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掌權時, 為何努爾哈赤的軍隊就是打不進來?

程文順


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對於本問題我有一些個人看法和思考,在此寫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作為大明王朝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太監之一,魏忠賢可以說是臭名昭著,所做的壞事人盡皆知。但是諸位可能還不知道,在朝中作威作福,“天老大我老二”的魏忠賢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竟然也算是一個忠臣。

九千歲魏忠賢:明朝“閹黨第一人”,竟是這個團體的死敵?

在魏忠賢被天啟皇帝寵愛期間,魏忠賢憑藉著自己獨有的政治天賦開始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建立自己的“團隊”,最初這個團隊是幹什麼用的呢?對付東林黨。

在這裡先跟大家普及一個知識:自萬曆皇帝開始,在明朝的朝堂之上,有一個由江南士大夫為主所組成的官僚階級主義,他們修復宋朝楊時講學時的東林學院,有才華的文官在其中講學,以此拉攏了一批朝堂之上的文官形成一股勢力,即“東林黨”。東林黨的成員並沒有對明朝的政治起到好的作用,反而這批文臣一天到晚拉幫結派,每天為了爭吵而爭吵,反對一個人,就算是他所說的話是有益的,東林黨也要想方設法做與他相反的事,即便有害於國家社稷。而這些文官不僅不以此為恥,反而樂得其中,愈發的狂妄。

而得勢後的魏忠賢,並不被東林黨所喜歡,記仇的魏忠賢便在擁有實權後開始對東林黨成員進行大肆殺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使得很多在朝官員家破人亡。崇禎帝繼位之初便逼得魏忠賢自縊而死,隨後重用東林黨成員治國,雖然勵精圖治,想要力挽亡國於狂瀾,但其最終結果卻是被皇太極攻破帝都,明朝千百年的基業毀於一旦。

掌權太監魏忠賢:結黨營私不忘邊境安危,這個人設有點亂?

那麼為什麼在魏忠賢掌權霍亂朝政期間,皇太極的父親,“天之驕子”努爾哈赤終其一生竟沒有攻破明朝防線,在魏忠賢死後他的兒子竟一鼓作氣滅亡整個明朝?其主要原因還是在魏忠賢和東林黨身上。

魏忠賢掌權期間雖然壞事做絕,但其一生卻做對了三件事情,因此而保住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屹立不倒:

其一,加強對邊關少數民族的防範措施。雖然魏忠賢權傾朝野,作威作福,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所有都是大明王朝和皇帝給與自己的,想要讓現在的生活不被打破,唯有保住大明王朝的安定生存。所以在掌權期間,魏忠賢對於明王朝的強敵努爾哈赤極為重視,而對於阻擋努爾哈赤鐵騎的關寧防線更是每日一問,不僅對駐守關寧防線的將士薪酬高於明朝平均標準,更是重用了滿桂、毛文龍、袁崇煥等邊關名將,建立了關寧鐵防線,即便這些人中有很多是魏忠賢不喜歡甚至憎恨的將領。

其二,打壓東林黨,朝堂之言在於其一人。雖然以個人利益為主要目的而對東林黨趕盡殺絕,但魏忠賢此舉卻使得朝堂上的言論歸於一處,對於邊關的事務都有他一人決定,免去了言官互相爭論,遲遲不下決定的無用功,極大的提高了朝廷對於邊關事務的裁決效率。

其三,對以東林黨為背景的江南富商增加稅收。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魏忠賢曾主張加強對沿海富庶地區的地主們增加稅收,雖然此舉讓他自己賺的盆滿缽滿,但嚴格來說,從這些地主老財處搜刮而來的錢財極大地充實了明朝的國庫,將明朝晚期岌岌可危的財政拯救過來。不僅如此,對於國家財政的開銷,魏忠賢自始至終明確表示以邊境軍隊的需要為主,有求必應,故而保證了關寧防線的軍費始終不虧欠。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有點亂,印象中的魏忠賢是一個十惡不赦、霍亂朝政的大太監,為什麼在你這裡感覺還有點功臣的味道?並不是。魏忠賢是明朝歷史上危害國家安全的閹黨,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關注邊境安危說到底其實也是為了他自己的榮華富貴,畢竟誰也不知道後金那邊對於太監的待遇是怎麼樣的。所以為了他自己的權利和富貴著想,魏忠賢必須要先保證國家不被滅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看來魏忠賢是很明白的。

而正是由於魏忠賢時期朝廷對於關寧錦防線的特別關注和大力支持,再加上名將精兵許身報國的堅守,使得努爾哈赤窮其一生也未能推倒明朝這座搖搖欲墜的大廈。

言官治國誤天下:這些“東林們”腦子有點壞掉?

