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女子出生三天被抱养,全家轮流用一碗水洗脸,38岁现在怎么样


甘肃会宁属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4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是这里的几百年来的常态。今年38岁的魏淑琴就出生在甘肃的“干旱村”会宁县翟所乡张岔村东湾社,小时候全村人吃一口山眼泉的水,白天村里的人都围着山眼泉抢泉水,抢不上的只好等到晚上再去挑,挑一趟水走着去就得一个小时。

魏淑琴为我们讲述她的故事:“我是4个孩子的妈妈,从来到人世间就经历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在我出生第3天就被抱养,成为家里的独生女。15岁我初中毕业去砖瓦厂打工,月工资不足200元,把攒下的钱捎回去让父亲修建水窖。为的是再不让她俩常年去沟里挑水。缺水是她儿时难以磨灭的记忆,全家人只能用一小碗水轮流洗脸。”

三年打工生涯结束回家,村子里人频繁上门提亲,都一一遭她拒绝,她要找一个来家里和她一起生活,将来赡养父母亲的人。“21岁那年,我和邻乡的农民殷鹏琦结婚,他入赘成为我家的人,组成一个幸福特殊的家庭。”说到这里魏淑琴低下了头。


魏淑琴的老公殷鹏琦,长期在建筑工地打工。2006年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一次意外事故中,造成右腿受伤行动不变,不能从事重体力活。2019年4月,经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定西分院再次检查确诊,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面对疾病他还不敢休息养病,只能外出找力所能及的活干,补贴点费用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为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回家几天,孩子见了爸爸总是感觉很“陌生”。”

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儿子魏宏宇出生,根据当地入赘的规矩,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跟着妈妈的姓。2006年大儿女殷荷出生、2008年小女儿魏鑫出生、2010年小儿子殷茂城出生。8年时间,魏淑琴生了4个孩子,除大儿子生在村子外,另外两个姑娘和一个儿子都是在太平镇出生。魏淑琴铿锵有力的说:“为了公平大儿子和小女儿随我姓,大姑娘和小儿子随我老公姓。

回想起这几十年和父母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魏淑琴会心一笑的说:“快乐开心,幸福满满,家里必定就我一个孩子。”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进入高年级读书,魏淑琴变得更加焦虑,大儿子下半年高中读书,每学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材料费等各类费用,她得5000元左右,一年就是10000元,这1万元对一个在乎年交200元水费的人来水,是一大困惑。魏淑琴简单的算了一笔账,一个孩子上完高中和大学每人每年最少按1万元计算,7年时间每个孩子就得7万元,4个孩子上万高中和大学,就得28万元。

初来乍到的魏淑琴,发现打工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三口,何谈供孩子上学。她自主决定在银行贷款五千元,街上租了一间仅有十几平的房子,到兰州批发了些童装,白天摆摊设点做生意,晚上就成了一家人的温馨之家。“13年一晃而过,这间简陋的屋子里,不知留下了我们一家六口人多少欢声笑语和不眠之夜。”魏淑琴哽咽着说。

上湾社有37户140多人,干旱少雨,山大沟深制约着这里的发展。2006年,魏淑琴为了实现望子成龙的心愿,带着年仅2岁多的儿子魏宏宇,“背井离乡”走出大山来到太平店镇,一边打工一边为儿子寻找上学的机会,家里留下患肺病的父亲和腿部残疾的母亲,成为村里的“留守老人”。提到村子的用水问题,魏治忠老人抢过话动情的说:“那些年缺水的时候我洗脸用碗洗,一碗水浇着能洗一家人。”


吃水对魏淑琴来说那是她一直难以抹去的记忆,小时候全村人吃一口山眼泉的水,白天村里的人都围着山眼泉抢那泉水,抢不上的只好等到晚上再去抬挑。挑一趟水走着去就得一个小时,那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

魏淑琴后悔莫及,埋怨自己上学时没有好好读书。现在正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要以自己引以为戒,一定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走出大山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十三年弹指一挥,如今4个孩子都长大懂事,最大的15岁,最小的9岁,这小小的出租屋就是他们课堂之外成长的温馨港湾。

“水窖里的水来源只有这两种途径,一种是天下雨时把屋檐和地面流淌的水放入水窖;另外一种是房东从卖水点购买,随后用三轮车拉倒水窖存放。平时我们做饭、洗衣服的时候再用水桶一桶一桶的吊上来,这样的蓄用水方式在我们会宁是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等待用时自来水,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魏淑琴强调。


每当提到二姑娘魏鑫,魏淑琴沉默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挂上了笑容,她说:“都是孩子我内心还是疼爱她,有什么好吃的我总是惦记着他,她不但是班里的三好学生还得过学校的学习进步奖。她有艺术天赋爱唱歌跳舞,她跳的风筝舞舞蹈比赛还获奖了,今年暑假多次要报名参加舞蹈学习班,因为没钱我没让她去。看起来我是在做生意,实际是举步艰难,生活都难以维持。”

“有人问我,你为了这4个孩子来回“漂泊”累不累,我说累呀,说不累那是绝对是假的,但现在累又有什么办法,每当面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我才发现要这么多孩子是思想守旧的表现。假如人家给孩子洗校服可能洗一两套,而我就要洗四套。”魏淑琴无奈的说。

13岁的大姑娘殷荷就读于太平中学七年级,11岁的二姑娘魏鑫就读于太平小学五年级,9岁的小儿子殷茂城就读于太平小学二年级。15岁的大儿子魏宏宇就读与太平中学九年级,今年以584.7分的成绩被会宁五中录取。对魏淑琴来说还是埋怨儿子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她的心愿希望儿子考600分以上,进入会宁一中这样的重点中学,才算没有辜负她含辛茹苦的培养。


上湾社距离太平店镇走公路是15公里的路程,山路崎岖但仅有5公里,每周六魏淑琴带孩子回家,周天又带着孩子回到镇上的出租屋。除下雨天之外,她都会和孩子选择走山路,山路回趟家只需一个半小时,公路走半天还不一定能到。魏淑琴说:“这十几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来回徘徊着从未停止,因为那村子必定是我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