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可以這麼說,一個逗哏相聲演員之所以能夠出名,除了他本人的本事能耐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還要有一個好捧哏。

郭德綱有于謙,岳雲鵬有孫越,當初姜昆有李文華,侯寶林有郭啟儒。而就在德雲社,張鶴倫之所以能夠成為後起之秀,也能擁有很多粉絲,與他出其不意的另類表演風格有關,也與和他形成形象和風格對比的搭檔郎鶴焱有關。在德雲社眾多捧哏演員中,郎鶴焱的捧哏水平絕對屬於中上等水平。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郎鶴焱和張鶴倫配合默契

一對相聲演員站在臺上表演,一般來說逗哏演員可以表現得誇張一些,外放一些,而捧哏演員就要相對持重一些,內化一些。說對口相聲為什麼需要一個捧哏?很大程度上他代表觀眾視角,代替觀眾對逗哏演員進行質疑,進行發問,進行阻攔,他的作用是強化一種思維定式,進而讓逗哏抖包袱兒更加出其不意,放大包袱兒的效果。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從這個角度說,張鶴倫和郎鶴焱是非常合適的搭檔。張鶴倫在臺上很容易說著說著飛起來,這個人的狀態是非常燃的,而郎鶴焱在旁邊總是那麼低調隨和,同時充滿正能量,時不時就要把郎鶴焱往回拉,這一來一往就很容易產生笑料。

郎鶴焱捧哏張弛有度

現在很多年輕相聲演員喜歡錶演兩個人都要顯現出來的子母哏相聲,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恨不得要打起來,比如董建春和李丁就經常說這樣的段子,與張雲雷搭檔時楊九郎也經常搶戲。不是說捧哏這裡不能出包袱兒,但那些包袱兒要恰到好處而不能硬來,否則就很容易失去平衡。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郎鶴焱在這個方面把握得非常好,既不撒湯漏水,又不能讓觀眾完全忽視捧哏的存在,這種度的掌握是需要時間和技巧的。

與張鶴倫合作已有八九年時間,兩人現在的配合已經相當默契,這種狀態也是多年磨合才達到的。合作早期張鶴倫作為東北人臺詞語速非常快,包袱兒也非常密集,這就需要郎鶴焱快速做出反應。對此郎鶴焱說過,捧哏要抓住逗哏任何一個包袱兒,如果不專注來不及反應,那就非常可惜。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郎鶴焱注重日常積累

其實2008年郎鶴焱考進德雲社最早定位的是九字科,後來經過進一步選拔“升艙”進入鶴字科,如今他也已經成為鶴字科演員的小中流砥柱。

在德雲社的演員當中,郎鶴焱文化水平比較高,是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戲畢業的。平時看書很多,看得最多的是歷史題材和人物傳記。郎鶴焱注意到,捧哏切忌總是重複逗哏說的話,就像過去很多傳統相聲那樣,基本聽不到捧哏說什麼臺詞,就在旁邊簡單幫腔。因此,這對捧哏的詞彙量是很大的考驗,所以演員平時要多積累,看書是最重要的途徑。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演員總是有自己心中的榜眼的,郎鶴焱最欣賞的捧哏演員有三位,白全福、郭啟儒和于謙,他認為這三個人捧哏的尺寸都拿捏得很非常好。

臺上的郎鶴焱不是永遠“低聲下氣”,很多時候在張鶴倫的“擠兌”下,他還能表現出悶騷可愛的一面,往往能迎來觀眾的笑聲和掌聲。演員到臺上是需要放開自己的,只要是節目需要,很多時候就要做出一些突破,即使你不是這樣性格的人。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岳雲鵬就是這樣,平時在臺下沒有什麼話,表情也沒有那麼豐富,但一到臺上進入人物,成為相聲演員岳雲鵬,賤萌可愛的一面就要充分顯現。

用十年的成就證明自己

隨著技藝的逐漸成熟,張鶴倫、郎鶴焱這一兩年也開始舉辦相聲專場,儘管進行表演的不是特別大的城市,但對他們兩人來說這已經是莫大的一種肯定。

張雲雷比張鶴倫火,但楊九郎捧哏的功力,不如張鶴倫的捧哏郎鶴焱

郎鶴焱當年進德雲社時已經27歲,而且也已結婚生子,重新換一種職業對他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如今十年過去,郎鶴焱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當年自己做出的抉擇沒有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