魏忠賢死後,崇禎帝重用東林黨治國,而這些言官上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對魏忠賢的所有政策予以推翻(前面說過,只要是東林黨不喜歡的,不管對錯,就要跟你對著幹)。對於魏忠賢大力支持的關寧防線,在東林黨上臺後不僅沒有了後勤保障,將士們一年不見軍費,更是在黨派之爭中將名將袁崇煥牽扯進來,慘遭殺害。邊境生存環境的惡劣再加上最後一位抗金名將的死直接導致了關寧錦防線的崩破,從此之後邊境再無一人可以壓制後金鐵騎的踐踏。

除此之外,以東林黨為後臺的江南富商們官商勾結,對農民徵收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導致整個明朝民不聊生,朱門酒肉,而朝堂之上的東林黨成員毫無危機意識,依然以黨派利益為主進行爭吵鬥爭,最終李自成兵臨城下,傳承百年的大明王朝滅亡。

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或者看法,歡迎評論出來我們一起討論。最後在這裡,祝各位看官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財源滾滾!


翻開塵封的歷史


魏忠賢不死,大明著實難滅!

魏忠賢的確是一個大奸宦,但又不得不說,沒有魏忠賢的大明,離死更進一步!



魏忠賢如何大奸大惡,但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勢,始終要維護好大明朝的利益才是王道。

一,因此魏忠賢不遺餘力的打壓東林黨文官集團!

東林黨除了打嘴仗,幫倒忙,其他可以說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因此,魏忠賢,二話不說,幹他!

二,強行對以東林黨為後臺的南方中上層士紳地主階級徵收賦稅!



大明後期,南方賦稅系統基本癱瘓。而南方賦稅作為主要稅收來源,導致整個大明財政入不敷出。既要保證邊關不破,又要鎮壓內部起義,再多的錢也不夠燒。

東林黨支持南方士紳地主階級不納稅以及搗亂中央納稅系統,因此魏忠賢又得拿東林黨開刀!瞌睡來了枕頭到,魏忠賢做夢都笑醒了。

因此,不管文官集團如何上躥下跳,邊關如何戰火連天,地方如何揭竿起義,魏忠賢都能不動如山。而他要做的就是穩住這將傾的大廈——大明。

三,不拘一格,無視陣營之分,提拔邊關將領,鎮守九邊!

魏忠賢對寧錦大捷中有功的滿桂,趙率教等人論功封賞!

魏忠賢不因為袁崇煥是自己人,而赦免袁崇煥的怕死避戰之罪,從而罷免了袁崇煥!

魏忠賢也不因毛文龍上書力保和他做對的東林黨人,從而收拾毛文龍。

四,沒有了,再有魏忠賢就不是奸宦了!開玩笑。

綜上所述,魏忠賢其實經營了一個比較穩固的大明,因此從外部基本難以攻進來。可惜的是魏忠賢死後,大明反倒被內部農民起義搞垮了!

記得幫娜迦點贊、收藏、評論、轉發(⊙o⊙)哦!


娜迦style


魏忠賢執政時,努爾哈赤的軍隊始終打不進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與一個人有關係,但這個人不是魏忠賢,而是毛文龍。在天啟二年的時候,毛文龍在偷襲後金的要塞丹東市後,便率軍撤退到朝鮮灣中的皮島上,隨後他以此為據點,招撫遼東的難民,組建軍隊。

因為毛文龍的崛起,讓後金在地理位置上陷入了一個四面圍困的局面。換句話說,當時的後金的根據地,處在大明帝國、蒙古、朝鮮王朝和毛文龍的四面包圍之中,這讓努爾哈赤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因為,後金不管往東南西北任何一個方向發展,只要他的軍事主力長時間的遠離自己的老巢,大明帝國、蒙古、朝鮮王朝和毛文龍這四個勢力,都可以趁機去騷擾他的老巢,從而讓努爾哈赤顧此失彼,不得不撤退回來。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它是建立在這四股勢力都擁有野戰實力的基礎上,但問題是,當時朝鮮王朝和大明帝國的軍隊,早已經喪失了野戰能力,努爾哈赤不去招惹他們倆,他們就已經是阿彌陀佛燒高香,又哪裡去敢主動招惹努爾哈赤呢?

