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奇葩说》第六季回归后,新一期的辩题就像一记重弹击中了年轻人的心。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为什么?

因为它赤裸裸地道出了广大年轻人整天哭着喊着的一个字:“穷”

当然,如果“我们”包括了马爸爸或思聪这种人的话,请自动忽略。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流下贫穷的苦涩泪水

但是,当代年轻人虽然穷,也要穷得响叮当、叮当响,穷出个动静来。

所以他们要追求精致。

好看色号的口红,两百,买!

喜欢的爱豆开演唱会,两千,去!

限量版的鞋子,三千,花!

手机出了新款,九千,分期付个款,换!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再看一眼手机余额,交个房租水电费,自觉去楼下超市买了两桶泡面。

“年纪轻”是身份,“穷”是现状,“精致”是追求的生活。

那么,年纪轻轻“精致穷”,错了吗?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在固有观念中,有钱的可以追求精致的生活,因为拥有资本;也可以不走寻常路活得简单,因为个性低调。

但他们有得选,因为他们在食物链的上端,占据着资本话语权;而没钱的则会迫于现实活得粗糙,这些都听起来理所当然。

但当“精致”和“穷”两个极不协调的词碰在一起,化学反应就来了。

它们能共存吗?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或许,我们应该先重新定义一下“精致”这个词。

毕竟“穷”没什么好定义的,穷就是穷。

在正方辩手詹青云看来,当代年轻人追求的所谓“精致”是被商家所诱导的、被时代挟持着的“精致”。

在精致生活指南下,年轻人买了Kindle,最后用作盖泡面;

买了瑜伽垫,也只是躺着玩手机;

买了网红跑鞋,放在鞋柜最上面一层落了灰……

这种精致,是无用的,是堆砌的虚假表面。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但反方许吉如的观点则是——

追求“精致”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本身没有错。

东施效颦,在他人看来更丑了,但她拥有了变美的意识,效颦只是她失败的第一课。

而也只有亲身去经历了,觉得不合适才会开始反思。

这是追求本身带来的动力。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

生活是坨屎,但要努力把它变成巧克力味的。

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生活才得以下咽,还有咽完一口接着咽下一口的勇气。

说到底,是否应该“精致穷”,取决于每个人对“精致”的定义。

有人热爱摄影,为了更好的质感,节衣缩食买镜头;

有人虚荣跟风,为了拍照炫耀,也节衣缩食买镜头。

前者自然无可厚非,后者却也无需过多指责。

“我很穷,但我要精致”,当代年轻人做错了吗?

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去衡量这样做值不值得,选择就做出来了。

为热爱买单或为虚荣心买单,共同点在于买单的人都是自己。

既然生活是自己的,应不应该,自然也就没有标准答案。

当然,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希望大家早日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