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漢字傳入越南的歷史也是頗為悠久

,在越南的興衰歷史也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漢字在越南的興衰沉浮,也算是從另一方面訴說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恩怨情仇。在從古至今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漢字在越南的傳播和發展,都有其獨特的自身特點。簡而言之,它既受到越南的歷史發展進程和政治環境的影響,又與當地人對漢字的態度息息相關。

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1. 漢字開始在越南傳播

在中越兩國的相關古籍中有許多關於神農、顓頊、舜、禹等南至交趾或南訪交趾的記錄,從這些記錄可以反映出在遙遠的原始社會,中國和南方交趾地區都已經有了某種十分神秘的聯繫。民族有交往,語言就有接觸,但是由於兩地的語言差異太大,無法互相口頭交流。但是通過相關文獻的記載證明,當時的越南人民已經對中國語言漢字有了基本上的瞭解。

所以,先秦時期是交趾地區人民接觸中國語言漢字的初級階段。此歷史時期,中國的文字書寫形式尚未統一,影響也非常有限。現代越語中有些漢語藉詞仍然保留著上古漢語的讀音就是證明。但是,像這樣的藉詞在越語中為數不多,而且也不成系統,這也證明當時漢語漢字傳入尚屬初期階段,對越南社會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2. 漢字在越南傳播開始成系統的發展。

秦漢經略嶺南之後,在封建體制的推動下,漢字成為中國文化的載體。秦朝雖然國祚短暫,未能在象郡地區推廣文教。秦亡,南海尉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為了鞏固其割據政權,趙佗便在南越,推廣學習中原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文教,使得漢字在南越有了初具規模的傳播和發展。

兩漢時期,漢字在越南的傳播有了新的變化和途徑,將政治鬥爭的落敗者和罪人流放到交趾,對漢字在越南的傳播有密不可分聯繫。東漢末年,中原大亂,而交州地區比較安定,因此,中原地區飽受戰亂苦難的漢族人民,包括代表著封建社會士大夫階級的學者們都到今天的越南地區避難,其中也不乏儒學的集大成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交州興辦文教

,廣收門徒,著書立傳,坐而論道,他們在這裡廣泛傳播中原文化,推廣中原風俗。在這種文教機制下越南語開始系統的吸收漢語藉詞,豐富自己。

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3. 漢字在越南大行推廣。

隋唐時期,中國封建王朝在在交趾地區推行科舉制度,

為地方培養儒生官吏。開辦官學和私學教授漢字和傳播中國文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一種風尚。這一時期,該地區的文教之風已是日漸盛隆,當地出現了一批中堅力量----儒生。他們成為傳播漢字的積極力量。隨著以儒學為中心的中原文化的廣泛傳播,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都進入一種高速發展時期。

漢字的傳播也逐漸不斷的開始深入交州地區,而範圍也從區區侷限於士大夫階級和官場擴展到民間,這使得漢字在交州地區逐漸在交州生根發芽,並初步成為交州地區的官方主要通行文字。這一時期在書寫方面上使用漢字,但是也出現了漢語和越南語雙軌並存的特點,各司其職的一種奇特現象。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比較規範的漢越語體系,保存至今。

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4.漢字在越南的發展逐漸完善。

公元939年吳權擊敗南漢軍隊,自立為王,是越南北部建立獨立政權的開始。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安南正式成為宋朝的藩屬國,自丁朝以降以來越南歷代封建王朝之禮法制度、社會機構等方面都效仿於中國的先進的社會體系,以求鞏固王權和加強其對國家的統治能力。

1075年李朝開科舉,廣選儒生中科者入朝為官。以漢字漢學為基礎的科舉制度的實行,儒生們視漢字漢學為登科入侍、平步青雲的階梯而競相學習,有力地推動了漢學漢字的傳播,為廣大平民百姓所接受和使用。

政府法令和告示,也都使用漢字書寫;民間宗教活動,私人契約的簽訂也多數使用漢字。越南屬明朝階段,明朝在越南各州、郡、縣廣設學校,明朝雖然對越南的統治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對漢字在越南的進一步傳播和推廣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由於受到漢字和漢文化的薰陶,

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越南本土人一直把漢字當做本民族的文字,稱之為“咱們自己的字。”

從興起到衰弱——一文釐清漢字在越南為何逐漸被終結?

5.漢字作為越南的官方文字的地位終結階段。

自從十九世紀以來,法國侵略者佔領了越南,對今後越南的歷史的發展產生了

巨大的轉變。在法國的殖民統治下,在殖民制度和西方先進文明和生產技術的衝擊下,越南的封建體制和以漢字為基礎的傳統文化開始瓦解。

漢字和漢語的使用範圍的逐步縮小,再加上法國統治者急切的希望割斷中越文化間的文化聯繫,加強其殖民統治。興辦“法氏學校”,使得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被強迫的學習拉丁文。越南民主革命精英也逐漸的認識到對其本國革命的重要作用,在多重政治因素的影響下,漢字在越南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1945年,隨著胡志明領導的“八月革命”的勝利,不久就通過決議廢除漢字,轉而使用拉丁國語字。漢字在越南的官方地位才被正式終結。

6.結語。

漢字在越南幾千年的興衰史,也從側面的表現了中國和越南友好交往的歷史

;也是中越人民幾千年文化交流的見證;雖然拉丁國語具有易於拼寫、普及和掃盲巨大優勢,但也導致本國曆史與文化紐帶的斷裂,形成了巨大文化斷層。

司馬遷撰.史記

班固撰、漢書

范曄撰,後漢書

高明士 《東亞教育圈形成史》

王力《漢越語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