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抓牢“牛鼻子”激發新活力

前三季度,全省共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超過70萬戶,同比增長19.79%,新登記註冊企業、新登記註冊個體工商戶都保持了20%以上的顯著增長,在新設立企業中,服務業企業佔比超過70%,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企業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把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保持住、提上去,是穩增長的關鍵所在。今年以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推進,我省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增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紅利不斷釋放,有力支撐了就業形勢穩定和經濟發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來自外部的風險挑戰驟然增多,國內經濟承壓前行,週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投資增速低迷。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紮實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抓牢市場主體這個“牛鼻子”,在推動項目儘快開工落地、精準幫扶企業上下功夫,保持經濟穩定運行。

抓牢市場主體,必須抓實抓牢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能增勢。我省仍面臨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不充分,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地區間均等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優、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短板”問題。一直以來我省投資增長慣性較強,隨著高質量發展訴求不斷提高,技改投資仍有望較快增長,因此,投資穩定增長的支撐因素依然較多。要針對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下降過快問題,突出補短板、強弱項、調結構,進一步擴大有效投入,發揮投資關鍵支撐作用,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增強項目意識,聚焦基礎設施、產業升級、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全力以赴謀項目、爭項目、上項目,通過項目吸引投資、聚集要素、積蓄後勁。要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和“三比一增”活動,搭建重大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及時跟蹤問效,確保項目落地見效。

抓牢市場主體,必須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近年通過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市場準入不斷放寬,審批許可事項大幅減少,市場監管效能和公正性提升,但仍存在不少制約市場作用充分發揮、困擾企業和群眾的問題。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靈丹妙藥”。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開展涉企事務智能化“不見面”審批,努力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繼續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健全清單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完善清單信息公開機制,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讓各類市場主體自由進入更多行業、領域、業務。要持續創優“四最”營商環境,不斷增強體制機制新優勢,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要素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

抓牢市場主體,必須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推動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近年來,我省持續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大力推廣“稅融通”業務、續貸過橋資金等創新業務。但由於成本、風險以及企業自身差異等原因,小微企業融資一直存在相當大的困難,這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愈加突出。面對壓力和挑戰,要發揮好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靈活運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工具,強化政策協調配合,為經濟平穩運行創造條件。要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金融需求,形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長效機制,推進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安徽日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