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辦實事

編者按: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甌海區各級黨組織緊盯百姓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開展“我為鎮街辦實事”“我為企業辦實事”“我為群眾辦實事”等辦實事系列行動,實打實推進問題化解,湧現出一批群眾認可度高、滿意度強的“辦實事”項目。浙江新聞客戶端今起推出系列報道,關注“辦實事”的好經驗、真實效。

为民办实事

基礎管控、快速聯動、矛盾調處、社會協作、信息流轉、快捷便民……近日,一個個集多功能於一體的警務站點出現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街頭。原來,溫州市公安局甌海分局婁橋派出所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為契機,從蜂巢結構立體、網格緊密、分工明確、高度協作的特點中獲得啟示,探索出一套獨特的“蜂巢警務”模式,有效打破了傳統社區警務粗放式運行壁壘,在城郊治安複雜區域治理中煥發出蓬勃生機。該模式獲得了浙江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王雙全等領導的肯定。

为民办实事

菜單化定製蜂巢站點

“買個菜的功夫,一起治安糾紛已經輕鬆化解!”郭濤是婁橋派出所民警,被派駐到轄區菜籃子集團的蜂巢警務站點。這裡人員流動性大,外地貨車司機和本地商販之間糾紛頻發,是全區的治安亂點。而派出所位置離“菜籃子”較遠,一旦發生警情,難以快速有效地進行處置。郭濤和7名專職警力進駐後,實行24小時輪班作業,半分鐘內就能趕到現場,從接警到處置時長平均縮短了30分鐘以上。

如今,“菜籃子”裡的商戶們遇到問題已經習慣不打“110”,而是直接到站點找“小郭”。“菜籃子”亂點的警情下降17.2%,其中760起糾紛在未形成警情前就地化解。

和菜籃子集團不同,強強集團工業區內企業、店鋪超1000家,勞資糾紛問題突出。於是,一個以糾紛調處功能為主的蜂巢站點應運而生。

此外,婁橋派出所根據現實治安需求,在市人民醫院設立醫患矛盾排查為主的蜂巢點,在婁橋高速卡點布建應急處突功能為主的蜂巢站……如今,18個蜂巢站點在婁橋星羅棋佈,它們橫向上獨立高效運轉,縱向上和情指聯勤中心、派出所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有效推動社會治理由社區向網格轉換,築牢平安防線。

为民办实事

組團式打造平安聯盟

社會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立體治安防控網絡的重要補充。與蜂王、工峰各司其職、高度協作相似,蜂巢警務站點積極發動社會治安力量參與“採粉釀蜜”,形成民警、輔警和平安志願者分工協作、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登記新居民信息,讓我們來!”婁橋強強集團工業區有兩萬名外來人員,身份信息登記一直是管理上的“老大難”問題。這些員工居住分散、流動性強,流管隊員往往花上一個月都完不成一輪登記排查。

強強集團蜂巢警務站點抓住“黨建”這一法寶,在工業區內成立了由5家企業、23名黨員組成的“黨建聯盟”。聯盟成員進駐站點後,充分利用管理時空上的便利,日均註冊、變更員工信息515人次,有效破解了身份採集“門難進、臉難見”的難題。他們還自發成立“共青團巡邏隊”“巾幗維權隊”,和14支村居、物業、保安巡邏隊一起,為轄區平安建設添磚加瓦。

蜂巢警務站點還與多家外省、市駐甌商會和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協作機制,同步介入調解外來人員在本地的糾紛。同時,打通“接處警平臺”與社會綜治“四個平臺”的雙向通道,讓站點收集的噪音汙染、勞資糾紛等非警務信息能夠快速、準確地分流到鎮街和相關職能部門,通過第一時間分流處置非警務警情,為派出所鬆綁減負。

为民办实事

零距離實現高效服務

務工人員陳小南在蜂巢警務站點的心防體驗區內,體驗了一把電梯被困驚魂。幾番操作自救後,他又提起滅火器,完成了一次“虛擬滅火”。而在防詐知識搶答區,他的3位同事緊盯著大屏幕,不斷找出詐騙分子的騙術破綻。原來,每個蜂巢站點都立足網狀治理優勢,彙集“調解、巡邏、消防、宣傳、信息採集、自助簽註”等多項功能,將站點打造為功能豐富、服務高效的獨立單元。

除了將安全防範體驗前移,蜂巢警務站點還圍繞“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設立“甌e辦”自助終端,實現身份證辦理等26項民生服務就近辦、網上辦,搭建家門口的“服務站”。自運行以來,站點已為附近居民提供1500多次便民服務,群眾辦事滿意率顯著提升。

自婁橋派出所成功探索建立“蜂巢警務”站點模式以來,甌海區公安分局突出“專業化”創建,以強調精準布警、風險防範、服務前移為重點,推廣以警務供需關係為考量的“蜂巢警務”,將有限的警務資源投向最迫切需要的治安部位。目前,依託主動型警務機制建設,蜂巢警務站點正逐漸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化防控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