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央視嘉賓主持、民國史專家王曉華繼《南京老杆子》之後又一部描寫邊緣人物的力作—— 

土匪60

俠匪王天縱(57)

此時情勢緊張。張鈁被軍政府任命為東路征討大都督,率部出省城,他帶炮兵一隊、馬隊五十人,金陵機關炮(即諾登飛多管排列機槍,由美國人諾登飛於1878年發明。在1883年左右由金陵機器局引進生產,實際上是一種機槍或機關炮,原理是將多根槍管平行排列,用手轉動一個把手,各個槍管後的槍機依序擊發,射速每分鐘350發,射程2000米)步兵兩標,來復槍千餘枝,洋抬槍五十枝,於11月5日前後,東征軍抵達潼關的西吊橋,張鈁指揮部隊攻打潼關,清軍抵擋不住,退往靈寶,文銳逃往河南靈寶縣;潼關光復。

清政府不甘心失敗,派毅軍趙倜部趕來增援靈寶。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趙倜(此書人物大多史上確有其人)

趙倜,字周人(1871-1933),河南汝南縣人。出身於沒落的半耕半讀家庭。從小聰明好學。8歲頭上,因家貧輟學,父親送他去上蔡縣城的一家藥鋪學徒。待家境稍好一些,趙倜又回到私塾繼續學業。後參加科舉,考取過秀才。再往上考,屢試不第;又不願放下身份回家種地,於是隻身去了北京想撞大運。然而,窮在鬧市無人問,趙倜混不出個頭緒,只好住在河南會館中,幫老鄉跑跑腿、打打雜,混口飯而已。

有那麼一天,機會終於讓他等到了。當時京中有個叫鐵良的滿族親貴,在朝中任兵部侍郎,按現在來說,就是國防部副部長,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他過生日時,河南同鄉會送錦帳為其祝壽,派趙倜前往送禮。當時豪門權貴,為顯示氣派奢侈、排場盛大,花錢如流水,生日宴要辦三天,送禮者要坐九次席。趙倜得了這樁美差,喜不自勝,不但能放開肚皮塞上三天九頓不要錢的酒席,更重要的是能有攀龍附鳳的機會,這也可能成為他改變一生命運的稍縱即逝的機遇。

果不其然,工夫在詩外。幾天之功,趙倜僅憑一張嘴,會吃更會說,與鐵府上上下下混得爛熟。最後,腆顏求鐵良的門人為其說項,以求附驥尾。於是那個門人趁鐵老爺高興之際,說有個趙某,勤快乾練,想謀個差事。鐵良心血來潮接見了趙倜,只見他方面大耳、相貌堂堂,非池中物。於是問:“聽說你是汝南人氏,你老家有個武狀元叫趙什麼來……”

趙倜是個順杆爬,立即說:“趙雲鵬,狀元公乃是在下先祖父,在下有辱先祖……”

鐵良又問:“你認字兒嗎?”趙倜立即從懷中掏出自己寫的帖子遞上說:“在下考過舉子,卻誤中副車。”他能寫一手老練的顏真卿體,鐵良看後點頭讚許:“你留在我身邊做司書吧,有機會我一定提拔你。”

趙倜終於找著了攀升的梯子,他有一句口頭禪:“要當爺,必須先當好孫。”從此小心翼翼、察言觀色、戰戰兢兢、勤勤懇懇,逐漸成了鐵良的得力干將。鐵良也不食言,薦趙倜入毅軍統領馬玉昆處做文書。他身體強壯魁偉,膽識過人、文筆通暢,很快,為馬玉昆所賞識,升為哨官,脫穎而出。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光天化日之下,坐著綠呢八抬大轎回宮取寶。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天津,毅軍防守大沽口和通州,與八國聯軍血戰於楊村,不敵侵略軍,敗退保定。馬玉昆在整理隊伍時升趙倜為管帶,護送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逃。一日,慈禧太后忽然緊急召見毅軍統領說:“有一批珍品寶物藏在皇宮之中,行時匆忙,未及帶出,請哪位將軍冒險回宮取來?”

