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能刻舟求劍 盡信書不如無書

早上看到一個問題--彼得林奇說: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股票定價合理,那麼該公司市盈率將等於該公司的增長率,為什麼?

對此,我有些體會,和大家分享。

大家有沒有一個感覺,只要把話說的很死,總會有無數個漏洞等著你去補。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盡信書不如無書,正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有窮究其理,才能窺得其中奧秘。

彼得林奇無疑是投資界的大神之一,創造過投資神話。

投資不能刻舟求劍 盡信書不如無書

林奇管理麥哲倫基金13年,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成為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麥哲倫的投資績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由於資產規模巨大,林奇13年間買過15000多隻股票,其中很多股票還買過多次,贏得了“不管什麼股票都喜歡”的名聲。

所以,股票定價合理,公司市盈率將等於公司的增長率,並不是其唯一的名言,也不該被套用到實際的投資經歷中。

如果生搬硬套,幾乎整個科技股的牛市都會被錯失;亞馬遜、特斯拉、蘋果、微軟等高速成長期,市盈率是遠遠超過其增長率的。

投資不能刻舟求劍 盡信書不如無書

彼得林奇有那樣的名言流傳於世,應該要考慮他說這話的時代背景,或者他為什麼這樣說。

當時,市場盛行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PE)=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該估值方法從理論上講簡單易懂,但在實際使用中,漏洞百出

(1)不同行業,市場願意給予PE高低差別極大;

(2)週期性行業和業績波動較大的行業不適合用此方法;

(3)市場平均PE參考意義也不大。

由於PE存在上述弊端,所以彼得林奇才提出: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股票定價合理,那麼該公司市盈率將等於該公司的增長率PEG。

PEG=市盈率(PE)/每股收益複合增長率

該指標尤其有點,也有其侷限性
(1)股價的上漲帶來估值的偏高,但是每股收益增長速度快於股價的上漲,則股票的價值反而增加。

(2)如果PEG=1,則兩者同步增長,估值合理;如果PEG<1,似乎被低估了,但如果是市場對其未來的前景不看好呢?此時買入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如果PEG>1,可能被高估,但更有可能是投資者對其未來的增長潛力非常看好。

所以,我們只能估算一個大概。就像技術分析中,畫線,畫通道等等,總會有例外出現的。

投資不能刻舟求劍 盡信書不如無書

比如長牛股貴州茅臺,極少跌破BOLL通道中軌,也幾乎從來不會突破通道上軌,以此為標準高拋低吸,就一定能賺得盆滿缽滿麼?恐怕也未必吧。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