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喊著要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發的卻突然離開?

老萬


有一句話說得好,"真正的離開永遠都是悄無聲息的"。每個理性的職場人對待離職都像是一場密謀已久的策劃,而那些沒有規劃沒有情商的職場人則只會天天喊著要辭職卻始終沒有任何行動。

一、喊著離職的人是“真抱怨、假辭職”

那些天天喊著要辭職的人只是在發洩情緒,他們通常都是喜歡抱怨卻又沒有勇氣離開的人。公司制度不合理、某位領導不公平、某位同事不好相處……公司裡所有和他們有關的小事都有可能成為他們抱怨的原因。

比如,要是中秋節發的禮品價值少於去年,他們就會說:“公司的效益真的是越來越差了,連中秋節的禮品都這麼摳,這公司沒什麼希望了……”

他們一方面想在新員工面前保持一個老員工洞悉一切的姿態,另一方面也想通過抱怨的方式給公司施加一些壓力,希望能吸引領導的注意,提高薪資或福利。有的人甚至還會以離職作為要挾,逼迫領導給自己升職加薪。

但抱怨歸抱怨,他們並沒有真正離職的打算。他們缺乏勇氣,就像溫水裡的青蛙,不敢採取行動,不敢嘗試新的改變。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辭職後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二、真正要離職的人是“密謀已久”

那些在職場裡工作努力不抱怨的人,最有可能一聲不發就突然離開,他們做每一份工作都有清晰的目標和計劃。一旦在這家公司完成了自己晉升的目標或能力提升的目標,而且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完成他們進一步的目標時,他們會在某一時刻毫不猶豫地離職。

他們每次換工作並不是倉促之間決定的,所以應對這樣的事情他們非常的從容,也不會提前和別人說。離職前他們會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不僅會把手上的工作交接好,還會對未來的工作有明晰的規劃。

還有一類人,他們沒有目標也沒有規劃,只是單純地不再想繼續做這份重複性的工作。他們雖然被這份工作折磨地熱情全無,但他們還是會認真工作。

直到實在受不了時,他們會迫不得已選擇離職。但是他們辭職之後,從來不會擔心新的工作,因為他們有努力的習慣以及出色的辦事能力,就算在這個公司沒有辦法待下去,但是在其他地方照樣有自己生存的地方。

三、辭職是一個人的事,並不需要讓同事提前知曉

今年4月份的時候,網上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聞:重慶的徐女士和同事相約"組隊辭職"卻被放鴿子。

本來徐女士和同事相約一起辭職去創業,沒想到徐女士已經辭職了1個多月了,女同事卻還在努力上班,而且女同事還主動要求五一加班,問起女同事為什麼,女同事回答說:“她太沖動了”。

工作是你的工作,是選擇繼續還是選擇結束,也只是你一個人的選擇。沒有誰能給你提供完全準確的答案,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職場進階才是一個聰明的職場人理性的做法。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在我過去十幾年的人力資源從業經歷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些嘴上喊著要辭職,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的人,卻一直賴著沒離開;而那些平時表面平靜,毫無怨言的員工,有一天突然說要走,毫無徵兆但態度堅決。



為什麼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了?原因通常有這麼幾點:

1、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能力都比較弱

我們東北老家有句俗語叫:“叫喚的鳥兒沒肉吃”,意思是說,那些虛張聲勢的人,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

我有個來訪者,在一家建築公司做辦公室行政,她嚷嚷了好多年,如果公司不給她升職加薪,她就辭職。結果,在這家公司她一干就是7年,期間結婚、生子,混成了辦公室的“大齡文員”,還是沒有離職。

問她為啥不走? 她說這幾年也嘗試著找薪水高點、職位高點的工作,但是沒找到。

你看,嚷嚷著要離開是一回事,有沒有本事離開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自己平庸就說自己平庸,別老說企業不行,沒給你升職加薪。喊著辭職,卻賴著不走,為啥?還不是能力不濟嗎!