同時,蒙古軍隊雖然沒有喪失野戰能力,但它早已被努爾哈赤揍得狼狽不堪,在這種背景下,他就算有心也無力。所以,很多時候雖然大家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但面對努爾哈赤的打擊,往往都不敢相互支援,只能眼睜睜看著盟友被打。

但是,毛文龍的崛起,改變了這一現狀。首先,毛文龍的軍隊是自己重新組建的,並不是明朝原先的那些腐敗軍隊,雖然他的野戰能力,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其次,毛文龍的根據地皮島,是在海上,而他又擁有一支海軍力量,反觀當時後金還沒有海軍力量,貿然出海等於送死,所以毛文龍根本不用擔心努爾哈赤的報復。



雖然說,以毛文龍的實力,和後金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如果努爾哈赤只有毛文龍這一個對手,他只要全力剿滅毛文龍,毛文龍恐怕很難有活路。但是,毛文龍的背後,還有大明帝國、朝鮮王朝和蒙古支持,他們雖然不敢明著支援毛文龍,但卻可以在背後不斷給他送人送錢送武器,這樣就算努爾哈赤擊敗毛文龍,毛文龍也可以很快滿血復活。

更關鍵是,因為毛文龍的存在,只要努爾哈赤率領軍事主力離開大本營後,毛文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殺入後金的老巢搞騷擾和打游擊,甚至截斷努爾哈赤大軍的後勤供給。這樣一來,努爾哈赤自然無法舉行大規模的遠征,只能時不時在邊境線上活動。

也正因為此,在努爾哈赤時代,還有皇太極早期,後金的對外擴張,一直處在一個死局之中,雖然他不斷狠揍大明帝國、蒙古和朝鮮王朝,但始終無法對他們進行大規模和長時間的遠征,更無力鞏固已經奪取來的城池,因為他們的後方一直受到毛文龍的威脅。

所以,從天啟二年底一直到天啟七年,也恰好是魏忠賢執政的這五年,因為毛文龍一直活躍在努爾哈赤的後方,所以他始終打不進來。但是,等到崇禎繼位後,他重用名將袁崇煥主持遼東,結果袁崇煥上來就將毛文龍給殺死。

雖然袁崇煥殺死毛文龍有著眾多合理的理由,但誰也不可以否則,因為毛文龍的被殺,他的部隊直接集體倒向後金,於是努爾哈赤終於從四面受困的局面中走了出來,隨後他開始放開手腳征服蒙古和朝鮮。而等到他征服完蒙古和朝鮮後,所謂的寧錦防線,就完全成為一個擺設。


我是趙帥鍋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自天啟元年(1621年)到崇禎一年(1627年)魏忠賢死亡,有六七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為什麼努爾哈赤的軍隊就是打不進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努爾哈赤的軍隊正在發展壯大,但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以於明軍抗衡。

努爾哈赤的部落最初為明朝守衛建州,後來他的父親被明軍錯殺,努爾哈赤申訴不得,才以十三副甲冑起兵,開始了統一了女真各部的征戰,建立了後金,成為後金大漢,年號天命。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在盛京誓師,宣佈對明朝的七大恨,親率2萬步騎兵進攻明朝。



這個時候,如果明朝應對得當,完全可以消滅努爾哈赤的軍隊。可是因為戰略失誤,十一萬軍隊戰敗,使明朝在遼東的軍事實力受到毀滅性打擊。

魏忠賢掌權時,正是努爾哈赤大軍瘋狂進攻的時期。天啟元年以後,努爾哈赤相繼攻陷遼西廣寧、錦州、大淩河等四十多個城堡,打敗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到1626年,寧遠之戰,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打傷,很快就死了。

