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還不容易

廣東有個深圳,深圳有個沙頭角。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还不容易

深圳沙頭角和香港新界接壤,歷史上是個名副其實的邊陲小鎮。當年逃港潮中,這裡是逃港的最前線,也是控制最嚴的地方。幾十年經濟也沒什麼發展,當地人大多跑去了香港。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还不容易

改革開放以後的短短几年時間,沙頭角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荒涼之地,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現代化海濱城市。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还不容易

當然沙頭角最有名也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這條名為中英街的老街。

1898年,英國政府與清政府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其勢力範圍從香港島、九龍 ,擴大到了新界,強佔了深圳河以南大片土地,在中英街的街心豎立了八塊用中英文標識的“中英地界1898”的界碑。在中英街上,也就形成了“一街兩制”的特殊景象,一邊是香港,一邊是大陸。

當年的中英街,街道兩旁都是商店,經銷著世界各國的商品,所售貨物在內地大都難得一見。中英街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小小中英街簡直就是內地老百姓人人嚮往的購物天堂,那真是火得很。

最開始去中英街的內地遊客,也就是買個絲襪啊、計算器啊、日本產的味之素什麼的。到了九十年代,內地經濟條件改善,不少人去那裡買金器。中英街一下開了很多金店,專門賣黃金首飾。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还不容易

不過,當年去一次中英街也不容易。內地人到深圳,要辦邊防證。從深圳到沙頭角,還要辦特別通行證,沒關係一般人還辦不到。那時候去趟沙頭角,逛逛中英街就像出了國,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從中英街回來,那真是開了洋葷,和親朋好友說起來臉上都放光彩。

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中英街 火爆得不得了 想去还不容易

圖為五十年代的中英街,冷冷清清,和後來的中英街形成了鮮明對比。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7香港迴歸後,中英街的生意是一落千丈,現在的中英街已經看不到當年人擠人的熱鬧景象了。

喜歡我發的圖片,喜歡我發的文字,還請您關注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