2、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都有點“玻璃心”

還有一些人,由於在職場遇到了一些挫折,於是就“玻璃心”,沒事就怨婦般地發牢騷:“我很受傷,太委屈了,我得辭職換家公司。”

嚷嚷歸嚷嚷,發完牢騷之後,又繼續投入到那份自己不那麼滿意的工作中,說好聽點,這類人有口無心,說難聽點是情商有點低,不分場合肆意發牢騷。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希望通過“辭職”這樣的發聲,吸引領導的關注,索取好處。這就是俗話說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在職場,你是否有“奶”吃,取決於工作成績,多數情況下,與會不會“哭”沒有關係。所以,與其浪費時間“哭”,倒不如想想公司的要求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並超越公司的預期。



3、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工作熱情可能已被消耗殆盡

通常,一些優秀的員工提出離職申請前,沒有太多徵兆,所以大家都會感到很意外。但實際上,可能在公司工作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工作熱情早已被消磨殆盡。

比如,我有個來訪者,他非常看重工作的掌控感,也就是說,不喜歡在官僚作風濃厚的機構中工作,不喜歡被幹預太多。偏偏他的上司是個事無鉅細都願意管的人,這讓他非常不爽。 他嘗試過與上司溝通,但幾次無果之後,他就放棄了,上司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這期間,他開始醞釀離職計劃。 當他跟上司提出辭職申請時,上司非常意外,很真誠地挽留他,但是他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所以,很多時候,一聲不吭卻突然辭職的員工,他們絕非一時興起,任性為之,而是長久積壓在的心裡的不滿讓他們的工作熱情耗盡,而辭職那天,正是彼此做個了斷,與過去徹底切割的那一天。

4、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通常都已做好了周密的職業規劃

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性格特質通常比較細膩周密,所以,當他們認為一份工作不能帶給自己想要的價值時,他們已經開始重新規劃未來的目標了。

他們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辭職時,可能已經找好了下家。所以,辭職不過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5、企業管理人員如何做好員工的離任管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員工離職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離職率過高,或者核心員工離職,就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留人和選人一樣重要。管理者應該多觀察員工的職業情緒,找出導致員工離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

通常,員工離職前都會有這樣一些苗頭:

(1)厭倦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處於低調重複的狀態中,缺少挑戰性和價值感時,員工就會出現厭倦的情緒。主要表現為:工作長時間不反饋、做事情拖沓、心不在焉,沒有激情。

(2)焦慮

當員工的工作壓力較大(通常容易出現在晉升、轉崗、接受新的工作任務以及新員工中)時,就會比較焦慮。主要表現為:急躁、發脾氣、心神不安,工作質量下降等。

(3)失落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得不到認可,公司的激勵性措施不到位,員工就會出現失落的情緒。主要表現為:抱怨、不積極參加公司活動、對錶現優異的同事嫉妒等情緒和行為。 這些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都會導致員工流失。

當負面情緒還處在萌發期和猶豫期時,通過正面干預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但是,如果進入到決策期,這時就已經無法挽回了。

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這些都只是事物的表象。重要的是透過表象看到員工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

人才,始終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不要讓人才吃了虧、流了淚、寒了心,這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


我是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感謝你的關注、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瑞希。


瑞希


介紹朋友小王去另外一個朋友羅總的公司上班,朋友去了三天就提出來不做了,問其原因,朋友說他的搭檔楊天天在他耳邊說要辭職,抱怨公司如何如何的不好,好在小王有點才能,很受羅總賞識,調動到分公司任職去了。

後來我去羅總的公司拜訪,跟羅總聊起這事,才知是楊的套路。

原來楊一直想要加工資,但其能力一般,表現平平,羅總就委婉拒絕了,此後楊就一方面在羅總面前積極表現、搶邀功,另一面一直在同事面前抱怨,說要辭職,現在過去了兩年,還是乖乖的在羅總公司上著班呢……

以我在職場的經歷來分析題主的問題,觀點可能有點片面。

一、天天喊著辭職但從來沒有真正提出辭職的人,居心是不正的,就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楊,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加工資,通過喊辭職給老闆施壓,但又怕別人替代,所以這類人最喜歡跟新進來的人、對他職位有威脅的人傳播負能量,造成人員不斷更迭,而他自己卻跟不倒翁一樣,賴著那個位置沒走,只為給老闆傳遞信息,意思是:“其他人進來都留不住,你再不給我加工資,我也要走了!”

二、天天喊著辭職的人,都是能力一般的人,如果我跟老闆談工資,把自己做出來的成績用數據描述出來,直接跟老闆說,我要多少工資,最終達成心儀的工資,留下來挑戰一個新的高度,如果沒有達成,我會提出辭職,站好最後一班崗,交接完了就離開。

天天好辭職的人,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工作,但因為能力一般,找來找去還不如現在的工作好,才會像怨婦似的抱怨,一方面排除威脅,另一面又在期盼加薪。

三、還有一種更恐怖的,有人天天在你面前抱怨,喊著辭職,目的是為了套取你的信任,然後把你的情況反饋給老闆,從而得到老闆的信任。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人,同事W是公司老員工,入職快5年了,也是有名的怨婦男,一有不順事就在同事間抱怨,有一次我的主管跟他一起抱怨了幾句,信息就傳到了老闆的耳朵裡,直到老闆找我談話我才瞭解,原來W是這麼一個人。

看到這裡,職場人應該都明白,為啥從來沒有提辭職的人為啥突然走了?