客觀地說,這個時候,努爾哈赤軍隊還沒有絕對把握戰勝明朝軍隊。

天啟皇帝重用魏忠賢,是為了打擊東林黨人,也就是用宦官集團打擊文官勢力,加強了自己的統治。

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喜歡做木工,他對朝政沒興趣,所以就重用太監魏忠賢,任由其把持朝政,惑亂朝綱。魏忠賢壞事做盡,任人唯親,大力發展自己的黨羽,殘害忠良,貪汙受賄,權傾天下,被人稱為“九千歲”,各地紛紛為他建立生祠供奉,架空了皇權。當時很多人只知道有魏忠賢,不知道有皇帝。



但是,如果說朱由校就是昏聵無能,玩物喪志,也是不對的。即使皇權被魏忠賢架空,那也是朱由校自願的,但他並不傻,因為魏忠賢代表的就是他的利益,維護的就是皇權。而東林黨人並不是這樣。

當時,明朝黨爭非常嚴重,武官集團還好,沒有形成勢力,因為朱元璋最怕武官造反,採用“衛所制”,將武官勢力消滅在萌芽狀態。當時與朝廷爭利的就是東林黨人。

東林黨人都是迂腐的文人,同時也代表沿海工商業地主商人的利益。他們以君子和清流自居,勢力十分強大,是明朝黨爭的始作俑者。

這些人開口閉口是聖人之言,背地裡男盜女娼,欺壓百姓,逼良為娼,姦淫婦女,剋扣糧餉,與朝廷爭利。

朱由校重用魏忠賢的宦官集團,成功打壓了東林黨人,加強了自己的統治。



朱由校並不昏庸,舉一個例子。袁崇煥上了一個奏摺,準備築城困死努爾哈赤軍隊。朱由校在做木工活的同時,反問了他很多細節問題,比如如何防止女真圍點打援等,袁崇煥立刻啞口無言。朱由校淡淡地說:清談怎麼可能取勝?

可見,朱由校最討厭的就是東林黨人的誇誇其談。他重用魏忠賢,是因為魏忠賢可以代表他自己。

魏忠賢最大的功績是做對了兩件事情:一是向大地主和商人收取工商稅,二是加強對東部邊境的防禦。

魏忠賢是從底層爬上來的,他知道老百姓沒錢,所以專找有錢人弄錢,沒有增加老百姓的負擔。

明朝後期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由於天災,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國家稅收入不敷出。魏忠賢將目光放在全國最富庶的東南沿海地區,這時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大商人富得流油。

魏忠賢在江南地區設立了工商稅,向大商人、大資本家和大地主徵收工商稅、礦稅和海稅,從此國庫不愁,而且對災害地區的農民減免稅收,這樣不至於激起民憤。



另外,魏忠賢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他雖然殘酷打擊異己,卻對東部邊境的戰事非常重視,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努爾哈赤的軍隊雖然來勢洶洶,但魏忠賢大膽啟用了熊廷弼、袁崇煥等將軍,而且在軍費上大力支持。如果沒有魏忠賢大力增撥軍費,袁崇煥的關寧鐵騎不可能建立,取得寧遠大捷的紅衣大炮不可能購置,就不可能打敗努爾哈赤,最後讓他受傷至死。

如果崇禎皇帝繼續重用魏忠賢,明朝應該不會迅速滅亡。因為魏忠賢嚴重打擊了東林黨人的利益,在崇禎搬倒魏忠賢以後,東林黨人向崇禎建議,取消了工商稅,增加了農業稅,才逼得人民造反。李自成本是一個驛館郵卒,因為崇禎開源節流,取消驛館下崗才揭竿而起,最後成為崇禎的掘墓人。

如果沒有李自成攻打京城,吳三桂不會從寧遠撤出勤王,後來投降多爾袞,明朝也不會就此滅亡。

我是子龍威武煮酒談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子龍威武煮酒談史


民族英雄孫承宗

嘉靖四十二年偉大的軍事家孫承宗出生在河北高陽縣,開啟了功勳卓著的一生。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強大之後開始嚮明朝挑釁,遼東地區接連失陷,關鍵時候孫承宗來了。孫承宗建立了著名的關寧防線,一手培養了袁崇煥,提拔了祖大壽、滿桂、趙率教等優秀將領。努爾哈赤自此再也不能前進一步。在孫承宗壯烈殉國之後二十幾年皇太極也未能突破關寧防線。偉大民族英雄,卓越的戰略家、軍事家孫承宗。

