵別國“拯救”世界;滿口講國際事務的程序正義,自己卻總是打破程序,先發制人。中國道路則強調文明多樣,不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更不制定標準讓別人遵守而自己卻不遵守。

西方道路強調的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受資本邏輯的支配,在全球事務中主張最多的就是利益以及建立在某些共同利益上的共同體。中國道路突出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維,不是僅僅建立在基於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共同體,而且還從人類社會共同命運的角度去構建國際關係……

我們比較中西方道路,強調中國道路的獨特價值,並不意味著否定西方道路的意義和價值。對西方道路不能過高評價,只看到它的好,也不能過於貶低西方道路,更不能完全抹黑西方道路,將其簡單看作形式上和實質上的兩張皮,不去學習西方道路的精華之處。

比較中西方道路,也不意味著兩條道路的絕對對立,不能因為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認為和西方道路是完全割裂和不同的。中國道路從開始時就是立足中國、注重汲取西方發達國家文明而且非常注重借鑑西方道路的道路。

反倒是西方國家往往對中國道路長期持有輕蔑甚至鄙視的態度,我們應該明白的道理是,總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厲害、不用再去向其他人學習的人,實際上也就停止了自己的進步;那些總認識到自己不足、不斷地向其他人學習的人,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中國道路與西方道路存在著較大的互補性,中國道路從西方國家吸收借鑑了市場經濟、資本運營的經驗,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騰飛注入了活力,同樣,西方國家的發展也應該而且也開始逐漸從中國道路中汲取營養。中西方道路在交鋒過程中各自從彼此之處汲取能量,這才是可喜的局面。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