一、打算離職的人,從來都是不動聲色的人,原因就是怕W這樣的人以“莫須有”的罪名中傷。

二、不動聲色突然辭職的人,往往都是有才華的人,他們在工作環境中磨滅了激情與鬥志,進入工作倦怠期,結合周密的職業規劃,找好了下家再辭職。

三、一聲不發辭職的人,都是人品佳、情商高的人,他不會因為自己的離職給其他人員帶來負面影響,破壞公司氛圍及安定。

總結:都說辭職看人品,無論公司好壞,總會有這兩類人存在,職場人士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江湖人稱羅大師


這個情況的確很常見,我身邊也發生過不少。


雷聲大,雨點小,說離職卻遲遲不願離

以前,我們部門關係很好,有一個同事“怨婦”附身,經常自怨自艾,“哎,才3000多工資,怎麼養家,買菸的錢都不夠。辭職吧,找個搬運工作還比這個好。”“哎,人又老,錢又無,辭職回家耕田去咯”。


我們經常聽到他的怨言,剛開始,我們還以為他真的要辭職,所以很不捨得,不停給他做思想工作,挽留一下他。誰知道,他每隔幾天又怨一次,一個月要怨幾遍,我們都聽膩了。


其實,這種人就是心口不一的人,口口聲聲要辭職,其實內心是非常害怕被辭退的。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他們知道危機悄然而至,而無力反抗,只好憑藉傲慢、懶散、放縱的態度來應對,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想通過散播辭職的想法,而得到領導們的注意。就好比我的同事,他很想加工資,但實質性理由去說服領導加工資,於是就使用這個方法來表明自己的想法,讓領導知道自己的難處和內心想法。


但其實,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如願以償,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對工作也不利。


默不作聲地辭職,是蓄謀已久的決定

記得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就遇到這樣的同事。他很低調,很踏實。他考取了各種工程師資格證後,也順利把公司的一個項目完成了。在年會上,領導還專門表揚了他,獎金也不少。


結果,一個月後,他遞交了辭職信。我們都很驚訝,為什麼剛剛作出成績來了,就離開了?有一次宵夜,他跟我們說到,做工程項目的,每到一個項目完成,就相當於完成了使命,作為工程人員,也要為自己謀下一家,不能坐等。


他的保密工作做到非常足,毫無聲息,就已經幫自己找好了下一家。我們都驚歎,凡是有能力的人,都不會虛張作勢,都是默默按原計劃進行的。


因此,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作風,好好體會一番。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為什麼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的走:因為他們一直在默默面試並想在不得罪老闆的情況下拿到工資離開。


1.辭職到處嚷嚷的人通常都只是抱怨。

真的天天叫苦叫累的,多半都還是對工作晉升有幻想,叫的是給老闆知道自己多辛苦多累的。如果真的給他多加點錢,多半又不會走了。

這些人大多不喜歡去挑戰新的公司,害怕準備簡歷,穿著正式的去被人面試,害怕被拒絕,害怕改變,害怕重頭開始,所以行動力極弱。

我有個朋友每天工作12個小時沒有加班費,老闆還朝令夕改,對她呼呼喝喝,天天跟我抱怨自己做的沒意思,工資低,不被重視。

我說:“那你趕緊找新工作啊!”

她卻馬上氣焰減弱的說:“我簡歷好久沒寫了。”

“那你趕緊寫啊!寫簡歷還不簡單。”

“哦...”

說完之後她不再抱怨了,我還以為她去寫簡歷了呢,沒想到過了兩週,她又來找我抱怨,內容還是一模一樣的老闆不好,公司事多。

我說:“那你投簡歷了,沒人找你去面試嗎?”

她又來了:“我還沒寫完簡歷呢!”

我真是要被她給氣死了。

最後她一直待到那個公司倒閉了,被遣散了才走,聽說後面幾個月還沒拿到工資!

你說這事要怪誰?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叫得響的多半僅限於叫,行動力不足,跟狼來了差不多。

2.一聲不吭的人內心沸騰,外表冷靜,不僅能力強且執行力強。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咬人的狗不叫”是有科學根據的:

小型犬在感受到威脅的時候,精神緊張下會不斷的吠叫,這是由於膽子小;而德國牧羊犬、杜賓”這些大型犬,因為保護主人而要攻擊他人時,它們事先並不會吠叫,而是根據當前形式來決定要不要做出攻擊行為。


這種人真的感覺這公司不行了,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就已經開始更新簡歷,到處面試,等到拿了offer再來跟老闆請辭。

我公司有個美女就是這樣,業務能力強,但發現升職無望,馬上面試,被阿里錄取了之後再回來跟老闆請求辭職。

老闆再多加個500/1000都頂不住人家工資直接翻了倍,怎麼可能還聽你在這兒畫大餅?