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號稱木匠皇帝。沒怎麼讀過書卻偏偏做的一手好木工,懶卻不傻。雖縱容魏忠賢等閹黨,但也是為了打壓東林黨。但在國家危難面前還是沒有讓魏忠賢陷害孫承宗和袁崇煥等。

識時務

大概是吸取了土木堡之變的經驗,魏忠賢抱緊了明熹宗大腿,已經得到了權力和財富。朝廷危難對他而言沒有好處,魏忠賢沒有過度陷害邊關守衛將領。


快跑233


這個人妖九千歲,雖說是壞的一匹,但從某些角度上來說——他倒是對於大明有功,有效的阻止大明加快步入深淵的步伐,談不上飲鴆止渴,也絕非歪打正著

天啟年間,縱橫江湖身為武林盟主的魏忠賢,的確保持了明朝的穩定,防止因為黨爭造成的內耗,成功的給大明續了一波命

但是,他也絕非什麼善男信女,打黑槍、撈黑錢、玩陰謀權術,初衷也是為自己大權在握,並不是有什麼崇高的理想追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天啟年間的大明朝,可以說上下鐵板一塊——閹黨一統天下,不是壞事

魏忠賢掌權前後,各黨派之間鬥爭不斷,東林黨雖然處於霸主地位,但仍然不能實現一統江湖,這就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穩定,畢竟各派系之間的互相鬥爭,從中央到地方都是互相制衡,互相掣肘的,根本沒法集中力量辦大事

但是九千歲不一樣,在他的淫威之下,普天之下皆閹黨,大家都跟著九千歲幹,也就不存在派系鬥爭,辦個事兒也利索的多,無非就是錢嘛!作為武林盟主,魏忠賢控制著所有部門,一切都是他說了算,對內對外也都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明朝流行以文制武,和平時期倒也無所謂,一旦出現戰亂,這就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如果二人所屬派系不同,自然要影響到前線的作戰效果,甚至會影響到戰事的成敗。薩爾滸之戰咋輸的,名將尚存且能力很強,奈何卻被楊鎬這樣的白痴統帥,最終全軍覆沒被人逐個擊破。而楊鎬之所以能成為三軍統帥,是因為朝中關係,派系的支持,為了給他混個軍功。說起來也是讓人唏噓不已,為了黨派的利益,國家利益竟然也可以拋諸腦後,也真的是悲哀

反觀天啟年間,一切都是老魏說了算,在外打仗不用怕什麼有人搗鬼,給老魏送夠了錢,修明白生祠就行了!安安心心守你的邊關,一切有九千歲撐腰

努爾哈赤雖然已成氣候,奈何遇到了人生的剋星——孫承宗師徒

要說,其實大明朝也沒有那麼鐵板一塊,邊關守將也好,監軍也好,掌握大權的也都是閹黨的人,這些人不說是沒有啥能力吧,縮在城裡自保還馬馬虎虎,帶兵打仗攻城略地就不行了,所以努爾哈赤也是瞅準了這個機會,準備給大明朝來一發


可以說,最初努爾哈赤是嚐到了甜頭,眼見大明朝的這些人沒有一個能打的,他有些得寸進尺,準備玩波大的,到關內旅旅遊,可惜就碰上了他一生中的夢魘——袁崇煥

起身微寒的袁書生,靠著老師孫承宗的指導,一路走來成長為一個堅毅果敢的人,也正是他的橫空出世,保住了大明王朝的邊關,守住了國門。面對氣勢洶洶的後金騎兵,他沒有像閹黨一樣撤離至山海關固守,而是在寧遠這座殘破的小城築起了防線,最終憑藉著自己對於軍事的理解和運用,他成功抵禦了後金猛烈的攻勢,並擊傷了努爾哈赤(據記載,他很有可能用紅夷大炮打中了努爾哈赤,並導致其半年後身亡)

正是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戰鬥,保住了大明的邊關防線,並在此基礎上修建了清朝直至入關都未能突破的寧錦防線!可以說,沒有孫承宗和袁崇煥的力挽狂瀾,或許努爾哈赤早已率兵入關,至於那時候大明會不會被打的七零八落,還真的不好說!

