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藝術家聯合國出席作品交流會(圖)

中美藝術家聯合國出席作品交流會(圖)

圖為娘本和西奧多在活動期間互贈作品作為留念。(管黎明攝)

中美艺术家联合国出席作品交流会(图)

圖為娘本和西奧多在活動期間互贈作品作為留念。(管黎明攝)

【僑報記者管黎明11月8日紐約報道】中國唐卡藝術的代表人物娘本大師與美國著名視覺藝術家、多年來受到美網公開賽和谷歌、萊卡、索尼等公司青睞的布萊德利·西奧多(Bradley Theodore)8日攜手在聯合國代表餐廳舉辦作品展示和交流會。這是兩位藝術家在中國會面交流後,首次在紐約和聯合國一起舉辦公開展示活動。

娘本於1971年出生在青海,12歲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拜師學藝,從事“熱貢藝術”唐卡繪畫和藏傳佛教藝術的研究工作。其師夏吾才讓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跟隨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到甘肅敦煌作畫並將敦煌繪畫與熱貢唐卡藝術融為一體。

作為夏吾才讓的真傳弟子,娘本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在繼承“熱貢藝術”傳統風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吸取各家所長,並借鑑恩師夏吾才讓大師作品中的“敦煌飛天”和西藏唐卡的色調風格,融熱貢唐卡的用金技藝和漢族工筆畫技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唐卡藝術風格,成為熱貢唐卡藝術轉型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2008年為慶祝北京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繪製三幅《福娃》唐卡,由北京奧組委收藏;2009年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受邀參加法國巴黎盧浮宮“慶祝中法建交50週年 —— 大型文化藝術展覽”。他也曾多次跟隨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

在8日的交流活動期間,娘本感謝各界人士對唐卡藝術的支持,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唐卡藝術的傳統和精髓。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繪製工藝極為講究,需要用金、銀、硃砂等珍貴礦物和藏紅花、梔子等植物為顏料來進行繪製,裡面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人文和宗教內容,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

娘本表示,創作一幅唐卡不容易,藝術家必須要懂佛教的文化、儀軌,懂《度量經》,從起稿、塗色、暈染,到拉金線、拉線條等每一步都是在考驗藝術家的綜合能力。

出席活動的布萊德利·西奧多回憶了去中國參觀娘本工作室的經歷,稱當時的所見令他極為震撼,也對他本人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很多啟發。

西奧多本人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以繪製骷髏“塗鴉”風格的時尚明星肖像而著稱,並曾入選谷歌虛擬現實項目的駐地藝術家。過去幾年他先後應邀為美網公開賽、索尼和環球唱片、萊卡相機等公司繪製專用圖像。

當天活動由美國新幹線公司總裁葉健英主持,美國猶太裔大會主席傑克·羅森等數十位嘉賓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