走,瀟瀟灑灑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種人是為自己生活著,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根本不在乎別人打一棒給你發顆棗吃吃的小恩小惠。


十年後,磨磨蹭蹭不肯挪窩的人面臨公司倒閉,而到處換更好的工作,不斷上升的人,已經成了人生贏家。

時間是自己的,別抱怨,直接行動,別把時間給浪費掉了。



說到這個現象,真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

17年的時候入職了一個公司,很快就與部門的人混熟了,然後有一個同事可能是不滿工資等原因,用嚷嚷著要離職。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他一直就吵著要離職,一直到現在,然後就這樣過了一年之後,我都不相信它會走了。另外還有一個主管,真的是一聲不吭的就走了,這個還是他走的前幾天我才知道的,可能是關係不夠好吧!

其實這種現象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是很普遍的,吵吵著要走的人,可能說完後會考慮很多:現在辭職有一段空窗期,還沒有找到下家,想著再幹一段時間吧。於是就一直拖著,等到真正找到了好的工作之後就立馬走人。一聲不吭的人,其實都是在默默的找工作,然後默默的走。

其實不管是那種人,都是一種不滿情緒的表現。吵吵著要走的人其實是把壓抑著的情緒往外發洩,待發洩完了之後有回覆原狀了。一聲不吭的人,只是不做聲,不想在外人面前表現太多。這是兩種極化的表現,但是為什麼到最後都走了呢?可以從一下兩點來分析:

從公司層面分析,公司的企業文化與員工不相符,公司給不了員工好的工作環境以及期望的薪酬福利。

從員工個人層面出發,無論是發洩情緒還是默不作聲,其實都是對公司有所不滿,沒有百分百忠誠的員工。

職場是個技術活,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歡迎大家關注隨性de職場,與大家分享與收穫。

隨性de職場


喊著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種人是,一有點不如意就喊著:不幹了,非常喜歡誇大其詞,一驚一乍的。其實沒有實力辭職以後可以找到更好的,不然就不是喊喊而已了。我辦公室有個同事就是這種人,工作一多,稍有不順心,就嚷嚷著要辭職。都好幾年了,也沒離職。


有的人就比較低調,默默的做事,默默的提升自己,等做出成績了,果斷辭職。

錯誤的認知


我一個同事,辭職過,覺得自己工作5年可以在小公司找個主管的工作,結果行政助理都被嫌棄,然後就回來上班了。然後老說“我把我的青春都給了單位,現在我什麼都沒了。我現在的工資都是我用青春換的。我得這個工資是我該得的”整天說這些,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接話。她經常在辦公室說這種話,她說這話的時候,我們就笑笑什麼都不說。她卻話裡話外覺得,我們是被她說的啞口無言,很是得意。


人總要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不然活著就失去意義了。


覺得自己是個老員工,說這些話,也沒人說些什麼。覺得自己說這些話可以威脅到領導,覺得領導怕她走了會沒人幹活。其實只要一把編制放出去,多的是人想補坑好嗎。


也許說話多了,就可以騙騙自己了,能夠威脅到別人了。

因為對未來沒有規劃,焦慮無處派遣,化為抱怨


歸罪單位,就不用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負責和愧疚了。想要改變現狀,可是什麼都不想做,就想上班混混日子,下班刷刷劇,玩玩遊戲。但是看到朋友圈別人都過的很幸福美好又充實,又按捺不住一顆躁動的心。把這一切化為抱怨,叫在嘴邊也希望能夠找到同盟。


有一種人是,心中對工作也不甚滿意,但是默默的規劃好,然後離職。這種人知道,想要改變現狀就得行動。會行動的人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花在抱怨上。只分寸的人就不會整天在工作場合嚷嚷著要走。


把注意力這麼精貴的東西,放在抱怨上,暴殄天物啊。正是因為心中有規劃,所以沒心思抱怨。相反正因為閒的,又對現狀不滿,又不想付出什麼,就只有過過嘴癮了。


帽帽的小宣園


哈哈!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時我有一個同事想離職,整天在我耳邊絮絮叨叨,搞得我也萌發了辭職的心思。她同時在招聘網上找工作投簡歷,終於某一天請了半天假偷偷出去面試了,結果回來跟我說工資都差不多,公司前景可能比現在的好一些,但是離住的地方太遠了,去的話得住員工宿舍。當時她和她男友住一起,兩人是同村同學。那男的為了她還轉行和她做同一個行的工作,可想而知兩人都不捨得分開住啦!結果又絮絮叨叨地跟我說她有多糾結,總之糾結了幾天後,又說先繼續做著看看吧,就這樣放棄了換工作的念頭。

