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加快補齊"短板" 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山东将加快补齐

北極星固廢網訊:山東省是危險廢物產生大省,危險廢物基數大,種類多,分佈廣,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18年全省產生危險廢物948.95萬噸,是2015年產生量的1.62倍。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是一場硬仗,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1月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對當前山東省危險廢物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通報。

“今年省政府組織開展了全省危險廢物專項排查整治,發現截至2018年底全省仍累計貯存危險廢物434萬噸,主要集中在煙臺(氰化尾渣)、濰坊、濱州(化工廢鹽)三市,環境風險依然較高。”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鞠振平介紹。

“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184處危險廢物經營設施,危險廢物年利用處置能力961萬噸。”鞠振平表示。

從全省危險廢物產生量和處置能力情況看,在考慮水泥窯協同處置設施和企業內部自行焚燒設施處置能力的情況下,全省已建成和在建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全省危險廢物焚燒處置的需要,但地區之間不平衡,青島、淄博、棗莊、東營、臨沂、濱州還有部分缺口。全省危險廢物填埋能力缺口較大,除個別市外,全省大部分市填埋能力不足。

2018年8月,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共確定了14項主要目標任務,其中2018年5項已經完成,今年的5項以及2020年的4項正在有序推進。鞠振平坦言,危險廢物汙染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還十分嚴峻。

據介紹,除處置設施建設存在地區之間不平衡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也存在結構失衡。部分類別危廢處置能力與產生量不匹配,山東省氰化尾渣、化工廢鹽產生量大,但受利用處置技術、設施等影響,大量貯存,截至2018年底,全省氰化尾渣貯存量近370萬噸;目前尚無含汞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同時,醫療廢物處置佈局不完善,青島醫廢處置設施長期超負荷運行,東營、濰坊、威海、日照、聊城等市處置資質不全,仍有部分病理性醫廢需跨市轉移處置,存在環境風險。

此外,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填埋問題依然突出,前期排查發現疑似危廢非法傾倒、填埋點位31個。危險廢物監管體系也亟待加強。

2018年度全省危險廢物規範化評估臨沂、聊城、青島3個城市為90分以上,有6個城市低於全省合格率86.4%,其中濰坊、濱州不到80%,東營不到70%。“實現攻堅方案目標任務是一場硬仗。”鞠振平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危險廢物年利用處置能力是2015年的2.3倍。下一步,山東省將加快補齊“短板”,堅決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

一是全面提升山東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生量、產生類別相匹配。截至2019年9月底,全省“十三五”規劃建設的336個項目(包括企業自建項目),已建成229個,在建71個,建成率為68.2%,開建率為89.3%。規劃新建的9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項目,已建成7個,建成率為77.8%,新增年處置能力4.43萬噸,在建項目1個。16市中有12市建設了22處綜合處置中心,並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青島市處置中心試運行,東營、泰安市處置中心年底前可建成,聊城市處置中心已開工。

二是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監管體系。採取清潔生產等措施,從源頭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加大涉危險廢物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技術校核抽查比例。將危險廢物日常環境監管納入生態環境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內容,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行為。

此外,加大危險廢物監管力度,建立部門和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以化工園區(含工業聚集區)、重點行業企業為重點,核清產廢數量、種類,規範貯存、處置,防止非法轉移、填埋、處置;以醫療廢物、廢酸、廢鉛酸蓄電池、廢礦物油等為重點,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組織各市以違法犯罪案件易發區域、行業企業為重點,加強現場執法監管,防止當地企業違法排汙,防止外地包括外省非法傾倒、處置。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