當時北京城已被八國聯軍佔領,皇宮也在日軍控制之下,戒備森嚴。回宮取寶,有很大危險。馬玉昆與諸將商議,皆面有難色。趙倜毛遂自薦,大聲表示:“標下願往!”

馬玉昆問趙有何種良策?趙倜回答:“可速制議和大臣李鴻章之旗幟儀仗,以此名義就能堂而皇之進京。”

趙倜遂問明藏寶地點,在光天化日之下,坐著綠呢八抬大轎,帶著宮女太監大模大樣入宮;聯軍誤以為是談判代表,一路大開綠燈。趙倜機智沉著,從容應對,終於順利取寶,完成任務;慈禧太后大喜,親自召見,慰勉嘉獎;趙倜護送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安全到達西安。一年以後兩宮迴鑾,趙倜以護駕有功,升左翼統領。

馬玉昆死後,該軍由薑桂題任總統。毅軍後調熱河,趙倜以招安方式,收撫蒙匪寶德全,再立大功,晉升翼長;調駐通州,衛戍北京。辛亥革命時趙倜官至參將。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相繼獨立。秦隴復漢軍大統領張鳳翽任命張鈁為東路都督,率部東征,將清軍趕出潼關,並向豫西推進。清政府覆命薑桂題援救。姜以為趙倜是河南人,人地兩熟,得天獨厚。便令其率毅軍16營,攜帶大炮18門南下京漢路,經鄭州轉汴(開封)洛(陽)鐵路增援豫西,毅軍從此分枝,趙倜獨樹一幟,其部稱宏威軍。

趙倜倚仗優勢兵力,進攻陝西革命軍。一舉攻克閿鄉,再下潼關,向清政府報捷。清政府升趙為廣東雷州鎮守使,以獎其功。同年12月30日,革命軍得援軍相助,大舉猛攻,趙倜抵擋不住,棄潼關東退,連敗於靈寶、陝州,最後退到洛陽。清政府恨其戰敗,盡革其職,著其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這時,王天縱率領八千人繞道盧氏,進入雒南,經秦峪,先後到達了潼關。楊勉齋帶領王天縱等與張鈁見面。王天縱穿著軍裝,其餘張治公、柴雲升、憨玉琨、丁同聲、馬文徳等或穿軍裝或穿便衣。張鈁眼中的王天縱“身材高大,鷹鼻鷂眼,目光炯炯有神,態度威而不野,彬彬有禮,言語無多而中肯,似胸中懷有經綸者。”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王天縱

張鈁熱情地說:“諸位為國勤勞,辛苦了,我代表革命軍歡迎諸位!”

王天縱說:“為了國家的事,說不上辛苦,我們是來聽指揮的,當不起歡迎,都督以後不要客氣,我們一定服從命令。”說著解下腰間的德國造自來得手槍說:“我闖蕩豫西十幾年,就憑這玩意兒,現在贈給都督,表示我的一片心意。”

未完,待續。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王曉華央視開講

王曉華,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民國史學者。央視四套嘉賓、央視十二套《社會與法》主講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深圳衛視、湖北衛視等多個欄目主講嘉賓。主要著作有《民國十大悍將》《臺灣光復紀實》《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檔案全紀錄》《民國標識》《民國對聯中的人與事兒》《黃埔恩怨》《蔣介石的家事與國事》《吃在民國》《遠征頌》《漢奸大審判》《塞外雄風——西北軍傳奇》《百年風俗變遷》《百年演藝變遷》《百年證券變遷》《決勝神州》《京華名士袁寒雲》《民國子午線》《抗戰海報》《杏花煙雨——江蘇舊影》《民國軍服圖志》《模範南昌——新生活運動》《抗戰中的國際友人》《國民黨軍史》《民國對聯中的人和事兒》等。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2018年王曉華首次在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市井人物小說《老杆子》,轟動南京。

找到王天縱歷史照片了,真帥!關鍵時刻,王天縱率八千人馬抵潼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