反倒是我,辭職的念頭越來越強,大約過了一個月,我遞交了辭呈,離開了那家公司了。現在三年過去了,那個同事依舊在原來的公司,還拿著4.5K的底薪,但是成為了公司老業務員的她,一年業績能做到三五百萬。我現在雖然底薪有6K,中途也換過兩三家公司了,資源沒積累起來,業績連她的一半都不到。


CM桃小夭


你好,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區別!

職場中,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人,他們怨天尤人,每天抱怨公司種種不人道,表達的意思是自己的懷才不遇,大家來這裡工作是一種錯誤,自己準備要辭職等等;

反應出來的心態不過是要傳遞給別人兩條信息,第一,目前公司給予我的明顯比我的才能要低很多,我本事很大;第二,你們要和我一起仇恨公司,最好變的和我一樣浮躁,讓公司亂了最好!

最後他們不走,打臉的說明了,他們沒有自己以為的那個本是,我一般對這種員工採取的方式警告後辭退!

還有一種員工他們受了委屈不說話,待遇公平了不找公司要,工作多了看似任勞任怨,好像天生就是來給企業幹活的,很多無知的管理者誤以為像這樣的員工多幹點就多幹點,少給點就少給點…

他們自己在心裡面,早就默默的給自己畫了一個刻度,當苛刻到超過忍耐刻度的時候,他們便很難再用挽留,搞情懷去留住他們,他們考察的是企業的內心,他們覺得自己簡單,希望找的企業也簡單。

最後他們走了,形成了一種不良淘汰。

最可悲的是被被認可的高估了自己和,做人做事沒數!建議企業要掌握人員淘汰的主動性,對於態度差的員工毫不留情,不要抱僥倖心理,企業不是福利院!對於優秀的員工要想到他們的前面,不要被有些員工傷了心,又傷了某些員工的心!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三葉草


這是個老問題了。

但這個老問題現在越來越少了,即便喊,也只敢在私底下喊,遇到領導和老闆,估計只會吃憋,連屁都不敢放!

別說我說話難聽,但事實就是這樣。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果誰還敢整天公然喊著辭職辭職,那明顯是活的不耐煩了!

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我不知道,但在私企,這樣做就是給自己挖坑,估計老闆還求之不得呢!你不是嚷著要辭職嗎?那好,你馬上把辭職單遞交上來呀,我馬上就批,好不容易逮到就坡下驢的機會……潛臺詞就是趕緊給我滾,別整天發牢騷,亂我團隊軍心!

這種員工的小心理誰不懂啊,以為自己整天喊著辭職,就能給他加薪進爵,是不是做夢啊?當很多人還在為996糾結的時候,你卻嚷著要辭職,這多麼不和諧呢。

你要是真的乾的不爽,就直接遞交辭呈,沒有必要在嘴上圖快活。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誇誇其談,沒有真材實料。更要命的是讓其他人對你打上一系列標籤:玻璃心、愛發牢騷、負能量爆棚。這樣的人在團隊裡面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誰不想除之而後快呢?

所以說在目前的環境下,這樣的套路已經不靈了,還是不用為妙。

當然了,我也不把話說滿了。

也不排除確實有極少數人嘴上還是喊著要辭職實際根本不走的人,但我們要了解到說這個話的人,他跟老闆是什麼關係?是不是老闆的親信,親戚,甚至兄弟姐妹?

如果是真有這樣一層關係,他嘴上喊著辭職,可能只是想獲取某些利益,或者是想爭取老闆的關注,甚至不排除還想套你的話!職場處處有套路,還是小心為妙,遇到這種情況還是不表態最好。

在這個世界上,哪裡有十全十美的公司,哪裡有十全十美的老闆,更沒有十全十美的員工!

真正辭職要走的人往往一聲不吭,因為很簡單,在他眼裡,自己和企業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就是純粹的勞動契約關係,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就這麼簡單。幹得好就留下幹,幹得不爽就走人,有那麼多廢話嗎?

這樣反而簡單,沒有那麼多玻璃心和情緒情感方面的糾結。

當一切都是以契約來說話的時候,很多東西就變得簡單了。我很崇尚這樣一種做法,所以沒必要過多糾結,您覺得呢?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