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来源爱我揭西,特此鸣谢,重在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河婆古镇是当今的揭西县城,位于广东省莲花山脉东部,潮汕平原西北部,西南与陆河县、普宁市接壤,西北与五华县、丰顺县毗邻。山峦层叠,林深密野,水流湍急,汹湧澎湃,溪流密布,源远流长。西面有海丰溪从庙角石狮麻出口,冲积成为马头洋。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西北有横江溪从下滩鹁鸪山出口,冲积成下滩、溪角洋、三家洋、庙垅洋的一片低洼平原。只有老虎岽一条伸向西南的山脉陆架(今党校、医院),横伸两河之间汇合处,成为两河的“中流砥柱”。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华大地经过岁月风云,人口南迁。闽南粤东开发以后,人口逐渐增加。河婆是通往海陆丰、五华必经之地。四溪汇成榕江,江河水流通畅,成为水陆交通枢纽。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有一位姓何的老大婆,在双水汇合的河边岗地上,搭寮开茶店卖小食,方便来往人群歇息。何老大婆为人善良,服务周到,年复一年,远近来往过客,受到何叔婆的热情接待,无不敬佩。何叔婆的名声及生意,不断兴旺起来。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人群往来,道路交通的发展,适应生活物质供求所需,逐渐建起商店、住宅。因而又是在两河之间的汇合处岸上,日久人们习惯把所称所说的何叔婆,从姓何的字旁改为顾名思义河流的河婆。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河婆的地理环境
俱有历史悠久及海外知名度极高的山城古镇——河婆,一九六五年七月建县时改为揭西县城。全县总面积为1365平方公里,北回归线二十三度点九十九分(230。99’)正好经过县城、老虎岽、大庙山一线。现有总人口为91多万,港澳台海外56万多人。河婆镇为揭西县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口集中,经济繁荣的山区盆地及河套平原。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河婆镇位于东面有金山,背靠金山洞,大岭下群山;西面有庙山,背面有下硿,五云洞;南面有银山,背依莲花山,望海岽;北面有独山,背依良田乡大北山海拔1112米的糞箕石岽,海拔1125米的三县岽和海拔1222米的李望嶂。中间东面有一座三百多公尺高,独立山峰的老虎岽山脉分界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上面把陆丰溪、横江溪汇合冲积成马头洋、下滩洋、溪角洋、三家洋大片平原。东面由狮山象山相吻合,把紧了狭隘的水口“狮口潭”。下游有龙潭溪、石肚溪冲积成员埔洋、南森洋、曲湖洋。由东面正座的金山尖峰,向两边伸展。於右边急转弯曲的河流顺金山下的锁链石,挡住狭口流入“鱼梁潭”。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河婆六约古代称为霖田都,按地区村落划分为狮头约、象门约、员埔约、马路约、南山约、龙潭约。其中南山约、龙潭约为细溪,其他约为大溪。

河婆出入交通道路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上世纪的一九三二年,汕头汽车股份公司,用烧炭蒸气发动机推动行驶的客车(上斜坡,客人下车,齐推动上坡)从汕头石汽车站,通往普宁、河婆至五华公路。车站设在下圩对面,南和市河边。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日军侵入,把整条公路废桥樑、挖深坑,变为田园人行小道。


