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縣簡介(2019年11月)

布拖縣簡介(2019年11月)

布拖又稱吉拉補特,地處大小涼山彝族聚居縣的腹心地帶,距州府西昌110公里,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有著 “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阿都高腔之鄉”“彝族口弦之鄉”“彝族銀飾之鄉”“彝族朵樂荷之鄉”的美稱。全縣幅員面積1685平方公里,境內最高的阿布澤魯山海拔3891米,最低的“三江”匯合口海拔535米,89%以上的地區在海拔2000米以上。轄30個鄉鎮、190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有彝、漢、藏、苗、回、布依、蒙古等13個民族,總人口21.58萬人,其中彝族佔97.2%,農業人口占90.5%。全縣糧食作物以洋芋、玉米、蕎麥、燕麥為主,兼有少量的水稻、小麥;特色農產品馬鈴薯、蕎子、燕麥等已獲無公害產品稱號,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境內流域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條,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在70萬千瓦以上;縣內礦產資源有鉛、鋅、鐵等14種;林木有松、杉、樺等10餘種,主要經濟林木有花椒、核桃、蠶桑等;國家一類野生保護動物有牛羚,二、三類保護動物有小熊貓、穿山甲、豹、林麝、大小靈貓、水獺等;名貴中藥材有附子、半夏、貝母、雪山一支篙、天麻、蟲草、黨參、何首烏等。

布拖縣簡介(2019年11月)


布拖縣是一個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四川省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重點地區,全縣有貧困村163個,其中深度貧困村122個,極度貧困村3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650戶79638人,貧困發生率為45.7%,遠高於省州平均水平。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全力以赴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累計退出貧困村86個,減貧脫貧7138戶3356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6.4%。

布拖縣簡介(2019年11月)


近年來,布拖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全力打造高原明珠、火把之鄉、康養之地、綠色布拖 “四張名片”。2018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22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億元,增長11.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41億元,增長77.31%;實現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6846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5元,分別增長8.02%、11.28%。


來源|布拖縣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