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可謂是戰略地位不次於俄羅斯的"大戶",烏克蘭身為整個蘇聯的糧倉以及面對北約的前進基地,自然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相當重視。蘇聯在烏克蘭境內部署了重兵集團以及相當多的軍事工業研發單位,比如著名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安-124"魯斯蘭"、安-225"夢幻"等運輸機都出自它的手筆)、南方設計局(設計過R-36M戰略導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S-18"撒旦")、黑海造船廠和61公社社員造船廠(前者是蘇聯的航母生產基地,後者生產過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哈爾科夫馬雷舍夫機械製造廠這種軍工雄廠。可以說蘇聯時期的烏克蘭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地方。

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不過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以克拉夫丘克為首的寡頭瘋狂盜竊國家財產,直接導致擁有雄厚基礎的烏克蘭軍事工業實力遭到腰斬,從此之後一蹶不振。舉個有名的例子來說,不久之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視察了位於尼古拉耶夫因古爾河中的"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這艘船在蘇聯解體之時完工度達到九成,結果二十多年過去了都沒挪窩,如今已經成了一堆廢鐵。

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事實上"烏克蘭"號巡洋艦的遭遇只是烏克蘭軍事工業在1991年之後衰敗景象的一個縮影而已。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的最新報道,日前澤連斯基抵達了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對此地著名的馬雷舍夫機械製造廠進行視察。該廠在蘇聯時期曾經是全蘇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數個坦克工廠之一,衛國戰爭時期最有名的T-34系列坦克便誕生於此。冷戰時期該廠也是蘇軍最為精銳的T-80主戰坦克生產基地之一。

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那麼如今該廠的下場慘烈到什麼地步呢?從2009年到2019年的這十年間,該廠竟然只生產出了一輛坦克!而在蘇聯時期該廠一年便能夠生產出900輛坦克。這個生產速度用"令人髮指"來形容也毫不為過。烏克蘭自從在2015年對斯拉維揚斯克地區發動進攻送掉了兩個集團軍之後便一直沒有主動發起大規模地面會戰的能力,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缺乏足夠的坦克裝甲車輛。頓巴斯戰爭打到現在,烏克蘭軍隊的唯一一次大規模坦克補充是新組建了一個100輛T-64BM坦克的裝甲旅,這些T-64BM還都是從廢車場中翻新出來的二手貨。

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除此之外,烏克蘭全國超過十分之一的軍事工業產能都集中在哈爾科夫,哈爾科夫的軍工代表便是該廠。然而目前該廠的生產環境卻相當令人觸目驚心,拖欠工資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四年之久,供暖也相當不到位,不少工人在冬天還被迫在冰點溫度工作。澤連斯基對此批評道,他們對待工人簡直如同對待牲畜一般。

造不出坦克怪誰?澤連斯基:在0度的環境工作,對工人像對待牲畜

烏克蘭軍隊在前線屢屢吃敗仗不是沒有原因的,裝備跟不上、軍餉發不足,幹著隨時可能送命的工作結果連基本的養家餬口都做不到。說實話,烏克蘭軍隊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還能夠把戰線穩定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一帶已經是奇蹟,更不用說什麼收復失地了。烏克蘭軍事工業如果還想要重新走上正軌的話,那澤連斯基必須壯士斷腕徹底推倒重來,不然馬雷舍夫機械製造廠、安東諾夫設計局、南方設計局(該設計局如今已經得不到基輔方面的撥款了,他們的錢基本上來自於外國的投資,比如他們研發的"雷霆-2"戰術導彈就是沙特投資的)都有可能步61公社社員造船廠的後塵,徹底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