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之少創歷史紀錄!應對“水危機” 安慶全民總動員

降雨之少創歷史紀錄!應對“水危機” 安慶全民總動員

今年7月以來,我市持續乾旱,農業、林業普遍受災,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群眾吃水困難的現象。據預測,今年11月到明年2月,我市極有可能發生秋冬春連旱,旱災防禦形勢十分嚴峻。抗大旱抗久旱,需要全民參與、節約用水。

70年一遇的最少降雨

北靠大別山、南臨長江,有165公里長江干線、佔八百里皖江的五分之二,有華陽、武昌、菜子、破罡四大湖,其中華陽河湖群的水域面積達900平方公里,比肩巢湖;有653餘座各類型水庫;還有25條來水面積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

安慶,水資源豐富,是安徽水域大市,歷史上不但不缺水,而且還經常鬧水患,1954年、1983年、1998和1999年、2016年,這些年份我市均遭遇了特大洪災,很多地方一片汪洋。但是,今年7月20日出梅以來我市遭遇了持續乾旱。

“截至11月7日,全市面平均雨量僅124.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7成,約70年一遇,居歷史第一少。”市防辦相關負責人說,截至11月7日,我市今年無有效降雨日達67天,居歷史之最多。

據市防辦統計,截至11月7日,持續旱情已造成全市138條河道乾涸,182座水庫乾枯,近8萬口塘乾涸或接近乾涸;導致95.8萬畝農作物不能正常開展秋種,其中小麥58.2萬畝、油菜37.6萬畝;致使180779農村人口飲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未出現群眾“無水吃”情況

特大旱情,牽動全市上下各級各地幹群的心。10月17日,市委常委會決定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隨後,所有市級包保領導陸續帶領抗旱指導組,精準指導各地積極開展生產自救。

市防指調度市花涼亭灌區向太湖、宿松、望江、懷寧等4縣灌溉供水3.10億立方米;點對點調度市花涼亭灌區向太湖、宿松、懷寧三地自來水廠和農飲工程提供水源600萬立方米;調度在建的下滸山水庫向下遊放水6319萬立方米;調度麻塘湖水庫為懷寧縣臘樹、雷埠、石牌3個自來水廠提供水源,並向懷寧、望江兩地提供農業灌溉用水900萬立方米。

截至11月7日,全市水庫放水27286萬立方米,引(調)水31728萬立方米,泵站提水29465萬立方米,共投入灌溉機械113290千瓦,累計增加供水量74663萬立方米。疏浚開挖溝渠860066米、延伸管道189112米、架設臨時泵站33925處。通過挖井、截引潛流、山溝溪澗取水等方式,建應急供水工程516處。打井479眼,洗井2463眼。出動人員219676人次、設備98890臺次。

截至11月7日,全市未出現群眾“無水吃”的情況。

節約用水抗大旱抗久旱

為做好持久抗大旱的準備,10月底市防指組織各縣(市、區)編制了“一縣一策”方案,各地全面細緻盤算水帳,加強調度、優化配置,確保人畜飲水安全。

截至11月7日,全市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6.22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0.35億立方米。市防指相關負責人建議,各地要充分利用沿江湖泊和大中型水庫蓄水的有利條件,全面細緻盤算水帳,做好水資源分析,合理調配水資源,為抗大旱抗久旱提供技術保障。

同時,呼籲全社會關注旱情,加強節約用水宣傳,強化節水優先理念,提高節水意識,呼籲全民參與抗旱行動,營造全民抗旱、節約用水的濃厚氛圍。

來源:安報全媒體 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趙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