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丁克”退休,不要娃的人生,他們生活到底過得怎樣?

原創優質作者-鑫媽育兒計劃:關注孩子成長,分享育兒心得

“丁克”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現階段,第一批選擇做丁克的人已經到了退休年紀,那麼沒有孩子的晚年生活,是否會對他們帶來影響呢?

中國首批“丁克”退休,不要娃的人生,他們生活到底過得怎樣?

李先生今年64歲,結婚已經30多年,年輕的時候,他和妻子在大型企業上班,均做到了高管職位,當初選擇不要孩子的原因也與工作有關,由於二人的事業心很強,而且看得清現實,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賺更多錢。如果兩人有了孩子,畢竟回為家庭增加很多牽絆,消磨二人的精力和時間。既然生了孩子,那麼就要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無法做到這點,就乾脆不生了,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現在,李先生夫妻倆都已退休,到了這個年紀,大多數人已經成為爺爺奶奶了。當李先生看到朋友的孫子孫女時,內心也十分羨慕,但他並不後悔當初所做的決定。另外,李先生兩人的晚年生活也很閒適,每天養養花、溜溜彎,依然能夠感覺到幸福。

李先生這類人之所以會選擇做丁克,主要是由於他們不願意隨波逐流,更希望年輕的時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會因為他人而改變自己的想法,為自己而活。

中國首批“丁克”退休,不要娃的人生,他們生活到底過得怎樣?

選擇丁克的理由有哪些?

1.嚮往自由的生活

當家庭之中多了一個娃之後,增加幸福感的同時,也會為父母帶來新的牽絆。一旦家裡有了孩子,一切事情都要圍繞著孩子展開,關注他的學習和成長。但如果沒有孩子,人們可以盡情的享受生活,不用擔心孩子哭鬧,也不會煩惱孩子後續所需的經濟支出。到了晚年後,依然可以安靜的享受生活。

2.沒有信心讓孩子過上幸福生活

首先是經濟原因,養娃是一項巨大的“投資”,除了日常開銷之外,上學以及之後的結婚、買房等,均需要大筆支出。很多夫妻覺得,既然無法給孩子富裕的生活,那還不如不讓他們來到這個世上受苦,畢竟“窮”始終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

中國首批“丁克”退休,不要娃的人生,他們生活到底過得怎樣?

3.身體原因

有一些夫妻本身想要孩子,但由於身體先天缺陷或者是疾病,無法生育孩子。即使現代醫學技術非常發達,但依然有些疾病無法根治。而且試管嬰兒需要高額費用,所需條件也極為複雜,一般家庭無法承受,不得已選擇“丁克”。

“丁克一族”將會面臨哪些問題?

1.雙方父母的不認可

很多父母本身依舊具備濃厚的傳統思想,認為夫妻的結合本就是為了傳宗接代,以此來延續家庭的根基。所以,大部分老人對兒女們想當“丁克”的想法不認同,甚至還會演變成無法調和的矛盾。

中國首批“丁克”退休,不要娃的人生,他們生活到底過得怎樣?

2.今後的養老問題

當人們步入老年生活之後,身體狀態會越來越差,此時人們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能夠照顧自己的子女。所以說,“丁克”未來養老問題急需解決。但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丁克”的晚年生活也同樣能夠得到保障。

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說,丁克們並不神秘,他們只是選擇了自己習慣的生活,堅持自己的生活態度。人生本來就是自由的,並不需要為了什麼東西,去強迫自己改變。但如果想要成為丁克,就要為今後的生活做好心理準備,確保今後生活沒有後顧之憂。


我是鑫媽,一個3歲女寶的媽媽,同時也是一位高級育兒師,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必修課”,讓我們一起學習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