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對鞋,保護腳

一更換季節,女生就開始了缺衣服缺鞋,衣服和鞋是整體形象很重要的環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鞋對於一個人來說,需要花更多心思進行挑選。因為除了裝飾,鞋還有保護足部的重要作用。

根據腳的類型選鞋子

人的腳是位於身體最下部,是接觸地面,並進行運動的重要部位。

足部猶如一個支持的底座,提供直立姿勢必要的穩定,使肌肉消耗最少的能量。足部應當兼具柔軟度和穩定性,柔軟度可以讓腳適應不平的地面,並可以吸收震動與衝擊。


穿對鞋,保護腳


生活中由於各種原因,造成了足部的問題,足部的功能可能並不夠完善,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在鞋的選擇上就更應該慎重對待。

除去完全功能完備的腳,當然這個不大常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腳可以分成兩種,硬足和軟足。顧名思義,即比較硬的腳和比較軟的腳。

我們來分別對這兩種腳進行了解。

硬足

硬足就是指腳比較僵硬,無承重狀態下足弓和承重狀態下的足弓相差很小,可以理解為足弓偏高。

穿對鞋,保護腳

這種足部的形態可能是天生的,基因決定,也有可能是後天的一些疾病造成的。這樣的腳內側足弓會增加,腳掌的軟組織會不正常的縮短,伴隨爪形趾出現,腳趾將很難捱到地上。雖然足弓高看起來腳好像是小一些,不過這樣的形態維持的久了,腳部的骨骼會發生變化,並且通常會在足部有疼痛產生。這種腳的僵硬導致了腳的柔軟度受影響,不能很好的適應地面,吸收衝擊,並將衝擊和震盪向上傳導,其他部位會被迫代償掉這些衝擊,往往膝蓋會被誤傷,脊柱尤其胸椎段會受影響形成駝背來減少對腦部的衝擊,形成體態上的問題

穿對鞋,保護腳

那麼這樣的硬足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鞋子呢?

1.鞋底【提供緩衝】。如有氣墊的鞋,會比較好的進行緩衝。腳部的僵硬,可以選擇別的代償方式。如果可以用鞋底的緩衝來代償,那麼肯定優於身體其他部位去代償。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

2.鞋底【柔軟】。本來足弓高,腳部的著地面積就比較小,如果鞋底很硬,對腳的傷害會上升等級,產生疼痛。

硬足的人不適合參加長時間的讓腳重複受壓的活動,如果非要參加,記得挑一雙適合自己的鞋。


軟足

和硬足相反,軟足指足部很軟,無承重狀態和承重狀態下足弓變化較大,可以理解為足弓塌陷,扁平足。

穿對鞋,保護腳

扁平足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後天由於外傷,肌肉無力,韌帶鬆弛或其他骨性結構的改變引起的。這是一個蠻常見的足部形態,即使不治療,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扁平足的活動度還是比較好的。但是扁平足在長期的站立或行走過程中會較容易產生疼痛,這與足弓的塌陷影響緩衝有關。而且扁平足由於腳內旋+外翻,容易使腳出現損傷,當活動比較劇烈需要很好平衡時尤其容易受到傷害。

穿對鞋,保護腳

那麼這樣的軟足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鞋子呢?

1.鞋底【提供緩衝】扁平足的由於足弓塌陷了,依然沒辦法很好的提供緩衝,因此,鞋底的緩衝極為關鍵。

2.足弓鞋墊。足弓鞋墊幫助了扁平足維持住一個足弓,也就是幫助進行了緩衝,值得擁有。

3.包裹性好,支撐性好。軟足由於足部很軟,需要鞋子額外提供一些支撐,防止受傷。

大家可以用溼腳踩紙判斷一下自己的腳型,然後可以和下圖進行腳印的對比,再去選擇合適的鞋

穿對鞋,保護腳

大腳趾外翻的鞋子選擇

拇趾外翻極為常見,是比較影響美觀的一種足部畸形。

其初期的臨床症狀為第一蹠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甚至是表皮潰瘍,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可能與第二腳趾重疊,使翹起的腳趾肌力變弱,漸漸的站立時無法維持平衡、彎曲及安定性而無法和諧地作各種動作,最後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壓痛感,當整個腳底的疼痛感加劇,將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穿對鞋,保護腳

正常人的蹠趾角度大約為8度——20度,因此,大腳趾不是看著歪就一定是拇趾外翻。拇指外翻分為關節吻合型拇趾外翻和病理性拇趾外翻。

第一類關節吻合型,只是蹠骨與大拇指趾骨的正常角度關係有些偏差,畸形的程度不會加劇,且外翻的畸形介於20度——30度之間。兩個相對的關節面還是互相吻合的,這種情況更多影響的是美觀,可以不做治療。

病理性的拇趾外翻則是一種可能會逐漸惡化的畸形,可能由20度增加到60度,兩個相對的關節面不再相互吻合,甚至可能半脫位,這就不僅影響美感了,需要進行治療。

穿對鞋,保護腳

拇趾外翻的腳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鞋子?

1.避免選擇尖頭鞋,過緊的鞋子和襪子,高跟鞋,減少對腳趾的擠壓

2.選擇鞋面比較有彈性的鞋,減少大腳球部位和鞋子的摩擦

3.可以搭配足弓鞋墊一起使用

鞋子是保護腳不受傷害的,所以,買鞋的時候,不要僅僅從美觀的角度出發,也應該把鞋的最本質的功能考慮進去。貼心的仙女之友已經把買鞋子的理由已經給出來了,趕緊買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