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公審特朗普 民主黨祭出辣招

劉和平:公審特朗普 民主黨祭出辣招

喬治·肯特、瑪麗·約萬諾維奇和比爾·泰勒都將會在彈劾案調查中作證。

QUESTION

直新聞: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定於下週對特朗普總統的彈劾調查舉行兩場公開的電視聽證會。對此,你做何解讀?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這場所謂的公開聽證會,更像是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演的一場戲,而且是屬於一場“加演的戲”。


因為下週即將登場公開作證的這三個人,包括美國駐烏克蘭臨時代辦泰勒、分管歐洲和亞歐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喬治·肯特,以及前駐烏克蘭大使瑪麗·約萬諾維奇,已經於不久前分別在眾議院做過閉門聽證,現在再度出席公開聽證,只不過是把曾經展示過的證據曾經說過的臺詞,在電視機鏡頭下再度複述一遍,或者說再度重演一遍而已。

我曾經說過,依據民主黨掌握的現有證據,以及共和黨尚處於鐵板一塊的政治現實,還有彈劾案通過必須要得到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的制度安排,民主黨要想成功彈劾特朗普,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民主黨為什麼還要繼續大張旗鼓地推進彈劾調查,甚至還要向全美國做電視直播?說白了,民主黨要的是彈劾過程,而不是彈劾結果,他們要利用彈劾過程來噁心特朗普與共和黨,讓民眾在接下來的總統與國會議員競選時,拋棄共和黨和特朗普。

而對於民主黨來說,彈劾過程實際上就是競選過程,接下來每一場公開的聽證會,都會變成一場有利於民主黨的競選造勢大會,並且會貫穿這次總統大選過程的始終。

同時,民主黨籍的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希夫已經說了,公開聽證是為了給美國民眾一個自己判斷的機會,讓民眾自己判斷證人所言是否屬實以及特朗普總統是否有“不當行為”。這也就意味著,民主黨還想把接下來的公開聽證會,辦成一場轟轟烈烈的美國人民對特朗普總統的“公審大會”。

劉和平:公審特朗普 民主黨祭出辣招

QUESTION

直新聞:那民主黨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公審特朗普,這背後究竟反映出美國的政治出了什麼問題?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美國設立兩黨政治以及三權分立政治架構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實現執政黨與在野黨、國會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制衡,或者說,美國建國先賢們這樣做的目的,本來就是要通過讓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以及行政、司法、立法三權之間的相互分權與相互纏鬥,來最終保障國家與人民的利益。

過去兩百多年以來,美國的這一套制度,也大致運作正常,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岔子。雖然民主與共和兩黨之間,國會與白宮之間,在選舉期間相互攻擊甚至相互抹黑的現象並不少見,但在選舉結束之後,雙方就會恢復君子風度,勝選的總統上任後除了會安撫敗選的一方,同時也會致力於建立兩黨合作的環境,團結全國人民往前走。

然而,美國這一次發生的政黨與三權之間的纏鬥,顯然是跟以往有著明顯的不同。民主黨跟共和黨以及特朗普之間的纏鬥,不僅在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前就已經走向了白熱化,而且在特朗普就職總統之後,不僅未見減弱,反而是越鬥越激烈,甚至發展到了民主黨要用公審的方式來羞辱特朗普的地步。而這樣一種現象,顯然是自美國南北戰爭以來非常少見的。

那麼,美國的政黨政治文化近年來為什麼走向異化與變質?我個人認為,在這件事情上,特朗普本人顯然是難辭其咎。

出身於商人的非典型性總統特朗普的性格特徵之一就是喜歡在政治上走極端,就是喜歡鬥爭,頗有點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其樂無窮的味道。大家可以看到,特朗普在2016年勝選之後,一改過往歷任總統就職後“和風勁吹”的做法,他不僅拒絕與反對黨溝通與妥協,而且持續用選舉語言攻擊任何持不同意見的人。特朗普的這樣一種好鬥性格,我們從他喜歡利用推特肆意攻擊政治對手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尤其要命的是,在當前特朗普面臨民主黨圍追堵截與彈劾調查的情況下,他想到的並不是如何緩和與在野黨的緊張氣氛,而是企圖鼓動共和黨以及自己的鐵桿支持者,繼續與民主黨惡鬥,企圖用激烈的對峙與鬥爭,來掩飾自己所面臨的政治困境。這無疑會導致美國的政治文化進一步劣質化,導致美國社會的裂痕進一步加深。

劉和平:公審特朗普 民主黨祭出辣招

威斯康辛麥迪遜的一個選舉票站。

QUESTION

直新聞:FT-彼得森基金會對可能投票的美國選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2/3的美國民眾稱,他們的財務狀況並沒有比特朗普當選前更好。這會對特朗普接下來的選情產生影響嗎?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影響肯定會有,我甚至認為,接下來對特朗普連任造成真正衝擊的,並不是特朗普涉及的“通俄門”與“通烏門”等案件,以及民主黨因此而發動的彈劾調查,而是在大選年期間美國的經濟走向。

首先我們知道,特朗普之所以會是一個非典型性的總統,主要原因就在於,他不像過去歷任美國總統那樣,重視美國傳統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甚至也不重視美國的所謂“世界責任”,不願意去維護二戰以後美國所建立的那套世界秩序,他唯一在乎的就是美國的經濟

他的美國優先戰略,說白了就是要幫助美國發展經濟,要讓美國賺錢。尤其是特朗普近年來在外交上幾乎一事無成,在朝核、伊核與中美貿易問題上砍了三板斧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之後,他唯一還能夠拿出來炫耀的資本就是美國經濟,尤其是近年來屢創新高的美國股市。這也是特朗普就任三年以來雖然屢經政治風波,卻始終能夠維持近四成左右支持率的主要原因。

而在我個人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特朗普的這個政治嗅覺還是蠻敏銳的,因為過去的歷史經驗證明,那些能夠成功取得連任的總統,大多是因為在任期內能夠搞好美國國內的經濟,能夠讓美國民眾得到實惠。

因此,現在有三分之二的美國民眾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並沒有比特朗普當選前變得更好,這無疑是特朗普競選連任道路上的一大警訊。

更為要命的是,由於特朗普四處出擊大打貿易戰,已經使得美國經濟與股市出現了後續增長乏力的跡象,並且未來隨時可能出現衰退。假如美國經濟衰退了,那無疑就會成為壓垮特朗普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