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帶你看看百年前的河南:名勝古蹟眾多,圖十是北宋皇陵


河南作為中華民族與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有著很悠久的歷史。許多朝代的都城都建在河南,因此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蹟。下面這組老照片將帶領大家看看一百多年前河南的樣貌。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歸德府,於1907年7月9日拍攝。街道顯得十分破舊,店鋪的中間通過泥路連接,而不是電視中呈現的石板路。商丘是歷史上文化名城之一,商朝的開國皇帝成湯就定都在此地。

這張照片於1907年7月24日拍攝,內容是河南府城門。洛陽是國家下達的第一批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城。在很長一段時間,洛陽有著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底蘊,其中十多個朝代建都於此,時間長達1500年,因此被譽為“千古帝都”。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清朝末年的龍門石窟。它起初建造於孝文帝時代,之後的400餘年也在陸續建造,最後鑄就成令人震撼的奇觀景象,這都是中國文化的瑰寶。石窟在歷史上遭受過嚴重的破壞,其中不只是來自封建統治者,還有長達千年的文物挖鑿盜取,其中民國最為嚴重。現在很多佛像並不完整,很是可惜。


這張照片於1907年7月24日拍攝,內容是靈寶縣城牆。靈它處於河南、山西、陝西的交界處,境內的函谷關是古時候連接洛陽、長安、京都的重要樞紐,自古都是眾多國家爭奪的地區。照片中水塘旁邊一群婦女在洗衣服,城牆破舊有裂縫,多出坍塌,就如同當時的清朝,即將要消亡。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1907年的二曾祠。它的地理位置位於開封府祥符縣,是為了紀念曾國潘、曾國荃所建造的。在清朝末期,曾國潘提拔了許多朝廷重要官員,建造這個祠堂的人就是當時受恩的官員。二祠堂規模浩大,亭臺樓閣十分壯觀,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遭到嚴重損壞,現如今已經消失。現在的開封圖書館建於此地。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7年7月14日,內容是開封府猶太人的石碑。據說在北宋,一群猶太人來到這裡生活,世世代代的繁衍。傳言說在清代時期,還保存下來許多猶太人的生活習慣,甚至還會說猶太人的語言,不過現如今已經沒有人能會說了,基本被漢族人同化了。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清朝末期河南的大相國寺。它曾是信陵君的邸府,起初的名字是建國寺。後來由於戰爭被毀,於唐代重新建造,仍然用原先的名字。後唐睿宗為紀念他即位稱帝,便把建國寺賜名為大相國寺,並且親自寫了牌匾贈予大相國寺。小說中正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地點。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清朝末期河南的少林寺。在許多武俠小說和電影中少林寺充滿了神奇色彩,如今有眾多的遊客前去參觀。實際上,如今的少林寺都是重新修建的。1928年,樊鍾秀佔據少林寺作為司令部,與馮玉祥作戰,最終以失敗告終。馮玉祥的部下為報復少林寺,將其全部燒燬,無數寶物被燒燬,真是可惜。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清朝末期河南地區燒紙錢的場景。照片中正處於冬天,應該是過年前人們去上墳。燒紙錢在中國已經流傳甚久,人們認為燒紙錢是為了讓死去的親人在陰間有錢花,這個習俗至今仍然被延續。


這張照片呈現的是清朝末期北宋的皇陵。在那裡埋藏著七個皇帝和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父親,除此之外還有近千座皇族宗室、大臣的墳墓。不過皇陵的許多寶物都被盜取,許多地面的石像的頭被砍去。現在許多石像還散落在田間,保護得十分不周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