話題回來了,跟魏忠賢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有的!他負責邀功收錢嘛,然後繼續讓袁崇煥接著幹,好給他創造更多的受益。雖然聽起來很荒唐,但對國家來說,反倒不是什麼壞事!

小亂雖然常有,但是大方向不會錯——權傾天下的好處,就在這兒

有人說,袁崇煥很有實力,也證明了自己,無論放在啥時候都能接著幹,魏忠賢不過是撿漏了而已。問題是,真的如此嗎?且不說袁崇煥無根無派,就是他在朝中有大樹撐腰,也保不齊會出什麼簍子。要知道,黨爭不斷的明朝,言官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彈劾(軟刀子殺人),如果你沒什麼根基,分分鐘向皇帝告你的黑狀,本來是作戰有功,弄不好到最後就成了什麼結黨營私、結交近臣,圖謀不軌了!皇帝萬一信了,撤職還算是好的,拉出去砍了的,真是比比皆是

而如果他原本就有根基,那更容易招風了,政治對手肯定想搞倒搞臭你,如果根基深厚還好點,萬一不夠深厚,份額分鐘成為政治犧牲品。這就是政治,很殘酷很無情,願意為國家社稷著想的人不少,但是為了自己利益的人也挺多的

但是到了魏忠賢這兒就不一樣了,老魏什麼人,閹黨一把手!朝中上上下下都是閹黨的人,只要老大聽挺你,放心大膽的幹就得了,耍黑槍什麼的,不存在!要麼說後來袁崇煥被崇禎論罪的時候,就有人拿出他的黑料(給魏忠賢修生祠),以此來攻擊他。說句難聽的話,那時候誰不給老魏修生祠呢,袁崇煥這麼做且不說是為了個人發展了,就說他在邊關待的那些年,對於明朝的貢獻,修個生祠又怎麼了?

所以說,天啟年間社會動盪是不假,但不至於亂!況且魏忠賢這個人,還是很有數兒的,他搜刮錢財的對象和打壓的階層集中體現在官商士紳,對於貧苦百姓倒是從不坑害,估計是覺得老百姓也沒啥大油水撈,出發點我們暫且不管,至少結果是好的

有個說法,叫做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雖說有失公允,但卻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個魏忠賢指的並非是魏忠賢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一種現象

黨爭不斷的明朝,在中後期尤為明顯,到了崇禎一朝更是變本加厲,可以說黨爭的不斷惡化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而魏忠賢所代表的,是權力勢力高度集中,綜合了臣權、宦權、皇權的一種體現。

中央集權制度的好處,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兒,倒不說魏忠賢能幹大事兒,但是在他被幹掉後,崇禎並沒有完成有效整合,最終,他在一步步的錯誤中,徹底丟掉了大明王朝!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魏忠賢明朝著名的一個大太監。拋開各種史料來談論他,魏忠賢絕對是個大智苦愚之人。但是在那個年代又有誰知道呢?

崇禎皇帝的哥哥明熹宗就是一個明白人。在臨終告訴崇禎皇帝魏忠賢就是個人才,可以託付大事,但是崇禎就是不聽一上臺就把他給殺了。明朝不久也就亡了。



閹黨沒有自己的理想,是依附於皇帝的,他們必須保住眼前的這位皇帝的江山,自己也就生存著,保不住就與皇帝同死,所以,魏忠賢絞盡腦汁幫皇帝,沒有個人野心,最多貪財享受。東林黨或者文人則不同,他們要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要向皇帝輸出自己的理念,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高明,他們要出名,要留芳百世。於是,他們往往是不願採納別人合理化建議的,總是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以示高人一籌。文人相輕也是有道理的。

而認為魏忠賢掌權時,努爾哈赤打不進來的地方主要就是加強對邊關少數民族的防範,重用袁崇煥等邊關名將,建立邊防線以抵禦努爾哈赤。因為太監權力來自皇權,所以他自己就要拼命維護皇權,而對於東林黨人換政權對他們這樣的士大夫階級影響不大,因為社會影響力,生產資料的擁有上他們都是占主導地位。

