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文\\葉子

在上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西漢是一個多金的時代。楚漢戰爭時,陳平為劉邦出謀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劉邦一次就給了陳平4萬斤黃金。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力也進入了鼎盛時期,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改以往對匈奴的和親政策,他採取主動出擊的方法打擊匈奴的有生力量。西漢和匈奴的戰爭開始後,對戰鬥中功績突出的衛青一次的封賞就有20萬斤黃金。

近幾年發掘的海昏侯劉賀墓葬,不僅出土了眾多的青銅器,還有十噸的五銖錢,以及200多斤的黃金。一改眾多學者認為西漢時期的“金”為青銅的論斷。西漢時期真的是一個黃金遍地的年代。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西漢時期的厚葬制度,很多的黃金都被埋入地下陪葬。在之後的朝代更迭中,每逢戰亂都會發生帝王陵墓大規模被盜掘的慣例,而西漢時期貴族墓葬的眾多黃金以及豐厚的陪葬品,也都因此充當軍需散落民間。

那麼西漢時期鉅額的黃金又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說起來無非就是這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挖出來的,第二就是換回來的。

挖出來的,也就是金礦生產出來了。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曾經記載“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錫、連、丹砂、犀、瑇瑁、珠璣、齒革”,“豫章出黃金”。金沙江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河沙中含有金子;而豫章就是今天的江西,劉賀最後的封地,可見劉賀墓中眾多的黃金與坐擁金礦有一定的關係。從劉賀墓裡出土的黃金的成色來看,西漢時冶煉黃金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提煉出的黃金可以達到99%的純度。即使到了現代中國依然是世界上黃金最重要的產出國之一。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西漢的酎金制度 酎金是西漢時期諸侯獻給朝廷用來祭祀的貢金。《史記·平準書》:“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裴駰集解引 如淳 曰:“《漢儀注》:王子為侯,侯歲以戶口酎黃金於漢 廟,皇帝臨受獻金以助祭。”地方諸侯每年都應該按照侯國里人口的數量來向皇帝進貢黃金,貢在皇族的家廟裡,皇帝不但要親自驗看貢金,更要親自把黃金供奉給祖先。每年都有因為酎金不合格被處罰,剝奪侯位的。《三國演義》描述劉備的先祖就是因為酎金失了封地,才使家境敗落的。“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元鼎五年(前112年),由於列侯無人響應號召從軍赴南越,到九月即藉酎金不如法奪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抗擊匈奴的英雄衛青的兩個兒子都是因為酎金被剝奪的侯位。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口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漢文帝時期全國的人口在1500萬--2000萬左右,按上面的人口換算,每年進貢到中央政府的酎金數量最少也要在5萬兩以上。西漢時期文景年間,國家沒有大的戰爭,花費較少,積蓄了大量的財富,為漢武帝時期攻打匈奴積攢足夠的家底。

換回來的 ,就是通過貿易用別的商品換取回來黃金。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學歷史時都知道,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的貿易之路,從此西亞和歐洲的的商人開始頻繁的出現在絲綢之路上,並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其實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地處西部的秦國就已經和西亞有了頻繁的貿易。在近幾年對通往西域的烏孫古道的探查中發現,還有一處刻有“秦”的石刻,這證明當時“秦國”在西域地區的存在感是很強的,也說明在秦代時乃至更早,內地與西域地區就已經有頻繁的商業往來了。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早於《史記》的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郭注》中曾經記載:“穆王西征至崑崙丘,西見王母。”周穆王曾經,西征到達崑崙山,並見到了西王母,證明早在周代甚至以前時古人就已經到達過西域。現存於河北博物院的戰國時期古中山國國王厝的陪葬品中也有很多玻璃器,都是西方的舶來品。其實在秦代以前和西域的的往來已經相當繁忙了。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說明亞洲商人已將絲綢運往歐洲。

漢武帝對衛青的一次封賞就20萬斤黃金,西漢的鉅額黃金從哪裡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殷周之世,勞動人民已織出華美的暗花綢和多彩的刺繡。依靠絲綢之路遠銷到海外的絲綢可以到達歐洲甚至印度,在古羅馬,絲綢成為貴族們追捧的奢侈品,從皇帝、元老院元老以至權貴之家,都以能穿上中國絲綢為榮。基督教會的法衣、祭服、掛幕、祭壇裝飾都用絲綢。這些商品在羅馬出售的價格比它在印度的價格貴100倍,絲綢竟然能換取重量相等的黃金。

絲綢之路的暢通讓漢朝進入了鼎盛時期,在中西方的貿易中我們是存在貿易順差的,以黃金為主要貨幣的西方也就會有大量黃金流入內地。

葉子原創作品,葉子寫實期待您的關注和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