从普宁步行来河婆,由里湖、石牌经东面金山洞左侧,过甘石径、坪上到河婆。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从揭阳上河婆,一条由棉湖金和石牛埔、白虎庙过马骆径,曲湖、过路塘到河婆。另一条从五经富、长滩、树头洋到南山,经龙潭过猪坑径到河婆。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从河婆圩向西行过坪门径,经五云洞到硁下圩,到河田、陆丰县。另一条经长排路、下埔村佛子一凹到田心坝、到陆丰。
从河婆到乡肚入横江圩(后建为横江水库),横江圩一路入硿口(铁扇关门)金坑上良田肚。另一路上七輋径、狗爬坜、经大板田到五华安流圩。
自古以来及至抗日战争时期,河婆山区的道路都是羊肠小道。陆路只靠肩挑来圩或担到各地。那时只有少数用木板做的鸡公车载少量近途的货,道路沙石多,出门就爬坡,高低不平难行走。河婆圩因近河边,方便运输,以水运为主。从远处望,只见露天的白帆,木船成群结队在河面行驶,成为主要运输工具。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当时从揭阳到河婆,在榕江行驶的船,共有二百多条。由棉湖到河婆三日一圩短途载货的,叫圩船,共有二十只。每日从河婆到硁下圩载柴炭出来,有近二十只。到横江圩载出河婆,有十多只。其他大部份的船在河婆载柴炭到揭阳、潮州各地。
旧河婆城区街道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河婆圩曾经出现过上、下圩南和市、公平市、南关城等圩。随溪顺流东北沿岸建住宅街道商店。从东经过客潭村来圩,由圩门街到下圩米街坪。该坪为正方形,约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四周商号店门面向米街坪,每逢一、四、七圩日卖蕃茨米等杂粮之地,有几位中人过秤买卖。米街坪露天,神民节日为下圩蔡姓做戏活动的场所。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草蓆街与油坊街之间一大横巷,出溪边大南门(现粮局)。有北坑祠三座祠堂门向河唇连接长形的空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每逢圩日,山区村民把柴炭、盆桶、竹木、粪箕、笠蔴、爪耙及蕃茨米等担来集市。该为上圩米街坪,每年四月初一,上、下圩做戏时,为张姓活动场所。上米街坪坎下是上圩大沙坝。圩日的牛岗,饮食滩排成数行,热闹非常。每年冬季,架起两行来往的木桥。下米街坪出下圩大石坣河面,架起两行木桥通往对岸南和市汽车站及河婆中学,为南向通行大道。


济襄桥对岸有隆昌号一座屋,几间商店及木杉行,有石牌坊一个,灰窰两座。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从帝爷街往龙潭方向走田园路,约一百多米到“大同医院”,医院后面是基督教牧师楼(现武装部)。路下以东是彭克猷医生设立的“中华医院”。再往下是“西山公祠”,接下上湖寨对面的张屋场村及“公平市”的遗址。与坑背寨、桃屋寨、枫树寮相连。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从溪角水沟流出大同医院至公平市前面的大水沟,沟深坎高约四米高,公社化时从厚埔寨鸦鹊坡兴建水利,引出经埔尾村开大深沟引水到“中华医院”前面。利用坎高沟深,建起“河婆公社水轮机发电厂”。代替以前一九四一年,河婆以电灯股份公司设在下圩糖子街开办的火力发电厂,以供给河婆圩照明之用。一九六五年水沟填平作废。随城镇建设,现在水沟覆盖成大街,两旁开发建起商店,大街直通滨江公园。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河婆的圩日赶集

每月农历一、四、七日为河婆三日一圩,农村各地一切农副产品,山区出产的土特产,逢圩日赶来上市,经营买卖,都以圩日为主。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特别是从远处的水东、上砂、下砂各乡镇山区村民。早上启程,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担着上砂锅厂出的铁锅,从高圳十八弯山区经五云洞来河婆。水东山区担柴炭从佛子一凹,出长排路来河婆。上午赶来集市卖货后,中午食碗点心,买些日用品回家。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近河婆各村的村民,大都在家吃午饭后,手提竹篮步行来圩买卖。人群赶集,街道狭小挤得慢步移行,门庭若市,大摊小档,国产、洋货摆满商店,饮食行业,生意兴隆。

周围农村,各有不同特色的加工副业工艺,制成品都担来市场销售。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例如河皮塘村做的爪耙、粪箕、客潭寨做的笠麻,五云洞织的簑衣、庙垅寨编的禾秆草鞋、尖田尾寨凿的棕屐、枫树寮村的菜秧、东心埔孵的鸭子、下滩岭皮头寨养的猪仔,都在圩日赶来上市。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还有南联、龙潭一带的蕃茨、麻麦粟豆,供应市场上的需要。上圩大沙坝的牛岗,按木桥方向排成来往的顺序,把一大片约有近百条的牛犊,交易得非常热闹。另通往街道方向排成两边数行的小摊,其两旁是用竹箩面摆上食品盘碗,中间放锅炉,有炒粄条、粄汤、炸豆角、白豆干焖猪肉、卖牛肉丸、层糕粄、碗子粄,由您选食。到上埠头的猪仔岗,也非常热闹。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河婆风情及特色食品

