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在豫北農村,有人去世後停靈三天時需要“開弔”,也就是讓親戚朋友來弔孝。等七天時要“下葬”,三天時,七天時,都會在門口安排個敲鼓的小孩兒,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敲鼓。黑嫂並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個規矩,因為咱們地方太大了,各地規矩也不一樣,反正我們這邊是必定得有這樣一個小孩子的,而且身份上有講究。

今天咱們來說一下他們主要起什麼作用,然後再說一下他們的身份。

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一、他們的作用是啥

我們都知道,農村不管是開弔這一天還是下葬這一天,是設有靈堂讓親戚朋友來憑弔的。比如我們這邊的農村,會在院子裡設個靈棚,去世人的照片擺在中間,擺上幾樣瓜果,前面再放一些席子什麼一類的。席子兩邊是陪靈人員,這些陪靈的都是去世者的晚輩,如果去世人兒子多,則大兒子在屋裡守靈,剩下的兒子在這裡陪靈,如果只有一個兒子,那麼就只在屋子裡陪靈就就行了,不用出來在這邊。

這裡的靈棚,主要是男人弔孝的地方,男人來了後直接到這裡來或鞠躬,或者磕頭。而去世人的棺材是在屋裡的,女人來後不到這個靈棚前弔孝,她們直接到門邊去,就是直接去了老人棺材前。相應的,屋裡去世人棺材邊上也是有陪靈人員的,但都是女的,去世人閨女、侄女這一類的。

所以,男人和女人不是一個地方,那麼相應的,屋外和屋內的陪靈人員還禮的對象也不一樣。但這個不管是在院子裡陪靈的,還是在屋子裡陪靈的,他們都無法知道外面來的是男是女,因為他們男的在院子裡,女的在屋子裡,不可能看到大門外面。

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所以,敲鼓小孩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們是看到男人敲一下,看到女人敲兩下。

裡面的人則聽著鼓音就行,聽到一下,說明外面來了男的弔孝,相應的,在院裡陪靈的男人們開始準備。如果是敲兩下就是來了女的,那到裡女陪靈人員準備。

有時候小孩子容易犯迷糊,所以就得加一道保險,這道保險就是外面的吹鼓手。吹鼓手們看到有人來,馬上吹嗩吶,這個嗩吶是通知裡面敲鼓小孩兒的,意思是來人了,你們別犯迷糊了,該準備敲鼓了。

所以,這個敲鼓小孩兒的主要作用是通知裡面的陪靈人員,讓裡面知道來的人是男是女。

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二、這些小孩子都是什麼身份

一般情況下,是需要去世人親孫子來敲這個鼓。因為這個敲鼓不是白敲的,來者如果是親近的人是需要給錢的,比如去世人女婿、侄女、侄女婿這些,想進門就得拿錢,不拿錢小孩兒不敲這個鼓,那麼你就不能進門。所以這個錢是被老人孫子掙走了。

那有時候老人沒有孫子怎麼辦呢?就派侄孫輩的,反正得是小孩子,如果太大了也不行,大多是七八十來歲的小孩子。如果去世人太年輕,沒有孫子的話,兒子是絕對不能敲這個鼓的,那就只好找本家一些小輩又小的孩子來敲。

反正是按著輩分向外擴,沒有親的找表的,沒有表的找三伏,沒有三伏找五伏,總是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小孩子的。

相應的,這些孩子不能犯迷糊。同時,這個敲鼓的孩子不是隻敲鼓,你既然掙了這個錢,你就得端靈位,就是去世人下葬路上,這個孩子得端著去世人照片站在前面,然後讓孝子和本家對著哭。

這個端靈位這個活兒其實很多孩子幹不好,太累了,很多孩子身邊得站個大人操心著,生怕孩子走一半路堅持不住給扔了。

所以,在我們這邊,這個小圓鼓代表的可不是什麼好事,很多人都很避諱。比如你不能拿著這樣一個鼓到別人門前玩,你要這樣,人家會說你咒人家死人呢。同樣,你要不拿鼓,站在人家門前說我是敲鼓小孩兒也是不行的,這樣同樣會被人家訓。甚至我親眼見過因為孩子不懂這樣玩,導致兩家大打出手的。

豫北農村喪葬文化:葬禮上敲鼓小孩兒起啥作用?敲幾下是有講究的

有人說這都是陋習,但這個我們不去評判,畢竟是以前傳下來的老規矩,只說用鼓聲通知裡面人來者是男是女這件事,還是挺有用的。另外,咱們今天也只是介紹這個敲鼓小孩子是幹嘛的,所以別的不多討論了。

你們那邊有這樣的敲鼓小孩子嗎?歡迎大家說說自己家鄉的喪葬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