對東南沿海富裕地區徵收工商稅,雖然這樣他自己也撈了很大一筆,但是這個可以彌補以前萬曆三大徵造成的國庫空虛,保證了邊關後勤以及政府的財政運營。而後來他死後被重用的東林黨人多為江南士大夫家族出身,很多還是當地的豪族,所以為了自己利益,就取消了工商稅,然後加重農民賦稅,精簡人員,取消驛站制度,正好遇上連年大旱。而且他們內部的黨爭把抗金名將袁崇煥等人給牽扯了進去,最終導致袁崇煥被殺害。

這樣他們既沒有保證邊關的後勤,也沒有駐守邊關的良將,還加劇了階級對立和社會矛盾。於是農民起義不斷,在旱災嚴重的陝西地區,李自成的起義隊伍迅速壯大,最終攻入北京,明朝滅亡。


獨秀文苑


魏忠賢這人壞肯定是錯不了,但是沒有魏忠賢,明朝在天啟年間局勢早就崩壞。由於天啟是東林黨一手扶上皇位的很是信任東黨,天啟並不是一開始就做木匠,剛始還是很勤政的,直到發現東林黨不受控制且只會結黨營私,才扶持魏忠賢開始打壓東林黨。

魏忠賢主政期間,至少沒有向農民加稅,沒有少邊軍的糧響,花巨資修建寧錦防線,還積極的應對天災,明朝的經濟從萬曆三大徵後每況愈下,萬曆後期實際上早已破產,但魏忠賢的錢從那裡來?有點像現代收富人的稅來補貼窮人的意意,可能在當時並魏忠賢沒有這個意識。

小冰河天氣是從萬曆開始的,並非崇禎時期,說主要因為天災才導致農民起義並能不認同。毛文龍皮島經營東江鎮魏忠賢也是大力支持的,從不少糧響補給,但是到了崇禎朝基本上都層層剋扣。說這麼多並不是給魏忠賢洗白,只能說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魏忠賢選的大方向還是正確的,雖然並不能掩蓋做的壞事。

九千歲這個稱呼,並非皇帝或是魏忠賢自己封的,給魏忠賢修廟在官員當中可能是奉承的意思,但是在民間卻還有大量農民百姓也為魏忠賢修廟,這就值得考究了。邊軍出身的張獻忠和快遞員出身的李自成,從他們的出身就可看到本身就是站在明朝這一邊的,還有皇權至上的古代不要懷疑老百姓的忍受能力,但凡有碗飯吃誰會造反?假設邊軍糧響充足張獻忠是否還會範事被開革?驛站如果不載撤李自用是否會從寇?還最先載下來的幾十萬快遞員?邊軍和快遞員都是農民軍的骨幹。還有就是魏忠賢用人這一塊,孫承宗,趙南星,袁立可等都是和魏忠賢對立的,但是在大事面前還是能不計前嫌的予以起用!那麼崇禎朝了呢?毛文龍、盧像升、孫傳庭、徐光啟、陳新甲、洪承疇、周吉遇、秦良玉、秦祥林、滿桂、趙率教、曹變蛟、曹文昭等這些人又都是什麼下場?

歷史事實就是這樣 ,一個幹木匠的皇帝國家還是好好的,但是換了一個勤政的皇帝反而把國家給弄沒了,不要說是因為天災和瘟疫,北方雖然受災但還不至於餓死,南方基本上風調雨順,甚至還有洪災,再加上明未糧倉湖廣熟則天下足,造成大規模瘟疫的原因還是因為大量的百姓餓死戰死無人收埋而造成的。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巢響練響把稅都收到十八代之後,怎麼會有大批百姓造反?邊軍在崇禎朝鬧響的更加不用說,已經到了直接加入造反大軍的行列了。

魏忠賢這人我也不喜歡,不喜歡但並不能否認他做過的事!黨派鬥爭確實給國家帶來了傷害,加重了矛盾的對立,尤其是太監沒有後代喜歡貪錢戀權這個毛病,但是要知道努爾哈赤的後金以及皇太極建立的清朝爭權奪利比之明朝更加的血腥殘酷!但是清朝無論怎麼爭怎麼奪,大方向始終保持不變,魏忠賢同樣是這個道理,權要奪錢要貪,但是事還是要做,殺的人欺負的人要麼官員要麼就是不交稅的商人,明歷包括野歷裡面也很少記載有屠殺普通老百姓的事蹟。





史話拾掇


我是江湖路痴,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這麼提問題的,要是掛歪脖子樹上的崇禎在,一定會滅你十族!

