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汙染”的農業生產系統: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地處太湖畔的湖州,遍佈常年積水的窪地。當地的農民為提高經濟效益,因地制宜,把這些積水窪地改造為池塘,在池塘裡養魚,在塘基上種桑樹,把桑葉拿去喂蠶,蠶的糞便蠶沙用來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以此形成了一個互補共生的、良性循環的、“零汙染”的農業生產系統——湖州桑基魚塘系統。圖為航拍湖州桑基魚塘。

“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態模式是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的典型特徵。此係統是我國乃至世界史上人們認識、利用、改造自然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世界傳統循環生態農業的典範,是一項重要、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

種桑和養魚相輔相成、桑地和池塘相連相倚,形成了江南水鄉典型的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景觀。

每年春季,當地民眾便在魚塘中育下魚苗,到了冬季則可撒網收穫。

桑基魚塘系統是一種具有獨特創造性的窪地利用方式和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其獨特的生態價值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零汙染”。圖為當地人採集桑葉。

桑基魚塘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儒家“天人合一”的“仁愛”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典範,也是體現我國道家生態哲學思想的樣板。圖為湖州桑基魚塘系統養育的蠶。

桑基魚塘系統形成了獨特的江南水鄉田園景觀,並且衍生出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容。吃魚湯飯、祭祀蠶花娘娘等,是當地的重要農事節慶活動。圖為當地民眾舉辦蠶花節,開展祭蠶神、踏青、軋蠶花、搖快船、吃蠶花飯、評蠶花姑娘等活動。

近年來,由於水產效益高於養蠶效益,導致重養魚、輕養蠶,魚塘面積增大,桑基面積縮小。為保護這一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湖州市委、市政府正全面實施桑基魚塘系統的保護與發展規則,促進傳統桑基魚塘生態系統的轉型升級,使桑基魚塘這一太湖邊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

圖文摘自《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影像志》,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 年8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