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因字數太多篇幅太長,把文章分成幾部分發表,前面發了叄篇《金燈寺——選址隱秘、佛寺恢宏,撲朔迷離的傳說讓人感覺神秘詭異》,《三訪金燈寺——環環險阻,種種蹊蹺,朝聖時難,別亦難》、《四訪金燈寺——暑假期間的旅遊旺季,這裡都要“修橋”“修路”?》謝謝朋友們關注點評。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上篇講到去宑底村的路修路,上高速去平順,走杏城,也修路,第四次金登行就這樣悲催告終。

六、 五訪金燈寺

清明時節,提前給祖先掃了墓,然後駕車踏春去。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這次的路線再次嘗試合澗鎮、花園村到金燈寺。

這次我們同行共三輛SUV,五家十人,算是一個小小的團隊了。10人中,除了我們倆人,其他人對古寺、古廟、古建及石窟之類的人文旅遊並無興趣,在我無數次的描述、鼓動和忽悠聲中,估計他們是看我的面子,不得已才勉強去的。畢竟我已經陪他們在山路上亂轉了2天,第三天怎麼也要照顧下我的情緒。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在花園村,我們專門向當地人打聽,去山上金燈寺的路通不通?一位老年婦女說通了,我們還不放心,又問了一個開三輪車的大爺,他也肯定的說路通了,而且山上面的路面都已鋪好了柏油。我們大喜過望,即刻前往。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這條路以前應是晉豫間的主要通衢大道,雖然開鑿建設年代不詳,但我在八達村看到路邊放置了許多巨大的石雕磙子。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每個石磙直徑都在兩米以上,厚度都在一米以上,這麼巨大的東西顯然是在沒有壓路機的時候,修路時用來碾實公路的,這麼巨大的石磙數量又這麼多,顯然是第一次開通這條公路時石匠專門雕出來的,真是佩服山區人民的巨大能量。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駛上這條路發現路面確實修整過,比較平坦,十幾年前走在這條路上的大坑小坑和大小石塊都已不見了蹤影,汽車可以30到40公里的速度行駛,只要你不心疼愛車。但車過之後揚起的塵土不是一般的大,幾乎是遮天蔽日,半天下不去。這次修路應當對山上的植被造成了不小的傷害,當年的綠隱蔽日,甚至神秘詭異都不復存在,遠看一覽無餘,近看黃土裸露,沒有大樹,沒有山花爛漫,沒有愜意的風景可供觀賞,但只要能順利到達金燈寺,那附近的美景一定能補償這一路的損失的。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到了三圪節坡村,這是從八達村一路上來,駛過30多公里的山路後遇到的唯一一個村莊,也意味著已經到達了山頂。前面一個大型施工車停在那,看來山下的人說山上已經鋪好了路是真的。但是走到跟前問題來了,施工車停在一個施工隊架設的鐵門框下,恰好就把路給堵了一大半,我們心中埋怨這是誰這麼不懂事兒,車停的這麼不是地方?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走到跟前一看才明白,不是停車的人不懂事兒,而是故意停在這擋路的。一位弄不清年齡,但判斷至少60歲以上的老農民蹲在路旁看熱鬧,一打聽才知道,施工隊修路到了某個節點上,瀝青一鋪就算完工,但甲方(應當是平順縣政府或杏城鎮政府)沒有按約定支付施工費,於是施工隊就以堵路來施壓。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活幹了,政府不給錢顯然不對,但這條路並非施工隊開鑿,而是早已有之,工程隊只是平整了一下,據說鋪了一小段路面,但我沒看到。這樣你就把路堵了,似乎有路霸之嫌,如果打黑除惡抓了你我不認為是冤案。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看施工車並未把路全部堵死,打算靠我高超的駕駛技術貿然闖關。一寸寸挪動,車的前半段、上半截都蹭過去了,下面的人告訴我,過不去。因為SUV下面有踏板,踏板寬於車身,車身勉強可過,而踏板卻被一邊水泥墩子,一邊剷車巨大的輪子卡死,無法通過,只好退了出來,但當地村民的麵包車都能輕而易舉地開過去。車停的真有水平,高檔一點的車都過不去,而麵包毫不費力,設想如果當地村民的車被阻,這臺施工車第二天就得被大卸八塊,強龍也不敢得罪地頭蛇,沒商量!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看熱鬧的老農發話了,想去還有其他的路,我能帶路,你們去不去?當然去,那就掏錢,多少錢?看著辦。就怕說看著辦,不說出來就是想多要,二十、三十的肯定脫口而出,不說就等於說了,至少一百。你想這大山之內不似平原,一共能有幾條路,退回去用不了幾公里一定就是去金燈寺的岔道,根本無需人帶路。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10人的隊伍中,有8人都是礙於我的面子,勉強來的,經這麼一折騰,朋友的老婆首先說不去,可以就地等你們去看,這怎麼可能,去金燈寺可不是十分鐘、八分鐘能回來的,至少要三四個小時,讓別人等,我做不出來。一起出行,相互包容,相互遷就是關鍵,只照顧自己的喜好,而不管別人的感受,這種自私自利沒有朋友,沒話說,再次放棄,打道回府,就不信這金燈寺此生再無緣法!

下次再來,一定事先齋戒沐浴,虔心敬佛,默誦《波羅蜜多心經》10遍,然後起程。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我想佛菩薩也不會老念舊賬,不讓我盡敬佛之心。幾年前我們一行四人去五臺山遊玩兒,三天中天天麗日藍天豔陽高照,等我們旅遊結束剛剛出了五臺山大門,一場瓢潑大雨不期而至,我們紛紛感謝佛祖的照顧保佑。沒出去幾公里,看到一輛黑色轎車滑到了山溝裡,顯然是剛才大雨路滑,造成了事故。

五訪金燈寺——眼睜睜看到它就在眼前,但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

五臺山

我藉著感謝佛祖菩薩照顧保佑的話題,突然想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我說,佛祖對我們的照顧,我們表示感謝,但對滑到溝裡那輛車的事兒,我要批評佛祖菩薩,看那輛車的走向,顯然是來拜佛的,可能車裡人有人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需要懲戒,一,不該在五臺山門前實施懲戒,因為他是來拜佛的,多少心存懺悔改過之意;其二,車內乘坐並非一人,不可能全都是打家劫舍的惡棍歹徒,不能一竿子打落一船人,不分青紅皂白……車內幾人聽得目瞪口呆,你連佛祖都敢批評?是的,佛祖教人一心向善,不是讓人都成馬屁精,給佛祖提意見,才是真正的“善莫大焉”!結果你猜怎麼樣?佛祖從善如流,栽倒山溝裡的車上無一人重傷,都能自己從車裡爬出來……

看吧,這金燈寺我還來定了,這次鎩羽而歸,下次我還要再勇闖金燈寺……

文圖 李苒

以下是獲得青雲計劃獎文章,請各位朋友關注,閱讀,點評

1

2

3

4

5

6

7

8

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