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導讀:中國式家庭裡,永遠有一對不知疲倦的父母,年輕時生兒育女,中年幫著孩子成家立業,臨到晚年又得開始帶孫子。他們的一生好像從來沒有“暫停鍵”,為孩子奉獻一生,臨到老也難得片刻喘息,作為小輩,我想我們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別再拿親情“綁架”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可好?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01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家庭,父母為孩子累死累活,孩子從青年時期再到成家立業,幾乎都是在索取,尤其對於有兒子的家庭來說,孩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父母不光要幫其買房買車,還有可能要拿出半輩子的積蓄來充當彩禮錢。

最可嘆的是,他們原以為只要兒子成家立業,自己就能喘口氣,結果兒子剛結婚就生了孩子,“帶孫子”又成了他們晚年生活裡的首要任務。

帶孩子這件事,從來就不簡單,我身邊甚至出現過這樣的事例:婆婆有心絞痛,但兒子兒媳非逼著她帶孫子,結果沒出半年,婆婆身體就垮了。原以為看著兒子生兒育女會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可沒想到這卻成了自己晚年生活最大的“威脅”。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對於我們的父母輩來說,他們理想中的晚年生活,到底包不包括帶孩子這件事?

我之前也跟我媽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媽告訴我,帶孩子不是不行,而是得“量力而行”,我媽身體不是很好,而且患有高血壓,倘若一個人帶孩子,孩子要乖一點也還行,倘若孩子打小就愛磨人,隔三差五生病,光是那份操心就有她受的。

我也碰見過婆婆不幫忙帶孫子的家庭,不管兒子還是兒媳都對她沒個好臉色,覺得她太自私,好像只要老人不帶孫子,那一個家就沒法繼續向前推進,婆婆的付出與否,成了這個家成與敗的關鍵。

其實我婆婆也從沒幫我帶過一天孩子,甚至我生孩子都沒見到她人,一開始我為這事挺厭惡她,但後來自己也慢慢想通了,孩子終究是我們自己的,婆婆的任務,僅僅是把自己的孩子撫養成人。

就拿我婆婆來說,我丈夫兄弟姐妹五個,她跟公公光是把孩子養活大就已經足夠辛苦,年輕時太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她現在就想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壓根沒打算再看孫子,而丈夫也實在不忍心再讓她看孩子,索性再也不對她提要求,她想幹什麼就讓她幹什麼,頂多我多付出一下,自己的孩子指望別人,於情於理也有點說不過去。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02

其實之所以會寫這篇文,還是因為前幾天在後臺收到一位阿姨對我的私信,她正是因為帶孩子這件事,跟兒子兒媳有了矛盾,她覺得自己沒錯,可小輩壓根就不理解她。

孫阿姨今年有60歲了,兒媳剛剛生了孩子,眼看著月子就要坐出頭了,話裡話外都暗示自己月子坐完就想出去工作,可孫阿姨壓根沒看孩子的打算。

孫阿姨告訴我,兒子當初結婚,算是掏空了家裡的積蓄,先是買房的錢,兒子出了一半,自己跟丈夫拿存款幫忙出了剩下的,再就是給兒媳的彩禮錢,也是她出的,這兩筆錢數字都不小。孫阿姨當初也想過讓兒子只付個首付,剩下的讓兒子自己還月供,可兒子說那樣壓力太大,她便聽從了兒子的意見,幫忙付了全款。

孫阿姨原以為自己的這一切付出,兒子能看在眼裡,可兒子好像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孫阿姨一早就跟兒子暗示過,她實在沒精力帶孩子,因為老伴癱瘓在床,她還要照顧老伴,可兒子卻只會說自己壓力大,要是媳婦不出去工作,一個人養家餬口實在太辛苦。

其實孫阿姨跟老伴都有退休工資,那錢他倆根本用不完,兒子說的掙錢養家,無非就是養活他們一家三口。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兒子連自己的家都養活不了,還總想靠自己,孫阿姨是徹底失望了,她現在就想好好伺候老伴,然後輕輕鬆鬆地度過晚年生活,可兒子對她這一舉動表示很不理解,還一個勁說她自私,只顧著自己,孫阿姨對兒子坦言:我已經幫你成家立業,你就別再“霸佔”我的晚年生活了,就放過我,讓我好好享幾天清福吧!

但兒子卻跟兒媳一個鼻孔出氣,不斷給孫阿姨冷眼,孫阿姨一直問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要我說,遇上這種“啃老”的兒子,孫阿姨真的很不幸,如果兒子真的懂事孝順,怎麼會強迫孫阿姨繼續為自己付出?

像孫阿姨兒子這種人,現實生活裡不少,他們不把父母的最後一絲精力榨乾就不肯罷休,這種人,總是習慣拿親情做道德綁架的工具,說白了就是自私,因為害怕承擔生活的苦,所以總想讓老人幫忙分擔壓力,遇見這樣的兒子,一輩子都別想有“自由身”。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03

要說父母到底應不應該幫兒女帶孩子,其實站在老人的立場,他們確實很喜歡孫子不假,但倘若把照料孩子的任務完全交到他們手上,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欣然接受。

父母頂多是幫忙照料我們的孩子,而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還是得由我們自己來,一來隔輩教育確實不好,二來父母倘若真的老了,就再也沒有精力去多操一份心。

其實在我問我媽,眼下而言,什麼樣的晚年生活才能讓你感受到幸福時,我媽是這樣對我說的:

“閒暇時候跟朋友逛逛街,跳跳舞,身體好的話就出去工作,而且過了六十歲的人,真的很需要鍛鍊身體,相比起帶孫子,還是身體健康最重要。”

我媽說的話不假,你臨到老的時候,生過幾場病,動過幾次手術,你就真的會把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

為什麼有些年輕人總說老人自私,其實並不是他們自私,而是他們一直以來對你他好了,所以當他們偶爾為自己考慮的時候,你便覺得難以接受。

60歲老人對兒子直言:已為你奉獻一生,晚年就請“放過”我吧

我還問我媽,難道帶孫子帶給你的幸福感,還比不上跟朋友聚會的開心嗎?

我媽說是的,她說到了她這個年齡,更喜歡有自己的小圈子,也喜歡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而每回我帶孩子去我家,我媽壓根抽不出時間再去幹別的事,她也會累,也會心煩。

其實以前我壓根都沒意識到這一點,我只覺得她到老都應該為我們付出,當我真正懂得她的訴求之後,我再也沒讓她幫我帶過孩子,我想給她一個自由的晚年生活。

說到底,媽媽不僅僅是我們的,她更是自己的,她有權利支配自己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譴責她的不是。

年輕的時候,父母早已為我們付出一切,臨到老,就“放過”他們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