河婆不但在上圩大沙坝摆有各样小食品,在街上较宽阔角落之处,小财主也捨不得丢,摆起生意来。酒楼多,小摊多,在生意的竞争下,从食品的配料加工技术上,各显神通创出新风味,因此经过长久的人员流通,成为河婆的有名品牌食品。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最负盛名的是河婆牛肉丸,在解放前河婆民间的顺口溜:“河婆牛肉丸,

坡头莲子糖,公平大乌蝇(苍蝇满街,大而黑,随咸鱼担来到牛皮坜,进退两难),安流屎缸蚊(蚊细咬人痛),潮剧老源正”。不论在本地或外乡,河婆牛肉丸都很盛名。其加工制法:用鲜肉片放在肉砧上,用特制的扁长方形肉丸刀两把,不停搥在肉砧上,加上配料圤茨粉等,将肉片搥成肉浆,然后用肉浆在手上制作后,放进热水烫熟浮起撩到盆内散凉。肉丸的弹性手压如橡皮球感,掉倒地下反弹起来,入口切牙像海绵似的苏脆口感,不断吃出肉鲜清香的独特味道。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另一道菜,河婆酿豆腐同样出名。在河婆范围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用自己收成的黄豆或乌豆(即黑豆),加工豆腐干准备酿豆腐过节。酿豆腐为端午节的主要食品,其主要的就是豆腐中间的肉,以老式的标准材料,瘦猪肉、大蒜仁、大茴米、大乌鱼、茨粉,食圤在菜砧上剁成米糊浆状,用筷子把干坚的豆腐切面中间压一小沟,把肉料塞入沟内。以花生油或猪油在锅内沸热、放入酿好的豆腐,锅内便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把锅内豆腐炸成黄赤色时,挟起盘中,蘸上生蒜仁搥圤的圤水,口感酥香,也可用鲜脉菜包而入口,味道更加鲜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人多地少的河婆,每年四月八月粮食欠缺,都称为荒月。“有二、四、八月,人情断绝”的俗语。除早冬两季水稻收成外,把水田、旱地、山埔都种蕃茨。以隔年禾地种的为四月过冬茨,接上早蕃茨,秋冬茨三种。每家以秋冬茨食到明年二三月。以蕃茨为主粮,流传“碗里十二条蕃茨絲扛一个饭粒。”的俗语。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外地上砂人来河婆做客时,各地对蕃茨的食法不同。形容说“河婆简有都柬有,蕃茨爱 又爱鎦,一月半月闲教得,一年半年命都收”的顺口溜。上砂人对蕃茨的食法不同,先把蕃茨切片放在大蒸桶底下,上面覄盖着各家厚薄不同的从小缸浸泡的熟饭粒撒放在上面。大火蒸熟后,提饭时上下扦倒碗里用餐。

河婆的人文盛世
河婆每年春节,各姓村寨青年,有人力条件的便组织起来办金狮班、大锣鼓班,到本地或外地贺年参拜。从除夕开始,到各村贺年参拜、设点开棚,各展显出少林武功,正月半前后结束。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到月半年宵节,各地迎神出游参拜。以后集中放大鞭炮、烟花炮竹,腾云驾雾,场面热闹。河婆上圩到下圩,从农村迎来的神,数十面锣鼓,有节有奏,列队游行鼓乐齐鸣,浩浩荡荡,非常壮观。长街大巷,各队列游,秩序井然,十分壮观。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从上圩米街坪到下圩米街坪,为“伯爷生”做戏。各聘请潮州有名的大班戏。当时有“老三正、老源正、老怡犁、老正顺”为四大名戏。演出时间三天,每天下午演四到六点,晚上到通宵。上、下圩各一班互相竞赛,使整个河婆圩三日内,日以继夜,热闹非常。三天之内,无论日间或夜晚的来圩路上,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老幼,都来看戏闹市,在家里几乎很少留人,民间形容说,“四月初一么来河婆的是呆人”的俗语。就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争取来河婆看热闹。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解放前河婆只有一座中学,校址在象山坡上,办起了初中和高中。师资设备齐全,思想进步,培养出大批优秀革命人才,桃李满天下。在河婆圩有一座大光学校,培育小学生。其他各片乡村也有设备完整的小学。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千年古镇,揭西河婆,潮汕唯一的客家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