這麼個死人妖,你居然還出來說他對大明有多大貢獻。明末,黨爭已動了經骨,但是就如躺在床上的武大郎一樣,不一定能好起來,但是沒有潘金蓮下的藥,估計也不會就死吧!你這麼說,無異於說,潘金蓮也是好心,起碼給武大郎熬藥了,你特麼不關注她下了多少砒霜?

再來看看這個死人妖。李成梁在外扶持的努爾哈赤,已成了氣候,對大明已構成了威脅,但是大明出現了黨爭,傷了經骨,但是你,你忘記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一定實力,可以擋住努爾哈赤。孫老師帶著袁學生,就讓努爾哈赤根本進不了山海關,連山海關的石頭,都摸不著。孫老師,是死人妖的人嗎?很顯然不是,死人妖還想幹掉孫老師,這你不會不知道吧!只是孫老師水平高,他動不了而已。

死人妖一陣一通天下的折騰,將大明黨爭後留下來的一點點元氣,全部折騰乾淨了,這時候,努爾哈赤才進來山海關,各地農民伯伯才起義了。

這個死人妖,才是潘金蓮下在湯藥裡面的砒霜,才是將崇禎掛在歪脖子樹上的繩索。

請死人妖的徒子徒孫,不要再出來為他好遠鳴不平了,茅坑的石頭,噴再多的香水,也掩蓋不了臭味。


江湖路痴


這個問題有給魏忠賢臉上帖金之嫌,無論是魏忠賢掌權,還是牛忠賢、馬忠賢掌權,努爾哈赤的軍隊都打不進來,就是崇禎煤山自盡,明朝滅亡,滿清都沒能打進山海關。

滿清之所以能定鼎中原,是因為吳三桂開關放進來的。不是滿清統治者的人品高尚,感動了吳三桂。是吳三桂審時度勢、衡量利弊的結果。而造成這個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李自成。李自成和大多數封建社會農民運動領導者一樣,剛取得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鼠目寸光、難成大事。

魏忠賢最大的功績是做對了兩件事情:一是向江南沿海地區地主、商人收取工商稅,二是加強對遼東前線的支持力度,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魏忠賢是個聰明人,他是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他知道哪些人有錢,哪些人沒錢。向富人徵稅,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

努爾哈赤的搶劫團伙雖然氣勢洶洶,但也不能突破孫承宗設計的關寧防線,而構建關寧防線,購買紅夷大炮,組建關寧錢騎都需要大量的銀子。這些都離不開魏忠賢,當然還有天啟皇帝的支持。

孫承宗不愧是明末最偉大的戰略家,他在遼東走廊構建的山海關——寧遠——錦州,長400餘里的關寧防線,給努爾哈赤帶來了痛徹心扉的傷害,那種酸爽到牙痛的感覺令後金軍痛不欲生。

魏忠賢把東林黨幹趴下了,作為東林黨人的孫承宗自然也下課了,為什麼沒有生命危險,是因為天啟皇帝給魏忠賢留下話,孫老師要有什麼事,我找你算帳。可見朱由校心裡明白著呢。

努爾哈赤看孫老爺子走了,就跑出來搶劫。他沒想到寧遠有個無名之輩——孫老師的學生袁崇煥。努爾哈赤就是在寧遠城下被炮火擊傷,數月後因傷不治,掛了。當時的戰場上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燃燒彈,用被子包火藥,點著,扔到城牆下後金軍中,那場面!一個字——爽歪了。

關寧大捷也是袁崇煥的成名之戰。

“大明若亡,必亡於流賊!”,崇禎皇帝一直記著楊嗣昌的這句話,並且一直努力改變著,可惜沒有成功。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的,老朱家的大明股份有限公司,最終還是崇禎的錯誤領導下,文臣的空談互噴中,還有李自成的刀劍下,關門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