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街名的變遷

鄉建系列,民國掌故。歡迎點贊!敬請評論!!尤喜轉發!!!最好關注!!!!

北碚的街道,在以前,都極為狹窄零亂,房屋低矮,多為簡陋的穿鬥平房,而且樓房寥寥無幾,卻講究挑出長長的屋簷,更顯得街道混亂。場上濘泥,渣滓遍地,穢汙不堪。名字也都起得很質樸,比如:肉市街,魚市街。有個關廟,就叫關廟街,禹廟旁邊有個巷子,就叫禹廟巷。主要的商業地段,就叫正街。也有直觀的,比如九口缸,當然就是說有九口缸子。九口什麼缸子呢?這個回頭另說。

北碚街名的變遷

——1936年的北碚鄉地圖

1927年,盧作孚執掌峽防局後,積極著手對市街進行大規模的整修,撤除過街涼亭、當道土地廟,取締尿缸,鋸屋簷,市街加寬至1.6丈到2丈。1931年9月,盧作孚局長提議為北碚街道取出有意義點的名字,經徵集意見後,進行了如下改名:崗上大路取名為歇馬路,北新路改為縉雲路,正街改為文華路,黃山路直出起名天生路,橫街起名金剛路,會龍橋起上梯起名白雲路,峽局馬路改為清和路,關廟街改為金佛路,朝陽路改為和睦路,魚市路改為華鎣路,老碼頭起名溫泉路,新碼頭起名嘉陵路,接新碼頭一段起名人和路,肉市街改為均和路,民生路改為禪巖路。路名一改,立即由特務隊清點各道路住戶數量,設定門牌號數。然後在路口立定路牌,每戶貼上門牌。北碚,這才像個市鎮了!

因為戶數表明了街道的長度及繁華程度,所以記錄如下:共十九條路,縉雲路24號,禪巖路14號,文華路56號,清和路38號,金佛路48號,西山路89號,歇馬路46號,均和路31號,東山路37號,公園路21號,和睦路29號,華鎣路42號,嘉陵路16號,人和路25號,溫泉路11號,白雲路14號,學園路18號,金剛路7號,另有天生路,無號。

北碚街名的變遷

——三十年代初狹窄擁擠的北碚場

但這時的北碚,還是很侷促的。走出市場,就是溝渠縱橫,小小市場,幾乎每年都會因嘉陵江漲水而成為孤島。不遠就是馬鞍山、黃山堡和火焰山,亟需拓展。

峽防局組織職員和北碚鄉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1934年起,分段進行,歷時數年的填溝造市的工程開始了。簡單點說,就是愚公移山,把黃山堡的土挖來填溝。

細節另說,只說結果:填出了民眾馬路,青北公路的一段。

1939年8月,為提醒大家不忘國恥,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區署決定以抗戰為主題,全面修改道路名字,以抗戰人物和失陷城市命名街道,計有:公園路改為中正路,縉雲路改為漢口路,東山路改為蘆溝橋路,白雲路改為熱河路,和睦路改為廣州路,西山路改為吉林路,華鎣路改為武昌路,青北公路改為中山路,金佛路改為上海路,均和路改為南京路,黃山路改為廬山路,人和路改為天津路,學園路改為大連路,清和路改為遼寧路,文華路改為北平路,歇馬路改為黑龍江路。並製作木質門牌發放住戶,統一釘在門楣左邊,便於郵遞員投遞信函及外地來訪者會親訪友。

填溝形成街道,有中正路的一段,中山路大部,林森路大部。

北碚街名的變遷

從1938年起,另徵地334畝,建設新村居民住宅區。貫穿新村的4條街分別命名為梁任公路,王銘章路,郝夢麟路,蔡鍔路,以紀念先賢。

現在,中正路已改為朝陽路,林森路已改為解放路。新村四條路都被天生新村取代。

北碚街名的變遷

原設在關廟的三峽染織廠異地擴建,在廟嘴另一側,就是後來大明廠、絨布總廠所在,建了二廠,又因怕洪水淹沒,在1934年7月整體搬遷到了新址,就修了從廟嘴到新廠的路,稱為兵工路。北碚成為文化遷建區後,峽防局的後續——實驗區署,組織進行了馬鞍山隧洞挖掘,打通了北碚場和文星灣的道路,隧洞俗稱穿洞,兩邊都是遼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